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6572219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事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海事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海事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部公开 密级: 安徽省海事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第 23 页 共 23 页安徽省海事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1 前言随着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等尖端技术的迅速发展,政府信息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服务需要随时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滞后的信息和僵化的管理势必出现管理方案的不合理性和不适时性。通过电子政务来服务政府越来越得到各地、各行业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传统海事下水,现代海事上网,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依靠现代高科技手段,构建遍布海事系统的信息网络,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变传统海事的工作和管理方式,实现从下水到上网的跨越。通过综合运用GIS、遥感、遥测、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海事资源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为海事的宏观管理、指挥、调度、协调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用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的海事生产管理模式,从而全面实现事资源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实现海事管理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海事信息化,己经成为海事部门提升行政管理能力和公众服务水平的共同选择,成为引领海事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海事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建立现代海事管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和必由之路。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有关要求,推行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电子政务工作的要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10年4月7日,中国海事局成立以来首次全系统科技信息化专题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会议科学谋划了海事科技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牢固树立科技强局理念,以科技进步引领海事新的十年发展。”为正确指导和切实加快我省海事信息化建设,推进海事管理现代化,特制定本规划。2 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问题“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海事局的大力支持下,安徽省海事信息化工作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量力而行;注重应用,确保安全。”的原则和“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推广普及信息化办公设备为基础,以机关局域网和部门门户网站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海事信息的网上传输,海事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当前,我省海事信息化工作还不能适应海事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与省直有关部门及海事信息化先进省(市、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条块分割,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海事信息化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总体方案,在具体建设上各部门、各单位各行其是,缺乏统一协调,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且资源共享程度低。根据安徽海事的发展情况,还需要针对巢湖流域和淮河流域建立区域性的海事信息中心。二是执法工具原始,执法过程中信息获取手段欠缺,执法效率低。省海事局尚未建立先进高效的海事移动执法平台,海事执法还处在原始的手工执法,个别汇总的程度,给执法效率、案件统计上都带来很大的影响。三是基础工作薄弱、整体发展水平滞后。省海事局连接分局、海事处等海事部门的业务专网尚未建立,海事专业信息和资料收集欠缺,未形成可支撑决策和服务的信息库,数据采集、收集的渠道尚未建立,这都制约了全省海事数据中心的建立,影响了整个海事信息化系统的整体建设。