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度员培训班应急救援讲课内容(共73张)

上传人:ad****u 文档编号:120894113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调度员培训班应急救援讲课内容(共73张)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1、调度员培训班应急救援讲课内容(共73张)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1、调度员培训班应急救援讲课内容(共73张)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调度员调度员培训班应急救援培训讲义李勇强李勇强 2014年年5月月 安全调度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与各种各样灾害抗争的历史,是一步一步从被动承受、逃避灾害的低级阶段向主动、综合防控的高级阶段的发展历史。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应急管理(危机管理)应运而生,它是人类面对灾害的一种有意识的综合防控管理和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环境的演变,社会对灾害影响更加敏感,各种灾害对我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损害。由于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现代物流、现代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灾害控制也更加有力,促使我国应急救灾体制机制的向前发展。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其应急管理和应急管理支持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自二战后就已经起步,并处于一事一议的处理阶段,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灾难和事故频频发生,一事一议的处理方式凸显事故救灾的不连续和效率低下等问题。1950年,美国国会制定了联邦救灾计划,从而应急救灾工作能够连贯并有秩序地开展,但1950年的联邦救灾计划也仅仅是授权联邦政府协助州政府的应急救灾。在具体实践中,自然巨灾的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实际所需应急能力往往超出地方州政府的能力范围之外。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灾难救助法案,进一步拓展了联邦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救灾职责和权限。1979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组建美国应急管理署(FEMA),原来由总统和其他联邦部门承担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职责统一由应急管理署负责,其中包括国防部的国内防卫职责、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联邦灾害救助职责、公共服务监管机构的应急准备职责、科学和政策办公室的地震减灾职责等(总统令12148号),几乎所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应急准备、灾难减缓、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等职责都归应急管理署负责。为了对一般灾害的应急响应进行更有效的授权,美国国会开展了复杂的相关研究、梳理了各种救灾计划,并于1988年通过了斯坦福减灾与应急救援法案,该法案至今仍是美国应急管理署的职权依据。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界贸易中心突发了令人震惊的恐怖袭击事件。2002年9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土安全法案,并成立了国土安全部,而应急管理署被合并到美国国土安全部。针对应对卡特里娜飓风灾害联邦政府救灾工作的不足,2006年10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卡特里娜灾后应急管理改革法案把应急准备职责提升至联邦政府级别。近年来,美国应急管理发展迅速,应急立法活跃,除了关心受灾人员安全外,美国应急管理对象还涉及动物安全和救灾人员安全,比如,国会已经通过的宠物撤退和运输标准法案和正在推进的救灾预备役军人的健康保险立法等。飓风卡特里娜:形成:2005年8月23日消散:2005年8月31日最高风速:280km/h(150 kts)(1分钟平均风速)最低气压:902hPa财产损失:$812亿(2005年的美元)(大西洋飓风有史以来损失最重)死亡人数:1,833人影响地区:巴哈马、佛罗里达、古巴、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拉巴马 为更好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美国应急管理署(FEMA)围绕减灾、应急准备、应急反应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核心工作,大力推进应急管理技术支撑的研究与建设。1998年11月,FEMA公布了e-FEMA(FEMA应急信息支持系统)IT架构1.0版,包括: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交换骨干网、通过现代 压缩技术和带宽共享提高网络效率、集成语音、视频和数据通信服务、均衡使用公共交换网和VPN。2001年,FEMAIT架构发展为2.0版,提出了实现e-FEMA的远 景目标。当前,FEMA应急信息支持系统发展为(美国)国家灾害事件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命令系统、预测预警系统、资源管理系统、演练培训系统等。应急信息支持系统在美国应急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集群无线网、卫星通信等设施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观察,以起到预防在先,提前准备的作用。在调度指挥时可以做到互联互通,沟通了各系统之间的通信联系、联系高效、指挥灵活,保证了在紧急状态下应急指挥调度的效率。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也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一直以来比较注重灾害管理研究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技术等方面的建设,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制定了灾害救助法案、消防组织法等灾害管理法律,建立了以单项灾种管理为主的防灾救灾体制;60年代初,日本开始重视防灾救灾的综合管理,制定了灾害应对基本法,对地震、火山、台风等灾害实行全面预防和综合应对的管理体制;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针对重大灾害应对能力不足的现实,日本开始进行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把防灾救灾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中央防灾会议”,从原来的国土厅改为内阁官房(中央政府办公厅),负责全面的防灾工作。日本重视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建设,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应急信息化基础设施。