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微生物检验.ppt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9797384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微生物检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医疗器械微生物检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医疗器械微生物检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医疗器械微生物限度检验,2,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真菌菌落数,控制菌,3,概述,微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 特点: 1、个体微小,一般0.1mm 2、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 的,非细胞的 3、进化地位低 分类:原核类:二菌,四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4,5,概述,医疗用品的分类 按医疗用品与人体接触的性质以及对人体使用安全性要求分三类: a) 类医疗用品:接触人体完整皮肤的医疗用品 b) 类医疗用品:接触人体未破损粘膜的医疗用品 c) 类医疗用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液 以及接触破损皮肤和粘膜的医疗 用品,6,常用检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二部附录XI 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GB 15979-2002 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 ISO11737-1:2006 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Microbiological methodsPart1: Determination of a population of microorganisms on products,7,8,实验条件,无菌操作技术 实验环境 实验器材,9,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学基础 微生物实践基础 无菌操作意识,10,实验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或隔离系统; 定期按GB/T16292-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实验中监控:实验时将制备好的营养琼脂平板打开放于实验台上,至实验结束收起,30 35培养48h,菌落平均数应小于1cfu/90mm。,11,实验器具,仪器 超净工作台、光学显微镜、恒温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薄膜过滤装置、比浊仪等。 用具 试管、注射器、三角瓶、刻度吸管、移液器、精密PH试纸、滤膜、滤杯、剪刀、镊子、无菌服、牛皮纸等。,12,实验准备,实验环境保证 实验试液 培养基 灭菌方法,13,实验环境保证,环境清洁,表面消毒( 75%(V/V)乙醇、新洁尔灭(1:1000)溶液或其他适宜消毒溶液) 空气过滤系统,紫外灯或臭氧空气消毒仪,14,实验试液,稀释剂 1.0.9%氯化钠溶液 2.pH6.8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H7.6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3.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调解pH至近中性,其中蛋白胨对细菌细胞有保护作用有利于菌落数及控制菌测定。 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 鉴定用试剂 1.靛基质试液 2.1%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氧化酶试液) 3.三氯甲烷 4.1mol/l盐酸试液,15,培养基,标准菌株处理及增菌用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16,培养基,培养基的酸碱度应符合细菌生长要求。应按各种培养基要求准确测定调节pH值。多数细菌生长的适宜pH值为7.27.6。酵母菌霉菌(6.06.5)。调节可用1N HCl或NaOH。 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和温度,应按照各种培养基的规定进行,以保证灭菌效果及不损失培养基的必需营养成分。 制成的培养基应透明,以便观察细菌生长性状以及其他代谢活动所产生的变化。,17,灭菌方式,湿热:115 121 ,15min30min 物品切勿立即取出置冷处,以免急速冷却,使灭菌物品内蒸气冷凝造成负压,以致染菌。 干热:160 170 ,2h 适于耐高温的玻璃、陶瓷或金属器皿的灭菌。 灭菌程序需要经过验证。,18,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检查。,19,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菌种 大肠埃希菌 CMCC(B)44 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 26 003 枯草芽孢杆菌 CMCC(B) 63 501 白色念珠菌 CMCC(F) 98 001 黑曲霉 CMCC(F) 98 003 验证试验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20,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菌液制备 取细菌新鲜培养物(一般18h24h,白念24h48h ,黑曲霉 57天 ),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含菌数50cfu100cfu的菌悬液 (黑曲霉用含0.05%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 菌悬液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 8可以在24小时内使用。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 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21,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培养基接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2个平皿 营养琼脂培养基 大肠埃希菌2个平皿 枯草芽孢杆菌2个平皿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白色念珠菌2个平皿 黑典霉2个平皿 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白色念珠菌2个平皿 用相同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做对照,22,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结果判定 若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23,样品准备,供试品进入无菌实验室前应作表面消毒,用适宜的消毒液对供试品容器表面进行彻底消毒。 检验数量:应从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中抽取供试品,膜剂还不得少于4片。 一般应随机抽取不少于检验用量(两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量供试品。,24,样品准备,检验量: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 g或10ml;化学膜剂100cm2;贵重药品、微量包装药品的检验量可以酌减。