四是信息化应用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海事机构的办公内网建设不完善,资源未充分发挥作用,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对紧急事件快速响应并进行有效处理;对外也没有快捷的信息传输方法,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五是海事信息化投资严重不足而且分散。“十五”期间我省信息化建设投资远远低于省直相关部门和海事信息化先进省(市、区),各级海事部门信息化建设投资基本没有保障。六是海事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作技术力量薄弱。各级海事局基本无信息化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能力弱;海事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更新缓慢,特别是基层海事单位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比例很低,不能满足海事信息化发展需要。因此,安徽海事信息化需要大力发展,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安徽海事发展新战略,紧跟全国海事信息化发展步伐,树立信息化建设的新观念,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突出信息化建设的新重点,满足信息化建设的新需求。3 信息化需求分析3.1 信息化建设目标按照建设“三个海事”(交通海事、阳光海事、数字海事)和实现四化(监管立体化、反应快速化、执法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信息化是实现海事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海事信息化建设应以全面实现海事信息化为目标,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以“四横两纵”(“四横”指基础设施、数据库、应用支撑、应用系统,“两纵”指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为架构,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科学高效、先进实用、安全稳定的海事信息化格局,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发展、推动改革、引领未来的重大作用,为发展现代海事、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加快海事信息化,带动海事现代化”。安徽航运体系通达全省81%的市县,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有5596公里,居全国第八位。安徽省海事局现有28个地市级部门以及5个地市服务中心,负责船舶、船员、航道、港口管理等海事工作。安徽省地方海事局拥有一个信息发布的网站,该网站连接了部分地市海事局网站,整个网站群以文件发布为主,需要进一步整合各地市资源,采集信息。还需要针对巢湖流域和淮河流域建立区域性的海事信息中心。根据安徽省海事信息化现状,结合安徽省海事信息化发展规划,安徽省数字海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标为:1、将各海事部门的信息子系统和单机聚合,形成统一的应用平台,构筑以省海事局信息中心、巢湖海事信息分中心、淮河海事信息分中心为枢纽的信息平台;2、电子化执法,执法人员配备“执法通”手机终端,通过“执法通”系统在执法过程中即时获取信息,即时执法;3、要充实海事专业信息库和资料,建立专业支持工作模型;4、在一个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中心协调下,通过海事应急指挥系统快速响应紧急事件;5、向区域内客户(渔船、货船、商船、服务点)提供即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和支持。3.2 信息化建设需求根据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一般性原则,安徽数字海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建设、应用支撑系统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概括起来就是“四横两纵”,“四横”指的是基础设施、数据库、应用支撑、应用系统,“两纵”指的是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1、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省海事局外网建设、省海事局内网建设、省海事专网建设。另外还需要建设巢湖分中心海事专网和淮河分中心海事专网。需要根据现有的软硬件环境设计网络平台,选购和整合设备,合理部署资源。2、海事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建设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和服务平台。海事数据库建设包括:数据库建设和数据采集与建库入库。数据库建设:包括公共基础数据库、海事基础数据库、海事专题数据库、海事综合数据库、海事服务信息库。海事数据库建设是海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采集与建库入库:按照国家信产部标准,完成5大类海事相关数据规范化和数据建库入库。3、应用支撑系统建设应用支撑建设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支撑平台和内外部接口。应用支撑系统建设包括:工作流引擎、海事基础组件、海事模型、ArcGIS连接件。4、应用系统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服务平台。应用系统建设包括:在外网身上建设“安徽海事信息网”,在内网上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专网上依托海事基础数据和海事专题数据库数据建设海事专业应用系统。可逐步分批次建设海事移动执法系统、海事船舶管理信息系统、海事综合办公管理信息系统、海事行政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海运监管信息系统、海事应急指挥应用系统、港航管理信息系统、海事资源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等。