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的艺术特色解读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20816608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天》的艺术特色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七天》的艺术特色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七天》的艺术特色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的习惯已然走出了课堂,小说这种大众所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的 阅读更是拥有着广泛读者群体,跟随着大众的脚步走进了千家万户。余华作为当代具有影响 力的作家,他的小说更是有着大批的读者,其小说第七天出版以来一直处于文学批评的 风口浪尖上,评论褒贬不一。这部小说具有先锋派本身的色彩,笔触依然很犀利,展现出新 时期“先锋”作家的蜕变和转型,由暴力、冷峻书写向温情写作的转变,展现了一位有良知 的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第七天在艺术特色方面的一些创新性成就是不能磨 灭的,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对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强烈的批判意义,为了探寻新的研究价值, 深刻的解读余华作品,也为了解读其他文学作品起到借鉴的作用,本文我们将从小说的叙事 手法、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和思想主题四个艺术特色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解读。通过与余华 之前作品的对比和第七天文本的仔细揣摩,更加细致的领会小说备受争议的死亡视角、 “新闻体”插叙、以及聚焦当下的现实意义等艺术特色方面的创新点,深刻解读第七天 作品中所展现的对于当今社会现实的关注。关键词:余华;第七天 ;死亡视角;新闻体;反讽语言 ;社会现实引言余华,中国当代知名作家,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 1983 年开始创作以来,先后发表出版了十余部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小说作品 更是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等国内外多种大奖, 他的作品更是受到读者广泛认可。余华早期作品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展示 的出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情感真挚细腻,近期的作品开始有所转型。第七天就是余华 的典型转型之作。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之后,时隔七年后最新长篇小说。小说故事 离奇荒诞、情节设置精妙、叙事结构严谨都是这部小说亮点。通过情节的展开,人物形象的 描绘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创新,深切的展现了余华对于当今社会现实的关注。小说中表现 出的黑色幽默、反映现实的风格,以及其他艺术特色都有深入的研究的意义。我们通过解读 新的文学作品,了解重视文学现实性的主要特征,对于以后解读余华作品和解读其他文学作 品都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一、“寓真于诞”的叙事手法“寓真于诞”原来是来用在庄子的作品中,比喻其中的玄妙,但是细细品读第七天 这部小说,发现它的叙事手法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说一经出版就备受争议,其中叙事手法是一方面原因。有人认为这样的叙事是新闻事 件大杂烩。也有人认为余华将时代用最易读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人们感觉到真实的存在,这 真实恰恰是一种荒诞。