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史

上传人:门**** 文档编号:120775064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航天史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航天史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航天史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庆石化第四小学五年二班王晨景 海 鹏翟 志 刚刘 伯 明景海鹏景海鹏翟志刚翟志刚刘伯明刘伯明曾任空军试训中心某团飞行教员,飞过歼七、歼八等机型,安全飞行95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翟志刚的个人简历个人简历翟志刚,男,汉族,黑龙江龙江县人,党员,大学文化、双学士。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上校军衔。20多里地,别的同学都住校,但懂事的伯明为了省住宿费和餐费,每天骑自行车往返40多里路,也因此要比别的孩子早起两三个钟头。高一暑假,刘伯明还到一个砖场做过工。1985年,空军招飞在县城初试时,刘伯明的父亲才知道儿子悄悄报了军校,父亲记得儿子说过:“家里的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大笔费用。”面对儿子的懂事,父亲感到骄傲。那一年,经过.刘伯明的个人简介 1966年9月,刘伯明出生在黑龙江省依安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他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小时候,家里很穷,刘伯明很懂事。假期里,他上山放猪。在依安一中读书时,学校离家有战友几乎都已调动或转业了,但无锡对他来说,仍然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正是在这里,景海鹏真正成为了一名飞行员;也是在这里,他结婚、生子 景海鹏的简介 景海鹏成为“神七”正选航天员的消息传来后,无锡机场也一下子热闹起来。1991年至1997年初,他的飞行生涯是在这里度过的。尽管当年的领导和神舟七号升天了!神州七号成功降落!翟志刚出舱了!翟志刚踏出了太空第一步 中国航天事业自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队伍。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空间技术空间技术.1.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年4月月24日成功地研制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通信广播卫星系列、列、“风云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卫星系列,“资源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2.运载火箭。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运载火箭。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种不同型号的号的“长征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长征”系列运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布将“长征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次发射;1996年年10月至月至2000年年10月,月,“长征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次发射成功。3.航天器发射场。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航天器发射场。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天合作的能力。4.航天测控。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航天测控。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进水平。5.载人航天。中国于载人航天。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1999年年11月月20日至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空间应用空间应用 中国重视研制各种应用卫星和开发卫中国重视研制各种应用卫星和开发卫星应用技术,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应用技术,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星导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中,遥感卫星和通信卫研制和发射的卫星中,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约占星约占71%,这些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这些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科技、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有关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有关部门还积极利用国外各种应用卫星开展应部门还积极利用国外各种应用卫星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1.卫星遥感。中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卫星遥感。中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研究、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在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开发和推广工作,在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机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部分省市和中国科站等机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部分省市和中国科学院的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机构已经建立起来。这些专学院的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机构已经建立起来。这些专业机构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了气象预报、国土普业机构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了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灾害监测、环境保护、海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灾害监测、环境保护、海洋预报、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应洋预报、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特别是卫星气象地面应用系统的业务化用研究工作。特别是卫星气象地面应用系统的业务化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使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有了明显的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有了明显的减少。2.卫星通信。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通信卫星通信。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通信卫星,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广播和教育事业的卫星,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广播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在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方面,全国建有数十座大中型卫星通信发展需求。在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方面,全国建有数十座大中型卫星通信地球站,联结世界地球站,联结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卫星通信话路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卫星通信话路达2.7万多条。万多条。中国已建成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国内卫星通信话路达中国已建成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国内卫星通信话路达7万多条,初步万多条,初步解决了边远地区的通信问题。甚小口径终端解决了边远地区的通信问题。甚小口径终端(VSAT)通信业务近几年发展通信业务近几年发展较快,已有国内甚小口径终端通信业务经营单位较快,已有国内甚小口径终端通信业务经营单位30个,服务小站用户个,服务小站用户15000个,其中双向小站用户超过个,其中双向小站用户超过6300个;同时建立了金融、气象、交个;同时建立了金融、气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电力、卫生和新闻等几十个部门的通、石油、水利、民航、电力、卫生和新闻等几十个部门的80多个专用多个专用通信网,甚小口径终端上万个。在卫星电视广播业务方面,中国已建成通信网,甚小口径终端上万个。在卫星电视广播业务方面,中国已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和覆盖全国的卫星电视教育系统。中国从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和覆盖全国的卫星电视教育系统。