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王凯)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25952761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王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王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王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老式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黄梅戏曲为例(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卓越1401班 王凯)【摘要】从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老式戏曲文化就面临着观众流失,人员缩减的劫难性问题。目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更新,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脑、网络都已经进入乡村,走进了千家万户,因此老式戏曲的发展正处在发展史上的瓶颈期,黄梅戏曲文化也不例外。本文以黄梅戏曲为例,对中国戏曲文化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做某些探讨。也对戏曲文化的将来发展提出某些见解。提出了“坚持初心而又随波逐流”的观点,倡导与时俱进,坚持创新。【核心词】黄梅戏曲 瓶颈 与时俱进 坚持创新目前中国老式戏曲文化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冲击越来越大,面临着观众流失、观众老龄化、青黄不接等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中国的老式文化何去何从,是人们眼中的“无可奈何”说,还是“寿终正寝”说,还是说应当“促其消灭”。下面将以黄梅戏为索引,探讨中国老式文化应当何去何从。一、 黄梅戏曲文化的发展历程黄梅戏是安徽省的重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表演团队,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多云山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本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本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清咸丰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本地戏曲(青阳腔、徽调)表演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某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取了表演内容与体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尚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畴。其中某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发明了条件。 (二) 第二阶段: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 这一阶段,黄梅戏表演活动徐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都市舞台。黄梅戏入城后,迫于当时社会背景和经费问题,也曾与京剧同台表演,史称京徽汇演,其中徽就指黄梅戏,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的影响,在表演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对老式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取融化了京剧和其她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体现手段。其他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立,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三)第三阶段:1949年至今 1952年,安庆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蓝桥会等剧目到上海表演。几十年来造就了一大批演员,除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也有中青年演员马兰、韩再芬。严凤英、王少航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摄制成影片,轰动海内外。黄梅花盛开一时。中青年演员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呈现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观众的注意。仅韩再芬大师在1990到这间就有15次登上春晚舞台。黄梅戏梅开二度。如图是黄梅戏所发展壮大的地方。