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与交易费用的微观解释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27877094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尼系数与交易费用的微观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尼系数与交易费用的微观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尼系数与交易费用的微观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费用的宏观量度(2011-03-05 00:47:57)银行利率说起大家知道,银行存款利率一般都远远低于同期贷款利率。为什么呢?因为银 行要把资金汇集起来并投放给企业并获得投资收益,这实际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 事情,必须付出成本。如果存贷款利率相等,银行不要说赚钱,其职员连吃饭都 不可能。从贷款融资者的角度,当然期望付出更低的利率。但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吸收 存款投资呢?显然并没有多少愿意为贷款者提供这样的投资,投资者不会直接把 钱存到哪个企业。只有银行才有这样的信誉吸收足够的存款。也就是说,无论是 个人也好,企业也罢,要获得融资,必须付出成本。从存款者的角度,存款是自己的剩余产品,但自己没有能力实现投资增值。 要直接投资,比如,直接借贷,必须识别谁更有效率并监管投资实现增值。也就 是说,投资必须付出信息成本和监管成本。如果银行融资是普遍的,并达到宏观均衡,那么存贷利率差就反映了银行体 系的运行成本或者社会融资总成本。银行作为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它降低了融资 者和投资者的借贷成本,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基于借贷的融资成本。融资形式和成本融资形式远非银行借贷一种。还有债券、股票、期货、外汇等多种资本运作 方式。人们习惯将企业债、股票等融资称为直接融资。但这也并不“直接”。事实上,任何交易都包含了融资功能,并不局限于资本市场的交易。普通的 商品交易和劳动力雇佣行为都具有融资功能。也就是说,最为直接的融资发生在 生产销售环节,资金通过市场交易流入到有利润的个人或者企业手中,形成个体 的自有资金。如果自有资金用于再投资,就实现了最为直接的“融资”。显然, 这样的融资不通过银行和其它资本市场,没有间接成本,那么其融资或者资金流 通成本就最低。但是,无论如何低,它依然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是生产成 本以外的,比如销售环节的运输、广告、合同费用、耗损、税赋、赔偿等成本。 换言之,即便是自有资金的再投资依然有融资成本或者交易费用。如果普通商品交易实现了初次融资,那么,资本市场实际的功能就是再融资, 或者说是剩余产品的再交易。无论资本市场形式如何,再交易就必须付出比初次 交易更高的成本或者再融资成本。银行间接融资成本如上述。下面分析债券和股市成本,并将三种再融资形式 进行比较。债券。政府、企业等机构直接发行债券,它本身需要会计师事务所、银行、 评级机构、监管机构和担保人等机构参与,并发布公开信息。尤其是企业债,它 通过多种专业机构分工合作的形式,实现比银行单独进行融资具有更低的评估和 监管成本,也比银行与企业的双边谈判风险要低很多。当然,前提是金融服务行 业的专业分工细化和整体效率的提升,否则成本降低无从谈起。作为单一的企业 债的购买者,本身评估监管能力比银行机构低,他们需要借助“购买”服务来间 接获得信息,实现评估和监管,尤其是监管,还必须借助于法制化的制度服务提 供最后的保障。优点是投资者可以获得银行以外的更多的服务,并通过服务业的 市场竞争与合作降低费用,但债券投资者始终无法实现直接的监管,不可能像股 东一样参与决策和管理。股票。除了像债券一样需要并能获得信息和监管服务以外,投资者将获得投 资决策和管理权力。尤其对于大额投资者或者大股东,可能直接成为公司董事或 者监事,这为减少中间环节提供了可能。但小股东与债券投资者地位类似,除非 建立恰当的委托制度并有成熟的金融服务市场支持,才可能减少中间代理环节, 而通过独立董事来实现对投资的有效监管,从而降低投资成本。私人合伙融资可 以避开上述麻烦,融资成本更低。通过上述分析,结论是任何融资都有社会成本,其成本由低到高排列次序是 自有资金投资、私人合伙、股票、债券和银行融资。其成本受到社会整体效率和 分工合作程度,尤其是服务行业的效率对融资成本影响最大。