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说明顺序训练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119859698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说明顺序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说明顺序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说明顺序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训练(三)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指的是说明类文章说明事物或者事理时候采用的顺序,而非说明类文章的结构顺序。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时间顺序”:多用于说事物的发展、变化、建造及产品的生产过程。有表示时间的词语:首先、其次等,从古到今,从上午到下午,从一点到两点等。比如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时间顺序来说明的。2、“空间顺序”:按事物的位置、形状、构造等方位顺序介绍事物。有表方位的词语,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等。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故宫博物馆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3、“逻辑顺序” 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及事理的关系说明事物及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介绍高科技产品、科技知识原理等) 。通常包括: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个别(特殊),等等。如苏州园林,就是运用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标志性词语(比如:表示时间或者空间的名词)。当然,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除了时间和空间顺序外,就是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多用于“事物说明文”。“逻辑顺序”多用于事理说明文。 三种顺序的作用都能使说明对象条理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上是说明文几种常见的说明顺序。针对不同的说明对象,我们应用不同的说明,但实际上这几种说明顺序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综合运用,只是以哪种说明顺序为主罢了。 另外,“说明文的结构顺序”一般有两种:总分式(分总或者总分总)和层进式。事物说明文的文章结构多采用“总分式”,事理说明文的文章结构多采用“层进式”。如何理清说明顺序?一是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或由前到后,或由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由中间到四周,或按东西南北方位顺序。二是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说明文语段中往往借助一定的词句表明层次和顺序,连接内容,组织材料。各种顺序在语言上都有一定的标志。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所以,把握这些语言“标志”,可顺利地理清说明顺序。三是分清主次,综合归纳。有时一篇文章不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方式揉合起来,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考点测试】一、下面是两段内容关联的文字,其中第二段文字顺序混乱。联系第一段文字,将第二段带序号的句子合理排列,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一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部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 把整个一座古镇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 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可见其对水的依逐 古镇的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挨挨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 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顺序: 二、指出下面这四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襄阳郡;三国、晋、隋亦设襄阳郡;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设襄阳府;元设襄阳路;明、清设襄阳府;民国初设襄阳道:新中国设襄阳专(地)区。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我爱小店整齐清洁。几天紧张的考试过去了,今天一放学,我又来到小店。几天没来,小店又换了模样。原来的棉门帘,如今换上了带孔雀图案的塑料珠帘,鲜艳夺目;两边的窗台上新添了十来盆月季花,开得正旺。屋里,柜台正前方的三格货架上层放着酒、罐头之类的食品,中层放着糖、茶叶、水果等,下层是面包、挂面等;柜台东边货架上层放着毛巾、手绢等等,下层放着针、线,纽扣和肥皂;正中货架的上方,端端正正地挂着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一面鲜红的卫生流动红旗。大家进了小店,都有一种舒服、亲切的感觉。三、 实至名归话“襄阳”高伟凡 2010年11月26日,国务院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在鄂西北,古老的汉江流贯襄阳盆地。及至1951年,以襄阳县的中心地带南岸的襄阳镇(县城)、北岸的樊城镇合设“襄(阳)樊(城)市”,面积300多平方千米。时隔32年,国家开始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1983年撤销襄阳地区,所辖各县划属已升格的襄樊市,使其规模骤然增至近2万平方千米。襄樊,乃两个小地方的统称,设市后也多为“襄阳”(地区)管“襄樊”(县级市),与周边县市从无称谓上的纠葛。然而,当襄樊市取代襄阳地区后,周边县市变成下属,形成“襄樊”(市)管“襄阳”(县、区)的格局,难免平添“辈分”颠倒、“位子”坐错之感。悠久历史非“襄阳”不能延续。“襄阳”之称,始于西汉所设襄阳县,得名于县治地处襄水(今南渠)之北,至今2200年。由此,故至今称“襄阳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这里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无不注明发生地为“襄阳”。东晋朱序守城抗击前秦,其母韩夫人率众女修城助战,今存“夫人城”。因三国故事,襄阳更负盛名:襄阳人庞统号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襄阳城”外,有“古隆中”“刘备马跃檀溪遗址”等。厚重文化非“襄阳”不能承载。唐代诗人孟浩然生长于此,世称“孟襄阳”;宋代书画家米芾移居此地,自号“襄阳居士”,今有“米公祠”“米公路”。襄阳之名盛名远播,天津有“襄阳道”,上海有“襄阳路”,港、台乃至美国、日本也有街道冠名“襄阳”。以“襄阳”为主体,仅唐代便有诸多诗篇,名句如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更有诗名直称“襄阳”者:苏轼襄阳乐、李白襄阳歌和襄阳曲等。偌大地域非“襄阳”不能涵盖。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襄阳郡;三国、晋、隋亦设襄阳郡;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设襄阳府;元设襄阳路;明、清设襄阳府;民国初设襄阳道:新中国设襄阳专(地)区。显而易见,在饱经2200年风霜的“襄阳”膝下,问世不足60年的“襄樊”难以望其项背,勉为其难则带来无尽的窘迫:顶替襄阳充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感文不对题,以“襄樊”领率周边县市又不具涵盖能力,阐述当地历史、文化总要赘加注解,国内乃至海外“襄阳人”认祖归宗困惑不已不过,“襄阳”若用于市名,下属襄阳区便要同时更名:其前身襄阳县早于1992年由襄樊市区移治县境张湾镇,2001年改县为区。由于襄阳区并非市政府驻地,如今不与市同时更名将形成大、小“襄阳”同名异地的误区。查襄阳县在古代曾兼为“襄州”治所,此时改称“襄州区”顺理成章。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襄樊市及襄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次转折,“襄樊”不再小材大用、力不从心,襄阳”不再大材小用、无处施展,以“名正言顺”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没有谁比“襄阳”更适宜承载千百年的一方文化,更适宜涵盖上万平方千米的疆土,更适宜充任引领当地顾后瞻前的旗帜,魂牵梦萦的大“襄阳”终于回来了1、第段画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说明顺序?