日本政府于1996年5月11日设立内阁信息中心,24小时全天候搜集灾害相关的信息。日本政府建立了发达、完善的防灾通信网络体系,包括:以政府各级部门为主,由固定通信线路、卫星通信线路和移动通信线路组成的中央防灾无线网;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以自治体防灾机构和当地居民为主的都道县府、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网;在应急过程中临时部署的互联互通的防灾相互通信用无线网等。此外,还建立起各种专业类型的通信网,包括水防通信网、紧急联络通信网、警用通信网、防卫用通信网、海上保安用通信网以及气象用通信网等。除了应急通信网络,日本也很重视应急通信装备的研究和使用,除了广泛适应的无线公网手机外,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日本的应用已较为广泛,例如,如果有人被埋在废墟堆里不能动弹或呼救的话,内置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手机会告诉搜救人员被埋者所处的具体位置,使搜救者能以最快的速度展开营救。此外,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还可以实现人和物、人和场所的对话。在救援物资上贴上这种标签,就可以把握救援物资的数量,根据每个避难所的人数发放物资,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分配。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化,欧盟逐步整合各国力量和资源,对灾难和突发应急事件及时响应。2002年,欧盟成立欧洲联盟互助基金,以欧盟规章的形式规定了互助基金体制和运作机制,并确定与欧盟执委会、欧盟议会、欧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区域(各国)委员会承诺义务以及各方的责任,标志欧盟应急统一协调机制的形成。欧盟互助基金用于发生重大灾害事件时使用,它区别于其他的社会基金,它能够使社会灾难发生时快速高效地采取行动和协助,如在紧急服务动员时,可以满足人们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关键受损基础设施短期内恢复重建、是受灾地区生活紧急恢复。可以用于一个或多个地区、一个或多个国家境内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欧盟应急管理技术支撑系统为e-Risk系统。e-Risk系统是一个基于卫星通信的网络基础架构,为其成员国实现跨国、跨专业、跨警种、高效及时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提供支持服务,该系统于2000年建成。在重大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常碰到通信系统被破坏、信道严重堵塞等情况,导致救援人员无法与指挥中心和专家小组及时联系。基于这种情况,e-Risk利用卫星通信和多种通信手段来支持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考虑到救灾和处理突发紧急事件必须分秒必争,救援单位利用“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地面指挥调度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事故现场进行精确定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发现场,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e-Risk系统利用多种通信手段,表现在应急管理通信系统集成了有线语音系统、无线语音系统、宽带卫星系统、数据网络系统、视频系统等多个系统,配合应急管理和处置调度软件,使指挥中心、相关联动单位、专家小组和现场救援人员快速取得联系,并在短时间里解决问题。1949年12月19日,政务院颁布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必须组织生产救灾委员会,1950年2月27日,中央救灾委员会成立,统筹全国救灾工作,4月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人民救济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战胜了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1989年4月,中国政府响应联合国倡议成立的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2000年10月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4月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发改委、民政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铁道部等30余个国务院部门组成,研究制定国家减灾工作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推进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2003年10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成立,由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发改委、科技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等20余部委组成,负责生产事故灾难的管理、政策制定和应急救援等工作。除了中央统一的救灾领导机构,我国还针对不同类型灾害和抢险救灾的不同环节,建立了灾害预防、抢险、救助等专业部门,逐步健全国家灾害防控网。1950年6月7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中央防汛总指挥部,1992年,将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更名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全国的防汛抗旱工作,其他如民政部负责灾害救助,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地震局负责地震灾害的预测、预报和管理等。美国“9.11”事件以及2003年SARS事件以后,我国的救灾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原来的注重救助,转变为注重综合防控,强调监测预警、强调救灾准备(应急准备)、强调风险管理、强调灾情发展控制(应急处置)、强调恢复重建的科学性、强调灾情应对的综合性;从原来的因事而动,转变为法制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过程。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不同于以往的安全生产法、防震减灾法、防汛条例等单一灾种、单一领域的法律法规,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在对灾害应对更普遍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而制定灾害事件预防、控制、减轻和消除的综合性法规,体现了我国应急管理观念和水平的不断进步,逐步向更高层次发展。2002年,南宁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开始运行;SARS事件后,北京、广州、重庆等城市开始建立城市应急指挥联动系统,城市应急指挥联动系统虽然解决了一个城市各部门、各力量和资源的联动,但仅仅解决了一个点的问题,对于大的公共突发事件,事件的预防、准备、应急、恢复各个环节涉及的可能不是一个城市、一个部门,仅靠目前这种分散的、无体系的方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基于此,国家在 2006年着手开始建立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在国务院国务 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200624号文)中提出“推进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要统筹规划建设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的国家应急平台。