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计量管理与监督》学习与认识(计量检测体系讲座)

上传人:花开****07 文档编号:128679228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计量管理与监督》学习与认识(计量检测体系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企业计量管理与监督》学习与认识(计量检测体系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企业计量管理与监督》学习与认识(计量检测体系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基础知识第一节 计量概述第二节 计量的特点第三节 计量法律法规一、计量的基本认识一、计量的基本认识计量无所不在计量无所不在计量伴随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左右,不同程度上我们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已经在关注计量方式、结果和影响,现实生活工作中已不可能离开计量。生活中生活中:买鞋的时候,时常感觉同样尺码的鞋穿上感觉差异较大;:买鞋的时候,时常感觉同样尺码的鞋穿上感觉差异较大;开汽车在油站加油时的关注量能给够吗,油表是否准?高速路上飙车开汽车在油站加油时的关注量能给够吗,油表是否准?高速路上飙车时总想测速雷达的误差最好是较大的负差;时总想测速雷达的误差最好是较大的负差;到商场购买食品时关注定量包装重量够不够,计价秤准不准?到商场购买食品时关注定量包装重量够不够,计价秤准不准?居家过日子的,每月电表走了多少度,用了多少吨水?居家过日子的,每月电表走了多少度,用了多少吨水?做饭时关注气表走的数多少?米饭怎么做才好吃?做饭时关注气表走的数多少?米饭怎么做才好吃?配套配套1生活计量生活计量.jpg看病时关心体温、血压和化验结果数据的正误等。看病时关心体温、血压和化验结果数据的正误等。工作上工作上:专注对生产安全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专注对生产安全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关注生产过程的工艺监控参数的变化,成本消耗量高低;关注生产过程的工艺监控参数的变化,成本消耗量高低;关心产品的产出量多少,以及购进的原燃料计量结果与结算值之差等。关心产品的产出量多少,以及购进的原燃料计量结果与结算值之差等。首先引出一个话题:什么是计量,首先引出一个话题:什么是计量,怎样分类、有哪些特点?怎样分类、有哪些特点?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准确可靠的活动。1、计量分类、计量分类 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的科学”。它包括有关测量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国际上趋向于把计量学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三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应用和国家管理的三个方面。2、计量工作的特点、计量工作的特点 统一性 准确性 社会性 法制性二、计量法规简介二、计量法规简介 1、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可以三个层次:、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可以三个层次:(1)计量法律: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正式发布,1986年7月1日正式实施。(2)计量行政法规:国务院依据计量法的规定,制定、批准颁布的计量行政法规。(3)计量规章:国家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全国性有关计量工作的管理办法、技术法规。2、主要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主要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配套1计量法.pdf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配套1计量法实施细则.pdf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计量标准管理办法标准物质管理办法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计量检定印、证管理办法仲裁检定和计量调解办法计量授权管理办法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关于发布首批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通知关于企业使用的非强检计量器具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公告河南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配套1河南省计量管理条例.doc 计量法规体系的构成汇总计量法规体系的构成汇总3、需准确理解和掌握的几点计量法规认识、需准确理解和掌握的几点计量法规认识计量法立法宗旨: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计量法调整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指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批准,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正作用的计量标准。企业、事业最高计量标准:企业、事业单位根据生产、科研、经营管理需要建立的计量标准,经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作为统一本单位量值的依据,在本单位内部使用。强制与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标准器具,以及用于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贸易结算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的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规定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前款规定以外的计量器具为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由企业依法进行自主管理。计量检定工作应符合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不受行政区划和部门管辖的限制。强检的执行: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实施。非强检的执行: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检定周期根据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检定方式自行决定在本单位或送其他检定机构检定、测试,任何单位不得干涉。