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课程改革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22328278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为矫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高效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准备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备内容。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备学生。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备训练。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教材,教师必须先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二、抓课堂环节,积极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创设情境,出示目标。情境的创设要恰当,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基本要求:确立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目标的确立从教学的基本要求出发,而目标的展现则应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二者应有明显的区别。引导自学,教师点拨。引导自学的过程中,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从形式上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展示成果,教师适当点拨等环节。联系巩固,适时提升。设计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巩固运用当堂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设计,着重体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堂测试,小结目标。每节课设计当堂测试题目进行测试,反馈学生形成水平,并进一步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小结。三、抓课后延伸,巩固有效教学效果对于课后的延伸,我们主要从课后反思、考试质量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要求,以巩固有效教学的生成。1、加强教师课后反思。每节课在听完之后,听课教师都要从优点、不足和改进措施三个方面对本节课提出来各自的看法,授课教师则要写出课后反思,然后在一起相互交流,反思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以研究者的态度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2、抓好考试质量分析。质量分析仍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作好试卷分析、学生分析的同时,更要着眼于教师的自我分析。教师要结合学期初制定的教学目标与考试的现实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工作状态,反思与学生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总之,在追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中,尽管教改中存在着不少的困惑,但我们还是有不少的收获。从老师层面看,从单纯研究教材转变为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组织、反思课堂效率,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综合能力。从学生层面看,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不再是被动的听、被动的做,而是自己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生成自己的感受,从而有所收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相信,只有不断深化和创新,在困惑和迷茫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困难和挫折中奋进和成长,坚定不移地将“高效教学”作为我们永恒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