加快国务院应急平台建设,完善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功能,推进地方人民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形成连接各地区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应急平台建设要结合实际,依托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络,规范技术标准,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专业系统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积极推进紧急信息接报平台整合,建立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的工作机制”。2006年9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了“关 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 196号文),2006年10月又提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 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211号文),对国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要求。在国家推动建立应急平台体系的大环境下,国务院于2007年开始建设国务院的应急平台,该平台在2008年上半年建设完成。各地政府也大力开展应急平台的建设,安监总局、铁道部等政府部门已于2007年开展应急平台建设的相关工作;随着国家、部委、城市和地方政府应急工作的深入,企业,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电网公司等应急管理工作快速推进。新世纪以来,中国就遭受了几次重大的灾害事件。1998年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西历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公共卫生事件,几乎造成全球恐慌,仅中国大陆感染病例数以千计,死亡病例超过200人,中国政府的领导和组织,全国各界共同参与是战 胜非典重大疫情的保证;2008年初,中国南方重大冰雪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95亿元人民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震级达8.0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在这两起重大自然灾害的应对过程中,国家政府的统一领导,武警、军队的大力支援,民生企业的专业抢险救灾,对灾害应对起到了关键作用。据初步统计,98洪水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SARS: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汶川大地震”。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每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应急预案体系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层次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制定,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实施n 提供总体指导和框架,具有纲领性、准则性、指导性特点。n 定位在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或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或者需要国务院负责处置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第二层次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由主管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实施n 应对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危害大、影响大;n 应对工作涉及面广、动用的资源多,需要几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n 有协助事件发生地政府做好应对工作重要性。第三层次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备案,由制定部门负责实施n 应对的突发公共事件与部门的职能相适应;n 有协助事件发生地政府做好应对工作的作用;n 动用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小,一般情况下,基本由制定应急预案的职能部门自行承担协助地方政府处置任务。应急预案体系分为六个层次:第四层次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基本与国家不同层级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审批程序相同n 由地方上多层次的应急预案组成;n 由地方上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组成;n 具有地方特色和针对性。第五层次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制定n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与本单位的工作任务相关;n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危害大、影响大。第六层次应对重大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主办单位制定,报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备案n 目标具有单一性。主要是指向某一活动;n 内容相对比较简单;n 动用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小 总体预案:是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部门、单位为应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综合性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突发公共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和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应对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事件重大信息:指对本地区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包括单独或其它因素一起可能引起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各种类突发公共事件隐患;本地区可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和泼及范围可能扩大的有关情况;其他地区可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并可能会对本地区的生命财产、生态环境、社会秩序等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情况;其它地区可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由于本地区具备与其他地区相似的环境、因素等情况,本地区也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情况等。