5、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在基础设施、海事数据库、应用支撑系统、应用系统建设中遵循相应标准和规范,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数据规范、业务流程规范、管理规范等。6、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包括:从管理制度、软硬件环境等方面采取综合防范措施,保障信息平台、基础数据和信息内容的整体安全。3.3 信息化业务需求3.3.1 海事移动执法业务需求目前,常规的海事移动执法,从案件现场信息采集到结案归档,时间长、误差大,可能造成重复执法、现场变化和实地情况脱节或者背离等情况,另外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容易获得一些需要的执法信息或相关法律法规。因此,海事移动执法业务需要通过“海事通”移动终端提供行政处罚、数据查询、案件取证、移动办公、移动定位、视频监控、搜救应急等多项功能。1、行政处罚:需要根据详细业务数据和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和例行安检,记录处罚案件并开电子罚单。2、数据查询:需要对海事业内信息、船舶、船员、公司、修造船厂、通航环境、危险品、船舶黑名单、法律法规等进行查询。3、船舶安检:需要对船舶进行现场安检并将安检结果发送到系统。4、港航签证:需要对航行、航运签证现场办理。5、移动办公:需要查看和办理海事新闻公告、日程提醒、会议通知、审批提醒、邮箱管理、公文流转等海事办公信息。6、移动定位:需要通过GPS对船、巡查车辆、巡航船只进行定位。7、视频监控:可于水上巡逻时随时检测重点地段、设施的安全情况,通过智能终端观看码头港口和执法现场视频信息。8、搜救应急:可通过海事通系统的GPS定位、移动视频监控、海事信息通知等进行搜救应急,快速响应、准确指挥。9、消息通知:以海事指挥中心的工作指令、会议通知、紧急调度等信息为主要内容,通过向特定工作群体,发送短消息、彩信、彩E等信息或者是电话语音通知。利用基于移动业务网络的“海事通”移动终端,通过网格动态监管,实现精细化动态监管,全面掌控执法资源和辖区实际情况,有效提升海事监管能力。3.3.2 海事船舶管理业务需求船舶管理是海事管理信息的重要内容。目前的船舶管理主要是通过纸质流程申报和口岸的单机管理信息系统完成,迫切需要进行电子化船舶管理,通过网络统一进行船舶信息申报、备案。根据海事船舶管理特征,海事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应包含以下功能:1、船舶基本信息申报:根据海事局的要求,对船舶的基本信息进行备案。2、7日动态申报:7日动态的申报实质就是传统业务中的国际航行船舶进口申请书,7日动态是实际到港动态的一种预报。3、船舶 24 小时动态申报:24 小时动态指船舶进出港申请和移泊申请,是各项动态中最为核心的一项,用于表现 24 小时内确认的船舶进出港信息和移动泊位信息。24 小时动态汇总表不仅是海事局、港务局工作安排的依据,而且口岸各联检单位(边防、检验检疫等)也会参照此动态表开展相应的工作。3.3.3 海运监管业务需求海运监管是海事管理信息的重要内容。根据海运活动的特征,海运监管信息系统应包含以下功能:1、船舶登记信息管理/船舶登记信息查询:用于记录海运相关船舶的信息。2、船员基本信息备案/查询:用于记录和查询船舶的船员信息。3、码头/泊位/渡口/航道/航标字典管理:水上航行和停泊的基础信息管理。4、海运公司信息登记。5、船载客货信息登记:船舶装载物登记。6、船舶种类管理。7、国籍字典信息管理:记录海运相关的国籍信息。8、港口名录信息管理:记录和查询港口。9、法律法规信息管理:记录和查询国际国内的海运法规。10、危险品信息管理:记录和查询危险品类型、危险品特征。3.3.4 海事应急指挥业务需求海事应急指挥是海事部门服务的重要内容。海事应急指挥的作用是:通过对海事系统现有信息资源和通信资源的整合,在应急指挥数据库和电子海图平台的支持下,利用数学模型,初步建立快速相应险情的辅助指挥渠道和应急预案。海事应急指挥系统不同于其他任何单一的海事业务系统,但又依赖于这些海事业务系统所生成的业务信息,比如船舶基本信息、船舶动态信息、船员基本信息、险情报告信息、VTS信息、AIS信息、船舶报告信息、危险品规则信息、船载通信设备信息、搜救力量信息等,海事应急指挥系统的任务就是获取它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把它们合理、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海事应急指挥中心数据库,以此来支撑其业务应用,并通过备份系统对数据的安全予以保障。根据海事应急指挥活动的特征,海事应急指挥系统应包含以下功能:1、险情分类信息管理:记录险情的类型、险情的特征。2、险情报告管理:应急指挥中心定时获取险情实时报告,并及时向领导、处置人、相关人员报告情况,以便支持险情管理。3、应急方案分类管理:对应急方案分类,记录应急方案的特征、处置过程和与应急方案相关的案例。4、救助力量管理:记录救助机构、救助人员、救助资源、救助设备、救助能力等信息,以便应急指挥调度。5、应急调度管理:针对险情特征给出合适的应急方案案例和参考案例,并可快速协调相应的指挥调度资源、搜救力量资源。3.3.5 港航管理业务需求港航管理是海事部门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与移动运营商的协作,它也可以成为海事部门的有效的增值服务。在船舶航行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依靠船舶参数、航道参数和航运信息等航行参考数据。港航管理需要管理航行参考数据并可为船舶提供此类数据。1、航行参数查询:可查询航行参考数据。航行参考数据可包括江河湖泊沿线、附属建筑物、桥梁、水深/等深线、航行提示、控制点/地物、礁石/沉船/障碍物、通航数据、助航设备、植被等数据。2、航行地图使用:通过GIS地图辅助支持航行。3、航行GIS部件/事件管理:为使用GIS地图进行GIS部件/事件登记/修改。4、航行调度:针对航道、码头、锚地、渡口等进行综合调度,安排各船舶的通航时间等。3.3.6 海事资源监测与管理业务需求海事资源的监管是海事信息化基础的业务需求。