计量授权: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授权予其他部门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或技术机构,执行计量法规定的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4、相关的计量管理规范、相关的计量管理规范JJF1001-2011通用计量名词及定义GB/T19022istISO10012:2003测量设备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JJF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JJF(豫)10012006河南省计量合格确认规范CNALS-01:2006(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JJF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117-2010计量比对配套1计量法修订动向.doc 思考题: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掌握一定的计量法律法规知识,为掌握一定的计量法律法规知识,对你的本职工作有用吗?有什么用对你的本职工作有用吗?有什么用?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案例1:企业计量标准授权申请!配套1计量法.pdf 配套1计量法实施细则.pdf 案例2:企业轨道衡大修业务承揽!配套1计量器具制造、修理许可证管理办法.pdf 第二章第二章 法定计量单位法定计量单位第一节 量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单位和单位制第三节 国际单位制单位第四节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及使用规则一、几个概念【可测量的】量: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计量】单位:为定量确定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的特定量。量值:一般由一个数值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国际单位制:由国际计量大会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基本单位:给定量制中基本两的测量单位。导出单位:给定量制中导出量的单位。倍数【测量】单位:按约定比率,由给定单位构成的更大的测量单位。分数【测量】单位:按约定比率,由给定单位构成的更小的测量单位。二、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1、国家以法令形式明确强制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称为法定计量单位。2、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如下:7个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2个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19个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 数和分数单位。配套1法定计量单位.doc三、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1、单位名称的念法和书写要求从左向右念;从上往下念;乘号不读,除号念每仅一次;乘方有几念几次方,特殊念平方或立方名称书写中间不能加其它举例1:加速度SI单位的符号是m/s2,其名称为“米每二次方秒”而不是“米每秒每秒”;电能量的常用单位符号kWh的名称为“千瓦小时”而不是“千瓦乘小时”。举例2:体积的SI单位符号m3的名称为“立方米”,不能称为“米立方”或“三次方米,面积的常用单位符号km2的名称为“平方千米”不能称为“千米平方”或“二次方千米”。举例3:力矩的SI单位Nm的名称写为“牛顿米”,也可简写为“牛米”。但不能写为“牛顿米”或“牛米”或“牛-米”等。2、使用中需注意的几点 1)词头的名称永远紧接单位名称而不得在其间插入其它词。例如;面积单位km2的名称只能是“平方千米”而不能是“千平方米”;2)在书写中作词头用的数词如带来混淆有必要明确区别时,可采用圆括号。例如:3km与3000m的名称均为“三千米”。必要时,前者定为“三(千米)”,后者 写为“三千米”。3)单位和词头的符号所用字母一律为正体。例如:毫米mm不应为mm,微米m不应为m。4)单位符号字母一般为小写体,但如单位名称来源于人名者,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为大写体。例如:秒s;小时h;赫兹Hz;瓦特W;帕斯卡Pa。5)词头的符号字母,当所表示的因数小于106时为小写体,大于等于106时为大写体。例如:千103k;兆106M。6)由单位相乘构成组合单位时,其符号可用下列形式之一。电能量单位“千瓦小时”的符号为例:kWh和kWh 7)相乘形式的组合单位次序无原则规定。一般,不能使用词头的单位不应放在最前面。另外,若组合单位符号中某单位符号同时又是词头符号并有可能发生混淆时,则应尽量将它置于右侧。如:力距单位“牛顿米”应写成Nm而不宜写为“米牛顿”mN,因易误认为毫牛顿。8)单位名称或符号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而不应拆开。例如:摄氏温度单位“摄氏度”表示的量值应写成“20摄氏度”或“20”,不应写成并读成“摄氏20度”,也不应写成“20”。9)单位的名称和符号应置于整个数值之后。例如:5 5725mm不得写成“5 572mm5mm”;1.5m不得写成“1m5”。10)十进制的单位一般在一个量值中只应使用一个单位。例如:1.75m不应写成(或读成)“1m75cm”。11)选用的倍数和分数单位,一般应使数值处于 0.1 1000范围内。例如:1.2104N可写成12kN;0.003 94m可写成3.94mm;11 401Pa可写成11.401k Pa;3.110-8s可写成31ns。12)亿(108)、万(104)等数词的使用不受限制,它们也可与单位构成倍数单位,但它们不是词头。例如:表示运输量用的单位“万吨公里”,符号可用104tkm或万tkm。13)相乘形式的组合单位在加词头构成它的倍数和分数单位时,词头一般加在第一个单位上。例如:力矩的SI单位为Nm,它的倍数和分数单位可为MNm,kNm,mNm,Nm等,而不是在m前加词头。14)相除形式的组合单位,在加词头构成倍数和分数单位时,词头一般加在分子的 第一个单位上。例如:热容的SI单位为J/K,它的倍数单位可为kJ/K而不用J/mK;15)乘方形式的倍数或分数单位的指数,属于包括词头在内的倍数或分数单位。例如:1cm21(10-2m)2110-4m2,而1cm210-2m2 16)将SI词头中文名称的简称置于单位名称的简称之前构成中文符号时,应注意避免引起混淆,必要时使用圆括号。例如:表示旋转频率的量值不得写为3千秒-1。如表示“三每千秒”应写“3(千 秒)-1”,这里“千”为词头;如表示“三千每秒”,应写为“3千(秒)-1”,这里“千”为数词。举例1:非法定计量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kg/cm2 =0.098MPaPsi =6.895kPa 举例2 1bar第三章第三章 企业计量管理企业计量管理第一节 企业计量发展第二节 企业计量的作用第三节 企业计量管理的特征第四节 企业计量管理的内容第五节 企业计量工作的单位与发展 1、企业计量的发展历程、企业计量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到90年代计量管理的发展侧重于量值溯源,即“计量保证方案”,主要针对测量设备的管理和控制。21世纪初,世界各国对计量管理有了新发展:由对测量设备的管理发展到对测量数据的管理,从狭义的计量管理发展到广义的计量管理;不但强调对测量设备本身的管理,还强调了对测量过程的控制。1985年起,我国计量法和一系列计量规章、规范出台,结合企业计量定升级活动,使企业计量工作以行政管理为主上升到以法制管理为主的新阶段。1995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为了帮助企业计量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用ISO/IEC 10012-199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国际标准,开展了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的工作。