中国从1985年开始利用卫星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目前已形成了占用年开始利用卫星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目前已形成了占用33个通信个通信卫星转发器的卫星传输覆盖网,负责传送中央、地方电视节目和教育电卫星转发器的卫星传输覆盖网,负责传送中央、地方电视节目和教育电视节目共计视节目共计47套,以及中央套,以及中央32路对内、对外广播节目和近路对内、对外广播节目和近40套地方广套地方广播节目。卫星教育电视广播开播十多年来,有播节目。卫星教育电视广播开播十多年来,有3000多万人接受了大、中多万人接受了大、中专教育与培训。近年来,中国建成了卫星直播试验平台,通过数字压缩专教育与培训。近年来,中国建成了卫星直播试验平台,通过数字压缩方式将中央和地方的卫星电视节目传送到无线广播电视覆盖不到的广大方式将中央和地方的卫星电视节目传送到无线广播电视覆盖不到的广大农村地区,使中国广播电视的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中国现有卫星电视农村地区,使中国广播电视的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中国现有卫星电视广播接收站约广播接收站约18.9万座。在卫星直播试验平台上,还建立了中国教育卫万座。在卫星直播试验平台上,还建立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面向全国开展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服务。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面向全国开展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服务。3.卫星导航定位。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外导航卫星,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并在大地测量、船舶导航、飞机导航、地震监测、地质防灾监测、森林防火灭火和城市交通管理等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在1992年加入了国际低轨道搜索和营救卫星组织(COSPAS-SARSAT),以后还建立了中国任务控制中心,大大提高了船舶、飞机和车辆遇险报警服务能力。空间科学 中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探空火箭、探空气球开展了高层大气探测。在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开展了一系列空间探测和研究,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环境探测资料。近年来,开展了空间天气预报的研究工作及相应的国际合作。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利用返回型遥感卫星进行了多种空间科学实验,在晶体和蛋白质生长、细胞培养、作物育种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中国空间科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创新成果,在空间物理学、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对外开放的国家级实验室,建立了空间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具有支持进行空间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近年来,利用“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对近地空间环境中的带电粒子及其效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测,并首次完成了微重力流体物理两层流体空间实验,实现了空间实验的遥操作。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1975年年11月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道(LE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和太阳同步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SSO)的长征系的长征系列火箭。列火箭。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长征火箭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开始走向国际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长征火箭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并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工程。“神舟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在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在20世纪世纪末期至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程。1999年年11月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2001年年1月月10日日1时时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3年年1月月5日晚上日晚上7时许,时许,“神舟神舟”四号飞船在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2年年12月月30日零时日零时40分,分,“神舟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射中心发射升空。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意见。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 学技术发展远景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 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立发展的道路。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 一领导中国的航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建立中国 导弹研究工作的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初步意见。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 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 向中央报告,提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 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的方针。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 八年至一九六七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划纲要。年)发展规划纲要。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 议开展中国卫星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工程的研究工作。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 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 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五八一”任务,成立了任务,成立了“五八一五八一 小组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八月,第一设计院,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八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十一成立。十一 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技术十年(一九五 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划纲要。划纲要。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著名科学家建 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 学术活动。中国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展 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五八一”任任务,成立了务,成立了“五八一五八一 小组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八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十一计院落。八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十一 月,迁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箭发射场。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上 指出: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一九六一九六0年二月十九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年二月十九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燃 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一九六一九六0年十一月五日,中国仿制的苏联年十一月五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导弹首 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火 箭发射试验失败。一九六三年一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箭发射试验失败。