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各章选择题及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9058091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各章选择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各章选择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各章选择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各章选择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初次提出“人类环境”这一概念的是(B )A.1945年联合国大会B.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C.1982年内罗毕峰会D.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2.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A )A.人类B.人类和其她生物C.人类、其她生物、无生命物质D. 人类、其她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3.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B)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B.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室内环境、村内环境、都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址环境等按环境要素的形成,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两大类。按环境的功能不同,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宪法)按环境范畴的大小,分为室内环境、村镇环境、都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宇宙环境。按环境的不同要素,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等。4.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B)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第一环境问题D.继发环境问题5.如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D)A.土壤B.淡水C.动植物D.太阳能6.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构成部分是(A)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生命物质生态系统的构成: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四部分构成。生产者。重要指绿色植物及单细胞藻类。生产者决定着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的大小,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因而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消费者。是指所有的动物。分解者。分解者重要是指有分解能力的多种微生物,也涉及某些腐生性动物,如白蚁、蚯蚓等。无生命物质。涉及自然界中多种有机物、无机物和自然因素,如阳光、水、土壤、空气等。7.环境科学重要研究(B)A.第一环境问题B.第二环境问题C.原生环境问题D.第三环境问题8.在环境科学里,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大的现象称为(B )A.十分之一定律B.生物放大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 生物量金字塔9.如下属于第一环境问题的是(A )A.火山爆发B.臭氧层耗竭C.都市污染D.公害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有的国家称为“公害”。10.可以纳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范畴的环境要素是(A)A大气B.太阳C.宠物D.人工养殖的花卉11.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是(C )A.酸雨B.二氧化碳温室效应C.氟氯烃类化合物D.汽车尾气12.构成环境的环境要素不涉及(A)A.环境投资B. 乡村C.都市绿地D.古墓葬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多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生物等。人工环境:也叫人为环境、经人工改造过的环境,是人类为了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在自然环境的基本上,通过人类劳动的改造或加工而发明出来的,如都市、居民点、水库、名胜古迹、风景浏览区等。二多选题1.如下属于人工环境的有(ABCE )A.都市B.名胜古迹C.风景游览区D.社会风气E.水库2.作为国内环保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涉及(ABCDE )A.大气B.海洋C.矿藏D.自然保护区E.人文遗迹3.如下属于自然资源的有(ABCDE)A.阳光B.土壤C.空气D.水E.野生动植物4.如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AE)A.池塘里的青蛙B.马戏团里的大象 C.农民种植的庄稼D.草原上放牧的牛羊E.人工栽种的次生林5.第二环境问题可以分为(AC)A自然环境的破坏B.食物公害C.环境污染D.自然资源的开采E. 交通拥挤6.在环境科学上,人类环境的分类原则重要有(ABDE)A.环境的形成B.环境的功能C.环境的性质D.环境的要素E.环境的范畴7.对人类环境的下列表述对的的是(BCD)A.人类环境这一概念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B.人类环境是生态学中的一种C.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世界D.人类环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E.现阶段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生态学中的环境8.下列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表述对的的是(ABDE )A.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B.人类可以积极的适应和改造环境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逐渐挣脱环境对人类的限制D.人类与环境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E.人类是环境的产物第二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一单选题:1.在日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一般称为( A)A.公害法B. 污染控制法C.环保法D.自然保护法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其她部门法的最重要的特性是( B)A.调节措施的综合性B.调节的社会关系的特定性C.法律的技术性D.保护利益的共同性3.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阶级性质来看(C)A.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它只是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统治的工具C.它体现执政阶级的政策和利益D.它体现为阶级利益的主线对立和冲突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共同性是由于(D )A.环境问题是全国人民共同面临的问题B.各行政部门在环境与资源保护和管理中要进行充足的合伙C.解决环境问题是公民与行政机关共同的任务D.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5.目前日本环境法中有关目的的规定采用了(B)A.经济优先原则B.环境优先原则C.协调原则D. 回避有关目的的规定6.