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新标准GB/T19022(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引入了许多计量工作的新认识、新观念、新思路、新要求。新标准的实施标志着企业技术与计量管理的进步,2、企业计量管理的作用、企业计量管理的作用1)计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2)计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3)计量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4)计量是经济核算的重要技术依据。3、企业计量管理的特征、企业计量管理的特征1)科学管理和法制管理相结合2)微观管理和宏观监督相结合3)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4)统一性和系统性相结合 4、企业计量管理主要内容、企业计量管理主要内容 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要求和管理水平确定,主要管理重点如下:建立、完善计量组织机构与管理模式;建立、完善计量组织机构与管理模式;整合企业计量资源,发挥计量优势效应。整合企业计量资源,发挥计量优势效应。建立企业计量体系化管理模式;建立企业计量体系化管理模式;围绕生产经营、安全环保对计量实施有效管理;围绕生产经营、安全环保对计量实施有效管理;开展计量数据监督;开展计量数据监督;推行计量现代化管理;推行计量现代化管理;提高计量人员素质;提高计量人员素质;加强外部联系与沟通。加强外部联系与沟通。第四章第四章 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建立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建立第一节 计量检测体系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计量检测体系的策划第三节 企业的计量组织机构第四节 计量检测体系文件的编写 建立和完善计量体系的必要性建立和完善计量体系的必要性是企业追求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综合管理模式,推进标准化管理,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实力的基础需要;是强化内部质量控制,推行精益化生产管理的前提和依据;是深化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挖潜增效,推行节能减排,安全环保治理,营造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及和谐社会的需要。(一)(一)计量检测体系的定义计量检测体系的定义计量检测体系的定义是:“为确保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计量要求而必须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法制、技术和管理的要素。”(二)计量检测体系的作用和目标(二)计量检测体系的作用和目标 作用作用: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组织自身经营管理的预期用途。目标目标:确保组织具有相应的计量检测能力,并管理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产生的、影响组织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关键词:预期用途、检测能力、不正确测量结果、风险(三)计量检测体系与其它体系之间的关系(三)计量检测体系与其它体系之间的关系 伴随发展和与国际接轨,企业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计量检测、实验室认可、强制性产品认证等现代化管理体系标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在一个企业往往同时建立多个特定体系,如常见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计量检测体系,计量检测体系重点管理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产生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的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而上述几个体系中均涉及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监视与管理的要求。所以说计量检测体系是其他体系的重要支撑,是支所以说计量检测体系是其他体系的重要支撑,是支持其他体系的基础。持其他体系的基础。建立建立计量体系所依据的标准 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JJF(豫豫)10012006河南省计量确认规范河南省计量确认规范评价、考核评审计量体系所依据的标准 JJF 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 JJF(豫豫)10012006河南省计量确认规范河南省计量确认规范(四)计量检测体系评价标准简介(四)计量检测体系评价标准简介JJF 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分为二部分:1、确认要求;2、确认方法。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中对计量检测体系的确认要求包括三个方面:1、计量法制要求;2、技术能力要求;3、质量管理要求 JJF 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第一部分“确认要求”所涉及的要素和内容简介。4 计量法制要求4.1 总则4.2 计量单位4.3 计量人员4.4 计量标准4.5 强制检定4.6 特定要求5 技术能力5.1 检测能力5.2 检测水平6 质量管理要求6.1 总要求总要求6.2 管理职责管理职责6.2.1 计量职能计量职能6.2.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6.2.3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6.2.4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6.3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6.3.1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6.3.2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6.3.3 物资资源物资资源6.3.4 外部供方外部供方6.4 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6.4.1 计量确认计量确认6.4.2 测量过程测量过程6.4.3 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6.5 体系分析和改进体系分析和改进6.5.1 总则总则6.5.2 审核和监视审核和监视6.5.3 不合格控制不合格控制6.5.4 改进改进 注:蓝色字体部分与注:蓝色字体部分与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内容相同内容相同学习掌握JJF(豫)10012006河南省计量确认规范 1、计量合格确认是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省企业、事业单位计量检测能力和计量管理能力的评定,是申请质量信得过、产品免检、名牌产品、生产许可证、定量包装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以及申办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基本条件。