海事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涉及海事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因此需有一个完善的资源管理系统,以加快信息反馈,及时控制和调整海事活动,保证海事各项活动的安全平稳运行。海事资源信息是海事规划、决策的主要依据。可分为3类:海事基础数据、海事专题数据、海事服务产品。海事基础数据包括岸线资源、海事基础资源等海事活动基本背景信息。海事专题数据包括港航参考数据、海运专题数据、应急指挥数据、移动执法数据等数据。海事服务产品是依据海事信息用户群的需求生产的信息类型。海事资源信息需要通过各类普查和调查系统地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加工,并完成和输出上一个管理层次所需的信息,同时,伴随着海事活动的利用积累和更新,形成完整的信息系统。3.3.7 海事行政管理业务需求安徽省海事局是国家行使海事监管和服务的政府部门,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是在各处室调研中普遍存在的需求。大力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海事行政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将有利于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强化监管,方便为民办事;有利于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海事建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管理模式不仅效率低、费用高,而且无法及时监控和管理,尤其是行政处罚、行政审批等问题多年来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海事管理的需求。因此,需要建设基于全省海事专网,涉及省海事局所有审批事项的海事行政审批系统,实现行政许可项目“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在线办理,并按照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要求,提供监察和督办功能。3.3.8 综合办公业务需求综合办公业务需求是面向海事部门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于海事行政机关日常办公业务的信息化需求。完成日常办公、协同工作、事务处理、人事管理、行政服务等内部日常事务的信息化需求。3.3.9 海事信息服务业务需求在建立了统一的海事资源数据库以后,提供海事资源的信息服务也是海事信息化中的重要业务需求。海事资源信息服务包括对外信息服务和对内的信息服务。对内的信息服务包括:为领导提供的海事资源相关信息查询、分析结果图、专业图等,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为不同业务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查询,打破业务管理部门条块分隔引起的信息不共享、不对称和不及时地问题。例如为海事执法提供的各类许可证查询、法律法规信息查询等。对外的信息服务是面向企业、广大船主、社会公众提供的信息资源,包括数据产品、海事增值服务等。4 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总体目标4.1 指导思想安徽省海事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事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按照建设“三个海事”(交通海事、阳光海事、数字海事)和实现四化(监管立体化、反应快速化、执法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以全面实现海事信息化为目标,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以“四横两纵”为架构,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科学高效、先进实用、安全稳定的海事信息化格局,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发展、推动改革、引领未来的重大作用,为发展现代海事、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加快海事信息化,带动海事现代化”。4.2 工作原则2010年4月7日召开的全国海事科技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工作原则:一是要齐抓共管,进一步加强科技组织领导,研究制定科技工作发展思路,切实把提高海事科技创新能力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二是要创新机制,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科技管理机制、专家咨询机制等。三是要统筹谋划,进一步提升科技规划水平。适时制定出台海事科技发展纲要,高标准编制海事“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研究确定提高海事监管水平和航海保障能力的重点课题。四是要注重应用,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五是要提供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六是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支以领军型人才为先导、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实用技能人才为基础,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七是要依托科技,进一步推进海事政风建设,将先进的科技手段引入到党风廉政建设中来,全面提升海事政风建设的水平4.3 发展目标4.3.1 总体目标省海事局海事电子政务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并在全省得到贯彻;关系海事发展全局的业务系统和基础数据的标准化改造和整合基本完成;互为依托、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海事信息共享平台,在海事各业务和综合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发挥基础性支持作用;重点海事业务应用系统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各级海事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改善和加强;以省海事局主干网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连通县级以上海事部门。