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2)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8568379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 (2)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文言文阅读 (2)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文言文阅读 (2)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2-10-23 14:19来源: 高分网 1.给加粗字注音。谪守 霪雨霏霏 岸芷汀兰 樯倾楫摧 浩浩汤汤 阴风怒号2.解释加点的词。增其旧制 前人之述备矣 沙鸥翔集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用课文原句填空。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_.“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_”一句照应。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醉翁亭记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做客“联想吧”请同学们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亭”有关的诗句。(含“亭”即可,加油啊!)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既快又准哦!)环滁琅琊 饮少辄醉 林霏岩穴 山肴野蔌弈者胜 阴翳翼然 酒洌三、验验你的写字速度!(相信你!没错的!)林h_ wi_然 水声chn chn_tu_然 岩穴mn_ hu_明变化y_l_提携 n_chu_交错 宴hn_之乐四、速配(请将下列加粗的词语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蔚然 遮盖翼然临于泉上 茂盛的样子醉翁之意 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佳木秀 靠近颓然 情趣阴翳 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五、来,做个小翻译!(你一定能准确翻译下列句子!)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小石潭记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1. 给加粗的字注音篁竹 卷石底以出 为坻 寂寥无人 翕忽 幽邃 犬牙差互2 文学常识填空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_,是属于_的范畴。小石潭记的作者_,_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_,本文是他的第四篇。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环 如鸣佩环_四面竹树环合_(2)清 水尤清冽_以其境过清_(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_ 明灭可见_不可知其源_ 不可久居_4.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 为坻为屿 为宫室器皿 B 之 乃记之而去 余闻之也久C乃 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D 尔 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 惟手熟尔诗词曲五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2-10-23 14:21来源: 高分网 练习一一、注音或写字畔 绮 闻笛f 折j 干g 风pioxHnqng 宫qu qing楼 chnjun fnglun二、解释词语长精神 铁未销 自将磨洗 寥落 零丁 丹心 汗青 把酒 不胜 何似 何事 婵娟 绮户 经行三、按原文填空:A、 _ _,到乡翻似_,_。B、_,零丁洋里叹零丁。_,_。C、明月几时有,_ 。_ ,今夕是何年。D、_ ,_ ,_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_,_ ,此事古难全。_, .E、峰峦如聚, _,_ 。望西都,_ .伤心秦汉经行处,_ ._ ,百姓苦;亡,_ .四、诗句的理解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4、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7、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9、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2-10-23 14:21来源: 高分网 一、 文学常识。1、宋濂,字,号,朝人。有宋学士文集。2、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3、解题:洪武十一年(1378),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生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东阳,现在浙江省东阳市,明朝属于金华府。马生,即马君则,当时是国子监太学生;生,是长辈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作者当时已经69岁。二、解释下列加线字。余幼时即嗜学 致书以观 假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 录毕 走送之 稍逾约因得遍观群书 益慕圣贤之道 无硕师名人尝趋百里外 执经叩问 德隆望尊稍降辞色 援疑质理 礼愈至 俟其欣悦卒获有所闻 负箧曳屣 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寓逆旅主人 日再食 腰白玉之环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緼袍敝衣 禀稍之供 岁有裘葛之遗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 冻馁之患 博士为之师非天质之卑 流辈甚称其贤 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 言和而色夷 故道为学之难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2、同舍生皆被绮绣四、解释下列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7、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8、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9、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10、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1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畎亩(qun) 胶鬲(h) B.傅说(shu) 拂乱(f)C.曾益(zng) 拂士(b) D.忧患(yo) 后喻(y)解析:A项“鬲”应读“g”;B项“说”应读“yu”;D项“忧”应写作“yu”。答案:C2.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舜发于畎亩之中A.发展,开展 B.发生,生成 C.发现,显现 D.起,被任用(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A.事故 B.原因 C.故意 D.所以,因此(1)解析:发:起,被任用。答案:D(2)解析:故:所以,因此。答案:D3.下列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释正确的一项A.因为上天将要降下大的任务给这样的人。B.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C.由于上天将要把大任务给这个人。D.这是上天将要降重大的任务给这样的人的缘故。解析:抓住关键词“故”应解释为“所以”。答案:B4.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解析:抓住关键词“生”“死”,这两个词是使动用法。五柳先生传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A. 宅(zi)边 闲静(xin) 好(ho)读书 B. 欣然(xn) 嗜酒(sh) 造饮辄尽(zh)C.萧然(xio) 短褐(h) 箪瓢(dn) D.自娱(y) 黔娄(qin) 衔觞(shng)2.说出下列加点字古今词义的区别。(1)造饮 古义: 今义:(2)赞曰 古义; 今义: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现象。以 之(1) 因以为号焉 葛天氏之民欤(2)以此自终 或置酒而招之4.你怎样理解“不求甚解”一词?5.“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二、课内阅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筋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 本文选自 ,作者_,_(朝代)人,谥号_. ,2.用原文语句回答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分别表现出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3.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 的看法。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5. 学完本文后,请你站在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时代来谈谈对陶渊明(五柳先生) 的性格、生活、志趣的看法。【典型例题精讲】【例1】(2012,南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 )其一犬坐于前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敌( ) (2)股( )3翻译下面句子。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那样坐在前面”。易错分析:在这句话中“犬”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狗那样”,修饰“坐”,划分时“犬”和“坐”不能分开。2(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2)大腿3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4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5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意同即可)【知识拓展】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毕业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例2】(2012,呼和浩特)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通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昊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令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昊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会天大雨 会:(2)为天下唱 唱:2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先天下之忧而忧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佣者笑而应日足肤皲裂而不知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苦秦久矣。