对国内环保法规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目的的理解错误的是(D)A.采用了目的二元论B.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C.法律规定的目的可以分解为三项任务D.三项任务各自独立的从某一方面实现法律规定的目的,互相之间没有内在关联。环保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她公害,保障人体健康,增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这个规定涉及三项任务:合理地运用环境与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直接目的)建设一种清洁合适的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主线任务、立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增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增进经济增长,是由于环保与经济发展有内在的互相制约和依存关系)把发展经济同环保、维护人民民主三者联系起来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三项任务,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的反映。两种目的(目的二元论)。概括和比较分析世界各国环境法有关目的性的规定,可以从理论上把环境法的目的分为两种:一是基本的直接的目的,即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二是最后的发展目的,涉及保护人群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目的二元论”,就是建立在对的结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基本上的。国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关目的任务的规定,也体现了这种对的的思想。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体现的是(B)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人与物之间的关系D.法律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8.国际环境法律关系最重要的主体是(A )A.国家B.国际组织C.NGOsD.联合国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涉及(B )A.物B. 物和行为C. 物、行为和精神财富D.物、行为。精神财富和去她利益10.如下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的是(B)A.动物园里的东北虎B.自然保护区里的丹顶鹤C.天上的太阳D.农田里的水稻11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定义理解错误的是(B).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要调节的是即人们(涉及组织)在生产、生活或其她劳动中所产生的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运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多种社会关系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C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公认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定义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承认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规范性法律文献1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内容不涉及(D)A国家环境行政管理权B.公民环境权C.公民保护环境的义务D.公民对家养宠物的所有权13.只能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的自然物是(C)A.土地B.草原C.太阳的光照D.氧气环境违法行为指向的物,一般体现为自然物的多种环境要素和社会财富。它同民法保护对象的物的重要区别在于: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一般视为财产权的对象因而必须是具有价值的物;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的物,除社会财产外重要是指具有环境功能的自然物。某些自然物既是环境要素又是民法财产权的客体,如土地、森林、草原、山脉、矿藏、河流等。根据国内法律规定,它们既是民法的保护客体,也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保护客体,但角度不同,民法重在保护所有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在保护其环境功能。这些自然物都是只有国家或集体拥有所有权,而不能成为个人财产权的客体。尚有某些作为环境要素的自然物如空气、风力、光照等,只能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的客体,而不能作为民法财产权的客体。其意义在于它们不能作为财产为人们任意占有或处置,而只能作为人类共享资源的环境要素加以保护。14.有关经济发展与环保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D)A.罗马俱乐部提出了零增长理论 B.发展与环境间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的关系是目的二元论的结识基本C.环境优先论和经济优先论都是片面的结识 D.经济优先论在发达国家较为流行1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性不涉及(C)A.技术性B.综合性C.区域性D.社会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特性综合性。保护对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措施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种极其综合化的法律部门。技术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通过调节一定领域的社会关第来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社会性。解决人同自然的矛盾。共同性。污染没有国界的限制,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二多选题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的重要特性有(ABCE)A.综合性B.技术性C.社会性D.阶级性E.共同性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综合性体现为(ABCD)A.保护的范畴和对象广泛 B.调节的关系十分复杂C.立法体系中涉及多种法律部门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范D.采用的法律措施具有综合性 E.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和愿望3.如下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目的二元论”的说法对的的有(BC)A.它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直接目的 B.其前提是觉得环保与经济发展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C.“二元”是指保护人群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D.“目的二元论”有助于促使公司采用防治污染的措施E国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尚未明确规定“目的二元论”两种目的(目的二元论)概括和比较分析世界各国环境法有关目的性的规定,可以从理论上把环境法的目的分为两种:一是基本的直接的目的,即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二是最后的发展目的,涉及保护人群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目的二元论”,就是建立在对的结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基本上的。