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5854731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9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气化、气机:气是生命的本源,是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气运动起来后来,发生了运动变化,称之为气化。气化过程和体现的形式,升降出入这种运动称之为气机。01 阴阳五行概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0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03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0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二)05 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中医基本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20.00,中医基本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06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 基本概念一):气一元论:45.19,阴阳学说:54.00,阴阳是宇宙的主线规律。56.03,阴阳的医学意义。07阴阳学说:基本概念(二)、基本内容(一)08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09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五行学说: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一)阴阳盛衰 五行属性五行属性:属性在不同的学科的不同定义;在中医学里面,波及到两个学科,一;哲学,二;逻辑学,一;从哲学上来说,属性;是指事物自身固有的性质。二;从逻辑学来说,属性;是指事物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言的。涉及对象的状态和动作。五行的属性;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具有的特有属性的统称。具体而言,就是;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之间的关系;一;以次相克,反复无穷。木克土、二;两行之间相克的关系叫所胜所不胜关系;如;水能克火,那么,水是火之所不胜,而火又能克金,那么金又是火之所胜。任何一行均有所胜所不胜。10 五行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五行制化 五行乘侮 总结五行制化,三行之间才干发生制化。如:金、木、土三行。五行乘侮,乘:相克太过,木旺克土。侮:木太旺反侮金。乘侮必然同步存在。即:三脏同步发生关系。以五行的特性为据,严格地说,它阐明了五脏的重要生理功能,而不是所有功能。五行论证了脏腑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五行互藏:就是五行之中尚有五行。中医学的五行思维是一种球形的、网状的思维构造。是最科学最高明的思维构造。11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一)用五行学说指引疾病的防治根据颜色和脉象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推断病情的发生发展规律。04.00如:青色、弦脉、青和弦同属于木。即颜色和脉象之间的关系同属于同一类,同属于木,称之为色脉相符。预后:平,即,轻。青色而浮现了浮脉,浮脉属于金行。那么这个色和脉就浮现了克色之脉。即五行的金克木。因此它的病情相克,即相克传变,其病为逆。青色浮现沉脉,沉属于水行,体现为水生木,色脉相生,按照相生规律推断,病情的发展规律,即相生传变为顺,因此,它的病情的预后为顺、为生,预后良好。第四:五行学说在防治学上的应用。07.00:控制疾病的传变;按照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截断病理传变。控制疾病向前发展。如:肝有病,按照五行的生克规律,肝有病一定要传到脾。那么在治疗时,既要克制肝,同步要保护脾,或者可以直接判断到肝有病,也许要传到脾,那么在脾病没有明显体现出来的时候,可以事先扶助脾,提高脾的生理功能,使肝的病理变化不传到脾去。把这个治疗思想叫做控制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肝病必传脾。”截断疗法,即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拟定治则和治法:常用五行学说拟定治疗原则,常用措施,不是所有内容。一:拟定治疗原则;根据相生规律所拟定治疗原则是:“补母泻子”“补母:”又称之为,虚者补其母。适应症是:合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虚症。“泻子:”又称作,实者泻其子。合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实症。这个根据相生规律拟定的原则,必须牢牢记住。在这个原则指引下,制定了具体应用五行学说调节脏腑关系的治疗措施,如下举例阐明。第一:滋水涵木法。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措施。合用于肾阴亏损而导致肝阴局限性,乃至肝阳上亢的症候。临床体现它的特点是眩晕,五心烦热,腰酸膝软等等。第二:益火补土法。:益火补土法,是指补心火而益脾土。如“人参归脾汤”。就是益火补土法的代表方剂。:益火补土法的引申意义,益火补土是指补肾火(也就是补命门),益脾土。即:温肾阳补脾阳的一种措施。它的适应症是肾阳局限性而脾阳局限性的证候。或者是脾肾阳虚的证候。这个意义源于命门学说(肾阴、肾阳为一身诸阴诸阳之本)。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可以单独补肾,补肾就可以补脾。在脾阳虚的时候,也必须是在中期后来到末期必然要累及到肾。肾阳虚,此时可以单独补肾阳。也可以脾肾双补,达到益火补土的作用。只规定记住后者,不规定记住前者。“久病必穷肾。”第三:培土生金法:是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措施。合用于脾肺气虚的证候。培土生金是调节脾肺之间的关系,即:补脾益肺。代表方剂如:“四君子、六君子。”第四:金水相生法:是肺肾阴液共补的一种措施;不是说金能生水,不是补肺阴而生肾阴。它的适应症是肺肾阴虚,或者是肺阴虚的中后期。:目前我们常说的金水相生法是:滋肾阴而补肺阴。代表方剂:例如“百合固金丸”、“补肺汤”。补肺汤是肺气虚典型的代表方剂。