2、计量合格确认由企业、事业单位自愿申请,采取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导和帮助的方式进行。3、计量合格确认按申请单位的计量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分为A、B两级。评审合格的,颁发相应级别的计量合格确认证书;评审不合格的,发给河南省计量合格确认评审不合格通知书。4、主要内容 1 范围范围 2 引用文件引用文件 3 术语术语 4 确认要求确认要求 4.1 管理职责管理职责 4.2 法定单位法定单位 4.3 测量设备测量设备 4.4 计量检测计量检测 4.5 量值溯源量值溯源 4.6 确认标识确认标识 4.7 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控制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控制 4.8 计量记录和技术要求计量记录和技术要求 4.9 外购产品和外来服务外购产品和外来服务 4.10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 4.11 人员人员 4.12 审核和评审审核和评审 4.13 改进改进 (五)计量体系的适用范围:五)计量体系的适用范围:增强计量保证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企、事业单位;用测量结果来证实其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和规定要 求的企、事业单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企业、事业计量检测体系实施 确认。(六)计量检测体系建立的基本认识 明确概念管理对象:测量设备(测量过程)。管理目标:避免由于不正确测量结果可能造成在产品质量、安全、环保和经营管理上的风险。管理职能: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覆盖范围主要针对企业在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公平交易等方面,以及法制方面的要求)。控制方法: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验证,测量过程控制中的统计技术。明确要求准确理解和掌握标准内涵及要求,是建立、实现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计量体系的基础;建立体系应从实际和满足社会、用户、环境的需要出发;做到功能齐全,形式灵活,资源配置到位合理,职责分工明确,运行顺畅,与其它管理体系的相互协调匹配、相互支持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做好体系建立的策划内容一般包括:1)确定计量检测体系覆盖范围:包括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能源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服务等使用的测量设备、测量结果-确定涉及的单位、部门;2)确定计量检测体系管理的测量设备及范围;3)建立或完善计量职能及其所需的资源;4)确定实现体系目标的过程,包括每个计量确认过程、设备管理过程和必要的支持过程;5)导出重要、关键(岗位)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6)计量溯源过程和测量设备管理过程实施与管理;7)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形成体系的总体方案,指导体系建立活动;8)编写或修订计量检测体系文件;9)计量检测体系启动运行以及管理和监视;10)通过建立内部审核制度;适时提出改正、纠正措施,使体系不断完善并持续改进;12)申请外部评审(需要时)。抓住机构配置重点不同企业可以有不同的计量组织形式,计量组织形式应适应企业自身的情况和特点。计量组织结构的建立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充分发挥计量工作的效能的组织保证。抓住结构配置(包括:专职机构、专职人员和兼职机构、人员),重视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划分;让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充分了解计量机构作用、能力和要求,提供配备资源(包括:人员、测量设备、环境及信息资源)保证:搭建好企业计量组织架构:企业主管领导、企业计量管理机构、企业职能部门兼职计量管理机构、二级单位(分厂、车间)专兼职计量机构。精心组织手册文件编制 1、计量检测体系文件要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要体现本企业的特点,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切忌文件规定和实际活动是两张皮,达到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写做一致。要能切实规范企业的计量工作,目标和要求具有先进性和可达性。具体讲为:(1)符合性:编写的文件应符合如下规范的规定和要求:JJF 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JJF(豫)10012006河南省计量确认规范(2)适合性:适合本企业特点,通用要求转化为具体要求;(3)完整性:涉及全部要素和所有需要控制的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4)系统性:围绕计量工作的方针目标充分展开;(5)协调性:不同层次的文件和同一层次的相关文件接口明确、关系协调;(6)可操作性:能作为相应活动的依据,规范相应的操作。配套1体系文件稿样管理手册编写 2、处理好计量检测体系文件和其他相关管理体系的关系 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是一个单独认证的体系,一般单独编写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由于计量检测体系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密切相关,ISO 10012:2003强调了计量检测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同样是企业的管理体系之一,但质量管理体系涉及计量管理要求,因此,在企业内部,也可以同时将计量检测体系文件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融合在一起来编写。将计量管理手册作为一部分进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注意:计量管理程序文件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第二或三层次文件,或将计量管理的要求直接作为程序文件进入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再写一些操作性文件。但是一定要使文件得内容涵盖JJF 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JJF(豫)10012006河南省计量确认规范的要求。