国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关目的任务的规定,也体现了这种对的的思想。4.如下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说法对的的是(ABCDE)A.它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之间在运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范所确认和调节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决定因素中除了经济基本外尚有自然因素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E.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关系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涉及(ABCDE )A.国家B.国家机关C.公司事业单位D.其她社会组织E.公民6.对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的物理解对的的是(ABD)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中作为权利义务对象的物,是指体现为自然物的多种环境要素B.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的自然物必须是人们可以影响和控制的,具有环境功能的自然物C.太阳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人的行为不能影响和控制它D.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范畴会逐渐扩大E.空气、风力、光照等,既可以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也可以作为具有财产权内容的法律关系如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不能作为财产而被主体占有或处分物: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中作为权利义务对象的物,是指体现为自然物的多种环境要素。就是说这些自然物必须是人们可以影响和控制的、具有环境功能的自然物。7.下列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名称表述对的的是(ABCDE)A.20世纪60年代前后,欧洲国家多称其为污染控制法,日本称为公害法B.公害法和污染控制法,容易被人理解为只限于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概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所有内容。C.国内此前称其为环保法D.名称不同,反映了各国环境立法的侧重点不同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E.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国内教育部制定的法律院系教学筹划中的官方称谓8. 下列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调节的社会关系表述对的的是(ABDE)A.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调节的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产、生活或其她活动中所产生的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运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多种社会关系B.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调节的社会关系的特定性,是它区别于其她法律部门的最重要的特性。C.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调节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结合,因此,它既是人与人只见爱你的关系也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D.环境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调节的社会关系的中介物。E.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目的是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单选题1.外国环境法的发展阶段是( D )A.公害发生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全球环境问题时期D. 公害发展和泛滥时期一、环境法的产生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这个阶段是公害发生期,也是环境法的产生时期。二、环境法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是西方工业化国家公害发展和泛滥的时期。三、环境法的完备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目前)。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不少国家制定了综合性的环保基本法。2.西方国家初期的环境立法重要针对的是(A)A.环境污染B.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C.野生动物遭到大规模猎杀D.资源挥霍3.外国环境法的完备阶段的重要标志是(C) A.环保从污染防治扩大到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B.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注重并向其她部门法渗入C.环保法在各国浮现D.各国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采用了避免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引思想4.世界各国普遍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引思想是在哪一年的联合国会议后开始的(D)A.1945 B.1972 C.1982 D.1992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各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引思想。在立法上引进了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和避免为主方针的多种法律制度。5.1967年在日本最早颁布的综合性环保基本法名称为(A )A.公害对策基本法 B.国家环境政策法C.自然保护法D.环保法一般觉得,公害就是指环境污染。在环境法中使用公害一词,首见于日本明治二十九年(1897年)大阪府令制造场管理规则第3条。现代日本环境法意义上的“公害”概念,初次浮现即被定义于1967年通过的公害对策基本法第2条中。公害,是指由于工业或人类其她活动所导致的相称范畴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地面沉降以及恶臭,导致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生活环境的现象。6.“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蓄,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出自(B) A.荀况的王制 B.西周的伐崇令C.秦朝的田律 D.韩非子内储说上7.国内第一次对环保作出明确规定的宪法是(C)A.1954年宪法B.1972年宪法 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197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对环保作出规定,为国内的环保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提供了宪法基本。8.国内哪年颁布的宪法第一次把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保要素规定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C )A.1954 B.1975 C.1978 D 19829.