4.3.2 具体目标1、依托现有的省海事网,完善连接省海事局、分中心、地市海事局各级海事主管部门,集语言、数据、图像于一体的宽带综合业务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网络传输、视频等电子政务手段,提高政府内部业务流及各地方海事主管部门的电子政务水平,提高行政工作效率,为实现海事政务、业务信息化提供共享网络平台。在网络建设中重点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管理,强化技术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海事网络及信息安全设施和防范保障措施。2、逐步完成安徽省海事资源数据中心的建设。海事资源数据中心的建设以国家信产部和国家海事局相关标准为指南,建立全省海事资源数据标准体系、海事数据交换体系及平台系统;通过业务应用系统集成贯穿港航、海运、电子政务、统计申报等业务管理领域,建立以海事地理信息为基础、覆盖海事监管资源、港航资源、海运资源以及应急信息的全方面、动态连续更新的海事资源基础信息,结合移动执法、各类海事航运、各类海事统计等信息,建成一批专题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为海事各项决策提供动态的信息和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3、初步建立起移动执法、港航管理、海运申报、海运综合管理、海事监控与应急指挥(含海事火灾抢险、海事案件、海事搜救、航道事故等)等等一系列海事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建设重点。通过海事业务信息化,有效加强对各项海事重点工程的监管,实现海事资源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4、建设以网上行政审批、电子办证、电子收费以及电子监察等为代表的海事电子政务系统。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化,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强化监管,方便为民办事,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5、建立完善的省局机关与省局直单位的局域网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内网),实现海事电子政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形成较为完整的海事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完善海事电子政务信息管理政策和制度,形成较为健全的海事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和运行体系。6、建立海事信息目录体系(外网),增强各级海事部门对企业和船舶等的对外宣传和信息服务功能,基本形成海事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7、信息化知识在海事系统干部职工队伍中得到广泛普及,培训一批熟悉海事政务和业务信息化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5 20112020发展规划5.1 规划总体结构根据全国海事信息化建设刚要的指导意见,我省海事信息化系统应以“四横两纵”为架构。重点建设基础设施、数据库、应用支撑、应用系统,在建设过程中贯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系统规划的总体结构如图5.11所示。图5.11 安徽省海事信息化总体结构图基础设施是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化办公、辅助决策和公共政务的物理平台。数据库是实现各种服务的数据依据和来源。海事数据库包括专业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综合数据库和服务信息库等。应用支撑是实现应用系统各种服务功能的技术关键,为应用系统之间无缝集成提供信息交换服务和业务协同支持。应用系统是实现各种服务的关键,分为应用服务和业务应用两个部分。应用服务系统包括资源共享、政务协同、辅助决策和公共服务等服务模式;业务应用系统包括业务类、综合类和公用类应用系统。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是顺利实现各类服务的保障。两者贯穿于应用系统、数据库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层面。标准规范体系主要是为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政务协同等工作提供技术准则;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主要是通过授权管理、数据保密等功能提供安全服务,以及通过信息化组织机构、人才队伍、运行机制建设等提供组织保障。安徽省海事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数据库建设必须在建设之初就要规划好基础数据库和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库,如图5.12所示;应用系统的建设本着超前设计,适度发展的原则,分期分批建设。应用系统的建设结构如图5.13所示。