按照五行相克规律拟定的治疗原则,治疗措施。原则是:“抑强扶弱,分清主次。”一: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就是克制肝木而扶助脾土。适应症:肝郁脾虚(基本)。二:培土制水:是:温润脾阳,或者是温肾健脾,而治疗水湿泛滥的一种措施。合用于:脾虚,乃至脾肾两虚而浮现水肿的证候。三:佐金平木:是调节肝肺之间的关系。是清肃肺气而克制肝木的一种措施。适应症是:“木火刑金。”是肝火炽盛,肝火犯肺。是相侮传变。四:泻南补北:是泻心火而滋肾水,只合用于肾阴局限性而心火偏亢引起的心肾不交。而不是心肾不交的所有。代表方剂;“黄连阿胶汤。”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措施 (一般理解)35.00思维:12 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二)中医学的意象思维、抽象思维第一:意象思维的特点:直觉性: 形象性、多样性、整体性。:非逻辑性: 迅速性、跳跃性。:或然性: 不拟定性。是指直觉思维,就是意象思维所得出的判断尚有一部分可以是真,也可以是假。还需要实践进一步来检查。按照意象思维的规定,得出结论之后承认结论的或然性。这部分结论具有推测的意义、倾向。第二:意象思维的重要形式:观物取象:1:一方面观物,观物的目的是取其象,观病人的病理体现,症状体征,取其四诊之象。2:取辨证之象:对病人所体现出来的复杂的临床之象,四诊之象,通过度析得出判断,拟定其为什么证。:据象归类:是指中医学在观测事物,观测生命健康疾病的时候,一方面取其象,形成意象,然后按照中医学的分类措施,通过阴阳、五行等措施进行归类,进一步外推,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叫据象归类。:据象定脏:这是中医脏象学的措施论,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至于说脏象它的所有内容将在下一章脏象学说进一步讲述。这里只是从思维来说,我们讲从中医的思维措施,如何建立起脏象学理论的。我们定义为据象定脏。脏象:脏、简朴地理解就是指人体内部的脏器。象:是人们在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多种各样的生命现象。定脏措施:总体来说叫做“内外相袭”。具体来说;一:“司外揣内”;即观测外部的征象来推及里面的变化。二:“司内揣外”。通过直接看人体内部脏器的变化,然后推及它也许产生什么样的生命现象。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叫“内外相袭”。在临床过程中,是从外至内,然后从内至外,“内外相袭”,来最后进行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合而察之,最后是以人体内部脏器所体现于外的生命现象,以这个象,通过抽象思维后来,得出意象,由意象再通过联想、类比、推理,拟定脏,叫做以象定脏。因此中医学的脏象学里面,在考察心、肝、脾、肺、肾的时候,是根据“内外相袭”“合而察之”的措施,是据心、肝、脾、肺、肾五脏所体现于外的多种生命现象,根据象来拟定哪个脏。中医学不仅仅是意象思维,也要进行抽象思维;第三: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含义:抽象思维与形象、意象思维对称,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是人们在结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反映现实的过程,以反映出事物的特性、本质而形成概念,为其特性的思维形式。把它分解开来,有如下几种要素,1:它思维的工具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2:借助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必须揭示出事物的特性、本质。最后形成一种概念。:抽象思维的特性:1:通过定义2:具有抽象性。3:具有逻辑性,遵守逻辑规律。小前提,大前提,结论。4:语言符号性。: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1:整体思维。整体思维有多种形式。2:辨证思维。具体体现形式:五脏六腑13 脏象学说概述、五脏:心的生理功能(一)这一章的目的规定:一:掌握脏象和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1:2:3:4:二:掌握脏象学说的特点及其在中医学理论中的地位。三:掌握脏腑的概念、分类、及其生理特点。四:掌握脏腑的重要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之间的关系。五:熟悉脏腑的生理特性及其意义。六:理解五脏与形体、官窍、五志、五液的关系。一:掌握脏象和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1:脏象的基本概念:(一)藏与脏,藏:(cng)(1)隐藏、潜匿。(2)深;是指由上而下,或者是由外而内的距离较大。读(zng)时的义项,(1):是储存东西的地方,(2):是指内脏。脏:是指人体内脏的统称,在中医学中重要是指五脏,以别于六腑。2:脏器与脏腑:器;在中国老式文化里面,一;在哲学里面,“器”与“道”相对;器:是指有形的具体物质;道:是指这种物质世界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二:在中医学里面,器:是指躯体,是指器官。脏器:是指与内脏统称。是指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几种系统的器官的总称。即:人体器官的总称,称之为脏器。它属于解剖学概念。脏腑: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涉及五脏六腑、奇恒之府,属于中医学的概念。这个概念基于解剖又非为解剖。3:脏腑和脏象:(一):脏腑的含义:脏腑的本意和引伸意义:其本意是人体实体器官;引伸意义:本于实体又非为实体;是形态与功能的辩证统一,而又重在功能的概念。中医学脏象学说所说的脏腑,与解剖学说的脏器或者称内脏,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它决定了我们研究学习中医脏象学的基本思维措施。(二):脏象的含义:是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反映于外的征象。有两种定义措施,(1);可以称之为典型定义,即:脏象是人体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2)是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反映于外的征象。是内脏的本质和现象的统一。我们在这里取第二个定义。由于目前把生理和病理已经分开。脏象更重要的是一种功能的概念,是一种思维模型。因此决定了中医学对脏腑的分类是从功能来分类的。