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及呈味物质ppt课件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20780476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味觉及呈味物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味觉及呈味物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味觉及呈味物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味觉及呈味物质,LOGO,内容概要,1 味的概念及分类 2 味感的生理基础 3 味的阈值 4 影响味感的因素,味觉,1 味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 :,味感是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这种刺激有时是单一性的,但多数情况下是复合性的。,LOGO,分类,涩味,辣味,鲜味,其他几种味感如碱味、金属味和清凉味等,一般认为也不是通过直接刺激味蕾细胞而产生的。,LOGO,2、味感的生理基础,食物的滋味虽然多种多样,但它使人们产生味感的基本途径却很相似:,味感受体主要是味蕾,其次是自由神经末梢,人的味蕾小部分在软颚、咽喉和会咽等处,大部分都在舌头表面的乳突中,在舌粘膜皱褶处的乳突侧面更为稠密。当用舌头向硬颚上研磨食物时,味蕾最易被兴奋起来 自由神经末梢是一种囊包着的末梢,分布在整个口腔内,也是一种能识别不同化学物质的微接受器。,3 味的阈值(C),阈值,是指能感受到该物质的最低浓度(mol/m3、或mg/kg等)。物质的阈值越小,表示其敏感性越强。,结论,LOGO,4 影响味感的主要因素,A 呈味物质的结构(内因),常见 糖类甜味,酸类酸味,盐类咸味,生物 碱苦味 其它 如 糖精、乙酸铅等非糖有机盐有甜味;草酸 无酸味而有涩味;碘化钾呈苦味而不显咸味等,总之 ,物质结构与味感关系复杂,有时分子结构上的微小改变也会使其味感发生极大变化。,B 温度,温度对味感有影响 味感在30上下较敏锐,而在50时各味觉多变得迟钝。 温度对不同味感影响的程度也不相同,其中对糖精甜度的影响最大,对盐酸酸味影响最小。,C 味觉的感受部位,甜味的味觉感 受敏感部位在 舌尖,苦味在 舌根,咸味在 舌侧前端,酸 味在舌侧后端,D 时间,易溶解的物质呈味快,味感消失也快; 慢溶解的物质呈味慢,但味觉持续时间长。,E 呈味物质的相互作用,不同的呈味物质共存时,相互之间会产生不同类型或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影响类型上有以下6种现象 对比现象:不同类型相互增强,如糖中放少量盐更甜等; 消杀现象:相互抵消,如酱油的咸味比同浓度的食盐水咸味淡;,变调现象:如吃奎宁后喝清水感觉有甜味; 阻塞现象:如吃“神秘果”后再吃酸味品感觉 不到酸味; 相乘现象:如味精中假如少量肌苷酸会使鲜味成倍增加; 疲劳现象:即常吃辣不辣等。,1 呈甜机理 2 影响甜味的因素 3 甜味物质,甜味与甜味物质,1 呈甜机理,夏伦贝格尔(Shallenberger)的AHB理论 甜味的风味单位(flavor unit): 是由共价结合的氢键键合质子和位置距离质子大约3的电负性轨道产生的结合。 化合物分子中有相邻的电负性原子是产生甜味的必要条件。 其中一个原子还必须具有氢键键合的质子。 氧、氮、氯原子在甜味分子中可以起到这个作用,羟 基氧原子可以在分子中作为AH或B基团。,已经研究或合成出的糖精衍生物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都具有甜味,在苯环上引入吸电子基团后为苦味,而将-NH结构上的H由烷基取代,则无味,显示出-NH结构对甜味的重要性。,Shallen berger的学说的不足: 解释不了同样具有AHB结构的化合物为什么甜味强度相差许多倍,补充学说 科尔(Kier)等对夏氏的AHB学说进行了补充,他认为在强甜味化合物中还具有第三个性征,即具有一个适当亲脂区域,可以增强甜度。补充后的学说称为AHB学说。 甜味分子的亲脂部分通常为r(-CH2-CH3 和 C6H5),可被味觉感受器上类似的亲脂部分所吸引,其立体结构的全部活性单位(AH、B和r)都适合与味觉感受器分子上的三角形结构结合, r基团(结构和位置)是强甜味物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局限性 (1) 不能解释多糖、多肽无味。 (2) D型与L型氨基酸味觉不同, D-缬氨酸呈甜味, L- 缬氨酸呈苦味。 (3)未考虑甜味分子在空间的卷曲和折叠效应。,A 甜味物质的结构 (1)聚合度:聚合度增大则甜度降低; (2)异构体:葡萄糖:,乳糖:; (3)环结构:-D-吡喃果糖 -D-呋喃果糖; (4)糖苷键:麦芽糖( -1,4糖苷键)有甜味, 龙胆二糖( -1,6糖苷键)有苦味。,2 影响甜味的因素,(5)空间结构:相邻两个羟基是差向位置 时有甜味;而反错和重叠位置无甜味。 (6)卤素取代:蔗糖的果糖部分羟基被卤 素取代,甜度增加。1,6-二氯代蔗糖 和4,1,6-三氯代蔗糖的甜度是蔗糖的 400倍和2000倍。 (7)单糖的C-1或C-2羟基脱去或C-1羟基被-OCH3取代,则 失去甜味。 (8)多元醇具有甜味,如甘油、木糖醇,若多元醇的羟基 间存在一个-CH2-,则无甜味。,B 温度 果糖随温度升高,甜度降低。(异构化) C 浓度 甜度随浓度升高而增强。 D 结晶颗粒大小 小颗粒易溶解,味感甜。 E 不同糖之间的增甜效应 5的葡萄糖+10的蔗糖15的蔗糖。 F 其它呈味物质的影响,3 常见甜味剂 (一)天然甜味剂 1、糖: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 2、糖醇:山梨醇、木糖醇、麦芽糖醇 3、糖苷:甘草苷、甜叶菊苷 4、二肽:天门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Aspartame) 5、氨基酸衍生物:二氢查尔酮类衍生物,1 糖类,2 糖醇类,山梨醇 木糖醇 麦芽糖醇 山梨醇(甜度约为蔗糖的70) 山梨醇具有清凉的甜味,食用后在血液中不能转化为葡萄糖,适宜作糖尿病、肝病、胆囊炎患者的甜味剂。 山梨醇耐酸、耐热性能好;保湿性强,可防止糖、盐等的析出;能增加食品的风味和保持甜、酸、苦味强度的平衡;有保持香气的作用;有防止淀粉老化的效用。,木糖醇,木糖醇是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和酒精,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4.2,甜度与蔗糖相似。 木糖醇被吸收后,可参与人体代谢,1g能产生4Kcal的热量。但是木糖醇代谢不受胰岛素的调控,不影响糖原的合成,也不影响血糖的含量,对糖尿病人是一种理想的甜味剂。细菌不能利用木糖醇,因此可用于防龋齿食品。 木糖醇广泛存在与相交、胡萝卜、 菠菜等果蔬中,工业上多以玉米芯、 甘蔗渣为原料制取。,麦芽糖醇(甜度为蔗糖的90%),麦芽糖醇在水中溶解度大,具有吸湿性,人体摄入后不产生热量,不会使血糖升高血脂合成,是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很好的甜味剂。 因其不能被细菌利用,所以也是防龋齿的甜味剂。 麦芽糖醇的甜度接近蔗糖,在食品加 工中可替代蔗糖使用。,3 苷类,甜叶菊苷,甜叶菊苷是多年生 草本植物甜叶菊的叶和茎中所含的一种二萜烯类糖苷。对热、酸、碱都比较稳定,溶解性好,甜度为蔗糖的200300倍。甜味纯正,残留时间长,后味可口,有一种轻快的甜感。 食用后不被人体吸收,并具有降低血压、促进代谢、防止胃酸过多等疗效。可用于肥胖和糖尿病人的甜味食品。可用作甜味改良剂和增强剂。 甜叶菊苷经过多年的使用实践和毒理学研究,证明安全无毒,使用时不加限制,可根据需要使用。,甘草苷及甘草提取物,甘草苷是多年生豆科植物甘草 的甜味成分,甜度约为蔗糖的 100500倍,甜味的特点是缓慢而 持久,略带异味,故很少单独使用。 甘草苷与糖共用,不仅可以减少糖的用量,还具有很好的增香效果。 安全性好,而且还具有解毒、保肝功能。,二 合成甜味剂 合成甜味剂是一类用量大、用途广的食品甜味添加 剂。 不少合成甜味剂对哺乳动物有致癌、致畸作用。 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合成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甜味素(阿斯巴甜)和安赛蜜。,糖精钠(sodium saccharin),邻甲苯酰磺酰亚胺,俗称糖精,常用的是其钠盐。,甜蜜素(sodium or calcium cyclamate),它的甜度是蔗糖的30倍,是我国应用最多的高倍甜味剂之一。 目前,中国、欧共体、澳大利亚、新西兰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批准使用甜蜜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指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