图5.12 安徽省海事信息化数据库建设结构图图5.13 安徽省海事信息化应用系统结构图5.2 近期(一期)规划近期(一期)规划预计23年的时间,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从基础设施、数据支撑、应用支撑和应用系统、标准规范以及安全体系各方面建立安徽海事信息化的基础框架,在此基础上,重点是海事资源数据库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近期(一期)规划的目标包括:1、建设完善现有的全省海事网络平台;2、初步建立起以海事资源为主体的省海事资源数据中心;3、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流引擎等为代表的应用支撑平台;4、初步建设以海事行政执法、海事行政管理、海事OA办公系统等为代表的重点海事业务业应用系统;5、初步建立起海事信息化队伍。5.3 中期规划中期规划到2015年,是在一期建立的海事信息化基础框架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应用系统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中期规划的目标包括:1、完善全省海事网络体系,加强安全管理措施;2、完善海事资源数据中心,基本完善海事基础数据库,基本完善海事专题数据库,建立有效的省局数据交换机制。3、深化海事业务应用的建设,完善海事资源在各海事专业应用系统中监控、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健全海事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5.4 远景规划远景规划到2020年,主要的建设在比较完善的数据中心和比较深入的业务应用的基础上进行,主要的工作目标是实现信息化辅助决策支持。在2020年,全省海事信息化体系比较完善,海事专业应用系统深入成为领导决策支持的重要工具,使我省海事信息化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在国内处于先进行列。远景规划的目标包括:1、按国家和省海事局相关海事专业的目录规范建立我省的海事信息目录体系(外网),基本形成海事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2、深度发掘办公自动化系统(内网),不断推进海事局及所属单位的电子化办公进程,全面支撑政务办公。3、根据应用需要不断完善海事专网,升级关键设备和网络,为各级海事部门的海事信息化工作顺畅提供网络保障。4、基本完善海事数据库体系,海事基础数据、海事专题数据的录入和更新都有章可循。5、完善各海事专业应用系统的海事专题数据,使各海事专业应用系统协调有效发挥作用。根据应用需求增加相应海事专业应用系统或增补完善功能。6、引用国际上先进的海事专业模型,建立起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7、在国内形成科学、先进的海事信息化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并在省内得到普遍应用。6 实施规划6.1 近期(一期)目标实施计划6.1.1 基础设施建设海事基础设施包括:海事局外网、海事局内网、海事专网。1、根据海事局实际需要扩充外网网络,如服务器性能达到饱和,则需要更新设备。2、根据海事局实际需要扩充内网网络,如服务器性能达到饱和,则需要更新设备。3、海事局及各级海事机构专网网络进行合理规划,投入资金,改造速度过低的专网网络,将未接入专网网络的海事部门接入专网。6.1.2 数据库建设海事数据库建设是海事专业应用系统的基础。信息化建设之初就要规划好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库,并将必要的基础数据和示范专题数据入库,为将来海事专业系统的建设打下基础,主要建设的数据库包括:1、公共基础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遥感影像、数字高程等海事相关基础数据库等。2、海事基础数据库:包括岸线、海事基础资源等数据库。3、海事专题数据库:包括港航参考数据库、海运专题数据库、应急指挥数据库、移动执法数据库等数据库。4、海事综合数据库:包括综合分析、综合评价、综合决策、综合预测、海事区划、海事规划数据库等。5、海事服务信息库:包括数据产品、制图产品、信息服务产品、信息应用产品。6.1.3 应用支撑系统建设应用支撑系统主要包括:工作流引擎、海事基础组件、海事模型、ArcGIS应用平台、常用工具软件、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等。一期建设的主要工作是建立好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的结构,用好ArcGIS应用平台管理、呈现海事地理信息,在重点业务流程中使用工作流引擎,适当组织建设海事基础组件。6.1.4 应用系统建设1、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进行海事应用系统建设,做好海事业务的流程梳理和部门间业务协同,坚持把海事信息支持放到重要位置。重点建设海事行政执法系统、海事船舶管理信息系统、海事行政管理系统、海事OA办公系统等。主要的海事专业应用系统包括:(1)海事行政执法系统(含执法通终端系统、移动执法管理系统、行政执法统计分析系统等);(2)海事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含船舶基本信息管理、船舶基本信息申报、船舶动态信息管理等);(3)海事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含海事业务申报系统、海事业务受理系统、海事业务许可证管理系统、海事行政案件管理系统);(4)人事、权限管理系统(包括省局各处室的人员管理系统、系统使用权限管理系统);(5)后勤服务系统(包括海事局设备管理系统、搜救资源管理系统等)。2、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建设海事局内部的OA系统,协调海事局内网办公系统的服务功能。网站技术上采用基于BS网络结构体系,各应用服务通过WebService来访问。3、应用服务系统建设。(1)充实整合“安徽海事信息网”,将需要上外网的处室的信息补充进“安徽海事信息网”,将需要接入“安徽海事信息网”的各级海事网站链接入网。网站目录结构可按新闻类栏目、业务类栏目、服务类栏目、互动类栏目、站点链接对门户网站进行设计。(2)整合海事局内部网站,使海事局内部信息资源用统一的内部网接口。