形式是内容的一种变形,与等待戈多不同,作品有着中国式的荒 诞,而这荒诞是叙事手法的运用也不难看出第七天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正像是我们 阅读外国的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计,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些作品中的荒诞风格,离 奇的叙事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它们的荒诞就在于“寓真”。这部小说中“寓真于诞”的叙述手法带有余华创作的惯用方式的同时,又加以新的写作手法来丰富。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死亡视角下的情节设置;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以及“新 闻体”的插叙写法。下面我们一层一层的进行分析。1视角下的情节设置小说开篇“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旧约创世记” 1 是带有浓厚宗教神学色彩的开头,给整部小说蒙上一层神秘的面 纱,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气氛,同时带有宗教救赎人类的隐喻,上帝创造世界,希望和谐美好, 但是在主人公生前的那个世界并不是那样的美好,反倒是到处充满着暴力、血腥、不安与不 公小说以死亡后灵魂进入另一世界的主人公(杨飞)的视角来记叙事件,死后七天的所见 所闻及其生前的一些回忆,展现了社会荒诞的生活。这种死亡视角下的情节设置可谓是第 七天的一大亮点,死亡视角下的情节设置也被称为“灵魂叙事”,是给主人公自由“话语 权”,让他讲述他所见世界,用他的眼睛去揭露那个生前的人间世界,可以说余华第七天 的创作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也是对于中国现状的批判。杨飞的灵魂在阴阳两界游走,第一章主要讲述他通往阴阳两界的必经之路殡仪馆,看到 这里有着如同现实世界一样的不平等,坐在沙发上的贵宾与坐在塑料椅子上的待烧者形成强 烈的贫富差距的对比,但想想现实生活,似乎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眼前,但是这样的死亡视 角的情节设置下,这里发生的一切又像是与我们无关,这样的描绘读罢,能够让人进入深深 的反思。反思人性的麻木,特权泛滥,利益权利深入整个“活人”的世界。“大家感慨现在 的墓地比房子还要贵,地段偏远又拥挤不堪的墓园里,一平米的墓地竟然要价三万元,而且 只有二十五年产权。死也死不起啊!” 115这是借着灵魂的眼睛去看待今天的世界的荒 诞场面。死亡视角下的情节设置相比余华与之前的创作有着温情的转型,余华创作的前期作品是 血腥、暴力、冷漠的,同样第七天依然不免暴力事件,但是相比之前的兄弟中的直 接书写死亡,这部小说中的死亡并不让人感觉到过于恐怖和血腥,大量的死灵魂充满视野也 并不让人寒栗,反倒让人感到同情。小说死亡视角下的情节设置,是让死去的人说话,余华 是为大多数群众发声,冷峻的揭示出社会的黑暗面,清晰的对比这两个世界。小说中穿插了 能给人们一些心灵的依托,家庭、亲情、爱情的描写,但这并不影响前面所要达到的批判效 果。文以情动人,这与余华以往的创作风格不同,在这部小说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冷漠环境下 存在的温情。“灵魂叙述”这也是小说的荒诞之处,死后的人们有着比活在世上的时候更加 的睿智、宽容。同时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更为小说的阅读增加奇幻的色彩,看出作品的精心 设计。2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第七天小说的文章脉络看似凌乱的故事,实际上脉络线索很清晰,一条线索是主人 公寻父,另外一条线索则是回忆过去,整体上是一个双线并行回环式的叙事结构。第一章就交代了“杨飞”一直在寻找养父,在生前就一直在寻找,这个寻找的状态从一 个个回忆的片段切入,一直贯穿在小说之中,回忆与寻找双线参差错落,又齐头并进。从小 说开篇,死亡的第一天走出家门,雾蒙蒙的天气中的那个车祸,就给主人公后面到达另一世 界遇到身上有车轮印记的人做了铺垫。