黄梅戏发展和壮大的地区 图 1二、 黄梅戏曲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 (一)观众流失 改革开放后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曾经那样感动过人民群众心灵的戏剧,却徐徐走入了低谷,一种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生活,却占据了大量的群众资源,对人们的欣赏和娱乐习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以电视网络的发展为最,20世纪80年代末电视机开始向一般家庭普及,并且在短短几年里就达到了非常高的覆盖率;然后是互联网的发展,目前互联网的发展也继电视之后成为戏剧一大观众资源的争夺者。其实观众资源的总量是基本恒定的,此多则彼少,看电视的人多了,与之相应的是欣赏戏剧的人就少了。因此黄梅戏以及老式戏曲文化的观众流失也就局限性为奇。 (二)人才流失 1、编剧人才流失 目前黄梅戏全国没有一种专业编导,戏剧编导们不敢创新,胆怯不被观众接受,畏首畏尾,以致编剧们大多放弃编排黄梅戏的新戏曲,让观众觉得黄梅戏唱来唱去就那么几种典型的段子。极大的限制了黄梅戏的进一步发展。2、表演人才流失 黄梅戏演员当面面临着严重的“青黄不接”的局面,年轻一代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越来越少,演员老龄化。典型的传承堪忧。 (三)资金局限性 戏剧的资金来源重要依托商业表演,如图到全国戏曲商业表演场次对比,30%的表演场次增长率仅带动观众人数增长5%,并且大多数为公益表演,票房同比下降5%。同步也需要国家政策的辅助。图 2三、 黄梅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一)加强体制改革体制改革将是将来一段时间有关中国戏剧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戏剧目前最为迫切的工作是尽快推动国营剧团的市场化改造,同步像其她经济领域那样,推动戏剧表演艺术团队的公平竞争激活市场,将戏剧推向市场,在市场中沉浮,在竞争中发展,这样戏剧在新的世纪才干获得新的活力,不能说但凡国营剧团就一定与市场无缘,一定无法实现产业化的目的。体制问题不解决,国家有再多的钱,也养不活、养不火戏剧,既不能保证戏剧艺术自身的传承与提高,也不能协助剧团重新获得在表演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同步,国家应当加强对老式艺术的保护,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和世界文化的重要遗产,部分中国戏剧艺术必须在政府的干预下保存下来,使其不至于失传,要有对历史、对后裔负责的态度。(二)留住青年对将来的观众资源进行先占,预先进入青年市场。中国的青年将是一种庞大的文化消费群体,但是现代年轻人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的青年人戏剧基本教育较差,加之其他文化生活方式的冲击,诸多青年不会自觉长成为戏剧的爱好者,但只要戏剧找准了青年观众的心态,顺应时代的潮流,是可以在你年轻人中占有一块市场的。同步也要培养青年人对黄梅戏的爱好,让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黄梅戏曲的人们庭来,开设黄梅戏剧少年班,培养新一代黄梅戏表演、编剧大师。同步也应当让黄梅戏走进文化课堂,培养新一代知识青年对黄梅戏的爱好。(三)坚持初心而又随波逐流 所谓“坚持初心”就是说不变化戏曲自身的变现形式和明显特点,“随波逐流”指的是根据当年流行元素的特点合适变化黄梅戏的某些特点融入到主流元素中去,推陈出新,大胆创新。 1、戏曲题材方面戏剧节目要紧跟时代潮流。题材的陈旧无法在观众中引起感情的共鸣,加之表演的程式化,使得演员与观众之间竖起一堵无形的墙。繁华的戏剧需要“百花齐放”,既要有弘扬现代主旋律的剧目,也要有一大批适合现代观众不同欣赏趣味、满足多元需求的剧目。要坚持面向多层次的观众群体,面向市民社会,让戏剧紧贴群众的生活。目前,存在戏剧与平民生活拉开距离的隐患,一出戏只有当它和观众发生感情的共鸣或让观众得到审美的享有时,才干体现出价值。 2、服装方面 例如出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大师韩再芬在表演徽州往事的时候就剪掉黄梅戏服老式的长袖口,让观众更清晰的看她演唱时的手法,这也是一种体现黄梅戏细腻感情的一种手法。有人说黄梅戏像民歌同样轻快、悠扬。那么服装上我们也尽量的根据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加简朴变化,在外观上也塑造一种轻快、简朴的风格。化繁复的戏曲服装为教简朴的符合戏曲时代背景的服装,缩小黄梅戏与现实生活的差距。3、艺术体现形式方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需要不断进行新的综合,要吸取某些本来不属于它的东西,但吸取后来要尽量使之与戏曲本来的东西逐渐协调起来,实现戏曲化。黄梅戏必须向世俗的人情人性、向世俗的文化形式靠拢,拉近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注重生活的现实感、亲近感、熟悉感,注重人们生活中的“当下体验”和“平常体验”,注重大众情感的通俗体现和平常体现方式,从而获取一种现代的生活的感性形式。四、总结黄梅戏与否还能继续发展下去,取决于它与否还能继承和发扬自身历史上的优长,综合现代优秀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等多种艺术,吸引人民的眼球。如果能,她就能与时俱进;如果不能,她就会浮现危机。当今社会变化再快再大,人的情感、生活形态也还是有稳定的共性的一面,因此创作出既符合符合现代人生活形态共性特性的,又像老式戏那样成系统的新的程式语汇,就成为时代对黄梅戏曲创作的呼唤。期待黄梅戏再度梅开。【参照文献】 1沈家飞从宿松黄梅戏工作调查看黄梅戏在新时期的发展要点武汉2堇子竹中国戏曲的多层次风貌与改革文论报19883龚和德多层次动态构造对戏曲特性的某些见解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4宿松县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5宿松县志民国十年(1921)版6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商业表演市场票房报告.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