(3)如有其它政府部门或上级部门的信息服务系统需要“安徽海事信息网”的信息,则应向相应系统提供专用查询接口。6.2 中期目标实施计划6.2.1 基础设施建设1、外网服务器根据用户访问情况制定服务器备份升级策略。2、内网网络根据网络技术发展情况和应用情况制定网络、磁盘阵列和服务器的升级策略。3、专网网络根据网络技术发展情况和国家海事局对专网要求制定建设策略。6.2.2 数据库建设1、不断补充、更新公共基础数据。2、不断补充、更新海事基础数据,将纸质历史数据转为GIS电子数据入库,基本完成基础数据入库工作。3、不断补充、更新海事专题数据,将纸质历史数据转为GIS电子数据入库,基本完成主要的海事专题数据入库工作。4、海事综合数据将会随着海事专业系统的应用中渐渐充实。5、不断补充、更新海事信息产品数据,为用户服务提供数据支持。6.2.3 应用支撑系统建设通过行政手段使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在省内海事系统形成标准;建立为各应用系统提供支撑的工作流平台;海事基础组件基本建设完备。6.2.4 应用系统建设1、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原有的海事专业应用系统投入运行,海事专业应用系统建设将全面展开,可根据实际需要重点建设系统,如:(1)海事通信息服务系统(含海事通终端系统、海事通管理信息系统);(2)海事应急指挥应用系统;(3)海运监管应用系统;(4)海事资源监管信息系统;(5)港航管理信息系统;(6)海事公安后勤管理系统。2、综合应用系统建设。进一步优化海事局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工作流将进一步清晰,进一步开发需要的办公自动化应用。通过多种模式、多种设备参与省局办公自动化系统。3、应用服务系统建设。“安徽海事信息网”网站群影响力不断扩大,海事信息量处于国内先进行列,使用用户不断增加,软、硬件建设将根据使用情况以及当时的技术条件相应调整,以SOA架构为基础,在保证稳定服务的情况下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6.3 远景目标实施计划6.3.1 基础设施建设1、外网服务器根据用户访问情况制定群集服务器服务策略。2、内网网络根据网络技术发展情况和应用情况制定网络和系统的升级策略。3、专网网络根据网络技术发展情况和国家海事局对专网要求制定建设策略。6.3.2 数据库建设1、不断补充、更新公共基础数据,完善公共基础数据体系。2、不断补充、更新海事基础数据,完善海事基础数据体系。3、不断补充、更新海事专题数据,完善海事专题数据体系。4、海事综合数据将会随着海事专业系统的应用中渐渐充实,为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数据保障。5、不断补充、更新海事信息产品数据。6.3.3 应用支撑系统建设研究和使用国际国内成熟先进的海事模型,以海事模型为基础建设辅助决策支持系统。6.3.4 应用系统建设1、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原有的海事专业应用系统投入运行,海事决策支持系统和辅助专业系统建设将全面展开,海事GIS系统和海事专业模型充分得到应用。重点建设系统包括:(1)海事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从基层到省局的多层次综合系统,现场可通过“海事通”、“执法通”等终端即时将险情信息反馈到应急指挥中心,应急中心根据险情即时给出处理方案,协调相应领导和处置部门处理险情。(2)海事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建立全面监测系统,对重点水域、重点航道设置专业设备进行动态监控。(3)海运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立水上运输分析模型,系统根据模型设计海运计划,根据动态掌握的人货装载情况、仓储情况等提出海运建议。(4)港航预警决策支持系统:建立港航管理分析模型,系统根据模型设计航行计划,还可以相应提出疏导建议供决策参考。2、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建成全面的统一通信多媒体办公自动化系统,每个人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等可能的工具实时接收信息、实时办理自己的公务。3、应用服务系统建设。“安徽海事信息网”网站群建成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的海事信息目录体系。6.4 投资估算6.4.1 预算范围本项目投资主要由系统软硬件购置费、软件开发费、GIS数据生成费、系统集成费、培训费和项目建设其他费组成。6.4.2 项目估算1、系统硬件购置费序号项目费用名称投资概算(万元)备注1信息中心机房建设费2呼叫中心建设费2、系统硬件购置费序号项目费用名称投资概算(万元)备注1服务器2核心交换机3工作站4执法通终端5网络安全设备6数据备份设备7其它网络设备合计3、系统软件购置费序号项目费用名称投资概算(万元)备注1ArcGIS 9.32Oracle 10G+RAC组件3Weblogic合计4、软件开发费序号项目费用名称投资概算(万元)备注1海事执法通应用系统执法通终端系统执法通管理系统海事执法统计查询系统2海事行政管理信息系统海事业务申报系统海事业务受理系统海事行政执法管理系统3海事船舶管理信息系统海事船舶申报系统船舶基本信息管理系统船舶动态信息管理系统海事局OA办公系统4辅助应用系统海事局人员管理信息系统权限管理系统海事局内部网站安徽海事信息网合计5、其它费用序号项目费用名称投资概算(万元)备注1地图购置费2海事GIS事件/部件采集费3系统集成费4培训资料费5评审验收费6设计联络与考察费7项目建设其他费合计6.5 风险评估1、系统硬件购置风险。内网、外网、专网网络部署时如硬件不满足,可能需要升级硬件。2、无基础数据或基础数据不能及时更新风险。如果遇到基础数据采集困难或工作量大因而导致系统部署完成后还没有足够的基础数据支撑应用,则可能会影响应用系统的正常使用;如果由于部门间沟通不畅或基础数据采集更新渠道不畅而使得基础数据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则可能会影响应用系统的正常使用。3、机构、人员职能不明风险。如果海事局机构、人员职能不明确,则可能会导致系统部分功能不能明确使用角色,造成同一块业务数据的多头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