所有在书中前半部分设下的悬念,到后半部分又一一 被解开,形成一个完整的回环式的结构,在市政府广场前看到抗议暴力拆迁,茫然走在盛和 路回忆起自己的不幸遭遇,因看到前妻死亡的报纸,到另一世界看到前妻,寻父到最终的父 子团聚,众多的伏笔,形成的双线并行的回环式的结构巧妙的通过上面提到的视角紧密结合, 跟随主人公的脚步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故事的开展更具合理性。小说把故事设置在两个时空 维度:一个是隐喻时间的另一世界的时间,一个是当下时间;同时也就构成了彼此交织的两 个空间,一个是类似于伊甸园的虚幻的空间;另一个是实际生活的现实空间,在两个空间下 共同延续编织着两条线索,构成这小说的主体框架。余华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构建出与现实具有一定反差但又能反映生活的创作方 式,但如第七天封面的题词所说:“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 社会的纷繁复杂比作者预期更为迅速,使得作者并没有足够的把握好创作的大体格局,故事 情节被很多的读者称之“新闻串烧”,引起很大的争议,但笔者认为新闻的引用也是双线中 回忆之线的必然选择,无人敢用新闻才显示出余华的社会感,新闻的引用不能一言以蔽之, 而且“新闻体”的插叙也可以说是这部小说的一大亮点。3“新闻体”的插叙写法小说的故事情节以“新闻体”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强拆的暴力事件、鼠族生 活困境、弃婴医疗事件,还是墓地价格等社会问题,基本上都是现代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尤其在现今的社会生活当中,新闻报道中更为常见的,这不免让余华的作品有拼凑新闻之嫌, 但如果我们仔细品味作品,或是思考创作动机方面的原因,可以发现,争论是小说生命力的 延续,余华本身在创作中就有所考虑。“第七天中援引大量的社会热点新闻,给人的感觉 是像在堆砌事实而不是文学创作,但这正上面提到的是余华一贯冷静叙事的表现。” 2同时 也是为他所要叙述的内容作出的铺垫。在阅读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余华并不是拼凑新闻,而是将小说置于一个大的新闻背景中。 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是要反映实质内容的,但是因为作者所描述的正是当下,贴近大众生活的 实际,又恰恰是为回避新闻的滞后性所带来的阅读“失鲜感”,所以他巧妙的运用了“新闻 体”插叙的写法。插叙让故事的情节更为饱满,小说多次提到浓雾、雪花和雨丝,给小说渲染出一种宁静 神秘的氛围,原本死亡应该是阴森的,但是作者笔下的死无葬身之地却像是世外桃源式的地 方,这并不同于读者对于死亡的最原始的心态,作者这样的描写在开篇就领我们以平和心态 去面对这一切,所体会的地方、情节的设置却让这在并不美好的现实社会中,以一个可能到 不了的地方去找寻内心的安静,这里恰恰与喧嚣的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一篇评论文章中 谈到对于这个地方其实是封闭环境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们并不否认。作者笔下的看似是社会大环境,但是其实是一个还未发展起来的小城镇模样,这正是城 市化中所遇到的尴尬,在故事交代的大多部分都属于城镇生活的小市民阶层,鼠族们的生活 更是代表着较为贫困的外来务工的贫民阶层,揭露的城市化以及贫富差距的问题,给生活在 一方土地上的人们打下深深的烙印,这让我们不由地为他们生活的艰辛给予同情,巧妙的展 开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余华在提到自己“为何写作”时说:“从我写长篇小说开始,我就一 直想写人的疼痛和一个国家的疼痛。”3想必这也是关于社会现实的深切思考,值得人们深 刻反思。“文学与新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文学性。文学的真实不是新闻事实的真实,而是 本质的真实,感觉的真实、想象的真实,虚构的真实,逻辑的真实,情理的真实。”故事看 似零碎,像是新闻事件的重现,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严密的整体。这“新闻体”插叙的方式正 完成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双线并行形成的回环式的结构,同时也为人物的形象创作提供了大的 社会背景。