新中国成立后第一种对防治工业污染作出规定的法律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B.工厂安全卫生规程C.有关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规定 D.有关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成为一种独立法律部门的主线性因素是(A)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调节的社会关系具有特殊性和明确性 B.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调节措施具有特殊性C.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发展不久,环境与资源保护体系已经形成 D.环境问题的严重性11.国内古代涉及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法律规范有(B)A.盐铁论注B. 秦朝的田律C.韩非子内储说上D.王制12.国内环保法的雏形是(A)A.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B.工厂安全卫生规程C.有关在国民经济调节时期环保工作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试行)二多选题1.外国环境法发展阶段的重要特性是(BD )A.宪法中加入环保的有关规定完备阶段 B. 加强国家环境管理 C. 全方位的法律保护完备阶段D.完善的污染防治立法 E.强调避免原则完备阶段这一时期的环境立法有两个重要特点:制定了大量环保的专门法规,从数量上说,远远超过其她部门法。除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外,又制定了某些新的环境法规,如噪声防治、固体废物处置、放射性物质、农药、有毒化学品的污染防治等,使环境法调节的对象和范畴更加广泛。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成为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的标志是(AB )A它有其所调节的明确的、特定的社会关系领域B.环境与资源立法迅速发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形成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调节手段和方式具有多样性并波及多种法律部门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调节的社会关系十分广泛E.国家已经承当起管理和保护环境的职能3.国外在环境法完备阶段环境立法的重要特点有( ABCDE)A.诸多国家在宪法中增长了环保的内容 B.综合性的环保基本法在某些国家浮现C.各国环境立法的指引思想采用了避免为主、综合治理的政策和措施D.“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向其她部门法渗入 E.环境法形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为了提高国家对环境管理的地位,诸多国家在宪法里增长了环保的内容,有的国家把环保视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不少国家制定了综合性的环保基本法。各国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的指引思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本上发生了主线转变,采用了避免为主、综合防治的政策和措施。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各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引思想。把环保从污染防治扩大到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加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保的立法。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注重并向其她部门法渗入。环境立法的完备化和对环保这一社会关系的全面调节,使环境法从老式法律部门中分离出来,形成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4.目前国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已经建立的标志有(ABCDE )A.宪法中作了有关保护环境的规定 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的颁布 C.众多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的颁布D.多种环境原则的颁布 E.其她部门法中适应环保的规定做出了相应的规定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必然性在于(ABC )A.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规定国家承当起保护和管理的职能B.法律手段在国家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C.原有的部门法不能适应复杂并具有整体性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关系的规定D.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在立法活动中所占比重不断增长E.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已经形成6.下列属于环境基本法的是(ACD)A.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 B.日本的环境基本法 C.英国的污染控制法D.加拿大的环保法 E.德国的自然保护法7.发生在西方国家环境发展阶段的出名的公害事件有(BCDE)A.前苏联切而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 B.美国洛衫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C. 日本水俣病事件D. 英国伦敦雾事件 E.比利时马斯河谷大气污染事件这一时期的环境立法有两个重要特点:制定了大量环保的专门法规,从数量上说,远远超过其她部门法。除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外,又制定了某些新的环境法规,如噪声防治、固体废物处置、放射性物质、农药、有毒化学品的污染防治等,使环境法调节的对象和范畴更加广泛。8.下列有关国内环保基本法的基本表述对的的是( ABC)A.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是国内环保基本法的雏形B.国内现行有效的环保基本法是环保法C.环保法(试行)是国内第一部环保基本法D.环保法(试行)标志着国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建立E.环保基本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核心地位第四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一单选题1.多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根据是(A )A.宪法B.民法C.环境基本法D.立法法2.在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条例中,目前占比重最大的是( B)A.土地运用规划法B.环境污染防治法C.自然保护法D.环境管理行政法规3.通过工业、农业、城乡和人口的合理布局来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是( A )A.土地运用规划法B.环境污染防治法C.自然保护法D.环境原则4.国内第一种综合性的国家排放原则是( C )A.污水综合排放原则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原则C.工业三废排放试行原则D.食品卫生原则5.进行环境管理、解决环境纠纷的直接根据是(C )A.宪法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单行行政法规D.环境原则6.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属于( B )A.法律B. 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村镇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7.