配套1体系文件稿样程序文件编写(七)计量检测体系文件的结构和层次简介(七)计量检测体系文件的结构和层次简介计量检测体系实施的核心计量检测体系实施的核心管理层面:管理层面:职能、机构、资源等配置与保证;体系文件化的建立完善与贯彻;体系运行、管理、审核和持续改进;业务、技术层面:业务、技术层面:测量过程的识别,以及影响因素(量)的确定;测量过程、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的确定;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测量设备流转、使用)管理;测量过程的实现与控制的管理。第五章测量设备的管理第一节 测量设备的配备策划第二节 测量设备的管理与控制第三节 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第四节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1、常用术语和定义、常用术语和定义 1)计量: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2)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3)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注:(注:(1)操作可以是自动地进行的;)操作可以是自动地进行的;(2)测量有时也称)测量有时也称“计量计量”。“测量测量”与与“计量计量”的概念有许多相同的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有时可以互相代替。从定义可以看出之处,有时可以互相代替。从定义可以看出“测量测量”与与“测量过程测量过程”的定义的定义相同。相同。“测量测量”强调的是确定量值;测量过程强调的是采用过程方法进行测强调的是确定量值;测量过程强调的是采用过程方法进行测量。量。4)计量要求:对计量(测量)提出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注:计量要求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注:计量要求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这些计量要求。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这些计量要求。计量要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计量要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5)计量器具: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进行测量的器具。注注1:计量器具与测量仪器为同义语;计量器具与测量仪器为同义语;注注2:包括实物量具、仪器仪表、标准物质和测量系统(或装置),可分为包括实物量具、仪器仪表、标准物质和测量系统(或装置),可分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6)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7)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8)计量确认:为了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计量确认:为了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所需要的一组操作。注注:(1)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修理及随后的再)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修理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2)只有测量设备己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只有测量设备己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完成。(3)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率,最大允许误差等。)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率,最大允许误差等。(4)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9)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注注:(1)校准结果既可赋予被测量以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校准结果既可赋予被测量以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2)校准也可确定其它计量特性,如影响量的作用。)校准也可确定其它计量特性,如影响量的作用。(3)校准结果可以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校准结果可以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10)(计量器具的)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首次检定:对未增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一种检定。首次检定:对未增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一种检定。后续检定:计量器具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后续检定:计量器具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强制性周期检定;强制性周期检定;修理后检定;修理后检定;周期检定有效期内的检定,不论它是由用户提出请周期检定有效期内的检定,不论它是由用户提出请求,或由于某种原因使有效期内的封因失效而进行的检定;求,或由于某种原因使有效期内的封因失效而进行的检定;11)比对: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同种测量仪器复现的量值之间的比较过程。12)测试:为确定被测对象的技术特性或功能而进行的带有试验性质的测量。计量溯源及方式示意图计量溯源及方式示意图测量结果或标准的值国家或国际标准 13)计量特性: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注1: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注2: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14)测量仪器准确度:测量仪器给出接近于真值的能力;15)测量仪器示值误差:测量仪器的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16)显示装置分辨力: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的示值差。17)量程:标称范围两极限之差的模。18)测量范围:测量仪器的误差处在规定极限内的一组被测量的值。19)稳定性: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20)漂移:测量仪器特性的慢变化;21)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个被测量,测量仪器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注注:相同的测量程序、观测者、测量设备、地点和段时间内重复进行。相同的测量程序、观测者、测量设备、地点和段时间内重复进行。