“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经(三)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脏腑涉及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五脏涉及:心、肝、脾、肺、肾。它们的生理特点是藏精气;内经说;“脏宜藏”。叫“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涉及: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它的生理特点是传化物;即传导代谢产物。内经说叫:“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后世医家根据它的生理特点称之为“腑宜通。”是指它的气机应当畅通。奇恒之府涉及: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恒者常也,恒:它必须遵守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来划分。奇者异也;它不同于六腑也不同于五脏;因此叫奇恒之府。”它的生理特点是:形态似腑,功能类脏。4:脏象的措施:如何学习脏象学;26.00(系统论出名的原理,整体不小于部分之和。系统的整体所反映出来的功能,不小于各个子系统功能之和;中医学脏腑的概念就是这样一种概念。是在系统思维的基本上建立起来的。通过脏象学的措施进一步加深脏腑概念的理解。)五脏: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营的作用。心主血脉波及到三个概念。心、血、脉。心:即心脏。血:即血液。脉:是指脉道,就是血液运营的通道。因此它又称之为血府。在构造上三者构成一种完整的系统。或者说称之为一种封闭的系统,在心的作用下,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动,循环不已。这个功能就叫做心主血脉。(2)心主血脉的条件:1:规定心的阳气(心气)充沛。“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内经。2:流动在脉管中的血液一定是充盈的。即一定要满足生理需要,多了不可以,少了也不可以。运营速度慢了不可以,快了也不可以。始终处在充盈状态。3:脉道通利;涉及两个方面;(一),脉管必须完好无损。(二),血液在脉管运营中时,内部环境要保证它气机的畅通。使通道畅通无阻。(3)心主血脉的具体生理功能:(一)行血,(二)生血。14 心的生理功能(二)、心的生理特性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人体的“阳气”又称之为“少火”。“少火”分为“君火”和“相火”。心为“君火”,肝肾为“相火”。15 肺的生理功能(一)肺主气: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肺者气之本)。在中医脏象学里,五脏系统都参与调节呼吸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肺和肾。肺主呼,肺为气之主。肾主纳,肾为气之根。(咳嗽;不管是“喘”和“咳”这两大系统的疾病,不管有多么复杂的临床体现,其中概括起来只有三个字;咳、痰、喘;用中医脏象学来说,“咳、喘”都是呼吸异常。一方面想到肺和肾。因此:中医治疗咳嗽是“初病在肺,久病在肾。”“痰”:脾主运化水湿,“脾为生痰之源。”健脾燥湿是祛痰第一关。历代医家又提出,治疗咳嗽、喘的时候;“初病在肺,中期在脾,末期在肾。”至少想到肺、脾、肾三脏。清燥救肺汤肺、肾、肝、脾在呼吸中的作用)肺的生理功能:第一种功能:肺主气;(一):肺主呼吸之气。(二):肺主一身之气;即:肺主持调节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又称之为元气,重要来源于肾。后天之气:(1):由肺的呼吸作用。(2):经口摄入的饮食,通过脾胃的运化所产生的水谷之气。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气,称之为宗气。宗气再进一步来划分,可以根据它们运营的部位,物理特点和它的功能,又分为营气和卫气。)肺主一身之气的生理作用;(1):参与宗气的生成;(2):体现为它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来保证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运营正常。肺主一身之气的病理作用;(下一集的内容总结)肺主气的功能异常,一它可以体现为呼吸异常;二可以体现为气的生成运营异常;(如:呼吸异常会浮现咳嗽、喘。气的生成运营异常,就会浮现少气,气局限性叫气虚,呼吸无力等变化,把这些变化概括出来叫做气虚,就是气愤的功能低下。胸闷:是在肺主气功能失调的状况下,不仅不可以调节自身的气机,也不可以调节全身的气机。气机运营失常就闷。)(三):肺主呼吸和肺主一身之气的关系: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肺主呼吸。(肺主呼吸的作用:通过肺自身的运动,在吸清呼浊的过程中,肺要运动,这个运动概括起来,叫宣和肃,宣叫宣发,肃叫肃降:宣:是向上向外,肃:是向下向内。集中体现了肺的呼吸,肺的运动。)有关肺主一身之气,掌握肺是通过参与宗气的生成而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来保证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运营正常,从而达到全身气机调节作用。第二个功能:肺朝百脉。肺朝百脉的含义:(和内经有区别,今天的定义是在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本上,发展而来的)。(1):所谓肺朝百脉是指全身血液汇聚于肺,经肺的呼吸,使富含清气的血液运送全身,这个作用叫肺朝百脉。这个阶段是由内到外;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外、内、外。“朝者向也”。(2)用四个字概括它,叫助心行血。“血液的运营,非气不运。”第三个功能:肺主宣肃。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向外布散的生理功能:它的作用是:(1):排出浊气。(2):输布、布散精微和津液达到全身,(3):宣发卫气。(卫气的作用: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执行人体屏障作用、调节人体的呼吸、调节人体汗液的排泄。这些作用都是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肃降:是指肺气清肃向下通降的作用。即肺的气机的运动状态。它的作用是:(1)吸入清气。(2):同样具有输布精微和津液的作用。(注意,同样是输布精微和津液,宣发是向上向外,肃降是向下向内。一上一下,一外一内,保证了对全身进行输布精微和津液。)(3):有清肃异物的作用。把肺主宣发和肺主肃降结合起来看,宣发、肃降是从肺的运动状态来考察它的生理作用。