国内既有的土地运用规划立法不涉及( B )A.土地管理法B.国土整治法C.都市规划法D. 村镇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8.属于国内的自然保护立法的是(B )A.自然保护法B.森林法 C.野生植物保护法D.清洁生产增进法9.下列不属于污染防治法的是(A )A.自然区保护条例B. 海洋环保法 C.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D.农药管理条例10.如下有关国内经济法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经济法在某些领域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冲突 B.经济法中涉及着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内容C.经济法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立法基本 D.经济法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二多选题1.有关国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表述对的的是(ACDE)A.它以宪法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定为基本 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在该体系中处在最高地位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是该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D.其她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是该体系的构成部分E.环境保准也是该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除宪法之外占有核心的最高的地位。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实体法。2.如下污染防治立法中,属于行政法规层次的有(BCE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行细则C.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保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避免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3.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和单行法的关系是( ABCDE)A.基本法是单行法的立法根据。 B.一般来说基本法是在单行法的基本上发展起来的C.单行法是基本法的具体化D.基本法对环保的重要问题进行全面的规定,单行法则针对特定的环保对象作出规定E.它们同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构成部分4.国内目前对加强自然保护立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 BCDE)A.国内目前对重要的环境要素和资源保护的立法很不完备B.国内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诸多地区自然生态系统脆弱C.国内资源消耗不断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D.国内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E.我5.国内民法通则中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有关的规定有(ABCDE)A.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 B.有关公民人身权的规定 C.有关无过错责任的规定D.有关人身伤害补偿范畴的规定 E.有关诉讼实效的规定6.其她部门法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涉及(ABCDE )A.民法中的环境侵权B.经济法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C.刑法中有关环境犯罪的规定D.劳动法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E.行政法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7.国内已经制定的现行有效的环境质量原则有( ABDE )A.渔业水质原则B.农田灌溉水质保准C.大气环境质量原则D.土壤环境质量原则E.都市区域环境噪声原则8.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的分类表述对的的有(ABCE )A.按照不同原则可以做不同分类 B.可以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分类C.可以按照其所调节的环境要素或环境问题分类D.按照所调节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土地运用规划法、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法E.按照所调节的社会关系分类比较清晰,可以作出全面的归纳。按调节的社会关系,分为如下四类:土地运用规划法;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法;环境管理行政法等。第五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一单选题1.下列立法活动属于狭义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是(A )A.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或废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活动B.国务院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C.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规章 D.地方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2.国家环保总局可以制定(C )A.环境法律B.环境行政法规C.环境行政规章D.环境单行条例3.下列有关国内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表述错误的是( C )A.地方性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一般是参照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的形式来进行B.国务院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的立法规划C.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规章的立法规划D.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立法规划4.一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文献是(D )A.里约宣言B.增长的极限C.封闭的循环D.我们共同的将来5.省级人民政府可以颁布严于国标的地方污染物排放原则,其生态学根据重要是(D )A.物物有关律B.负载有额律C.相生相克律D.时空有宜律“物物有关”律。即自然界中多种事物之间有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变化其中的一种事物,必然会对其她事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规定人们在开发运用环境时应当注意调查研究和统筹规划。“土地运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相生相克”律。即在生态系统中,每毕生物种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互相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美国白蛾、鼠蛇物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等法律。“能流物复”律。即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物质在不断地循环。