自有资金投资对服 务行业的依存度最低,其次是合伙融资,再次是银行融资,社会化服务依存度最 高的是债券和股票。社会制度总费用的量度社会化程度越低风险越高,投资效率分化越严重,总体效率越低下,因此, 银行的出现是一种进步,而股票和股份制的出现是更大的进步。但是,社会化程 度是产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体现,是一种历史现实制约。但如果银行和证券行业 发展过度,超过服务行业的承载能力(分工合作的优势消失),那么再融资所增 加的融资环节反而使产业资本融资成本上升,使社会投资效率下降。在特定的社 会结构下,单纯的融资形式并不能降低成本,而是资金向成本更低的方向流动, 使不同形式投资的收益均衡,或者说总体上一致。私有投资的融资成本低,但投 资风险大、效率低,必然促进银行业发展。随着服务业发展和政治结构优化,股 票等证券行业必然优先银行业发展。无论投资形式和融资形式如何,我们可以用广义利率来进行一般分析。社会 再投资总量既定,它以不同个体持有和不同投资形式出现,而形成不同资本的不 同利润率或者广义利率。按等效的广义利率理解,所有出让收入使用权的个体或 者资金,相当于“存款者”或者间接投资者,而国民收入的实际控制者或者资金 相当于“贷款者”,那么前者的利息率就会低于后者,其差值与宏观利润率或者 经济增长率和基尼系数成正比。而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社会制度,是消费品和资 本交易,利率差就是宏观交易费用的量度,也就是社会制度总费用的量度。比如 基尼系数G=0.5,那么社会新增收入就会有一半浪费在投资过程中(如果增长率 10%,GDP 总量 40 万亿,那么按可比价格制度成本 4 万亿左右,居民实际消费 支出增加 2 万亿,实际社会有效财富增加价值 4 万亿,总投资 8 万亿,可见浪费 之大;如果财务制度上将制度费用列为投资项目,计入财富增加值,必然推高资 产价格,也成为泡沫和风险的源泉)。股市没有明确的利率,但是它必然与信贷达到市场均衡,因而股票投资者的 宏观均衡利率也与存款利率一致。信贷的低效率也会传导到股市,如果信贷市场 是政策市那么股市也无法避免。如果基尼系数G=0.5,那么存款利率2%-2.5%就 是正常的,股票及所有资产溢价3-5 倍也是正常的(比如房地产开发成本每平米 1000 元,房价就会达到 3000-5000;股票市净率达到 3-5 倍;信贷杠杆比例 3-5 倍等)。即基尼系数越高,资产泡沫越严重,包括私有房地产、信贷和股票。结论:社会交易总费用或者制度总费用与基尼系数成正比。无论什么因素(比 如人口年龄结构)导致客观多么需要,社会的结构差异越大或者收入差距越大, 社会制度成本越高。制度费用(交易费用)的简化分析途径(2011-09-02 14:25:37)基尼系数是制度费用的宏观量度是重要的性质,是制度费用分析的一种简 化形式,它应该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变量。不仅如此,基尼系数的调查分析 方法还给经济学分析启示,建立多种简化分析模式。基尼系数是制度费用的宏观量度前面通过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数学变换及其解释,用纯数学的方法得出基尼 系数是制度费用的一种宏观量度。其实,制度经济学同样可以通过概念进行逻辑 推理,得出同样结论。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或者制度费用是等同的,它与一般认为的风险也 是同义的。基尼系数过高或者过低是一种社会制度风险,也就意味着一定的交易 费用或者制度费用。基尼系数的变化与制度的关联很容易观察和直观验证。一般地,基尼系数是 一个缓慢变化量,它随着就业人口比例的上升而增大,这时候会发生微观和宏观 的制度改变。就业的快速增长伴随着通胀和产业创新,分工细化,交易环节增加, 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快速增长。当然,基础设施或者公共设施也会快速增加, GDP 增长很快。所有这些都表明制度费用上升。而基尼系数的减小一般会发生在就业 人口比例下降的过程中,就业下滑使经济紧缩,财政也会削减,企业利润不高, 市场迫使所有人努力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时间,企业和政府的制度费用都会下 降。经济学分析的困惑与简化原则制度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张五常批评,传统的微观分析假设交易费用为零, 而宏观分析交易费用存在,却又不管是什么。尤其是传统宏观分析 IS-LM 模型, 一塌糊涂,无可挽救,因为它的基本方法是搬用供给-需求平衡分析。将经济体 一分为二:供给与需求,然后使用需求定律必将失灵。需求定律也好,竞争也罢,它是一个人的世界不存在的。