它的生理作用的内涵包容了,(1)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2)肺主呼吸的作用;(3)肺主行水的作用;宣发和肃降囊括了肺所有的生理功能。宣发和肃降的关系:(1)相反相成;对立互根。16 肺的生理功能(二) 肺的生理特性第四个功能:肺主行水;或者叫肺主通调水道;这两个术语同义。肺主行水:是指肺具有疏通调节水液运营的通道(三焦),从而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人体内水液的代谢过程要靠五脏系统共同参与调节才干完毕,其中就五脏来说,和肺、脾、肾关系最密切。肺的水液代谢过程;肺的功能失调一定会浮现人体的水液代谢障碍,它可以体现为:(1):汗的异常。(2):就会在人体当中存在水液停聚,乃至于产生水液的病理产物,中医称之为痰饮,甚至浮现水肿。第五个作用:肺主治节;肺主治节是指肺具有治理调节的作用。是指肺具有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作用。肺主治节是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肺主治节的具体作用:(1):肺司呼吸。(2):调节气机。(3):助心行血。(4):水液代谢。肺的第二个问题:肺的生理特性;:肺为华盖;作用:保护脏腑,(五脏外卫),抵御外邪。(是通过肺主宣发卫气,发挥屏障作用来抵御外邪侵袭而实行的。)把这个作用类比为华盖。(“肺为脏之长”肺的功能角度理解):肺为娇脏;(1):它是有缝隙的清虚之体,邪气容易侵袭到这里;(2):解剖上看到的。如何理解肺为娇脏:(1):肺直接和外界相通,最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袭。(肺主皮毛,肺主呼吸,直接和外界相通,外邪侵袭第一道关就要侵袭到肺。)(2):不耐寒热;(是指调节肺脏的时候,一要注意调节用药,要注意寒凉和温热药之间的平衡。即不能过于苦寒又不能过于温热。后世医家经验:“治上焦如羽”虽然用的药物一定是轻清上浮的,偏于升发的药,同步注意不要过于寒凉。寒凉药是沉降的药物,也会影响到肺的宣发。过于辛散,不仅影响肺的宣发,并且也影响肺的肃降,不利于调节肺的宣发和肃降的阴阳平衡。):肺气与秋气相通应;是指它与秋金之气气化相通,因此在秋季肺病多,也体现了肺脏与四时阴阳的相应关系。总结:17 脾的生理功能 脾的生理特性(一)脾的第一种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运:转运、输送。化:消化、吸取。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取、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脾主运化的功能可以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运化水谷”“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多种饮食物。所谓“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取”和对“水谷精微”的转输作用。水谷精微气血结论:一:脾为后天之本。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伤,百病由生。”李东垣(补土派)的出名论断:)调理脾胃是一种重要的延缓衰老的手段。“运化水液”:又称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运化水液和运化水谷是同步进行的)。一:脾接受了由胃传送来的,通过胃初步消化的水饮,通过它的转输作用,将有用部分的水液(清、津液)通过三焦水道上输于肺。而后通过肺主行水的作用,来敷布全身经络系统。二:脾通过它的转输作用,将通过它代谢后来临时不能被机体运用的代谢产物(浊),通过三焦水道下输到肾。健脾燥湿是治疗水液代谢异常的一种重要手段。脾的第二个生理功能:生血、统血。生血和统血都是在脾主运化的基本上所产生的。一:脾生血:是指脾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血液、血气、气血、它的重要物质基本是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是由水谷化生而来。脾将水谷精微上输至心肺,由心肺化赤而为血。二:脾统血:是指脾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营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是脾气的固摄作用。(血液运营的三个基本条件,1:心气充沛,即心的阳气充沛。2:血液充盈。3:脉道通利。)脾统摄血液波及到了保证血液正常运营的条件。其中,一:保证脉道通利,即脉道完好无损。二:通过它的生血作用保证血液充盈。它在实践上对于出血性疾患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脾不统血所体现的出血性病理变化,多为慢性的出血性变化,少有急性出血性变化。特点是:一:慢性。二:量少。脾的第三个生理功能:脾主升清。一:生理功能概念;二:生理特性概念;在这里是指生理功能概念。升:上升,升举的意思;清:是指轻清的精微物质;作用一:将由水谷化生而来的水谷精微物质上输至心肺,由心肺化为气血来敷布全身。作用二: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难点)31.00脾胃是人体内脏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清的实践意义:中医学觉得人体内脏位置,失去相对恒定,是指向下,即下垂,下移。责之于脾气不升,责之于脾主升清的作用功能失常。因此,中医治疗人体内脏下垂,常常治脾;通过脾的作用来升举中气,使脾气主升的度回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和胃的降保持和谐,达到治疗内脏下垂的目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脾的生理特性:脾的生理特性一:脾宜升则健:39.0018 脾的生理特性(二) 肝的生理功能(一)脾的生理特性二:脾喜燥恶湿;(此节重点)。脾胃同属土,胃为阳土,脾为阴土。就气化来说,胃为燥,脾为湿;湿属阴,燥属阳;脾为湿土,胃为燥土;燥能胜湿;脾有病多体现为、容易体现为:水湿停聚。因此调理脾、治脾的一种基本原则叫;祛其湿。(任何一种调理脾的方剂均有祛湿的药物)脾的生理特性三:脾在五行与长夏气化相通。长夏湿气盛,脾主湿。肝的生理功能:肝的生理功能一:肝主疏泄:15.43疏:疏通;泄:发泄、升发。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畅通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的具体生理作用:1:调节精神情志:(这是肝的一种重要生理作用,根据肝这个作用,高度概括,提炼出一种科学术语叫:“肝主谋虑”)。人的情志活动虽然与五脏均有关,和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中医学对情志(喜、怒、悲、恐、惊)的异常,一方面责之于肝。