二、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第七天中的人物,并不能绝对的说刻画的饱满,但是可以说,在小说人物的描绘上 不是 “三一律”,而是能够看到人的多面性,更具有人的复杂性,更贴近现实生活中我们所 能观察到的人,这些人物经历的事件,并不是新闻报道的临摹,也许就是身边事件的重现, 人物的形象恰恰是通过这一个有一个的事件表现出来的,这也是小说的常态,对于故事塑造 人物本身,这部小说是有一定的成功之处的。第七天中以下三个方面的人物比较具有现 实代表性。1. 市侩的世人余华的作品多以“零度写作”,多以冷静的视角和冷峻的笔法来书写世人,以描写生活 中的小人物为主,如活着里的福贵,如在细雨中呼喊里的孙光林,第七天更为 突出。余华的笔下在细雨中呼喊讲述的关于男孩孙光林孤独的故事,同样在第七天 中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主人公杨飞也是孤独的,“我孤苦伶仃,没有人会来悼念我,只有自己 悼念自己”,“在另一个世界里没有人会为我们戴黑纱,我们都是自己悼念自己。”在主人公 口中的“另一个世界”,也就是那活人们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看似亲切,有着各种各样的联 系,但是实际上却是没有什么交集的陌生人,公司里看笑话的同事,“他第二天没来公司上 班,所有公司里笑声朗朗,全是有关他下跪求爱的话题”,“他在公司工作五年,可对于他来说公司里的同事与大街上的陌生人没有什么两样。” 135 生活的孤独感以及生命的孤独 感跃然纸上。他们有的勤劳、朴实;有的奸猾、猥琐;有的人有着高尚的人格;也有的人利 欲熏心、自私自利,对他人的生命熟视无睹,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上,活人世界中丑恶的 事件造成的影响侵蚀了美好的瞬间,余华用他的语言刻画着时代的悲情。小说中并不夸张的描写了消费时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的冷漠,即使是新生父母 之间也有着不同的利益纠葛,“我在新家庭里刚开始像是个贵客两周后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一 个不速之客。” 188 亲生父母的家庭中并没有想象中完整家庭所带来的温暖,而是因为一些 个人利益关系导致的无休止的争吵。权钱利益下人性的复杂,在活人的世界里,充满的不平 等,荒诞的是死亡后依旧不平等。余华用对比的方式描绘了灵魂世界的美好,即使他们自己 都没有能够安息的地方,也能为(鼠妹)能够进入安息之地而高兴,没有利益的冲突,这个 灵魂的世界更像是乌托邦式地方,呈现出一片祥和,不再是冰冷市侩的人们,这样的对比让 人更具丰富性。2. 冷漠的网民网民在小说都是以群体的形式反复出现,网络作为传播的媒介有着扩大人们视听的功能,“网上流传的是民间的版本” “社会舆论爆炸了,网络的批评之声像密集的弹片一样飞 向我们的城市。这时候医院方才承认自己的错误”小说中作为网络传播媒介的方式所要 表达的效果,的确能够达到,但是同样无论是报纸的报道还是网络的报道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可能只是事情真相的一部分,有待于人们的仔细考证,但是网络充当休闲娱乐时,网民精神 层面的缺失又是余华在小说中暗示出来的冷漠。网民调侃似的劝慰宣称要自杀的鼠妹的态度 让人心寒,值得反思。有人劝她别跳河,说冬天河水刺骨,自杀也要找个暖和的地方;有网 友建议买安眠药;还有网友为避免晦气求她不要跳楼选择他们的居民楼顶,就是没有人问清 楚原因,来认真的规劝她不要自杀,这些荒诞的话语展现出网民的冷漠和荒诞,亦是对他人 生命的不尊重。生活中最恐怖的关系,不是没有关系而是冷漠。每个民族都有他所存在的劣 根性,就像杨柏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提到的中国人的缺点,不仅是我们的民族有这样或那样的 缺点与不足,其他民族亦然。智慧的人们早在上的世纪,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观察到了这 点,冷漠的世界不仅仅是没有温暖可言,更重要的还有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不理解,不体谅, 那如何能实现前人所提到的大同世界呢?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温暖而是充满着狡诈和欺骗, 可想而知社会的进步还是进步吗?