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有关发展生态农业以及鼓励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活、生产方式的规定。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有关避免环境污染,特别是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定。“负载定额”律。即任何生态系统均有一种大体的负载(承受)能力上限,涉及一定的生物生产能力、吸取消化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限度的外部冲击的能力。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必须一方面使它供养的生物的数量不超过它的生物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还需保证排入生态系统的污染物量不超过它的自净能力以及使冲击周期长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周期。以产(生物产量)定供(畜类或其她物种数量)的规定;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涉及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的规定和有关限制冲击周期,如严禁春天砍树、除草、夏时捕鱼捉鳖的规定。“时空有宜”律。即一种地方均有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有条件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环境管理中的区域性原则,即往往实行地措施规优先原则。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根据生态学上的( A )A.物物有关律B.相生相克律C.协调稳定律D.时空有宜律7.国内提出“开展对现行政策和法律工作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突出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是在哪部法律、法规中(B )A.1998年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 B.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C.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D.1986年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8.下列有关可持续发展原则表述错误的是(D )A.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我们共同的将来中一方面提出的B.可持续发展涉及两个重要概念:一是“需要”,二是“限制”C.可持续发展规定的实质是对国家和国际现行法律体制在新的发展目的指引下实行全面的变革D.国内既有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充足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规定9经济刺激措施中,属于市场刺激方式的是(C )A.价格B.税收C.排污权D.补贴金10.对环境法规进行经济分析来源于(A )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二多选题1.生态学上的“相生相克”律体现为环境于资源保护法中的( BD)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物种保护制度C.以产定供制度D.动植物检疫制度E.土地运用制度“相生相克”律。即在生态系统中,每毕生物种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互相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美国白蛾、鼠蛇物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动植物检疫等法律。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物种保护制度体现了生态学中的( ABC)A.无物有关律B.相生相克律C.协调稳定律D.时空有宜律E.负载有额律3.如下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结识对的的有(ACDE )A.它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将来中最早提出来的B.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保护环境 C它强调更新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D.国内在1994年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提出了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E.它的首要规定是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4.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非市场类刺激手段涉及:( BCDE )A.排污权交易B.环境税C.环境标志D.抵押权E.环境保险1、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措施重要涉及直接管制的措施和经济刺激措施两大类。经济刺激方式又涉及市场刺激和非市场刺激两大类。市场刺激方式:即根据柯斯定理,先根据容许产生的污染物数量设定“排污权”,再将“排污权”作为市场交易的标的予以流通或消费,最后达到控制污染排放的目的。非市场性刺激:则是由国家通过价格、税收、标志、抵押金、补贴金、保险、信贷和收费等手段迫使生产者或消费者把她们产生的外部费用纳入其经济决策之中。5.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手段重要涉及(ABCDE )A.国家制定环境法律直接对污染物排放作出规定B.国家制定法律对生产投入或消费的前端过程中也许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予以规定以控制污染的排放C.排污权交易 D.排污收费 E.价格、税收、标志、抵押金、补贴金、保险、信贷等6.有关国内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体制表述错误的是(ABCD )A.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是二级多元体制 B.二级是指国家和地方二级C.多元指除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外,国务院及其部门、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的立法权D.地方级立法涉及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措施规和地方性规章E.国家级立法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7.以物物有关律为生态学基本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制度重要有(AB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土地运用规划制度C.捕猎期制度D.总量控制制度E.草畜平衡制度8.下列对编制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表述对的的是(ABCE )A.应根据多种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对立法提出的规定来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B.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应当具有一定的预见性C.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的编制应当由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来进行D.各地方不需要编制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E.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各法律之间、部门之间的重叠、矛盾或冲突第六章 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的管理一单选题1.