紧急状态:是指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采取常规措施无法有效控制和消除其严重危害时,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宣布在特定地域甚至全国采取临时性非常规措施、先例紧急立法权的一种严重危机状态。次生、衍生事件:是指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其他事件。耦合事件:是指在同地区、同一时段内发生的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用以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资源和策略等。专项预案:是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部门、单位为应对某类突发公共事件或者为发挥某项重要功能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通常作为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专项预案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总体应急预案: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部门、单位为应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综合性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操作程序):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部门预案: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其职责分工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部门预案分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单项预案:是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部门、单位,针对某个具体活动或者项目,为应对其实施中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如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预案等。应急状态:指为应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在某个地区或者全市范围内,政府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在一段时间内依据非常态下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采取的有关措施和所呈现的状态。应急保障:指为保障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种保证措施。一般按功能分为:人力、财力、物资、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讯与信息、公共设施、社会沟通、技术支撑以及其他保障。应急联动: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联合行动,必要时,与军队、武警部队联动,互相支持,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的应急工作机制。应急处置:指对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应急响应措施。应急管理:是指政府、部门、单位等组织为有效地预防、预测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其可能造成的损失或者负面影响,所进行的制订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以及建立健全应急体制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工作的统称。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应急响应分级:是指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影响的范围、严重程度和事发地的应急能力所划定的应急响应等级。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扩大应急:指突发公共事件危害、影响程度、范围有扩大趋势时,为有效控制突发公共事件发展态势,应急委员会等机构或者单位通过采取进一步有力措施、请求支援等方式,以尽快使受影响地域、领域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各种应急处置程序、措施的总称。应急能力评估:是指对某一地区、部门或者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对可能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预测与预警能力、社会控制效能、行为反应能力、工程防御能力、灾害救援能力和资源保障能力等。应急后评估: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为了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能力,对各阶段应急工作进行的总结和评估。应急操作手册:是指为便于应急响应人员掌握和快速查阅有关职责、程序、规程、通讯方式以及人力资源等关键内容而编写的简明文本。专项指挥部:指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经市政府同意设立的,对有关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统一指挥协调的各专项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委员会等机构。应急工作机构: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和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日常办事机构。一案三制:是指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制订的应急预案和建立健全应急体制、应急机制、相关法律制度的简称。先期处置:指突发公共事件即将发生、正在发生或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专项指挥部在第一时间内所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后期处置: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恢复正常所采取的一系列善后处理行动。监测:指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观测收集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评估预测的过程。