(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5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答案】1(1)适逢,恰巧遇到(2)同“倡”,首发或倡导2C【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难度较小。“之”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中“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然后再从四个选项中找出和它意思相同的一项。题干中的“之”是“到”的意思,与此项意思相同的是C项;A项是助词,没有实在意义;B、D项是“的”的意思。做此类试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3C【解析】此题考查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难度适中。四个选项分别涉及“而“数“故”“乃”的意义和用法。其中C项中两个“故”意思和用法相同,都是“的原因”的意思;A项两个“而”字都是连词,第一个表修饰,第二个表转折,意为“可是”;B项两个“数”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第一个“数”是“屡次”的意思,副词;第二个“数”是“几”的意思,数词。D项两个“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第一个是“是”的意思,动词;第二个是“竟然”的意思,副词。考生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必须把工夫下在平时,注意日常学习中对重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扎实掌握。4(1)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关键词“天下“苦”)(2)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或: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关键词“往往”“指目”)5鱼腹藏书(或:丹书鱼腹)篝火狐鸣【知识拓展】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例3】(2012,重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 4题。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前人之述备矣( )(2)连月不开( )(3)薄暮冥冥( )(4)至若春和景明(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3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迁客骚人的情:_古仁人的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4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_【答案】1(1)详尽 (2)放晴 (3)迫近(4)日光2(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3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4示例一: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示例二: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方法总结】谈观点和看法的题目,在答题时首先要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看法: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提倡,还是批判,或者是一分为二辩证地看。要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如“我认为是不对的“我认为值得提倡”等。其次,要从不同方面或从正反两个方面表述理由,这一层尤为重要,因为现在不少开放性题目的“评分标准”中都有“言之成理即可”之类的话,换言之,观点、意见可以不同,但一定要持之有据。 对接中考基础测试1(8分)(2012,哈尔滨)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1)(3)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惠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恿,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足,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辜。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缀袍敝衣处其闻,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叩:_ 被:(2)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作者是如何解决“无书“无师”这两个困难的?阅读第一段,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解决“无书”的办法:解决“无师”的办法:_2(11分)(2012,广州)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痰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口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则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加富良马,其子好骑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记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一千二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断。B夏天的三峡有许多险滩,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其航道大都被阻隔断绝。c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青翠群山静静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面上。D在雨后初晴或秋霜初降的早晨,三峡的山林水涧又展现出清凉热闹的另外一番景象。3(15分)(2012,福州)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5)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缋。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遥之。”(1)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肉食者谋之弗敢加也(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小惠未偏( ) 小信未孚( )公将鼓之( ) 再而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4)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略写 一。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4分)(5)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4(8分)(2011,北京)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回答下列问题。一簟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芙、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注有教材不分段有教材为“辩”,有救材为逗号。有教材为叹号。有教材为逗号有教材为逗号。有教材为“乡”。有教材为冒号。(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蹴尔而与之 蹴: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呼尔而与之。(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5(10分)(2011,广州)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问题。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食之不能尽其材B愿终守之,弗敢易 未果,寻病终C.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否,非若是也 安能辨我是雌雄(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安陵君识破泰国野心,拒绝了秦王要求后,希望唐雎能去化解秦王的“不悦”。B秦壬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接受“易安陵”。C秦王摆出一副施恩加惠的姿态,并指责唐雎竟敢在他面前“逆寡人“轻寡人”。D唐雎申明“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岂直五百里哉?2(12分)(2012,浙江绍兴)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迭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道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节选自课文愚公移山)(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惩山北之塞( )杂然相许( )投诸渤海之尾( )始一反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画波浪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它们的区别。(4分)3(8分)(2011,哈尔滨)阅读口技选段,回答问题。未几,夫鼾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怨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中间:名:(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3)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一 一是为了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一 一。(2分)4(12分)(2011,广东)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问题。出师表诸葛亮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鄣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阃,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B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口口口口”;二是“口口口,口口口”。(用原文词句回答)(3分)(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压轴预测1(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 _,盖竹柏影也。何夜元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_,_(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念无与为乐者 念:相与步于中庭 步:(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但少闲人如吾两入耳。