所谓的文明还能称得上是文明吗?正如我们上面谈到的荒诞,网民的精神空虚太过荒诞,未来我们在反观今天社会的时候 是否能够为今天的一切感到不可思议而惊叹,荒诞世界的发展瞬息万变,或许再过几百年, 那时候的人将以另外的一种眼光,来看待我们今天的事物,文学也是人学,我们赞美真善美, 同时也批判假恶丑,文学(小说)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流水账,不是故事的大量堆积,而是 能够启发人们透过现象观察本质,网民的冷漠给人们以警醒和提示,让我们思考。3. 充满父爱的形象余华笔下展现的是父亲毫无保留的无私的爱,王安忆在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上 撰文说,“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但却不是通常的世人, 而是违反那么一点人之常情的世人。就是那么一点不循常情,成了英雄。”比如许三观,卖 血养活的是他老婆和别人的孩子;而第七天中的养父同样是个英雄,为了杨飞终生未娶, 疼爱有加,在得知亲生父母来找“我”后,“他把银行存折里的三千元取了出来,这是他全 部积蓄,拉上我去了我们这个城市刚刚开业的也是规模最大的购物中心,准备给我买上一套 名牌西装。”余华将父亲塑造成同时具有父母性格的形象,为既具有父亲的刚毅和决绝,也 带有母亲的细腻温柔,在杨金彪的身上能够看到一位真正父亲的责任感,铁轨旁的小屋就是 “我”儿时的天堂。世人的市侩和网民的冷漠让读者体会的是人间的冷,而小说中对于亲情的描写格外的宽 容。第七天中的父子亲情,像是一种救赎,是心灵的慰藉,是人间的阵阵暖意。不仅是 杨飞的父亲,还有未来得及给小女孩补课的郑小敏一家,谭家鑫一家,还有他那像亲生母亲 一样照顾他的李月珍,家庭的出现让小说悲伤基调有所回转,这样温情脉脉的情感描写,在 余华以往的作品中并不多见。这部小说也透露出余华创作的转型,不知是余华有意为之,还 是希望人间仍保有一份真情,让人心不再冷漠。以寻找父亲的这一主线延续,这也正是小说所传达出来的亲情,父子二人相互取暖,在 另一世界也是互相的心灵寄托,这也是精神层面的寻找。这种不计得失的爱,给人以心灵的 震撼。“守候在殡仪馆门口,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他就能见上我一面。I7亲情的 描述让本来批判意味变淡了些,这也就是后面我们还要谈到小说创作语言上的批判有余,但 力度不足。但是不得不说杨金彪这一父亲的形象是丰满的,为自己的幸福从丢弃“我”到寻 回“我”,他的身上有着矛盾与无奈,而最终他战胜了自己,寻回了“我”,也正是因为这样 更能显现出人性的光辉。三、平淡朴实的语言风格汉语固有它表达的魅力,是中国语言的魅力,是中国思维的魅力。但对于反讽的艺术并 不是中国人的专利。第七天的语言风格上有人说语言过于直白,失去揣摩寻味的美感。 但笔者认为直白并不能成为评价语言风格的唯一标准,每个人评判小说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有人注重修辞,有人喜读情节,有人欣赏辞藻,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哈姆莱特”, 时过境迁,好的作品会流传于世的,是“综合实力”的比拼,读者的眼睛是有选择的,好的 作品耐读爱读,经久不衰,并不是只有掉书袋的书才能证明其文化的价值。1. 自述式的叙述第七天的语言风格延续余华以往的创作风格,语言平淡朴实,以自述为主,但不同 的是,这次自述人的身份是一个去往另外世界的亡灵,这样的叙述角度无疑是余华写作的一 次创新。小说以第一人称,也就是主人公杨飞的口吻讲述事情,杨飞经历的生前身后之事,一一 呈现出来,开篇连用五个“我”,强调第一人称,同时给读者以强烈的代入感,迫切想知道 这个“我”是谁?要去做什么?一连串的疑问席卷而来,带领读者进入作者所讲述的另一世 界。这自述式的语言反倒是像旁观故事一样,“我看到自己出生的情景”,而且我不仅仅能看 到自己的生活,还可以看到其他与我似没有关联的人的生活,这些人通过“我”形成了关联, 形成一个整体的大背景,这不仅仅是前面提到的余华惯用的第一人称和冷静的笔调叙述所带 来的效果,更是借助第一人称的“灵魂”视角,跟随主人公脚步,经历着世间的种种,感受 人物的处境。通过自述式的语言使得行文流畅,回忆和谈话像拨开迷雾一样,这种并不是全 盘托出的叙述风格,带有神秘感。余华的这种笔法带有先锋作家的痕迹,也给全文享有一种静谧的气氛,开头带有魔幻现 实的笔法,而且会让人联想到我的名字叫红中也是以主人公的自述开始,带有着诡异又 荒诞的色彩。