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教学设计[13]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5855350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延安》教学设计[1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回延安》教学设计[1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回延安》教学设计[1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延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初一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知识目标: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技巧,学会节奏、重音的确定,能有感情的朗诵。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体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能力目标: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当是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引题,设疑自探(510分钟)1、【导入】(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是一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歌曲。那么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呢?提到陕北,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革命圣地延安。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收集,说说你说了解到的延安。看来大家对延安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感受诗人贺敬之对延安有着什么样的深刻情谊?(多媒体展示)回延安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预习,说说作者、背景2、学生质疑,教师整合学生所提问题。通过预习这首诗和自己以前所读的新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从体裁角度)学生质疑预设:(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怎样读这首诗?(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感情?二、自学展示,解疑合探(1015分钟)(一)诵读诗歌,整体感知1、走进文本,读中悟情学生自读,汇报学习成果:(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2)抽学生读,并以第一小节为例,让学生谈谈为什们这样读?提示方法:理解诗意,读出语气、语速、重音、节奏。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初步体会信天游的曲词特点,简单谈听后感受。)介绍课前收集的背景资料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提出质疑、学生读课文自学,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学生动手标注诗的节奏、重音展示学习成果 .由于这是一首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因此应以“信天游”的歌曲艺术导入,对信游游的形式加以介绍,使学生在对信天游的感受之中走入课文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步感知诗的内容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对比自己所做的批注,矫正思维偏差2、听视频范读。以领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就是朗读。请大家听范读,注意诗中感情、节奏和重音的处理。(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训练(读、听、评);朗读要求:要用忧郁深沉的感情,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重音。(2)抽读、点评;(3)全班齐读、体会;(二)研读、赏析诗歌(1)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2)概括各个部分的中心意思,并填写下表: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回延安忆延安说延安看延安祝延安。(课件展示)那么,这些内容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学生回答,并深情朗读相关诗句(3)学生齐读第一部分内容,然后标画出表现诗人回延安心情的动词。小结: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怀念之情。“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炼,表达情意更加强烈、准确。的东西寄托了思乡之情。最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对祖国的思念。(4)(2)在写与延安亲人见面的场景时,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出这个热闹的场面的?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表现诗歌内容和诗人的感情都有很好效果。三、局部细品,质疑再探(510分钟)1、生质疑,师补充:词中的“母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体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情?2、诗中哪些语句体现了鲜明的地方色彩?四、归纳小结,学用延展(810分钟)板书设计:回延安重见亲人的喜悦之情忆延安回忆过去,再点喜悦之情回延安话延安亲人相见时的热烈、喜悦看延安眼见延安新貌的喜悦之情祝延安展望前程的喜悦(内容分析)(作者情感)贺敬之用“信天游”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为我们带来了一首经典的好诗,请同学们课后模仿回延安的形式,试着创作一首信天游,要注意体现信天游的特点听视频朗读感受重音、节奏、感情的处理小组合作,读听评训练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学习,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听取并及时补充思考、小结知识倾听、思考小结赏析诗歌的方法倾听、思考、回答、批注按要求试着背全诗再读诗,提出质疑配合教师小结所学知识回答、展示学习成果小组互读互评,共同提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小结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师生共同小结,领会诗的主旨学生自行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教师适当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训练学生再次质疑的能力通过小结,形成知识体系,便于记忆巩固训练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