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ppt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20777263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一 启蒙运动 二 启蒙主义文论概述 三 法国启蒙主义文论 四 德国启蒙主义文论,启蒙运动概述,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一、何谓“启蒙”,“启蒙”( Enlightenment )的本意是“光明”、“照亮”或“启迪”。启蒙运动即“光明观念”的运动。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康德:何谓启蒙,启蒙就是人类从他加诸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中摆脱出来。不成熟状态是指没有别人的指导,人就不会使用他自己的理解力。要是这当中的原因不是因为缺少理解力,而是离开他人指导就缺乏果断和勇气来运用它,这一不成熟状态就是人加诸自身的了。故而,启蒙运动的座右铭就是:敢于聪明!勇于使用你自己的理解力!,启蒙运动的理性原则,人性论:自由、平等、博爱出于人的本性,是合乎理性的人道主义,提倡人的个性解放 。 自然神论:认为上帝创造世界和自然规律后,不再干涉世界上的事物,而让自然规律来支配一切,实际上是以理性为基础,避免了教会的束缚。,理性对权威的反叛,“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最无情的批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恩格斯,启蒙主义文论代表人物,法国:伏尔泰、卢梭、狄德罗 德国:鲍姆嘉通、莱辛、赫尔德、歌德、席勒 意大利:维柯,法国启蒙主义文论,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 1.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否定绝对君权; 2.思想文化上,提倡科学,反对宗教愚昧; 3.文学艺术上,批评古典主义,要求文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现实生活,为宣传启蒙思想服务,一、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言论与宗教自由,提倡自然权利说。,代表作:穆罕默德亨利亚特老实人天真汉论史诗哲学通信风俗论,1.艺术是发展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标准,“既然自然事物本身变化多端,它又怎么能受制于一种完全受习惯支配的共同的艺术法则呢?这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易变而不稳定的。所以,如果我们要透彻地理解艺术,首先必须了解艺术在不同国家发展的方式。 论史诗,2.反对盲目地模拟古人,“我们可以赞美古人,但不要让我们的赞赏变成盲从。为了更好地回顾过去并欣赏那些他们不能加以精确评价的古代作品,让我们不要对自然赋予的美闭上眼睛而使我们自己和自然遭受损失吧。”论史诗,3.肯定和强调各民族艺术的独立性与差异性,“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加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幽雅的风格。他们既没有英国人的力量,也没有意大利的柔和,前者在他们看来显得凶猛粗暴,后者在他们看来又未免缺乏须眉气概。” 论史诗,4.古典主义趣味的囚徒伏尔泰文艺思想的二重性,“我头一个把莎士比亚的大粪堆里所发现的珍珠指给法国人看,真料想不到有一天我竟帮助了人们把高乃依和拉辛的桂冠放在脚下践踏,来替一位野蛮的戏子贴金抹粉。” 英国通信,二、卢梭的文艺思想,让雅克卢梭(1712-1778) 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 与伏尔泰、狄德罗并称为启蒙运动的三大领袖 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 法国前期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生平及代表作品,出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自幼丧母,寄人篱下。“在人民中,纯朴的感情到处有,而在上等阶级里,只有利害与虚荣。” 论科学与艺术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依丝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1.批评和否定科学艺术,“艺术还没有能塑造我们的风格,没有教导我们的感情使用一种造作的语言之前,人类的风尚是粗朴的、自然的。” “我们的灵魂是随着我们的科学和我们的艺术之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 “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上升起,德行也就消失了。”,科学艺术的罪状种种:,1.