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传播模式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26500240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种传播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种传播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种传播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种传播模式_社会传播模式下的新闻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是指在新闻报道中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 貌。历年来我国新闻界都将它放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不可逾越的,它是新闻的基本属性, 也是整个新闻报道的原则,它体现着新闻的基本特征、性质、要求。对于每一位新闻从业人 员而言,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重中之重。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 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但不容回避的是,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 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 带来了危害。一、新闻真实性新闻是社会上最近发生的重要事情。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失实就失去了生命,新闻 工作者也失去了职业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基本来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 事实的准确陈述,是事实的真实写照。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事业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和报道,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新闻取信于民的力量所在。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真实,对事实的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必须 客观。新闻的总体报道必须真实,显示出社会的整体面貌,真实地反映社会。近年来虚假新 闻屡次出现,从比尔盖茨遇刺身亡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家镛逝世的消息,再到高露洁事 件等,一系列的虚假新闻充斥着社会,解决新闻真实性的问题刻不容缓。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问题,更重 要的是,它是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客观要求。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新 闻的真实性,这是提高引导能力、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保证。二、新闻社会传播模式随着广大传媒受众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积极参与传播并进行反馈,形成新的社会 传播模式。现在的新闻传播模式已不再是简单的线性传播,而是出现循环现象。新闻媒介机构获取 新闻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从新闻信息开始,一条途径是事件的目击者或知情者提供信息 给媒体,媒体经过筛选和采访进行报道,然后受众范围扩大,部分热心受众通过信件、电话 等方式对此发表看法,反馈一些信息给媒体。媒体整理、筛选后,对事件进行进一步的报道, 由此形成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产生一种循环模式。另一种途径是媒体直接获取新闻信 息,筛选、整理之后进行报道,之后同样产生上述的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循环 现象。两种途径并非相互独立、相互隔离,而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同步进行。在上述两种方式中我们不能忽视受众中意见领袖对媒体的影响。意见领袖即舆论领袖, 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的人。这些人是大众传播中的评介员、转 达者,是组织传播中的闸门、滤网,是人际沟通中的小广播和大喇叭,他们对事件 所持的态度、看法和观点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媒体的报道。三、从社会传播模式分析新闻失实原因参与传播的三种主要角色是新闻信息、新闻媒介机构、大众传媒受众。新闻信息的真实 性主要受另外两种角色的影响。新闻媒介机构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对信源进行真假鉴定、核查取舍,这也是媒体的 责任所在。目前我国很多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是媒体为了眼前利益,淡忘职业道德,捏造或 谎报新闻。或为吸引眼球,仅寻求刺激的小概率事件;或仅凭推测添枝加叶,甚至通篇捏造; 或对事物认识不全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当今新闻传播凸显了传媒受众主动的姿态,人们积极参与其中,对新闻进行反馈,也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的真实性。主要有以下几点情况。一、提供虚假新闻。媒体一个主要 的信息来源之一就是新闻线人、目击者、知情人和新闻的报料人。若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本身 就是假的,将直接影响到新闻的真实性和媒介机构的信誉。二、反馈片面甚至错误的信息。 媒体对于某事件的报道,将引起社会人士的关注和积极反馈。若人们反馈的信息是片面甚至 是错误的,或者大众以讹传讹,形成错误舆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体的判断力,进而 影响新闻的真实性。三、意见领袖的作用。他们对事件所持的态度和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 响着大众观点和媒体的工作,间接影响着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媒介机构和大众传媒受众这两个参与新闻传播的主要角色直接影响着新闻的真实 性。而两者也相互影响,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间接的影响。其他原因还有政治环境和相关法制因素。新闻传播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进行 的,必然受制于政治需要,其自身规律的实现会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部分媒体 为了眼前利益敢于捏造新闻信息,忽略职业道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不健全所 致。四、新闻失实的危害新闻失实对个人、社会甚至整个国家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媒介信誉危机。大量的失实报道必将导致新闻公信力的缺失,影响新闻力量的发挥。受 众对媒体将采取不信任的态度,甚至对一些真实的报道也将信将疑。新闻逐渐失去了受众, 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失实新闻毁坏了真实新闻和新闻机构的名誉,给新闻事业造成信誉 危机。对受众权利的侵害。某些虚假新闻涉及个人的名誉、有辱人格或者危害特定人的生命安 全,侵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密度不实信息的传播,也是对公众知 情权的一种侵害。影响社会的安定。虚假新闻损己、损民、损国,它的存在可能影响社会的安定,甚至影 响到国际关系。当群众没有准确和无偏见的消息来源,便不可能作出明智的判断,正确的舆 论就不可能形成,消极舆论就可能影响社会的安定。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违反有关法律。虽然现在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还不算健全,很多方面还要通过新闻工作 者自律来维护,但过于失真的新闻势必违反新闻传播法及其他相关法律。五、如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作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只有如实客观地报道事实,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充分地 满足人民大众获取各种真实新闻信息的需要,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欢迎,才能体现自己生 存的价值和意义。假新闻的层出不穷,不仅误导受众,而且直接可能因新闻侵权而引发新闻 官司。它不仅损害了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形象,降低了媒体的威信,而且间接导致了执政党 和政府威信的下降。既然新闻失实危害极大,我们就必须采取措施加大治理力度,维护新闻 的真实性。基于上述原因,笔者提出措施如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当今虚假新闻的泛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所 致,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纠错制度。大多数新闻媒体在发现错误后,爱于面子,无所表示,只有当发生 严重错误受到社会各界强烈的舆论压力之后才被迫更正。媒体必须对其所发布的信息负责, 出现错误应勇于承认,及时更正。完善媒体机构内部制度,提高内部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由于媒体机构内部制度 的不完善,或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淡化或由于能力限制,无法辨别信息的真假,都将导致信 息失真。媒体做好了把关工作,虚假新闻自然会减少。完善监督机制。在广大受众的监督之下,媒体不敢轻易地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同时也使 人们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媒体之间可以进行更专业的监督,以更专业的眼光发现 受众看不到的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维护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原则。记者和媒体并不是传声 筒,应该本着职业道德,做好把关工作,杜绝虚假新闻的存在,让真实的新闻更好地服务社 会。参考文献:1.蒋亚平、官建文、林荣强:新闻失实论,中国新闻出版社。2 .胡钰:新闻与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3 .丹尼斯麦奎尔英、斯文温德尔瑞典: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4 .牛丽红:论新闻的真实性,丝绸之路,2004 ( 2 )。5 .王华、高骞:媒介热线新闻的传播学解读,传媒观察,2005 ( 5 )6 .李祥:新闻真实性与媒介的责任,新闻爱好者,2004 ( 12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编校:施宇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