22)复现性: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注注1:改变条件可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测量仪器;参考测量改变条件可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测量仪器;参考测量 标准;地点;使用条件;时间。标准;地点;使用条件;时间。注注2:测量结果在这里通常理解为已修正结果。测量结果在这里通常理解为已修正结果。计量特性是指测量设备自身具有能影响计量特性是指测量设备自身具有能影响测量结果,可定性区别定量确定的特性测量结果,可定性区别定量确定的特性准确度,不确定度;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稳定性,漂移;重复性,复现性;分辨力,灵敏度;问题一:实际工作中测量设备该如实际工作中测量设备该如何管理,才能兼顾生产要求与计量自何管理,才能兼顾生产要求与计量自身管理要求?身管理要求?测量设备管理测量设备管理 1、定义上的认识 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组合”。计量器具(测量仪器):指“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2、相同和不同点测量设备与计量器具的定义基本概念是一致的,都是针对测量手段具备的要求;两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测量设备包括与测量过程有关的软件和辅助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如:测量软件、仪器说明书、操作手册等,而计量器具更突出体现硬件测量要求。对测量设备的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对测量设备的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需要测量的量需要测量的量 (物理、化学量)(物理、化学量)3、测量设备的配备策划 1)目的:根据预期计量要求,确定测量设备的计量计量特性指标特性指标,保证每个测量过程都能得到经济合理经济合理的测量设备。配套1仪表计量特性.ppt 2)内容:根据顾客的计量要求,测量设备的使用位置、使用环境、使用人员的素质、选择测量方法、检测效率、购置维护成本、量值溯源成本等确定测量过程对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对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通常可表示为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指标,如:量程、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漂移、回应特性、灵敏度、鉴别力、分辨力、稳定性、响应时间、偏移、重复性等。配套1计量要求 3)实施:了解顾客的计量要求:已明确的,可以直接使用。未明确给出,可从合同、产品标准、工艺技术要求、生产控制记录、国家法律法规中归纳整理出来,包括:产品检验要求,生产过程监测要求,贸易核算、能源核算、环境监测、安全监测要求等。然后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计量要求。合理确定检测点;选择测量设备;绘制计量检测网络图;编制测量设备选配分析表(考察、验证测量设备策划的计量特性指标与被测量参数匹配的合理性、科学性)。4)配置过程需注意点 策划应兼顾测量的风险、成本和利益风险、成本和利益,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计量特性指标选择时,除考虑被测参数外,还应考虑与被测对象结构特性的适配性;合理选择准确度:(1)一般测量: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被测量对象允许误差范围的1/3-1/10;配套1误差基础1.doc(2)重要或主要用测量装置:U=kuc;(3)测量参数允许误差限 配套1能力表.tif注重稳定性选择;注重稳定性选择;关注量值溯源渠道和方法;关注量值溯源渠道和方法;维护的简便性和经济性。维护的简便性和经济性。McpT2 4、测量设备的配备能源计量:按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执行;配套1测量设备配备.ppt工艺及质量检测控制方面,根据预期的计量要求确定根据预期的计量要求确定:1)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监控;2)产品质量检测监控;3)环境监测和安全防护监控;经营管理方面,根据预期计量要求和法制要求确定根据预期计量要求和法制要求确定:1)物料进出企业计量;2)原材料消耗及半成品流转计量 3)定额管理计量 5、测量设备流转管理 1)采购:计划制定与审批,产品资质审核,外部供方的选择与评价。配套1体系文件稿样第六章测量设备配备管理程序.doc 2)验收、发放:首检、储存发放、使用,降级、报废和封存。配套1体系文件稿样第七章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doc伴随各种生产工艺检测控制自动化系统的引入和应用,应关注作为测量设备的组成部分-测量控制专用软件模块的测试验收,保存、备份,以及测试验证软件的索取和保存。6、使用中管理 1)规范建立测量设备管理台账,全面详细掌握企业内各类测量设备状况,为科学高效的管理测量设备,最大发挥限度发挥计量的作用奠定基础。台账内容一般包括:固有信息: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或量程、准确度等级或 最大允许误差、出厂编号;管理信息:管理分类、状态(停用、在用、禁用、备用等)测量信息:安装地点、检测参数或检测量性质,预期计量要求;溯源信息:量值溯源方式、本次计量确认时间、确认结果、下次确认时间或间隔 2)封印管理:测量设备能影响其性能的调整装置进行封印或采取的防护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人员的改动,保持测量设备的原有计量性能。配套1体系文件稿样第十二章测量设备封缄管理程序.doc 3)标识管理:对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检定/校准结果简单而明了的证明,是反映测量设备(计量器具)现场受控状态的一种比较科学直观的方法。配套1体系文件稿样第九章测量设备标识管理程序.doc如三色标方式表明:计量器具的准用、限用和禁用;配套1计量标识.doc规范合理分类是有效管理的科学途径。配套1ABC分类管理办法.doc配套1体系文件稿样第八章测量设备分类管理程序.doc标识的发展:专用打印标识、电子标识(条码、二维码、电子标签等)4)注意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认识和管理 不合格测量设备定义如下:损坏;超载;可能使其预期用途无效的故障;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超过了规定的确认间隔;误操作;封印或保护装置损坏或破裂;暴露在已有可能影响其预期用途的影响量中(如电磁场、灰尘)。处置方式与方法任何设备当出现前述八种情况之一时,即为不合格测量设备,都应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作出明显的停用标识。凡属不合格测量设备,应在不合格原因已被排除并经再次确认合格后才能重新投入使用。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出具数据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追溯,评价可能或已经产生的风险大小,采取相应措施。4)外来服务的管理(包括提供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两方面)包括提供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两方面)n资质认定供给产品的厂商供给产品的厂商。