疏肝,调理肝的阴阳平衡,是治疗情志性疾病的重要手段,甚至是一方面手段。2:增进消化吸取:肝主疏泄具有增进水谷精微消化吸取的作用机制:一、它能协调脾胃的升降,在正常状态下,木必须疏土,土得木而达,肝的功能正常的状况下,脾的功能才干正常。肝的疏泄功能,是通过调节脾升胃降,保证脾之升胃之降处在和谐状态,为脾胃完毕水谷精微的消化吸取提供必要条件。因此,肝主疏泄功能通过调畅脾胃的气机,为脾胃完毕水谷精微正常的消化吸取提供必要条件:因此,脾胃对水谷的消化吸取障碍,在病理上、在治疗上均有想到肝。如:吃东西多了,有个特殊体现、胀,消化功能不好,稍吃一点东西就感到胀。胀:是气机阻滞的一种体现。“气滞则胀”。胀:是脾胃气机郁滞不通,这个气机取决于肝。(因此中医治疗脾,一:祛其湿;二:理其气)。二、39.00胆汁的生成、分泌、疏泄。均取决于肝的功能正常。3:维持气血的运营:肝主疏泄是维持气血正常运营的一种重要条件。(因郁致病,因病致郁。42.45)19 肝的生理功能(二)肝的生理特性(一)3:维持气血的运营;(接上节)一:气:气机运营正常,保证了人体各个脏腑上下内外升降出入所有正常。气机运营正常就意味着气的运营正常。肝的疏泄作用通过调节气机,保证全身各脏腑经络气机升降出入运营正常。02.30肝主疏泄功能,能维持或者调节气在全身的运营。气行则血行,其一,血液正常运营,也必须依赖于全身气机的畅通。其二,气有推动血液循行的作用,“气行则血行。” 肝主疏泄功能通过调节全身气机,使气运营畅通,从而增进血液在全身运营畅通。在病理状态下,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必然影响气血运营,“气滞则(必)血停。”或者称;“气滞必血瘀”。这个原理在理论上阐明了,全身气机调畅是气血运营的一种在重要条件。其中肝主疏泄功能是保证气血运营的一种重要机制。07.20在中医文献里,尚有一种原理,就是根据这个道理而抽象出来的,叫:“初病在气,久病在血。”因此,在治疗上,调节肝失疏泄,治疗气郁,不仅要调气,最后也要调血。第二个实践意义;血瘀;由于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那么血瘀必然有气滞,因此在治疗血液循行障碍,瘀血阻滞的时候,也必然考虑到理气以行血。4:肝主疏泄功能参与人体内的水液代谢调节;08.40三焦为水液运营的通道,它的内涵是指;全身参与水液代谢调节的脏腑系统,都可以正常发挥它们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使水液代谢正常运营,维持体内外水液代谢的平衡。而三焦水道若畅行无阻,称之为三焦的气机畅通,三焦的气机畅通,三焦才可以发挥运营水液的作用。通过肝主疏泄的作用,通过调畅气机的机制,为三焦水道正常运营提供重要的条件。10.50据此,中医学又概括出一种原理,叫;“气行则水行。”反之叫:“气滞则水停。”中医学治疗水肿有一种非常出名的理论,叫“理气以治水。”因此中医治疗水肿的时候,无论阳水还是阴水,无论在何脏何腑,都考虑到调气。5:调节生殖机能:13.07男女的生殖机能肝脏都参与调节。:对于女性是通过调理冲任实现的。冲为血海,任脉主胞胎。冲脉任脉都与肝关系密切。冲任二脉都附属于肝、肾,这里强调肝。由此推理出肝称之为血海。冲为血海在这里是指冲脉可以调节女性月经正常的疏泄,中医以此得出结论:“女子以肝为先天。”旨在阐明肝脏在女性的生理病理中,占有重要的特殊的地位。因此,治疗女性疾病一方面想到肝。:调节精室,19.00精室:生成、储存精液的地方,精室开合正常,保证了精液生成正常,排泄正常,男性的性和生殖功能才正常。控制精室开合的机制,中医称之为“精关”。“精关”的开合受两种机制的调节,肝控制其开,肾控制其合。“司疏泄者,肝也;司闭藏者,肾也。”(朱丹溪)肝的生理功能二:肝主藏血;24.50记住含义: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避免出血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贮藏血液;因肝为血海,全身的血液,在五脏系统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源源而来,除了供应五脏系统自身生理活动需要之外,余者皆贮存于血海肝。以保证人体所需要的血液量。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濡养肝脏自身;保证肝脏的阴血充足,达到与肝脏的阳气处在和谐状态;即:制约肝脏的阳气。使肝处在正常生理状态,特别是保证肝的疏泄功能不会浮现太过、不及,特别是太过。:避免出血;28.00(一般理解)“夫肝,摄血者也。”即:肝具有固摄血液的作用。通过肝气的固摄作用,来维持气血正常运营。最重要的是,肝通过贮藏血液的作用,来保证血液具有正常的运营条件。肝的疏泄调畅气机,使气血运营的通道不发生异常。:调节血量;30.03“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肝可以随着人的生理活动的动与静,及时的调节血液的分派,保证机体在生命活动中所需的血液量。肝的生理特性:(重点、难点)33.20特性一: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根据肝的重要生理功能;疏通、畅达、升发、发泄。用条达来概括木曰曲直的特性,来概括肝主疏泄的特性。肝在正常状态下必须条达,恶抑郁旨在进一步强化阐明条达的重要性。特性二:肝为刚脏:36.50脏象学说类比法的结论。类比将军英勇、处事坚决、刚强。从脏腑理论是指:从肝的阴血与肝的阳气之间的关系来论述的。38.23肝脏自身不能满足自身阴血的需要,就会浮现阴血在正常状态下与阳气相比处在一种亏损状态,叫作“阳亢。”因此,肝气主升积极,易于亢逆。这个理论从另一方面强调肝主疏泄的特殊地位。疏泄就要升、就要发、就要畅达。从此外一种角度、40.50病理状态下,肝脏一有病,与其她脏腑有病相比,最容易累及其她脏腑。从总体讲,任何一种脏腑有病,都会影响其她脏腑,其中以肝脏为最。古人以此为得出结论:“肝为五脏之贼。”肝功失常、特别是疏泄失常,最容易累及其她脏腑。最容易贼害其她脏腑,反证了“肝为刚脏”。肝病最复杂,危害最多。治肝成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特性三:体阴用阳;44.50体用是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体:具有形质、实体的意义。用:具有功能、作用、属性的意义。体用是指形质、实体、功能、作用、属性的关系。20 肝的生理特性(二) 肾的生理功能(一)特性三:体阴用阳;中医把“体用”这对范畴引用过来,它的意义是,体:是指脏腑的本体;用:是指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体用关系,是指脏腑的本体与,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的关系。任何一种脏、任何一种腑,均有体用关系。中医学理论中,尚有一种学术观点,就脏和腑而言,五脏叫“体阴用阳”。六腑叫“体阳用阴”。(一般理解)在这里为什么只强调肝的“体阴用阳”。一:中医理论从古至今,唯独肝讲“体阴用阳”讲得多;其她脏腑很少波及;二:论述肝的生理特性的时候,强调“体阴用阳”。