竞争、需求、交易 只有两个人以上的社会才有可能存在,但问题是两个人的世界是否存在。在分析 基尼系数的时候我发现,两个人的世界基尼系数是不确定的。需求定律被认为与 利益最大化或者信息最大化是等价的。交易的信息最大化,要求主体数量必须大 于二,否则信息失真。事实上,统计学的分析要样本够大,至少要大于四,比如 最不负责任的基尼系数统计也会进行五等分分组统计,这样才可以达到 80%的可 信度。也就是说,使用需求定律,要参与竞争的主体数量够多,一般要四个以上, 否则误差较大。而两个主体,比如一个供给方,一个需求方,这是一种临界状态, 无法得出有用的结论。尤其是储蓄-投资的均衡分析更为荒谬,因为储蓄和投资 实际上永远是同一回事情。张五常强调要具体分析,要了解各种细节。但是谈何容易,即便一个企业的 制度费用也很难调查,而要宏观经济学指出制度细节和各类制度费用,如何处理 得了!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一种简化方式,可以不过分强调制度的细节,而抽象为一 种或者若干种变量。现代经济学风险分析当然是一种方法,把风险当着一种概率 不容易理解和验证,看不见摸不着,不是好办法。同意张五常的方法,将制度翻 为代价,转变成为费用进行分析。这样,所有的制度形式就不要管了,只论代价 大小。基尼系数的调查统计就是这样的思路。那造成收入区别的因素何止千万,我 们一概不问细节,全部要体现到每个人的收入上来。因此,我们就要以收入为依 据进行分类或者分组。如上,要分析准确,分组要细,按收入分组就不受技术限 制,可以“无限制地”细分下去。当然为了节约统计成本或者调查代价,不必分 太细,比如按家庭统计影响并不大。基尼系数的广泛使用原因也就在于此,它恰当地简化了制度费用或者风险 调查分析。关键在于,以统一的分类标准对“市场”进行分组,避免了制度细 节的千差万别带来的困扰。而以一个简单数字来表征制度费用的相对大小,这 使制度费用分析简化到极限。当然还有许多有用的简化分析模式。那就是以债务或者生产周期为分类标 准,从而得到利率的期限结构,这是金融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果期限分类大于五 组以上,就是有效的宏观分析。当然,无论是收入统计分组,还是期限分组,都 不应该等分,而是大致对数等分方式分组。尤其期限分组,等分就是严重错误了。 比如最长期限为 30年,等分的话,五等分最小周期是 6 年,多荒谬。按惯例分 组为 0/N, 1W, 2W, 1M, 3M, 6M, 1Y, 3Y, 5Y, 10Y, 20Y, 30Y 等。实际上无需 过分细分,但理论上仍然可以无穷细分。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很容易调查制度费用, 因为有现成的金融市场统计数据。利率结构包含了制度费用信息,也就可以通过 利率数据计算宏观风险。按债务期限或者周期分组的方法,既是周期分析方法,也是行业分析方法。 周期分析经常难登大雅之堂,或许是没有恰当地使用需求定律,逻辑基础比较混 乱,因而结论也经常漂浮不定。而传统的行业分析也存在严重缺陷,在于行业分 类标准不清晰,如果把周期分析引入行业分析,以行业的周期特征为分组依据, 我们就能判断行业在宏观经济中地位和投资前景了。宏观分析可以简化,基本思路如上,采用一种标准把经济体或者市场进行 细分。但永远不能因为是宏观分析就把市场看着整体,也不能一分为二,简化可 以,但不能太简单以至于完全失真。一般要细分成五类以上进行考察才能基本了 解宏观局势,越细致越准确,但太细就调查成本太高。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张五常 老先生为什么一直强调调查,强调要弄清楚到底是些什么制度费用。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当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构调查数据,尤其是政府 调查数据。张五常很反对这样做,认为这些现成数据基本不可信,必须自己调查。 很多数据的确十分杂乱,不过依然有可用数据,自己可以补充调查。根据上面的简化原则,经济分析(无论微观还是宏观)方法很多,不同的 人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各个行业也许都有自己的特殊惯例和模式,甚至不同企 业不同的个人都有可能有自己的绝招。所有方法共同点是以需求定律为基础,区 别是市场分类的划分标准。无论如何有效简化,简化就是简化,它不能代表现实。严格来说,充分的信 息需要无穷的状态变量,只有这样才能完全准备描述真实世界。因此,一定需要 时刻谨慎,谨记老人家的教诲,要到真实世界去深入细致调查。准确的分析和 推断,必须要付出代价才行,没有免费的捷径,永远没有。基尼系数与交易费用的微观量度(2012-03-01 20:43:29)张五常为什么那么看重自己的分成地租理论?