国产的计量器具必须出具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进口产品提供国家局颁发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且附件所列规格型号与所购买的计量器具规格型号吻合;问题1:如何掌握制造许可证审核评价尺度配套1计量器具型式审批目录.PDF问题2:你了解制造许可证吗?配套1许可证内容样板.doc提供检定、校准机构;提供检定、校准机构;出具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或经过国家实验室认可考核颁发的校准实验室证书,附件批复的检定或校准项目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与其提供的服务项目一致;问题3:对机构资质了解吗?配套1检测中心计量授权考核项目表.docn经济性和法制性的结合评价;n服务质量的跟踪与评价,择优选择长期合作。问题二:检定不合格怎么办?一定要降级吗?怎么降?计量确认该如何理解和进行?执行中需要满足那些条件?计量确认和检定、校准的区别?一、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主要方式 1、计量器具的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2、校准: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注:检定与校准的特点与区别配套1检定与校准的区别.doc 3、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1)“计量确认 是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预期使用要求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注注1: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检定(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检定(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注注2: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附合预期使用并形成档,计量确认才算完成。: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附合预期使用并形成档,计量确认才算完成。注注3:预期用途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预期用途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注注4: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计量要求与生产预期控制管理的要求关系示意图质量控制值质量控制上限值质量控制下限值测量允许差限质量合格控制本质安全区域质量合格控制非本质安全区域质量不合格区域质量不合格区域检定依据什么判定计量器具合格否?检定依据什么判定计量器具合格否?检定工作:不管计量器具装在哪里使用,只依据检定规程的规定和要求,针对计量器具标注的原有出厂性能指标进行检查验证,符合就是合格,达不到的就属于不合格。当仅为示值误差不合格时,首先通过调整期望能够恢复到原有准确度等级,确实达不到时可考虑降低等级限制使用。优点:通用性、适用性和操作性强;缺点:不针对使用要求,易造成计量器具资源浪费和限制。计量确认凭什么评定合格?计量确认:在掌握计量器具原有计量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实际使用场所预先预先提出的具体计量要求,对需要的计量性能实际情况进行确认,达到就是符合使用要求“合格”,达不到,可以考虑在计量要求适合的其他使用场所使用。配套配套1计量验证计量验证.doc优点:计量资源利用效率高,可调整使用。约束:要求必须与预先指定的使用场所并提出具体计量要求配套。如果没有提出预期计量要求怎么办?如果没有提出预期计量要求怎么办?【计量要求计量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的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的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使用正确认识和有效使用配套配套1计量要求计量要求调整预要求审批表样板调整预要求审批表样板1.doc配套配套1计量要求计量要求调整预要求审批表样板调整预要求审批表样板2.doc配套配套1计量要求计量要求计量要求暂行规定计量要求暂行规定.doc(2)计量确认的目的:对测量设备进行计量确认的目的,是保证测量设备持续符合预期的计量要求;(3)过程的三要素:是输入、输出和活动。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过程应包括:检定/校准、验证、决策和措施三大过程。计量确认过程的输入有两个:一个是测量过程对测量设备的预期计量要求,一个是测量设备原有的计量特性指标,计量确认过程的输出是测量设备实际计量特性值。计量确认活动始终围绕测量设备实际特性指标值是否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状态而进行。(4)计量确认过程的实施计量确认过程设计:计量确认过程设计:针对确认方式、计量确认间隔、确认后的验证方法、验证后的决定和行动四大环节进行。计量确认过程设计中过程的输入是测量过程设计对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输出是形成计量确认过程需要的各种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工作记录。检定检定/校准的执行:校准的执行:计量检定:现行有效的国家、地方、行业和企业计量检定规程。校准:选择适宜的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无时,可以自行制定计量校准规范。编制可参照国际标准、建议,国家标准或公开发表的文献、也可参考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编制方法和内容可参考JJG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现在很多企业对自行制定和编写校准规范理解上有误区,把校准简单理解为简化或变成比对或检查。计量验证:计量验证:测量设备在溯源后,将通过溯源获得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实际值与测量过程对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评定测量设备是否能满足预期用途以评定测量设备是否能满足预期用途的过程常常被称为计量验证。的过程常常被称为计量验证。计量验证过程的输入有两个:一个是通过溯源获得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计量验证过程的输入有两个:一个是通过溯源获得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实际值;一个是在测量过程的设计中提出的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要求。实际值;一个是在测量过程的设计中提出的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要求。输出是指明验证合格、不能验证或不符合计量要求的验证记录和结论。输出是指明验证合格、不能验证或不符合计量要求的验证记录和结论。配套1计量验证.doc 配套1计量要求决定和措施:决定和措施:调整和维修过程,再检定/校准过程,封印、确认状态标识过程。确认过程记录:确认过程记录:经计量确认后测量设备满足是否使用计量要求的客观证明,计量确认必须由授权人员来进行,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必须有授权的人员签字,有授权的复核人员签字认可,证明计量确认结果正确性和可靠性。计量确认过程示意图计量确认过程示意图n证书n报告n返回n调修n再校准问题三:测量设备(计量器具)一测量设备(计量器具)一定要溯源吗?