根据国内环境法的有关规定,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负有采用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职责的是(A)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 D.有排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环保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用措施改善环境质量。2.国内中央一级渔业资源保护的管理机构是( C )A.林业局B.环保总局C.农业部D.水利部3.狭义的环境管理重要是指( A )A.污染控制B.野生动植物保护C.土地运用规划D.都市垃圾管理4.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 C)A.污染的避免与治理相结合 B.采用综合性的措施保护环境C.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相结合 D.协调环保与经济发展、土地运用和生产力布局等各方面的关系。5.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采用的重要措施是( A)A.悲观的限制手段 B.被动的治理手段 C.避免为主、防治结合 D.全面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6.初次提出各国环境政策的核心是“防重于治”的是(B )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经济合伙与发展组织 C.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D.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第三阶段,综合防治时期。从20世界60年代至70年代,“避免为主”、“综合防治”。具有代表性的政策转变的标志是1979年经济与发展组织(OECD)第二次环境部长会议纪要提出的建议:各国环境政策的核心应当是“防重于治”。得到了工业发达国家的普遍赞同。7.环境管理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在(C)A.19世纪50年代B.20世纪初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把环境与资源管理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的时候。1972年的人类环境会议是一种转折点。8.如下国家中设有高于部级的环保独立机构的有(D)A.英国B.加拿大C.德国D. 日本9.下列不属于征询性环保机构的是( D )A.美国的环境质量委员会B.英国的皇家污染委员会C.日本的公害对策审议会D.德国的联邦内阁环境委员会二多选题1.环境管理中应遵循哪些重要原则( ABCE)A综合性原则B.区域性原则C.预测性原则D.技术性原则E.协调和规划原则2.具有代表性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体制类型有( ABCDE)A.既有的行政部委兼负环境与资源保护职责 B.设立协调机构委员会 C.成立部一级的专门行政机构D.成立高于部级、有更大权限的独立的行政机构 E.几种环境与资源行政管理机构同步并存比较有代表性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体制有如下几种类型:1、既有的行政部委兼负环保职责;2、设立设立机构委员会;3、成立行政部一级专门机构4、具有重大权限的独立机构; 5、几中机构同步并设3.20世纪六十年代各国在环境管理方面采用的措施重要有( ABCDE)A.实行区域综合规划 B.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改“浓度控制”为总量控制D.对污染物进行全过程管理 E.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并采用净化解决措施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避免为主”、“综合防治”。贯彻避免为主、综合防治政策的重要措施涉及如下几项:1、实行区域综合规划,涉及土地运用规划,全面解决合理布局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2、实行避免为主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损害环境的工程建设在施工前通过评价得到有效制止。3、把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总量控制是在计算地区环境容量(限值)和本地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本上,根据环境指标限定每个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这样,可以使多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不超过环境容量的限值,以保证一定地区或都市的环境质量。4、尽量把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中。5、从末端解决改为生产全过程的管理,以及采用无害、低害工艺和闭路循环系统。 6、把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后,再采用净化解决措施。4.下列机构属于具有更大权限的独立的环境管理机构的是( AD)A.美国的环保局B.德国的环境局C.丹麦的环保局 D.日本的环境厅E.中国的环保委员会5.在国内具有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管理权限的机构涉及(CE)A.国务院环保委员会B.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C.国家环保总局D.中华环保联合会E.林业局6.国内海洋环保波及的管理机构涉及( ABCD)A.国家海洋局B.国家环保总局C.沿海地方环保部门D.军队环保部门E.建设部7.以“避免为主”的综合性环境管理机构的目的和特性涉及( ABCDE)A.有助于“避免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贯彻实行B.有助于协调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机构的环境管理活动C.在环境管理上协调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D.采用综合性解决措施,使环境管理措施可以全面实行,避免国家政策和管理活动脱节E.在加强中央机构监督职能的前提下,要更多的发挥地方机构的作用8.下列机构属于协调性质的环境管理机构的是( ABD)A,德国的联邦内阁环境委员会 B.意大利的环境问题部际委员会 C.英国的皇家污染委员会征询性D.中国的环保委员会 E.美国的环境质量委员会征询性 F.日本的公害对策审议会征询性第七章环境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选题1.国内对避免为主原则的注重始于( D)A.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B.20世纪8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末D.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2.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著作是( C )A.增长的极限 B.只有一种地球 C.我们共同的将来 D.沉寂的春天3.最早提出“污染者承当原则”的是( C )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欧洲共同体 C.经济合伙与发展组织 D.世界自然保护同盟70年代初经济合伙与发展组织(OECD)理事会一方面提出了“污染者承当原则”。4.环境目的保护责任制重要体现( C )A.环保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B.避免为主、防治结合原则C.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D.民主原则环境目的责任制,是在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后来,在不少省市开展起来的一种把环保的任务定量化、指标化,并层层贯彻的管理措施。一般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5.下列环境管理中,贯彻了“防治结合”原则的是( C )A.土地运用规划制度 B.排污许可证制度 C.“三同步”制度 D.环境影响评价制度6.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重要体现了(B )A.环保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B.避免为主、避免结合原则C.