自述式的叙述,“我孤苦伶仃,没有人回来悼念我,只能自己悼念自己。”带有 一种悲剧色彩。“悲剧这种较高的语言即悲剧,就把本质世界中分裂了和分散了的环节更紧 密地结合起来。”4同样第七天应该算得上是荒诞悲剧小说,平实的语言展现了社会的 荒诞和人们精神层面的空虚,自述的极为强烈的代入感,让人们分不清是看到的是虚拟的故 事还是现实的生活,有种以假乱真的情感体验;但对于文学来讲,这又不是一种纪实类的创 作,这是文字带有虚构成分的重新洗牌,是语言的全新建构,像数字的排列组合,以离人最 近的第一人称,能够冷静旁观的态度去面对“死亡视角”下的两个时空,切入主题,更为深 刻。余华运用自述式的叙述语言,也是为了更好地站在“死者”的立场上进行思考,方便情 节的展开,更能加深讽刺的意味。2. 反讽式的语言余华以调侃、幽默的方式在建构的完整故事体系下,以嬉笑怒骂讽刺性的语言描绘了官 员们的丑恶嘴脸,比如:“网络流传的是民间的版本,市长死于五星级宾馆的床上”,“他的 纪念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改成了“李峰同志永存不朽” 1杨飞生前公司工 作五年的员工离职时的场景,鼠妹跳楼之前网友们“热心”的为她寻找自杀的地点,黑色幽 默尽显出的是对世人的市侩、麻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荒诞无奈与辛酸。反讽的语言不仅仅是对于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官员们,还有对于这时代的悲哀。 小说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就存在形形色色普通人的影子,公司里的同事们无疑他们生活的大环 境下的小背景,余华的笔下同事之间并没有什么温暖可言,甚至都是讽刺和挖苦,遇到困难 的都是等着看别人的笑话,庆幸自己,人性中丑陋的一面被暴露无遗。同时前面我们提到的 第一人称的叙述,让余华的写作身份,也就是笔下的主人公更加贴近底层群众,小说的主要 人物都很穷,生活艰辛,死的也很冤,他们的死亡都可以说是非正常,也是非自己情愿的意 外离开人世,他站在了那些腐败无为的官员的对立面,展现了作者对小人物生命存在的高度 关注,去年出版的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中不难看出作者的思考和对于现实的关 注。反讽的语言特色折射出余华文学世界的鲁迅传统。5但是由于第七天第三章和后半部分以寻父为主线的温情线索过于明显,两个时空下 的情感对比十分强烈,各种新闻事件并没有形成应该有的爆炸性的效果,反倒是另一世界的 和谐温情让人印象深刻,显得批判有余,但力度不足。不知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对于创作 现实的逃离,作者总是在狠狠揭露和批判过后有意控制情节的恶化和继续发展。在医院处理 死婴的问题上与殡仪馆串通,“这个月殡仪馆的员工们拿到的奖金是以往的两倍以上。 我走出自己趋向繁复的记忆,”迅速抽离,给人一种点到为止,给人一种“你懂的”的阅读 体验。也正因为这样的平实又深刻的语言风格,使得余华的作品被大众广泛的阅读,无论受 到怎样的争议,第七天的思想主题是值得认可的,更是现当代作家的历史使命感趋势余 华不得不写出这样的作品。四、聚焦当下的思想主题小说的生命力就在于不同时代用不同的眼光去观察它,所产生的不同的影响。正如余华 活着等作品一样,都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优秀作家的一切努力都是深入人性的,余华 的新作所展现出的当下主题更是深入人性、打动人心的。第七天创作的本质不仅仅是小 说写作技艺的展现,更重要的是聚焦于当下的思想主题展现出的对于社会的揭露、对底层人 民的同情和对于生存的困惑。1.直击社会现实实际上这部小说是余华的文化自觉,海德格尔曾说:人活着,总要有某种哲思。像鲁迅 笔下的阿Q正传中的阿Q精神,第七天中也透露出余华对于人性的思考。暴力拆迁、 不良执法、腐败滥权、医疗事故、食品安全、农民工子女上学、空巢老人等这些直击现实的 社会问题,都能够在小说中找到影子,尤其是当时社会文化语境的嬗变,“我要去的地方是 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他过去叫火葬场。”