防灾:是指为了防止灾害的发生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和部门间联运机制等的总称。救灾: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社会组织及公民为救助生命、维持基本生存需要和保护财产等所采取的各种直接措施。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预警:是指根据监测结果,判断突发公共事件可能或即将发生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或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公开或在一定范围内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并提出相关应急建议的行动。预警分级:是指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紧急程度所划定的警报等级。发布时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信息报送分级:是指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而制定的信息报送标准。调度的两种含义:广义上理解是泛指调度工作;从狭义上理解是对调度组织机构的简称。调度是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一项专业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就“调度”二字本身可理解为:“调”就是调整、调节、调配;“度”就是尺度、权衡。“调度”就是调遣、指挥与运筹,在生产上起协调、指挥和监督作用。一直以来,各级调度没有正确理解调度的含义,一直以来,各级调度没有正确理解调度的含义,只是把自己日常一些对生产过程的请示、命令的转述、只是把自己日常一些对生产过程的请示、命令的转述、日常记录工作作为了调度主要工作。日常记录工作作为了调度主要工作。调度调度室就是一个指挥和组织协调的工作机构,把室就是一个指挥和组织协调的工作机构,把企业各个业务部门、各个生产组织和协调起来,综合企业各个业务部门、各个生产组织和协调起来,综合平衡,及时地反映和克服生产中的矛盾和薄弱环节,平衡,及时地反映和克服生产中的矛盾和薄弱环节,使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整个生产过程均衡地有使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整个生产过程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协助煤矿企业领导人进行管理工作,而节奏地进行,协助煤矿企业领导人进行管理工作,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综合协调职能的部门。建立起来的具有综合协调职能的部门。安全与生产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这是各级调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抓好工程质量,处理事故隐患,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也是调度的一项主要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工作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安全工作。抓住质量就安全,堵住事故就增产,这是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两者不可偏废。从对调度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调度更是一个协调指挥矿井运转的安全调度。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产调度。煤矿调度工作主要有以下三大基本任务:煤矿调度工作主要有以下三大基本任务:一、掌控矿井安全生产状况。一、掌控矿井安全生产状况。二、指挥生产各系统正常运行。二、指挥生产各系统正常运行。三、组织和协调生产准备工作。三、组织和协调生产准备工作。近几年来,调度工作的重要作用不断引起重视,纵观各行各业乃至国家体系,多年来安全稳定健康发展的历程,各级各单位的安全调度部门,在迅速下达上级指令、及时上传基层信息、迅即决策避险避灾、协调指挥抢险救援、汇总传递安全文稿、准确统计分析提供决策用的各类安全数据等工作中,投入了精力,奉献了智慧,充分发挥了调度在安全生产中应有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是在煤矿安全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得到不断验证。因此,各单位对调度部门的工作的认识越来越高,对调度机构建设、人员配备、技术装备等越来越重视,逐步实现了信息畅通、应急迅速、指挥及时、协调到位的良好局面,既充满生机又富有活力,保障了安全调度工作的与时俱进。事实证明,哪个单位重视安全生产,必然会重视调度工作,相应安全生产形势就好。发挥调度作用,化解事故灾害发挥调度作用,化解事故灾害 认真分析煤矿近年来多数事故从发生到结束,之所以抢险都比较成功,结果是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由大变小、由多变少,甚至有的由大事故变成侥幸事故、由小事故变成无伤亡和损失,就是因为调度协调有力、信息传递及时、抢险救援迅速、方案制定合理,用及时、速度和技能抢来的结果。扩大调度功能,助力安全发展扩大调度功能,助力安全发展 大家都知道,调度是安全生产指挥系统的主动脉、信息通畅的喉舌、应急决策网络的平台。只要各级调度功能发挥的好,现代化、自动化措施配套,就能够做到安全预警预报及时、问题处理迅速、企业发展健康、安全稳定持久。所以,调度工作是安全生产系统工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岗位责任很大,任务很重,也很光荣。畅通信息渠道,决策依据及时畅通信息渠道,决策依据及时 安全信息畅通意味着安全指令畅通,信息处置及时保证了决策依据可靠。近年来,各单位对国家安监总局21号令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和安监总统计201024号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工作的通知执行认真、落实到位。大家整理搜索提供的各类有用信息数据,不仅在指导安全发展方向和更新安全工作理念中起到了应有作用,同时也得到了有关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煤矿安全规程第十四条规定:煤矿发生事故后,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矿长负责抢救指挥,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一、根据单位情况制定事故抢救汇报程序 汇报顺序:矿一般为值班领导、救护队、总工程师、矿领导、医院、安监站、调度主任及其它有关部门和环节。集团(矿务局)基本相同。二、调度室在指挥抢救重大事故时的职责 1、矿井调度室的职责是:在发生重大事故时,立即报告矿长、总工程师和有关部门到调度室组织抢救。在矿长、总工程师未到之前,帮助值班领导指挥抢救。成立事故抢救指挥部后,按指挥部指示做好抢救工作,并负责做好全部记录。2、矿务局调度室的职责是:在接到汇报时,立即报告局长、总工程师和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组织领导抢险救灾。调度人员负责收集情况,下达通知,做好救灾过程的全部记录,按要求及时或定时向上级汇报。三、调度在指挥抢救事故中的工作方法 1、矿调度室 在接到事故汇报时,要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区人数、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现状和趋势。