(4)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盖竹柏影也(5)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作者描绘的世界:作者的心境:_2(15分)阅读五柳先生传,按要求答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素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项的是 (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一,达到了。_ -的程度l二是_,达到了 的程度。(4)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5)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3(12分)阅读马说,回答问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幕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一食或尽粟一石_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策之不以其道_执策而临之_(2)文中第1段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句子是(3)文中“呜呼”蕴涵著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答案及解析基础测试1(1)请教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2)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1)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难度较小。A项中的“素”分别译为“白色”和“平时”;B项中的“良”分别译为“实在、很”和“好的”;D项中的“属”分别译为“连续不断”和“同嘱,嘱咐”。只有C中的“绝”均译为“消失”。(2)假如不是正午或晚上,是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的。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难度中等。A项中“一千二百里”与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不符;C项中“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与文中“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悬泉瀑布”不符;D项中的“清凉热闹”与原文“林寒涧肃”不符。做此类题目,应当仔细阅读原文,不能靠想象。3(1)肉食者谋之弗敢加也(2)通“遍”,遍及,普遍为人所信服击鼓进军第二次(3)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4)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战的过程(5)“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便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任选一处分析,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4(1)践踏(用脚踢;踢)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放弃;止)(2)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3)(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5(1)C【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能力,需结合句意推测、区别词义。A项“安陵君其许寡人”中的“其”在句中做助词,用来加重语气,“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其”在句中做代词,解释为“它的”;B项“愿终守之”中的“终”解释为“始终”,“寻病终”中的“终”解释为“完结”;D项“非若是也”中的“是”做代词,可解释为“这样”,“安能辨我是雄雌”中的“是”做判断动词。只有C项中的两个“存”均可解释为“存在,生存”。(2)C【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联系上下文予以分析判断。秦王对唐雎说:“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句中的“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可见秦王是“摆出一副施恩加惠的姿态”,但他指责的“君”是安陵君,而不是唐雎“逆寡人”轻寡人”。因此C项不正确。(3)安陵国的国君因此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难道仅仅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提高训练1(1)北宋醉翁亭记(2)凭借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关键词:“以知”)(3)C【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大体读懂文言诗文的内容,其中包含概括能力、对中心把握准确的能力,难度较小。从文章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来看,从第一次康肃公的好奇发问、第二次康肃公的愤怒质疑到最后展示出自己的高超技艺,卖油翁一直淡定面对,并两次明确强调这些本领都不值得炫耀,只是“手熟尔”,因此用“自大”这个贬义词来评价卖油翁是不恰当的。做此类题,一定要对文章内容了解,在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出准确判断。2(1)苦于赞同之于通“返”(2)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3)愚公之妻的话在于表示疑虑和担心(担心山移不走,且“焉置土石”);智叟的话显然是鄙视和嘲笑,笑愚公不自量力。(连山上的草都动不了一根,能把土石怎么样呢?)3(1)中间:其中夹杂着名:说出(2)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3)简单高超4(1)D【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要结合语境作出准确判断,难度适中。A项中“论”的意思分别是“断定”和“议论”。B项中两个“远”的意思分别是“疏远”和“远大”。C项中“遗”的意思分别是“给予”和“遗留”。D项中的两个“宜”的意思都是“应该”,所以选D。(2)因为这件事,(我)非常感激,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3)内外异法亲小人远贤臣(4)B【解析】此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难度。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目的是向后主推荐人才,希望后主重用他们,咨询他们,而“希望后主广开言路”的建议已在前文提及,所以B项的理解不正确。压轴预测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2)考虑,想到散步(或漫步、走、行走)(3)(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4)盖竹柏影也(5)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奇妙境界。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2(1)A【解析】A项中的“以”解释为“把”,其他各项中的“以”均解释为“凭借”。(2)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3)好读书欣然忘食性嗜酒期在必醉(4)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5)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3(1)有时通“饲”,喂用鞭子打面对(2)祗辱予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蕴涵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4)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2013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10篇)一、三峡(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 1、 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 自:从。 空谷传响:回声 襄:漫上。 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 :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 旦;早晨。 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朝:早晨。 清荣峻茂曦月:阳光,月亮。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阳光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的水。 三声:几声。三,这里不是确数4、 区别: 属:属引凄异(连续) 绝:久绝(消失)。自三峡(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绝 献(山峰):极 自非(如果)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的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7、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7、结构。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 8、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9、运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11、欣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 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飞漱其间。的飞字。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二、记承天寺夜游(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o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念:考虑,想到 寝:睡 但:只是 相与:共同,一起闲人:清闲的人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户:窗户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五)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六)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七)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三、桃花源记 1、作者: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2)顺序:时间先后 3、重点字词 (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议: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要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