从“火葬场”到“殡仪馆”名称的变化, 反映出当下在人们的话语也在发生着不知不觉的变化,很多词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消失,甚 至不常接触被人们淡忘,从话语环境的变化反映出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第七天在叙事上怪诞离奇,又蕴含深刻含义,死去的人可以自己去预约去殡仪馆, 主人公杨飞能观察阴阳两界,伍超为了给女友买墓地卖肾而死,大量的新闻事件等等,小说 里的一系列事件都是现象和本质分裂,动机与结果的背离,同时有着结构化的形式,都通过 主人公的死亡视角揭示出来。余华试图通过这种荒诞来描绘今天社会现实中存在的矛盾,每个人认识现实,恰恰却又 不了解现实,现实世界,是否能成为让人变得现实的理由,看清现实固然有其好的方面,但 是过于的现实,对于自身处境的不思进取,以看透世事的心态生存,也会产生消极厌世的消 极情绪,不利于未来人类的生存。小说是以写实主义的态度,揭示问题,同时也存在困惑, 并没有给出社会学家应该给予的意见,批判也是文学家的责任,所以余华并没有鼓励人们看 透现实,而是希望人们能够直面现实。鲁迅先生看到麻木的中国人,决定弃医从文,同样都 曾是医生的余华,同样也有着与周先生相像的冷静的视角,“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 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来担待今天的社会。很难想象如果古代大诗人们面对今天会发 出怎样的慨叹,所面对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却有着相同之处,都是揭露现实, 北大教授黄燎宇这样评价:“余华的第七天把中国人的悲哀和善良都写绝了。”可以看出 小说是作者怀着巨大的使命感所创作的,通过解读能观察出其中居安思危的心理态度,文人 的眼睛总是能洞察更多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他们更加敏感的感受着周遭的事物,所以面对 这个时代,这个极好又极坏的时代,作家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2.同情底层人民余华的作品基本上都有对于底层人民的描写,第七天也不例外,是作者对于当下时 代的发言,可以说余华是比较早的揭示现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先行者。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 始,对于“底层”一直是中国当代学者高度关注的主要对象, 6文学界虽然现在还没有对于 “底层写作”明确的界定,但是越来越多有责任感的作家都自觉的担负起为“底层”发声的 重任,对于“底层”这个社会群体,在文学的创作中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如果认为时代 的进步必须付出以底层人民的利益为代价,那社会的发展是不完整的发展,从道义方面看也 是非常可耻的。我赞同有些评论者将余华后期的作品的转变称为由“时代书写”到“民间叙 事”,第七天的写作立场更向民间倾斜,用当下的视野观察当下,本想以冷峻的视角来客 观叙述,却因创作而显出温情,这温情有一部分来源于对于底层人民的同情。第七天中展现出现代爱情的脆弱,爱情观念的误区,鼠妹与伍超的爱情故事就像是 杨飞与理清故事的翻版,爱情在金钱或是利益的而诱惑下,走入患得患失,最后无论是不是 误会,都走上分道扬镳的结局,这是现实爱情的变异,最后伍超为给鼠妹买墓地卖肾的举动 也过于极端、荒诞,与世俗的抗衡感到无力有关,这种办法也是底层人民没有办法的过激举 动,像许三观为了养活家人去卖血一样。余华将眼光投身到这些小人物的身上,讲述着他们卑微又心酸的生活,杨飞作为小人物 的典型,在出租屋里生活,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碾轧,他的背后还有这与他一样平凡的小人物, 暴力强拆被埋在下面的小敏的父母,被各种机构敲诈打算转天离开的谭老板一家,他们的相 遇让我们听到了故事背后的故事,他们是世界上失语的一群,他们即使是到了另外的世界仍 旧是没有人为他们带黑纱,没有人去悼念他们,他们是相同的一群人,所以在那个叫做“死 无葬身之地”的地方互相取暖。小人物的死亡,或者说毁灭,映照了底层人民对于生活的无 奈又无力、失望又渴望的情感,小人物的死展现出的是命运的悲惨,时代的悲剧,是当下人 性的深刻思考,体现出在这愚昧又浮华的生活中余华悲悯的情怀。3. 表达生存困惑余华曾说:我相信文学是由那些柔弱同时又是无比丰富和敏感的心灵创造的,作为先锋 小说的代表作家,苦难意识一直存在于他的作品当中,“历史有惯性。历史进程中的个体(前 提是有能力的个体)或许能够洞察这种惯性。”