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好处是什么?(3分)2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3选文第段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我国湖泊数量锐减 _2011年,在科技部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下,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湖泊治理调查。这也是我国首次设立以掌握我国主要湖泊现状、完善中国湖泊数据为目的的重大项目。来源:Z,xx,k.Com调查数据表明,近30年来,长江流域消失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96个,近50年来我国消失的面积大于I平方公里的湖泊多达243个。以2005年和2006年为基准年,有关部门对湖泊数量、面积和分布现状进行遥感调查,并开展了面积大于I0平方公里主要淡水湖泊的水量、水质和水生资源系统调查。调查表明我国湖泊总体变化态势为,北方和西北千早区期泊水位下降,盐碱化萎缩现象严重,青藏高原湖区湖泊水黄与湖面波动剧烈,云贵高原湖泊生物多样性下降,水质降低明显,东部平原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湖泊的变化给生物多祥性也带来了重大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是,长江流域多数湖泊土著鱼类受外来物种入侵、江湖阻隔和过捕滥捞等因素影响而濒危。又如,滇池在20世纪50年代记裁有土著鱼类26种,列2000年后分布于湖体的仅有4种,在2007-2010年的两次调查中仅发现I种。同样,在云南的泸沽湖,原来有4种土著鱼类,但引进外来鱼类后,在2007-2008年两次调查中仅发现l种。据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的太湖,鱼类资源种类由20世纪60年代的106种下降到目前的60-70种、洄游性鱼类几乎绝迹。水生植物多样性也显著F降。以滇池为例,20世纪50年代记载水生植物有100余种,最近的两次调查仅发现19种,约80%的种类消失。其余湖泊水生植物种类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如今,人们主要通过控制陆源污染、湖泊底泥清淤、调水引流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来治理湖泊环境。但更为重要的是,对湖泊治理需要科学和长远的认识,需要短期治标和长期治本相结合,在逐步控制流域点源与面源污染问题后,从流城整体角度对湖泊流城实施一体化综合管理。1(2分)请从文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将题目补充完整。_ 2(2分除了列数字外,本文还主要采用了_、_的说明方法。3(2分)文中“调查表明”和“调查数据表明”是不是多余的?说出你的理解。_ 4 (2分)说说文中“湖泊的变化给生物多样性也带来了重大影响”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_ 5 (2分)长江流域多数湖泊上著鱼类濒危,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一、结语:要遵循作者的思路,考虑语脉是否相承。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该题为续写式衔接,文段是一描写的语段,要注意描写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以及修辞的运用,注意上下文衔接,所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二、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说明顺序,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说明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段文字采用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襄阳”作为行政区域冠名的演变过程,从而充分说明从古至今“襄樊”长期称“襄阳”。段文字采用了空间顺序,以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为立足点,方位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这段话在介绍小店时,先写了店外,接着写屋里,是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写的。在介绍店外时,先写了塑料珠帘,再写两边窗台上的月季花,是按先中间再两边的顺序;在介绍店内时,柜台货架摆放的位置;在介绍每层货架的货物时,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最后介绍了正中货架摆放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卫生流动红旗。三、1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说明顺序及其作用。第一问的答案显而易见。解答第二问,可以围绕本段的中心内容去说。答题模式为:采用了的说明顺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名称)的特点。答案:时间顺序采用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襄阳”作为行政区域冠名的演变过程,从而充分说明从古至今“襄樊”长期称“襄阳”。2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画线句可知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其作用,就是要答出用该说明方法突出了事物什么特点。答案:作比较把“襄樊”与“襄阳”地域名称的作用加以比较,使襄阳“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的特点更加突出。 3答案:不能。因为第段补充说明了襄阳区更名为襄州区的原因,同时与上文形成照应,如果去掉,说明不够科学、全面。四、1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2举例子 作比较3不是多余。表明下面的内容有据可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近即可) 4承上启下(过渡)5湖泊数量减少,外来物种人侵,江湖阻隔,过捕滥捞。(只答后三点得1分)【方法指津】说明文阅读解题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当然不能在试卷上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注意关注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 再读题干:认真审题,找准有用信息、解准有用信息,能从题干中领会命题意图,找准答题方向,判断答题区位、用准答题方法。准确表述:这是落实到纸笔测试上最重要的一步,是得分的关键。要求语言要简明,条理要清楚,要点要全面。三、2011贵州六盘水小心涂改液伤着你目前,涂改液已经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学生文具。据调查,大中城市中小学生的位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这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十分刺鼻的气味对人体有害?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5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五天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79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并散发出刺鼻气味。实验证明,这类物质吸入人体内或粘在皮肤上,会危害人体健康,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因为涂改液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燥、易挥发的特点,所以尽管作为涂改液溶剂的卤代烃和苯系物对身体有害,但在未找到合适替代物之前还要沿用,因此,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1本文的说明顺序(2分)(考点四判断说明类文章的说明顺序)答案:逻辑顺序2第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说明方法,说明(3分)答案:列数字(据)涂改液已经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学生文具。3请概括说明涂改液是怎样危害人体的。(2分)答案:涂改液中的有害物质,在使用后会挥发游离于空气中,被人吸人引起慢性中毒,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痛、恶心、吸入量过大甚至会危及生命。4第段中“合适替代物”指什么?(2分)答案:具备涂改液特点的无毒物质。5第段划线句子中“逐渐”一词可以删掉吗?为什么?(3分)答案:不能删去。“逐渐”说明了慢性中毒现象的消失需要一个过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