科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罪恶和虚荣; 2.科学艺术的发展伤风败俗; 3.科学和艺术是闲暇的产物,反过来又滋长闲逸,造成时间的浪费; 4.文艺消弱勇敢和尚武德行; 5.科学艺术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2.返回自然,重视真情实感 浪漫主义的先声,“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围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上一切都变坏了。” 爱弥儿,三、狄德罗的文艺思想,狄德罗(1713-1784),法国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美学家、作家和评论家,法国启蒙主义最杰出的代表,“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主持编纂科学、艺术与手工业百科全书。,狄德罗的生平及代表作,学术著作:哲学沉思录盲人书简论戏剧艺术论绘画论天才 文学创作: 私生子一家之主修女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梳妆台风波:几位近臣向国王路易十五提出警告说,如果在每一位夫人、 小姐的梳妆台上,都放有这套百科全书的话,那将会危及到国家的安全。 1766 年,对于百科全书作者们的迫害达到了顶点。一位高等法院大法官狂叫着:“哲学家的书烧够了!现在该是烧哲学家本人的时候了!”,1784 年7 月30 日,狄德罗在巴黎去世,终年71 岁。临终时说“我死后,随便人们把我葬在哪里都行,但是我要宣布我既不相信圣父,也不相信圣灵,也不相信圣族的其他任何人!” 他女儿听到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例如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 恩格斯,1.艺术创作论,艺术的本质:摹仿 摹仿的对象:自然广阔的社会生活 摹仿的方式:服从自然,忠实自然,表现自然 摹仿的要求:逼真 反对消积摹仿,提倡积极创造想象,“想象,这是一种素质,没有它,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有理性的生物,甚至不能算是一个人。”,2.“严肃喜剧”理论,“我们已经有了两个极端剧种,那就是喜剧和悲剧。但是人不总是在悲哀里或喜乐里,所以应该有一个介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剧种。”,狄德罗在此提出了怎样一种新的戏剧样式?此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的戏剧?,何谓“严肃喜剧”?,“只要题材重要,诗人格调严肃认真,剧情发展复杂,那么即使没有诗人发噱的笑料和令人战栗的危险,也一定有引起兴趣的东西。而且,据我看来,由于这些行动是生活中最普遍的行动,以这些行动为对象的剧种应该是最有益、最具普遍性的剧种。我把这种戏剧叫做严肃戏剧。”,“严肃喜剧”概念,“严肃喜剧”又称“市民剧”,即今天的正剧或悲喜剧,以人类的美德和本分为主题,重在反映市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市民形象,能帮助和引导人们树立爱道德、恨罪恶的理念。,3.戏剧的“情境”说,情境,即指人物性格所处的境遇和生存的环境。,知识回顾:亚里士多德对情节与性格的认识 “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性格则占第二位。” “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文艺复兴至新古典主义以来性格喜剧的弊端:,“到目前为止,在喜剧里,性格是主要对象,处境只是次要的。过去,人们从性格引出情节线索,一般是找些能烘托性格的场合,然后把这些情景串起来。只要人物性格渲染过分些,观众心里就会想这人物不是我。” 弊端:人物性格的类型化、简单化、夸张化;剧中情境远离观众现实处境,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人物性格决定于其处境,“如果人物的处境愈棘手愈不幸,他们的性格就愈容易决定。试想你的人物所要度过的二十四小时是他们一生中最动荡最颠沛的时刻,你就可以把他们安置在尽可能大的困境之中。”,在与普遍性情境的对比中彰显人物性格,“人物的处境要有力地激动人心,并使之与人物的性格成为对比,同时使人物的利益互相对立。应该使一个人不破坏别人的计划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使大家关心同一事件,然而每个人希望这事件按照他的想法发展。”,德国启蒙主义文论,一 莱辛 二 赫尔德,德国启蒙主义文论的特点,1.启蒙运动的任务:不像法国那样制造反封建制度的革命舆论,而是首先以统一国家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2.文艺领域:运动前期(70年代前)表现为对法国古典主义的摹仿,后期表现为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为发展统一的民族文学而斗争。