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意义。和指引实践的意义。1:肝的“体阴”的意义:是指肝的本体,一:肝居膈下,位置属阴。二:肝为血海,贮藏血液,血属阴。“用阳”:是指肝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体现为阳的属性。“体阴用阳”的意义:10.18一:肝“体阴”的意义;肝虽为刚脏,非柔韧不可。必须刚柔相济,只有柔韧才干保证肝维持正常的刚脏的特性,不会易亢易逆。换句话说,肝主疏泄的功能,其“用阳”必须依赖阴血的濡养,才干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这一点最重要。就肝自身阴阳来说,强调阴血的重要作用。二:肝“用阳”的意义;12.15在生理上,肝主疏泄、喜条达,附属性上强调了肝主疏泄的作用。在病理状况下,肝阳最容易亢逆。(在治疗肝脏病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肝的阴血,保护肝的本体,虽然是肝主疏泄的功能异常,肝失疏泄,体现为肝气的病变,而没累及肝阴肝血,采用疏肝理气调肝的时候,也必须时时刻刻注意保护肝本体的阴血。柴胡疏肝散是疏肝的典型代表方剂;四逆散。)特性四:肝与春气相通;17.10即肝的生理功能,它的气化作用,与四时之春气化相通,相适应。肾的生理功能:19.09肾的第一种生理功能:肾藏精;1:精的含义:精:又习惯上称之为精气,人体之精气,即:人体之气当中的人体之精气。人体之精气从医学意义上来说,分为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广义之精是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功能活动的精微物质的统称。狭义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有生殖作用的精微物质。因此又称这种精叫生殖之精。2:精的来源和分类:22.50精的来源,一;来源于先天。二;源于水谷的精微。先天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在肾中结合,在肾中化生,构成肾所藏的精。3:精、精气的重要生理功能:增进人体的生长发育;24.42生长发育是指生长壮老已这样一种自然过程。即:在人体寿限内,与肾精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有肾精为生命之本的结论。人的生长发育,生长壮老已,是随着着肾精的盛衰而进行的。:主生殖繁衍;35.10,“天癸”是由肾精所化生,增进生殖机能成熟,维持生殖功能的一种物质。“天癸”意味着男性和女性具有了生殖能力。但并不意味一定可以繁衍后裔。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繁衍;肾精是必备的重要条件,不是唯一条件。:化生血液;43.27,“血之源头在于肾。”肾藏精,精能生髓,髓化而为血。21 肾的生理功能(二) 肾的生理特性肾的第一种生理功能:肾藏精之3:精、精气的重要生理功能之4;:抵御外邪;01.25,肾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人体的生命基本物质充盛,就意味着人处在阴平阳秘,阴阳合和的正常的健康状态。它体现为人体的抵御能力强。即:人的正气强。(02.51,正气:就是人体生命机能的总称,它体现出的生命机能多种各样的能力,维持人体健康。中医学把这种作用用正气来概括。)(03.13,人的正常生命机能,其中可以抵御外邪,避免外邪侵袭就是正气的作用之一。就这个意义讲,肾的精是基本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机能的重要物质之一,也就是说,它在维持人体正气中,具有重要作用。就这个意义讲,肾精具有抵御外邪的作用。)它的本意:03.50,内经有句话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肾经具有抵御外邪的作用,最早的理论源头就在于此。04.22,冬与肾相应,肾精藏五脏六腑之精,和生殖之精,要闭藏起来,供人体生长需要,如果人在冬季的时候,肾精不可以闭藏,不可以储藏到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这样一种状态,使它不能充足发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的作用,也就是维持人体正气的作用,“春必病温”,到了春天常常浮现多种温热性疾病。(07.12,这是事实,它确有指引临床实践的作用,无论在养生、防病,都具有重要意义。是通过实践检查的,可以觉得是真理。)08.57,我们目前在中医历代文献里,在养生学里,现代的养生实践当中,人们把补肾,吃补益肾精的药物,补肾填精的药物,作为提高机体的生命力,作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是有效的。(09.30,写论文,但愿同窗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得出结论,最后论证肾精抵御外邪。)肾的第二个生理功能:肾主水液;10.10(图:水液代谢的整体机制) 概念:10.21:肾主水液又称作肾的气化作用;肾主水液:是指肾具有主持、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把这句话浓缩,肾主水液,就是肾调节水液代谢。):11.23,肾主水液代谢的机制、过程。(肾的气化:11.56,限定为肾调节水液代谢的气化作用。)一:它的基本机制;12.26,肾调节水液代谢是通过“肾阳”对水液的蒸腾作用,或者说是对水液的“气化”作用来实现的。(强调了肾阳气在水液代谢当中的作用。14.14,肾在水液代谢当中的作用过程,一、它一方面接受由肺脾下输而来的水液代谢产物,14.30二:通过肾脏自身肾阳的蒸腾气化,将它所接受的由脾、肺下注而来的水液代谢产物浊一分为二,分为可以再次被机体运用的,和不能为机体运用的。可以被机体再次运用的称为“清”,不能为机体再次运用的,称为“浊”。“清”由肾的气化作用,通过三焦上输到肺,由肺的行水,进入肺的水液代谢调节过程中。“浊”通过肾的气化作用进入膀胱,由膀胱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最后排出体外。(16.00,浊中之清,浊中之浊。)维持体内外水液代谢的平衡。(17.00,在此,肾的气化作用,控制了膀胱的开合,贮存尿液、排泄尿液,因此膀胱的开合,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机制。就这个意义说,肾脏主水液的作用,在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内外平衡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称肾为主水之本。18.00“肺为水之上源、脾为制水之脏、肾为主水之根。”人体的水液代谢的调节,是以肺、脾、肾为重要调节机制。并且要与肝、小肠、大肠、三焦等,多种脏腑共同调节。