通知邻近灾区人员由班组长带领撤出。把事故性质、严重程度等情况通知矿山救护队、矿医院派人赶赴现场实施抢救。立即按规定的汇报程序向总工程师、矿长与其他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按领导指示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观察灾情,研究抢救措施,并通知有关部门维持好矿场秩序,做好保卫工作。迅速在距事故地点较近的地方架设电话,并设专人看守,以便调度室随时与现场联系。通知受灾的区、队查清当班出勤人员,现场遇灾人员和估计所在的地点,通知劳资科调出死亡者劳动管理卡片和信息。按矿长、总工程师指示,调动人力、物力抢救,掌握抢救进展情况,做好详细记录。2、集团公司(矿务局)调度室 接到汇报时,立即向集团领导、总工程师、安监局、通风、机电、生产技术、行政、保卫、工会等部门的领导汇报。调出图纸和有关资料供领导分析研究。立即通知集团救护队、集团医院、汽车队和邻近矿井的救护队做好准备,随时赴事故现场参加抢救,通知兼职救护队人员集中待命。询问现场抢险救灾的指挥者,临场灾情处理情况,安全措施可靠程度和救灾发展趋势。开始灾区侦查时,询问进入灾区人数、侦查路线、已查到的现场情况,寻找到的遇难人员和幸存人员及所在位置。随时与集团赴现场的领导和专业人员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做好事故抢救期间的所有调度情况的纪录,并负责向上级汇报。2004年10月20日,河南省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引发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伤。瓦斯爆炸事故简况:22时40分,在西大巷与11轨道石门交汇点附近的西大巷内,架线电机车取电弓与架线的电火花引发瓦斯爆炸。大平煤矿事故处置经过:2004年10月20日22时9分,大平煤矿通风科监测室值班人员发现井下瓦斯探头显示情况异常,向通风科调度员贾江华汇报。贾江华自以为是探头失灵,通知修理工下井维修。22时18分,总调度室值班人员再次发现井下先后有10余个地方瓦斯超限,又向贾江华汇报。贾江华到通风科科长办公室找科长彭向军汇报。22时14分,大平矿总调度室值班人员通过瓦斯终端监控设备发现13抽风泵站瓦斯超限,向贾江华汇报。贾江华将情况告诉通风科技术员景永振,景永振没做任何处理。22时30分,景永振接到井下安检员的回报,工作面进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6%,同时从瓦斯终端发现井下瓦斯超限,才到矿长值班室向正在打牌的矿长助理付相庄汇报。付相庄指示让井下停电撤人,但未打通电话。22时39分,大平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最终造成148名矿工遇难。2005年2月14日15时01分,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14人死亡,3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8.9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1、冲击地压造成3316风道外段大量瓦斯异常涌出,3316风道里段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风造成瓦斯积聚,浓度达到爆炸界限;2、工人违章带电检修临时配电点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1、应急处置不当,瓦斯监控值班人员及有关负责人在瓦斯监控系统报警后长达11分钟时间内没有按规定实施停电撤人措施;2、担任矿生产值班任务的安监科科长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直至发生事故才回到工作岗位;3、该矿配备有自救器和便携甲烷监测仪,但基本无人佩带;4、外包工队井下特殊工种长期违规无证上岗,违章带电检修电气设备;5、该起事故中产生火源的照明综合保护装置入井前未进行检验,致使假冒MA标志的机电设备下井运行。6、防治冲击地压部门没有严格执行防治措施中的取屑次数规定,未能做好预测预报工作。2009年11月21日凌晨2时30分,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108人遇难。瓦斯突出时间:2009.11.21,1:37;瓦斯爆炸时间:2009.11.21,2:30瓦斯爆炸的原因:三水平探煤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引起风流逆向,突出的大量瓦斯进入二水平进风系统,遇火发生瓦斯爆炸,波及全矿井。(矿井安排采掘工作面28个,当时井下共有作业人员528名。经全力救援,有420人升井。)2010年3月28日,山西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53人被困井下。该矿为基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发生事故的20101面回风巷掘透老空水,井下261人作业,被困153人。经8天8夜救援,115人获救,死亡38人。王家岭矿难抢险指挥部内部人士证实,事故发生前3小时,有工人打电话向地面报告,反映工作面内有漏水,但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并未在意。更有工人透漏,3月25日就有工友反映漏水,却并未引起重视,“调度人员把电话直接挂了”。事故原因:1、济南铁路局调度员未把事发地段限速每小时80公里的最新调度命令及时下发给T195次列车司乘人员,漏发了调度命令;2、王村站值班员未对临时限速命令与T195次司机进行确认,也未认真执行车机联控;3、T195次列车司机没认真了望,失去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最后时机。多方面原因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1 1、汛期本地区气象预报为降雨橙色预警天气或、汛期本地区气象预报为降雨橙色预警天气或2424小时以内连续观测小时以内连续观测降雨量达到降雨量达到50mm50mm以上;或受上游水库、河流等泄洪威胁时;或发现地面以上;或受上游水库、河流等泄洪威胁时;或发现地面向井下溃水的;向井下溃水的;2 2、井下发生突水;或井下涌水量出现突增、有异常情况,危及职工、井下发生突水;或井下涌水量出现突增、有异常情况,危及职工生命及矿井安全的;生命及矿井安全的;3 3、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火灾、冲击地压等事故的;、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火灾、冲击地压等事故的;4 4、供电系统发生故障,不能保证矿井安全供电的;、供电系统发生故障,不能保证矿井安全供电的;5 5、主要通风机发生故障;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不能保证矿井正常、主要通风机发生故障;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不能保证矿井正常通风的;通风的;6 6、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出现报警,情况不明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出现报警,情况不明的;7 7、煤层自燃发火有害气体指标超限或发现明火的;、煤层自燃发火有害气体指标超限或发现明火的;8 8、井下工作地点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的;、井下工作地点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的;9 9、采掘工作面有冒顶征兆,采取措施不能有效控制;或采掘工作面、采掘工作面有冒顶征兆,采取措施不能有效控制;或采掘工作面受冲击地压威胁,采取防冲措施后,仍未解除冲击地压危险的;受冲击地压威胁,采取防冲措施后,仍未解除冲击地压危险的;10 10、有其他危及井下人员安全险情的。、有其他危及井下人员安全险情的。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