,一、莱辛的文艺思想,莱辛(1729-1781)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优秀剧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 德国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奠基人。 出生于萨克森一个牧师家庭,广泛涉猎神学、自然科学、哲学、语言学、文学等诸多领域,学识渊博,莱辛代表作,文艺著作:文学书简拉奥孔汉堡剧评,1.反对新古典主义,建立民族文艺,“莱比锡与苏黎世之争”(1741年) 莱比锡大学教授高特雪特主张走法国新古典主义之路 苏黎世大学教授波特马和布莱丁格提倡英国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发展道路 莱辛明确反对高特雪特,支持苏黎世派,在论争中脱颖而出。,盛赞莎士比亚,“就是在按照古人的标准来判断这件事,莎士比亚也是一位远比高乃依伟大的多的悲剧诗人,尽管高乃依很了解古人,而莎士比亚几乎全不知道他们。” 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走德国民族自己的文艺之路,寓言猴子和狐狸 猴子吹牛皮:“你说说看,有哪一种动物的动作灵巧得我无法模仿!” 狐狸:“那么请你告诉我,有哪种动物下贱得会想起来要模仿你?”,2.诗画之辨:肃清新古典主义美学的影响,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兼论的若干观点 重点区分造型艺术与诗的界限,引导德国艺术走上现实主义道路。,知识背景介绍1:“诗如画”理论传统,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 贺拉斯:“诗犹如画。” 达芬奇画论、笔记对诗画的区分 17世纪新古典主义艺术家:人们在诗中追求画意,在画中追求诗意,知识背景介绍2:雕塑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大理石群雕,高约184厘米,阿格桑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佐罗斯、阿典诺多罗斯三人创作于约公元前一世纪,1506年出土于罗马,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美术馆。,拉奥孔局部,为什么拉奥孔及其儿子在极端痛苦之中不是放声哀嚎,而仅仅是微张嘴巴叹息?,知识背景介绍3:温克尔曼及其古代艺术史,温克尔曼(1717-1768),卓越的艺术史家和文艺理论家。近代欧洲第一个对古希腊艺术进行全面、彻底、认真、细致研究的人,影响深远。代表作对各系列绘画和雕刻的反思(1755)、古代艺术史(1764),“诗画一致”,“有一点似乎无可否认,绘画可以和诗有同样宽广的界限,因此画家可以追随诗人,正如音乐家可以跟随诗人一样。”,“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对拉奥孔的解读,“无论是就姿势还是就表情来说,希腊艺术杰作的一般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希腊人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一个伟大的沉静的灵魂,尽管这灵魂是处在激烈情感里面;正如海面上尽管是惊涛骇浪,而海底的水还是寂静的一样。”,拉奥孔在身体上的极端痛苦“表现在面容和全身姿势上,并不显出激烈情感”;“身体的痛苦和灵魂的伟大仿佛经过衡量,均衡地分布于全体结构”。,化激情为静穆,莱辛的反驳1:诗与画之间的界限,A 、摹仿的媒介不同:画以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为符号(空间艺术),诗以时间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时间艺术);,B、 摹仿的对象不同:画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静态美人体美和精神美),诗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再时间中持续的事物(动态美思想感情和故事情节)。 C 、艺术作品的效果不同:绘画作用于人的视觉,诗作用于人的听觉(联想)。,莱辛的反驳2:诗与画不同的美学原则,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的最高原则美 诗的最高原则真 雕塑拉奥孔把人物的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并非哀号就显出心灵不高贵,而是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有违形体美。,莱辛的反驳3:造型艺术应表现包孕性的顷刻,包孕性的顷刻事物发展即将抵达而又尚未到达激情顶点的瞬间 选取拉奥孔叹息的瞬间进行表现,更能引发观众的丰富联想,结 论,“最能产生个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我们愈看下去,就一定在它里面愈能想出更多的东西来。” 如果选择激情的顶点,“想象就不能往上面升一步,也不能往下面降一步;如果上升或下降,所看到的拉奥孔就会处于一种比较平凡的因而是比较乏味的状态了。”,莱辛对诗画界限区分的重大意义,诗画一致说的弊端:在诗中求画,只注重描写外表,以美为尚;在画中求诗,往往忽视现实美的刻画,走向抽象和寓言化。