这样一种原理决定了中医学调节水液代谢失调的病理变化,就必然重要是调节肺、脾、肾。(肺主行水,派生出发汗利尿,发汗法,发汗肺,利尿肾。脾:健脾燥湿,)22.00内经肾为水脏,不仅仅是肾主水液,调节水液代谢而言的。是从肾在五行属水,这个意义来讲的。肾的第三个生理功能:肾主纳气:22.20纳:受纳、固摄是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简朴说,“肾主纳气”就是肾调节呼吸的作用。)二:23.18,“肾主纳气”的具体作用过程;肾摄纳肺气,只有肾的摄纳作用正常,才干保证肺的肃降功能正常。肺气不断地进行正常肃降,使吸入清气下注于肾。肺主呼,肾主纳;一开一合,一阴一阳;阴阳相交,呼吸乃和。(24.53,中医理论还觉得,肾因此纳气,是肾的封藏作用所决定的。什么是封藏作用,下面论述。)26.12,这个理论,不仅在理论上解释了人的呼吸生理,并且在实践上有重要的指引意义。前面曾经讲过,治疗呼吸功能异常,责之于肺、肾的功能异常。肺主呼肾主纳的功能异常。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从调节肺、肾入手。初病在肺,久病在肾。初病治肺,久病治肾。(27.58,这个原理就是根据“肾主纳气”的作用,而推断出来的。肺气虚,补肺汤,里面尚有补肾药物。从那样一种例子,也阐明了肺、肾之间的关系。)肾的生理特性:27.40,特性一:肾主闭藏:27.40什么叫做闭藏?28.08,闭藏又叫封藏。即封闭贮藏的意思。“肾主闭藏”这个特性旨在阐明肾所藏的精,始终保持封闭、固藏的状态。肾脏自身始终保持封闭、固藏的状态。才可以使肾精得以存储于肾。肾才可以完毕藏先天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的功能。其二:29.16,肾精在生长发育、生殖和维持全身脏腑功能正常进行当中的特殊作用,肾精要想发挥这样某些作用,必须保持肾精充盈,肾精要想充盈,必须是肾维持在封藏状态。否则;肾精随时无端流失,就难以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30.28,这个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它强调了肾精一要充足,二不得无端流失。(30.50,这种思想在中医学历代文献当中,特别是在养生学当中,有一种学派,它的主导思想,叫“惜精”,形成了养生学里面一种调精学派,或者叫“养精学派”。这个养精,就是补肾。因此形成了补肾是避免衰老的一种重要手段。)第二:31.36,得出一种重要原理,“肾精宜秘而不露,宜藏而不泄”。肾精必须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还规定必须秘而不露、藏而不泄,是不是矛盾?“秘而不露,藏而不泄”只是强调肾精不可以无端流失,不是指肾精只能闭藏,不能遗失。(32.49,而恰恰在调节性和生殖功能的时候,肾所藏的精,必须是泄,仅仅是强调保持适度。密藏适度而已。33.22,总的趋势是下的趋势。根据这个理论,肾病“虚多实少”。)34.10,对的理解“肾无实证。理解为,由于肾精这样的特性,封藏的特性,决定了它常常进行溢泄的属性,根据这个趋势提出应当注意封藏,决定了肾病是虚多实少。因此强调惜精、强调补肾。(34.46,这个思想,也受到了中国的佛、道、儒学,特别是道学理论的影响。它突出的奉献,强调保肾,强调惜精。这个思想体目前中医学里面,我们强调“肾精宜藏不适宜泄”,肾精、肾水为生命的源头,为生命的主线。)总结:35.50,37.00,具体说来,肾“封藏”的特性,反映出来的生理功能,“藏精、纳气、主水、固胎”。从肾主封藏的特性,进一步论述:藏精、纳气、主水、固胎固精、等等作用。只有保持正常的“封藏状态”,才干执行这些功能。特性二:肾主一身阴阳:37.42(源于命门学说或者肾命学说)命门为人体生命之门,在生命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命门真火,就是命火。与肾阳等值。命门真水;与肾阴等值。命门是生命之门。肾阴肾阳为人身诸阴诸阳之本。强调肾的阴阳在人体五脏系统当中阴阳的重要作用。这种理论从此外一种角度强调了久病必穷于肾。无论什么疾病、从哪开始,最后总要归结于肾。穷于肾后来进一步加剧了本来脏腑的局限性。这也是临床治疗疾病常常要从肾入手的道理之一。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关系;39.20,肾精是生命基本物质之一;从形神之间的关系来看,肾的精气属于形,即:肾脏生理功能的物质基本。这种形转化为神,就是:肾脏的生理功能。和精气相对,称之为肾气。肾阴、肾阳、41.52,“肾阴”:人体阴液的主线;就是肾脏功能具有濡养作用,体现为具有阴属性的功能,概称为“肾阴”。具有温煦作用的那部分功能,概称为“肾阳”。最后一种属性;43.23肾与冬气相适应。43.50(命门:命门真火,就是肾阳。命门真水,就是肾阴。 )六腑22 胆、胃(一)六腑:一:六腑的定义;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的共同特点是:受盛和传导化物。二:饮食物经口摄入后来,它的传导过程是:它要通过七个关卡,难经称之为七冲门。其中: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的上口为贲门;胃的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交汇的地方为阑门;肛门为魄门。饮食物进入体内,通过消化道的七个关卡最后排出体外。三:六腑的一种共同特性:叫做六腑以通为用。通:是指六腑的气机畅通,不仅要通并且要降。因此:六腑以通降为顺。根据“六腑以通为用。” 在中医理论上尚有一种结论;叫做“六腑以通为补。”这个“补”的意思是:调节六腑的功能活动,使它保持正常通降的特性。不是补虚的补。即:在病理状态下,通过调节六腑的通降特性,通过调节六腑的阴阳失调,无论是补还是泄,最后的目的,都是要达到正常的通降状态。即:“六腑以通为补。”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特性:胆:05.50 第一:胆的生理功能:05.50胆的生理功能一:贮藏和排泄胆汁。胆的生成、贮藏、排泄胆汁这个作用,是在肝的疏泄功能的调节下完毕的。这种关系叫做:“以脏率腑。”因此我们强调人体的构造,例如脏腑系统,强调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一种系统。胆的生理功能二:胆主决断;11.50第一:什么是胆主决断:所谓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断的作用。浓缩为两点:一:判断,二:决断决定;即: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第二:如何理解胆主决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这一作用体目前胆具有防御、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从而维持控制气血正常运营的作用。它的实践意义:16.28,旨在指引我们在精神神志疾病过程中,易于浮现惊恐的病理变化的时候,才常常从胆主决断这个角度来理解,在治疗是常常才从胆入手。