而且经常使用分成率概念来 解释中国经济?在局限条件下利益最大化的假设下,交易费用与交易福利相等,即交易前双 方的机会收入之差全部是交易费用。从这个角度分析交易费用,界定和量度的问 题都能清晰地解决,而合约就是交易费用的分配局限或者分配机制。简单交易虽然封闭的二人世界无法完成定价,但是真实世界双边交易却是普遍的。任 何交易我们都可以看着是若干双边交易构成的。因此,我们以双边交易为分析的 起点,也就是传统经济学的需求分析。传统经济学假设交易费用不存在,也就是交易前的状态。供方如果不参加交 易,交易费用不存在,商品对于供方而言的机会收益就是其成本。其成本就是货 币价值,他可以到市场购买同等价值的其它商品。对于需方而言,所需要的商品, 其机会收入是购买商品能带来的最大收益,购买前考虑购买但没有交易,交易费 用也不存在。供需双方的机会收入存在差异是常见的事情,比如我们清楚商家的进货价格 与卖价不同,也就是说,同样的商品,制造商或批发商的机会收入比商店的机会 收入要低。机会收益存在差距的双方进行交易,不考虑交易成本,至少有一方得 到好处。但交易会需要成本。只要交易的好处大于成本,交易量就会增加,直到二者 相等,达到均衡。如果我们假定现实是在当前条件下利益最大化的状态,那么交 易后交易成本与交易前所考虑的好处就永远相等。由于交易成本的具体形式十分复杂,一般消费者并不清楚细节。但是通过出 厂价与购买价之差,买家都能清楚地看到从厂家到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费用。上面所说的交易费用是双方的共同交易费用。如果双方进行多次交易,一段 时间内的总机会收入就是二者的(预期)收入,共同的交易费用就是二者的收入 之差。双方的交易费用与总收入之比,交易费用比率就是交易费用的相对值。多人交易的总成本上面分析的是两个人交易的共同交易费用。如果多个人进行交易,可以看着 是所有可能的二人组合在进行交易,如果实际上没有发生的交易,则交易费用和 收入都为零。这样,个人收入也就是每个人的机会收入总和,交易费用总和就是 这些交易者机会收入差的叠加,总交易费用与总收入的比值刚好是基尼系数。合约与交易费用分摊任何人单笔交易的成本都是无法准确界定的,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预期。这 种预期是在长期的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因而,交易前一般人们能就交易费用达成 某种协议。这些协议中有两种常见的简单办法,一是固定费用,二是协议分成。固定租金是按固定费用来规定买方的交易费用。普通商业用得最多的是价格 差分成,这样就明确了交易双方的交易费用分摊。只有明确了交易费用分摊才有 市场价格。利息是交易费用。狭义的利率是市场厘定清晰的交易费用,是交易费用的市 场价格。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利率是资金的价格。资金或者货币,全部都是交易 费用;而交易费用也全部体现到广义货币上面。广义货币就会涉及广义利率,即 资本在一定周转期内的增加值比率。利率一般按周期分类,由资本市场厘定,即 意味着周期与之相等的所有市场交易的平均交易费用比例。服务行业收入全部是交易费用。服务收费一般也是按交易量来计算的,即收 费比率,这也就是交易费用的比例或者价格。当然也可以按次数收费,那也是一 种价格。税收是政府收取的,用于国家公共服务,当然也是交易费用。税收的收取标 准,也就是交易费用的一种价格。税收计收主要按一定比率来进行。比如增值税 按新增加值,而营业税直接按交易额度。当商品进行了多次交易,那么营业税就 重复收取了交易费用。交易本身的需求定律交易需要成本,交易能带来福利,这表明交易本身具有价值,是稀缺的,因 此就会有价格。上面的分析也已经发现,利率、服务收费都有市场价格。而利率 的启示是,交易费用的价格也应该是一种比率,即交易费用总额与交易量的比值。有价格就会有需求定律:交易费用的价格随着交易需求量增加而降低。交易 的需求是什么?在商品经济社会,所有社会化生产都是为了交易,交易的需求就 是生产的需求,就是投资需求。交易需求增加,即投资需求增加或者就业需求增长,意味着交易需求量“减 小”,交易的价格或者交易费用比率会上升,基尼系数也会上升。这从微观上解 释了基尼系数随着就业增长而增加以及发生通胀的社会现象。制度或者合约,一般就可以推算出相关交易费用的价格,因此也可以看着是 交易费用一种市场价格表现。交易费用本身的价格就是一种分成率,它是描述交易费用或者制度费用低的 基本方法。分析这里,我已经给出了基尼系数计算公式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含义。相当于用需求定律 推导了基尼系数公式。这已经是它的终极解释了,推到尽头,逻辑上再无能力往下展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