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D.民主原则贯彻避免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除了加强筹划管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7.限期治理制度重要体现了(C)A.环保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B.避免为主、避免结合原则C.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D.民主原则8.国内环保法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原则的公司事业单位,根据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并负责治理”,根据的是(B )A.避免为主原则 B.污染者治理原则 C.环保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D.民主原则 9.提出“人类有权在可以过尊严和福利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良好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的国际环境宣言是( B)A.1970年的东京宣言 B.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宣言C.1982年的内罗华宣言 D.1992年的里约宣言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出名的人类环境宣言(通称斯德哥尔摩宣言)、人类环境行动筹划和其她若干建议和决策。10.下有关环境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D)A.环境权是指公民均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B.环境权是公民应当拥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C.环境权是公民参与环境与资源管理的多种权利的基本D.国内公民参与环境与资源管理是根据现行法律中明确规定了的环境权11.“可持续发展”与国内的“协调发展”的关系是(D )A.文字表述不同,实质含义也不同 B.文字表述不同,实质含义小同大异C.文字表述不同,实质含义大同小异 D.文字表述不同,实质含义完全同样12.初次确立了环境决策的公众参与原则,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合适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是( B)A.环保法 B.环境影响评价法 C.行政许可法 D.环保行政许可听证暂行措施13.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文献是(D )A.沙乡年鉴 B.沉寂的春天 C.自然的权利 D.增长的极限14.第一次把环保列为专门一章的是(B )A.五五筹划 B.六五筹划 C.七五筹划 D.八五筹划15.国内环保法中规定的最基本的环境政策是(C )A.污染者治理原则B.避免为主、防治结合 C.环保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D.公众参与二多选题 2. 3. 1.“三项建设三同步和三统一”中的“三同步”是指(ACE )A.同步规划 B.同步建设 C.同步实行 D.同步投产 E.同步发展三项建设、三同步、三统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行、同步发展,作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三同步: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2.下列制度体现了避免为主原则的有(BE)A.限期治理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补办环评制度D.排污收费制度E.土地运用规划制度3.“协调发展”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系是( ABCDE)A“协调发展原则”是从横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规定B.“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从纵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规定C.两者的目的都是将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E.两者都觉得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协调的4.国际上一般觉得污染者承当费用的范畴涉及( ABD)A.污染源治理费用B.环境恢复费用C.污染避免费用 D.损害补偿费用E.避免公害费用5.环境权的理论根据重要有( ACD)A.环境公共财产论 B.公司排污权论C.公民环境权论D.公共信托论E.国家管理权论6.拟定国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根据涉及(ABE )A.必须体现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之中 B.必须是贯穿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特有原则C.必须由政策确认由法律确认 D.必须可以合用于所有的部门法 E.必须是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引性的规范7.贯彻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的措施是(ABCD )A.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者规定了多种强制性的整治与养护的责任B.实行环保目的责任制C.对落后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实行裁减制D.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采用限期治理措施 E.全面规划合理布局8.合理的工业布局应当注意(ABCD )A.合适运用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 B.加强资源和能源的运用C.大型项目的分布与选址必须事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D.严禁污染型工业建在居民稠密区、都市上风向、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和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E.在布局上优先考虑经济发展第八章 环保基本法律制度一、单选题1.最早确立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家是(A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2.最早确立环境“三同步”制度的国家是(D)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中国3.在环境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许可证是(C )A.开发许可证 B.建设许可证 C.排污许可证 D.销售许可证4.建设项目对环境也许导致的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D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分析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报告表国内根据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的规定,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限度,实行分类管理:(1)建设项目对环境也许导致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具体的评价;(2)建设项目对环境也许导致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3)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分类管理的目录由环保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5.对环境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