出名方剂温胆汤。第二:胆的生理特性:特性一:胆气主升:17.42肝胆同属木;肝属乙木,胆属甲木。胆的正常生理状态必须保持升、泄的状态。与肝主疏泄一致。胆气主升一旦不能维持正常状态,叫:胆气郁滞。胆必须具有升发条达的特性,它与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同义。它的作用是:胆气保持升发状态,才可以完毕主决断的作用。21.54胆失疏泄直接影响到的,重要是指脾和胃。胆的判断,对事物作出决断作用失常,是指胆的功能影响到心,心神的作用。温胆汤的适应症,叫胆郁痰扰,即扰于心,因此才浮现心神不定、胆怯易惊、恶梦纷纭。是由于郁而生痰,痰扰于心,使心神失守。胆气宜升一旦失调,它影响了胆的生理功能,一、疏泄胆汁功能失常,影响脾胃的消化。二、影响主决断的功能,影响心神的功能。特性二:性喜宁谧:24.00中医学称胆为清静之脏,也称之为清静之腑。在这里脏腑同义,它的定义应当是清静之腑,但是它的特点是贮藏胆汁,胆汁中医学又称之为精汁;即精微物质。又可以称它是精气,贮藏精气是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就这个意义讲,胆具有脏的特点。因此古人从这个意义说,可以称胆是个脏。即胆为清静之脏。仅仅从它贮藏精汁、贮藏精气这个生理功能而言。性喜宁谧:26.00是指胆的功能状态必须处在宁静的状态,最怕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把它这个属性叫喜宁谧而恶烦扰。胆的气化、气机处在宁静,不受外界不良刺激影响的条件下,才干保持胆气宜升的正常特性,才可以保证胆发挥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的正常生理作用。它的实践意义:这个实践意义用在于解释前面讲到胆郁痰扰,浮现心神症状,的病理变化,用于指引治疗胆郁痰扰,痰扰于心,导致心神功能发生变化;以胆怯易惊为重要临床特性的病理状况下,从胆入手治疗。胃:27.40第一:胃又称为“太仓”,又称为“水谷之海。”第二:中医称胃又叫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生理功能一:受纳水谷;29.24胃除了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以外,中医对胃尚有一种评价,叫做“气血之海。”统一起来叫“水谷气血之海。”即:胃受纳水谷,并对水谷进行初步的消化吸取,为脾主运化做好准备。水谷可以转化为精微,精微是化气愤血的重要物质;因此胃为“气血之海。”因此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33.54实践意义:只要是食欲的变化,不管是亢进,还是减退。都叫做受纳水谷的功能异常,都来自于胃,都可以从胃入手,调节胃的阴阳平衡进行治疗。胃的生理功能二:腐熟水谷;34.36即:胃将饮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并形成食糜的生理作用。机制过程:胃接受由口摄入的饮食物,一方面容纳起来,在此基本之上,通过胃的气化作用,将饮食水谷转化为食糜,进行初步吸取,为脾主运化作好充足准备,机制是:要靠脾的温煦、胃阳的作用。即:靠阳气的温煦才干腐熟。(阳化气,阴成形)进一步论证了脾胃为气血之海。39.58胃气:中医学原理:人以胃气为本。一:民以食为天。二:只有胃气正常,即胃的功能正常,生命物质的来源才可以源源不断而来。42.26从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又派生出一种原理,叫胃为五脏之本。44.23胃气的含义:在中医文献中是一种多义词,在此只讲两个义项,一: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即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处在正常状态 ,通称为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48.20含义二:是指脾胃的功能活动在脉象上的反映。胃神根、沉着和缓。23 胃(二)、小肠、大肠处方遣药要真正做到辨证精确,给药要中病即止,恰到好处,千万不能过剂。过剂容易损伤胃气。中医学强调在临床施治时,无论补虚还是泻实,时时刻刻注意勿伤胃气。不能损伤胃的阴阳平衡,至关重要。胃的生理特性:03.00特性一:胃主通降,即通且降。胃主通降是指胃的气机,一,保持畅通下降。就气机运动来说,任何一种脏腑都是升降出入的统一体。仅仅是它们在升降出入孰主孰次而言。(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04.48)“胃宜降则和”是与“脾宜升则健”相比较而言的。“胃喜润恶燥”是与“脾喜燥恶湿”相比较而言的。08.44实践意义:12.12突出强调勿伤胃阴,胃的病理病变,以阳的病变为多,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注重调节胃的阳气。14.57在实践上,脾的病变,胃的病变,不是一致的。脾胃的属性不同。虽然两者可以同步调节,但是调节的重点不同。小肠15.55第一种功能:受盛化物。受盛就是接受容纳,化物就是消化。(小肠的化物作用,归属于脾的运化功能之下。)(事实上,脾的功能囊括了现代生理学所有的消化功能。因此:中医学对小肠的病变,从现代生理学来看,无非是消化、吸取功能的异常,如:腹泻。中医治疗腹泻不是治小肠,责之于脾。)第二个功能:泌别清浊。22.36泌:分泌。别:分别。清:水谷精微。浊:饮食物的糟粕。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在胃初步消化饮食物的基本上,进一步消化的同步,随之进行分清别浊的功能。分清是指:通过小肠的消化,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脾,通过脾的升清散精作用,达到全身。别浊是指:25.17通过小肠将有用的物质,水谷精微吸取之后,通过脾转输给全身的同步,又将饮食物当中的无用的部分糟粕代谢产物浊,分离出来,通过大肠和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大小便,排出体外。结论一:小肠主水液。31.00小肠主液,参与水液代谢的调节。尿液是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手段。由此又得出一种重要的原理治疗学原理;叫做利小便即因此实大便。(33.10脐下有个水分穴,飞渡膀胱。)小肠的生理特性:升清降浊。34.50如果以整体为前提,小肠是六腑之一,六腑宜通降,那么小肠的升就应当是降中的升。大肠的功能:大肠有两个功能。37.44功能一:传化糟粕;所谓传化糟粕是指大肠接受通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形成的食物残渣,通过大肠的气化作用,吸取其中有用的水分,最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由此称大肠为传导之官。六腑以通为用,六腑宜通宜降,在大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