7当然余华就是能够洞察这种惯性的个体, 首先,可以看出第七天中苦难主题不再是余华写作的重点,而是转向对于现实的批判思 考,这也正是余华的敏感。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仍旧存在,但是今天生存的困惑在于生命的空 虚与时代的浮躁之下的人类信仰的缺失,是生命的困惑。其次,第七天揭露现实矛盾与 黑暗面的同时,并没能提出一个明朗解决的策略,而是建构了桃花源式的另一世界,同时又 是理想的困惑。当我们开篇看到的旧约创世记会认为余华在创作上会以带有上帝来救 赎人类意味的出现,但是看罢之后,正是当上帝看到如此荒诞的人世间也无能为力,存在的 我们看过后也满是困惑,这也余华想要表达出来的生存的困惑,面对这个时代的困惑。最后,我们能在作品中建构出来的那个“死无葬身之地”中看到带有着生命的温度,同 时相比余华之前作品的语言,这部小说也不再是完全的冰冷,暴力,血腥,冷峻,而是存在 着对于事物的宽容,“洗尽铅华呈素姿”而转向温情,大多数作家的共同成长经历,第七天 最后开放式的结尾,“死无葬身之地”让主题升华,倒影这现实的沉沦也带给人们希望,给 人们希望和再次出发的力量引人思考,叩问主题生存的困惑。小说与电影有相同之处。“我 们从未看到过一整部电影。这不是由于电影器材与技术条件的原因(电影成功的放映), 每个人都知道,电影里的关系都是部分的想象和部分的缺失”。 8小说的故事设计和建构也 是一样,“由于人类历史是曲折变化的,所以无论道德直觉或审美意识都很难超前于历史。” 9而第七天所表现出的生命的困惑,理想的困惑,生存的困惑,这些发展中的困惑,则 是在人类前进道路上不断追寻和解答的。结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暴露出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对于社会的黑暗面我们不 能麻木,不能把凸显出来的矛盾、问题当做理所当然和不去解决问题的借口,每个时代都有 每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现实生活的挫折和无奈不能磨平人们对生活的斗志和信心。第七 天最难能可贵的是揭露黑暗现实,让人绝望又给人希望,这样温情的转型让我们能够体会 到作者的用心良苦,巴金曾说:把心交给读者。我们解读小说同时也考虑到了现如今小说的 受众群体。现如今,小说并不是少数人阅读的,而是大多数人所能够接触到的,阅读不再仅 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读书,更是个人审美的一种提升,审美本身就是一种可以称之为高雅的 事物。余华的作品不同于今天市场上面的快餐小说,而是带有文学性和现代性的以及艺术欣 赏性价值的作品,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细心的解读和学习。“电影承担了艺术重要的 焦虑、缓释、导愚、娱乐和教化的功能。” 10同样小说也具有这样的功能。第七天作为 当代小说对社会存在的比较新的时代问题进行思考,主题意义更加深刻,让我们感受到一位 有良知的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期待余华未来的小说依然离我们不远。参考文献1 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2 杨兆青浅谈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特色J.青年文学家,2015,11:46.3 余华,王侃.我想写出一个国家的疼痛对话余华J.东吴学术,2010:25-324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2195 李艳丰从活着到第七天一一叙事转型与余华主体精神的成长J.文艺争 鸣,2015,02:158-165.6 作者不详.底层研究EB/0L.百度知道. 7 刘小川品中国文人2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39.8 法苏珊娜利昂德拉-吉格让-勒路易特拉特.电影随想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 社,2005:230.9 张晓琴中国先锋小说精神血统和文本来源的考辨J, 2009.10 丁亚平大电影时代:异彩纷呈的热播影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 社,2005: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