莱辛否定诗画一致说的目的是要引导德国文学艺术走向现实主义道路。,3.市民剧理论,“就喜剧来说,人们想到对滑稽玩意的喜笑和对可笑的罪行的讥讽已经使人腻味了,倒不如让人轮换一下,在喜剧里哭一哭,从宁静的道德行为里找到一种高尚的娱乐;”,“就悲剧来说,过去认为只有君主和上层人物才能引起我们的哀怜和恐惧,人们也觉得不合理,所以要找出一些中产阶级的主角,让他们穿上悲剧角色的高底靴,而在过去唯一的目的是把这些人描写得很可笑。”,市民剧对传统戏剧的变革,a.表现市民和市民生活; b.艺术家脱离宫廷,走向民间,真实描写现实 c.用单纯自然的日常生活语言取代华而不实的贵族语言 d.宣传平民道德,发挥戏剧的道德教育功能 e.批判三一律 f.主张戏剧以性格为中心,二、赫尔德的文论,(1744-1803)出身于纺织手工业者家庭,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历史学家,德国“狂飙突进”文学运动理论纲领的制定者。代表作有论德国现代文学片段、批评之林、论莪相和古代民间的诗歌、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等。,“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也是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参加该运动者多属市民阶级的青年作家,运动的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狂飙突进”运动的基本精神,1.唤醒民族意识,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发扬文学的民族风格; 2、反对封建束缚,崇拜天才,强烈要求个性解放; 3、受卢梭“返回自然”的思想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 代表作品: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1.反对新古典主义趣味,重视民族文学的独特价值,各民族文学决不是“希腊文学的奴隶和殖民地”。 “一个民族越是粗犷,这就是说,它越是活泼,就越富于创作的自由;它如果有歌谣的话,那么它的歌谣也就必然越粗犷,这就是说,它的歌谣越活泼,越奔放,越具体,越富于抒情意味。” 不能以古希腊文学抹杀个民族文学的特点和独创性。,2.重视民间文学,强调文学与普通人民的血脉联系,赫尔德第一个使用“民歌”概念的人,也是最早搜集民间文学的学者之一。 “民歌是各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心声”,“我们如果没有普通人民,我们也就没有自己的群众、民族、语言和文学,它们将不会活在我们心中,不会对我们起作用。诗人一向是人民的创造者;诗人为人们创造喜悦,教育,工作,宗教,语言。”,3.诗的魅力在于感人肺腑 诗力说,“艺术家是通过形象来感染我们的,他企图以艺术的幻象直接诉诸我们的视觉,使我们一下子便能领会整个画面;诗人却要感动我们的心灵,他利用语言和精神力量逐渐地感染我们,逐渐地展开他所构想的画景。” 诗人是第二造物主诗歌是对“那创造万物并予以命名的上帝”的摹仿。,4.文学史观念将社会学、生物学等理论引入文学史研究 5.“移情的批评方法” 6.“典型”理论,意大利维柯的新科学,维柯(1668-1744),意大利启蒙运动时期法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近代社会科学的创始人。出生于那不勒斯,曾任那不勒斯大学修辞学教授和王室史官。代表作新科学。,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的原则,从中得出关于各民族自然法的一些新原则,“新科学”主要指历史科学或社会科学,试图将社会科学纳入到科学的体系中。,人类历史发展与文学类型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时代: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 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想象(形象思维)推理(抽象思维) 文学类型的变迁:诗哲学和散文,“人的时代”以前 “由于人类推理力的欠缺,崇高的诗才得以产生,崇高到一种程度,使得后起的各派哲学、诗艺和文学批评都没有能赶上或超过它,甚至妨碍它的创造。”,原始思维想象的特征,原始思维是一种想象思维,或曰形象思维,具有如下两个特征: “以己度物”凭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衡量事物,“把自己的本性转到事物身上去”。 “想象性的类概念”用形象鲜明的个别具体事例来代表同类事物。 原始思维是一种诗性思维,“按照诗的本质,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是崇高的诗人,又是崇高 的哲学家,因为哲学把心从感官那里抽开来,而诗的功能则把整个的心沉浸在感官里;哲学飞腾到普遍性相(一般),而诗却必须深深地沉没到个别事物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经济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