怎么溯源?企业在执定要溯源吗?怎么溯源?企业在执行中应如何把握使用计量确认和检行中应如何把握使用计量确认和检定、校准等溯源方式?定、校准等溯源方式?7、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1)几个概念:溯源性”的定义为:“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测试:为确定被测对象的技术特性或功能而进行的带有试验性质的测量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同种测量仪器复现的量值之间比较的过程。注:计量比对工作的组织、实施、评价可以参照JJF1117-2010计量比对 (2)溯源具体方法:检定、校准、测试和比对。检定、校准、测试和比对。量传、溯源方式和特点示意图量传、溯源方式和特点示意图量值溯源要达到的目的量值溯源要达到的目的证明从测量设备获得的测量结果正确的程度;证明从测量设备获得的测量结果正确的程度;确认并掌握测量设备经过运输、储存或使用后的实际计量性能结果;通过确认的计量性能结果与其预期计量要求进行综合比较,确定是否满足使用需要,避免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的测量结果所带来的风险;根据溯源结果,制定对测量设备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确定计量确认间隔是否科学、合理,为调整间隔提供依据;问题四:既然测量设备已经通过计既然测量设备已经通过计量确认和检定、校准等方式进行量量确认和检定、校准等方式进行量值溯源,为什么还要进行值溯源,为什么还要进行“周期检周期检定定”,必须吗?如何把握确认周期,必须吗?如何把握确认周期(间隔)的长短?(间隔)的长短?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指标伴随时间会逐渐发生变化计量特性随时间变化质量控制上限值质量控制下限值测量允许差限计量特性本质安全区域变化趋势示意计量特性控制非本质安全区域计量特性质量不合格区域不合格区域(四)计量确认间隔的调整(四)计量确认间隔的调整 1、调整的目的和原则使用不合格测量设备的风险风险应尽可能地小;保持一个合理可以接受的确认费用费用。2、影响间隔确认的因素设备类型、结构,以及出厂或技术说明书给出的性能指标;从以往的计量溯源记录获得的数据趋势;与其他测量设备,特别是测量标准相对核对的频次;磨损趋势和漂移趋势;保养和使用的历史记录;使用的场所和严酷程度;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振动等);所寻求的测量准确度;期间核查校准的频次和方式;由于测量设备发生故障,而把不准确的测量值作为准确值使用而造成的危害。影响计量器具使用间隔长短的因素3、确认间隔的初始选择 确认间隔的初始选择总是根据所谓工程直观的知识,通常由熟悉计量溯源的有经验的人员,依据国家检定规程和规范所制定的最长期限,根据计量器具管理类别(强检与非强检),同类型器具实际使用溯源情况,对每台或每组设备进行估计。确认后能使设备大概保持在允许误差内的时间间隔,即为最初确认的间隔。选择时可以对以下因素加以考虑:制造商出厂标明的以及技术说明的性能指标;使用的场所和严酷程度;环境影响;所寻求的测量准确度;对测量数据的监控要求程度。4、确认间隔的调整 初始确认间隔确认运行后,通过评价会发现:最初所选择的期限达不到要求的最佳效果;设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可靠性;设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可靠性;使用情况可能与预期的不同;使用情况可能与预期的不同;对某些设备可能只需要进行有限的确认而不是全面的确认;对某些设备可能只需要进行有限的确认而不是全面的确认;由设备的常规校准确定的漂移表明有可能延长确认间隔而不增加由设备的常规校准确定的漂移表明有可能延长确认间隔而不增加风险。风险。因此,企业对所管理的测量设备的实际确认间隔应该定期进行分类、分组评价后,科学合理的进行间隔的调整。配套1间隔调整计算方法.doc 第六章企业计量标准的管理第六章企业计量标准的管理第一节 企业计量标准的分类第二节 建立企业计量标准的策划第三节 企业计量标准的建立第四节 企业计量标准的考核第五节 企业计量标准的批准使用第六节 企业计量标准的专项授权(3)溯源管理 A、规范建立适宜的企业计量标准 依据国家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根据企业实际,由企业自主确定建立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在指定范围内开展溯源工作。最高计量标准:最高计量标准:是指用于统一本企业量值的企业计量标准。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用于检定或校准的测量设备;能够复现计量单位量值;在企业测量系统中准确度最高。次级计量标准:次级计量标准:指准确度低于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的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建立与考核的基本要求依据: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内容: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配置、溯源性;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重复性、稳定性、其它计量特性(灵敏度、鉴别力、分辨力、漂移、滞后、响应特性等;环境条件及设施:温度、湿度、振动、电磁干扰、辐射、照明、供电等,必要的监控设备,不相容工作区域隔离等人员:计量标准负责人、持证检定或校准人员文件集:管理、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检定或校准的原始记录、检定或校准证书、管理制度;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确认:现场实验确认、技术资料的审查确认;程序:申请:考核前准备、递交申请资料;受理:初审、确定是否受理及通知;考核组织:组织制定考核计划、考核组考核(包括书面审查、现场考评);考核审批:审批发证(有效期4年)B、切实做好工作计量器具溯源管理依法组织做好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即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现规范登记建账、定点定期检定、有效监控、公正准确依法自主做好非强检计量器具溯源管理,满足企业自身需要,经济合理、规范开展。科学合理制定溯源间隔,规避计量风险,提高溯源效率、降低成本。合理运用检定、校准等溯源方式。思考一个问题:充分利用企业拥充分利用企业拥有的计量标准资源的途径和要求有的计量标准资源的途径和要求内部计量标准资源整合、规范有效使用;适时调整建立标准的项目内容;建立计量校准实验室充分发挥校准的作用;适当契机申请计量授权,扩大工作范围和影响力。第七章企业计量人员的管理第七章企业计量人员的管理第一章 计量人员的分类第二章 计量人员的管理第三章 我国的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制度第四节 注册计量师制度企业计量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计量人力资源管理1、定义:企业计量人员是指在企业中所有从事计量活动的人员。2、划分:计量技术人员:测量设备检定、校准人员,即计量确认人员;测量设备操作人员测量设备维护、调试、修理人员;计量管理人员:包括技术业务管理人员、体系审核人员、专兼职计量员。3、管理要求配备适宜数量的各类计量人员;注重计量人员培训,建立个人技术培训档案;建立岗位资质认定上岗制度,提高人员综合业务素质。4、计量检定人员管理我国的计量检定人员制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和全国计量检定人员考核规则建立的。它包含了计量检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