一九六三年一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航行委 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研究制订星 际航行长远规划。际航行长远规划。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 一一 九七九七0年或一九七一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年或一九七一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再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再次次 发射试验,获得成功。发射试验,获得成功。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九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九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一九六五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一九六五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一机械工业部制订的一 九六五至一九七二年运九六五至一九七二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载火箭发展规划。中央专委责成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卫星系列中央专委责成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卫星系列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一九六五年十月,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一九六五年十月,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学技术委员会的委 托,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托,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方案论证会。一九六六年六月三十日,周恩来总理视一九六六年六月三十日,周恩来总理视察酒泉运载火箭发察酒泉运载火箭发 射基地,观看中近程火箭射基地,观看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祝贺发射成功。发射试验,祝贺发射成功。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一九六六年十一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开始研制。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 行试验基本成功。一九六七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试射成功。一九六八年二月二十日,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一九七0年一月三十日,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一九七0年四月二十四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 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 于“五一”节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人员代表。一九七一年三月三日,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 号”。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一九七一年九月十日,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 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二十九日返回地面。一九七九年一月七日,远程火箭试验一种新的发射方式,获得成功。一九八一九八0年五月十八日,中国向太平洋年五月十八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预定海域成功地发 射了远程运载火箭。中射了远程运载火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六六月十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月十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邓小平、胡耀邦、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陈云、彭真、李先念、陈云、彭真、徐向前等领导人出席,胡耀邦作重要讲话。徐向前等领导人出席,胡耀邦作重要讲话。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日,中国用一枚运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载火箭发射了三颗 科学实验卫星。科学实验卫星。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二日,潜艇水下发射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二日,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回收舱准确地溅落在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回收舱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中共中央军委发电致贺。定海域。中共中央军委发电致贺。一九八四年四月八日,中国第一颗地一九八四年四月八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 卫星发射成功。十六卫星发射成功。十六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一百二十五度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一百二十五度 赤道上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赤道上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三十日,发电致贺。三十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行庆祝大会。一九八六年二月一日,中国发射一颗一九八六年二月一日,中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二十日,卫星定点成二十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神舟一号(无人)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发射,21日回收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二号(无人)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发射,1月16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三号(无人)时间:2002年03月25日22时发射,4月1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四号(无人)时间:2002年12月30日零时发射,2003年1月5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五号(载人)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21小时后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 搭载人数1人:杨利伟 宇航员梯队: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 神舟六号(载人)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发射,115小时33分钟后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 搭载人数2人:执行任务宇航员:费俊龙,指挥长 聂海胜,操作手 后备宇航员 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神舟七号(载人)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发射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从神舟1号到神舟7号,从无人驾驶到有人驾驶,从单人驾驶到3个人驾驶,从没有多少安全到安全无比,从不敢移动到跨出仓门,太空行走到。我国的航天发展史真是伟大啊!无人驾驶的航天飞船都成功发射这是神州一号这是神州二号这是神舟三号这是神州四号神州五号,是中国第一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船,成功。我是神州五号我是神州六号我国首次发射了二人航天飞船,成功了!我是神州七号我国首次发射三人航天飞船,成功!翟志刚跨出飞船的第一步,也是我国最为骄傲的事,是翟志刚帮我们完成了这个愿望,是他为我国做出了这个伟大的事,使我国赶上那些 发达的国家。这一次就要乘神舟七号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将进行首次出舱活动中,把中国人的足迹印在飞船舱外的茫茫太空之中。我们热切期待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满怀豪情、满怀喜悦,13亿中国人将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当中国航天员走出飞船舱门迈进太空的第一步起,就将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全新的开始。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3年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首飞太空再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神舟飞船的6次完美飞行,是中国航天事业6次新突破。从发射、返回、测控、环境控制。神州五号太空育种 巨型南瓜重逾300斤。太空南瓜每周施一次农家肥,最多时一天能长10斤,成熟后的重量在五六百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