要求检查沙门菌的供试品,其检验应增加20g或20ml(其中10g或10ml用于阳性对照试验)。,25,供试液制备,液体供试品、固体、半固体或黏稠液供试品 取10ml或10g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稀释至100ml,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油剂可加入适量的无菌吐温80使供试品分散均匀; 水溶性液体亦可用混合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 非水溶性供试品 :乳化或萃取; 膜剂供试品 :取供试品100cm2,剪碎,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浸泡,振摇,作为1:10的供试液; 肠溶及结肠溶制剂供试品:取供试品10g ,加pH6.8无菌磷酸盐缓冲液(用于肠溶制剂)PH7.6无菌磷酸盐缓冲液(用于结肠溶制剂)至100ml,置45水浴中,振摇,使溶解,作为1:10的供试液; 气雾剂、喷雾剂供试品 ,经处理后同第一项制备供试液; 贴剂供试品 具抑菌活性的供试品 :培养基稀释法 、离心沉淀法 、薄膜过滤法 、中和法;,26,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实验方法 倾注平皿法 薄膜过滤法 培养基 细菌总数:营养琼脂培养基 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琼脂培养基,27,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培养和计数 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3天,逐日点计菌落数 霉菌、酵母菌培养5天,逐日点计菌落数 必要时可延长至7天进行菌落计数 点计菌落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28,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 (1)试验组 平皿法:供试液1ml +1ml 试验菌菌悬液,平行制备2个平皿,菌落计数; 薄膜过滤法:供试液,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1ml试验菌,过滤,菌落计数; (2)菌液组 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3)供试品对照组 取规定量供试液,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4)稀释剂对照组 若供试液制备需要分散、乳化、中和、离心或薄膜过滤等特殊处理时,应增加稀释剂对照组,以考察供试液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受影响的程度。稀释剂+试验菌菌悬液;,29,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验证试验至少应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 结果判断 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数回收率应均不低于70%; 若试验组的菌数回收率均不低于70%,可照该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供试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 若任一次试验中试验组的菌数回收率低于70%,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法、薄膜过滤法、中和 法等方法或联合使用这些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进行方法验证。,30,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1.平皿法 采用平皿法进行菌数测定时,应取适宜的连续23个稀释级的供试液。 取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 温度不超过45的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板。 阴性对照试验 取试验用的稀释液1ml,置无菌平皿中,注入培养基,凝固,倒置培养。每种计数的培养基各制备2个平板,均不得有菌生长。,31,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营养琼脂-细菌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霉菌,32,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1.平皿法 菌数报告规则: 细菌、酵母菌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300、霉菌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100的稀释级,作为菌数报告(取两位有效数字)的依据; 以最高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值报告1g、1ml或10cm2供试品中所含的菌数; 如果各稀释级的平板均无菌落生长,或仅是最低稀释级的平板有菌落生长,但平均菌落数小于1时,以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33,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2. 薄膜过滤法 取相当于每张滤膜含1g或1ml供试品的供试液,加至适量的稀释剂中,混匀,过滤。若供试品每1g或1ml 所含的菌数较多时,可取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1ml ,过滤。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其他适宜的冲洗液冲洗滤膜,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一张滤膜。 阴性对照试验 取试验用的稀释液1ml,照上述薄膜过滤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34,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2. 薄膜过滤法 菌数报告规则:以相当于1g或1ml供试品的菌落数报告菌数;若滤膜上无菌生长,以1报告菌数(每张滤膜过滤 1g或1ml供试品),或1乘以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35,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在特殊情况下,若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长有霉菌和酵母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长有细菌,则应分别点计霉菌和酵母菌、细菌菌落数。然后将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霉菌和酵母菌数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的细菌数,与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数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的细菌数进行比较,以菌落数较高的培养基中的菌数为计数结果。,36,37,控制菌检查法验证,菌种(菌液制备同前) 大肠埃希菌 CMCC(B)44 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 26 003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CMCC(B) 50 094 铜绿假单胞菌 CMCC(B) 10 104 生孢梭菌 CMCC(B) 64 941,38,控制菌检查法验证,(1)试验组 取规定量供试液及10cfu100cfu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基中,依相应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当采用薄膜过滤法时,取规定量供试液,过滤,冲洗,试验菌应加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过滤后,注入增菌培养基或取出滤膜接入增菌培养基中。 (2)阴性菌对照组 设立阴性菌对照组是为了验证该控制菌检查方法的专属性。方法同试验组,验证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沙门菌检查法时的阴性对照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验证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检查法时的阴性对照菌采用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菌不得检出。 结果判断 阴性菌对照组不得检出阴性对照菌。若试验组检出试验菌,按此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法进行供试品的该控制菌检查;若试验组未检出试验菌,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法 、薄膜过滤法、中和法等方法或联合使用这些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进行方法验证。,39,大肠埃希菌检验,取供试液10ml(相当于供试品1g、1ml、10cm2),直接或处理后接种至适量(不少于100ml)的胆盐乳糖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 取上述培养物0.2ml,接种至含5ml MUG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于5小时、24小时在366nm紫外线下观察,同时用未接种的MUG培养基作本底对照。若管内培养物呈现荧光,为MUG阳性,不呈现荧光,为MUG阴性。观察后,沿培养管的管壁加入数滴靛基质试液,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呈试剂本色,为靛基质阴性。本底对照应为MUG阴性和靛基质阴性。,40,大肠埃希菌检验,MUG 靛基质试验,41,大肠埃希菌检验,如MUG阳性、靛基质阳性,判供试品检出大肠埃希菌;如MUG阴性,靛基质阴性,判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如MUG阳性、靛基质阴性,或MUG阴性、靛基质阳性,均应取胆盐乳糖培养基的培养物划线于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或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 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或生长的菌落与下表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不符,判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 。若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与下表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应进行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和适宜的生化试验,确认是否为大肠埃希菌。,42,大肠埃希菌检验,大肠埃希菌菌落形态特征,43,大肠菌群检验,取含适量(不少于10ml)的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管3支,分别加入1:10的供试液1ml(含供试品0.1g或 0.1ml)、1:100的供试液1ml(含供试品0.01g或 0.01ml )、1:1000的供试液1ml(含供试品0.001g或 0.001ml),另取1支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加入稀释液1ml作为阴性对照管。培养1824小时。,44,大肠菌群检验,胆盐乳糖发酵管若无菌生长、或有菌生长但不产酸产气,判该管未检出大肠菌群;若产酸产气,应将发酵管中的培养物分别划线接种于曙红亚甲蓝培养基或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 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或生长的菌落与下表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不符或为非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判该管未检出大肠菌群;若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与下表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且为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应进行确证试验。,45,大肠菌群检验,大肠菌群落形态特征,46,大肠菌群检验,确证试验 从上述分离平板上挑选45个疑似菌落,分别接种于乳糖发酵管中,培养2448小时。若产酸产气,判该乳糖发酵管检 出大肠菌群,否则判未检出大肠菌群。 根据大肠菌群的检出管数,按下表报告1g或1ml供试品 中的大肠菌群数。,47,可能的大肠菌群数表,48,沙门菌检验,取供试品10g或10ml,直接或处理后接种至适量(不少于200ml)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用匀浆仪或其他适宜方法混匀,培养1824小时。 取上述培养物1ml,接种于10ml四硫磺酸钠亮绿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后,分别划线接种于胆盐硫乳琼脂(或沙门、志贺菌属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或曙红亚蓝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048小时)。 若平板上无菌生长,或生长的菌落不同于下表所列的特征,判供试品未检出沙门菌。,49,沙门菌检验,沙门菌菌落形态特征,50,沙门菌检验,若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与上表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用接种针挑选23个菌落分别于三糖铁琼脂培养基高层斜面上进行斜面和高层穿刺接种,培养1824小时,如斜面未见红色、底层未见黄色;或斜面黄色、底层无黑色,判供试品未检出沙门菌。否则,应取三糖铁琼脂培养基斜面的培养物进行适宜的生化试验和血清凝集试验,确认是否为沙门菌。,51,铜绿假单胞菌检验,取供试液10ml(相当于供试品1g、1ml、10cm2),直接或处理后接种至适量(不少于100ml)的胆盐乳糖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取上述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 铜绿假单胞菌典型菌落呈扁平、无定形、周边扩散、表面湿润,灰白色,周围时有蓝绿色素扩散。如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或生长的菌落与上述菌落形态特征不符,判供试品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如平板上的菌落与上述菌落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应挑选23个菌落,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上,培养1824小时。取斜面培养物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及氧化酶试验。,52,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氧化酶试验 取洁净滤纸片置于平皿内,用无菌玻棒取斜面培养物涂于滤纸片上,滴加新配置的1%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在30秒内培养物呈粉红色并逐渐变为紫红色为氧化酶试验阳性,否则为阴性。 若斜面培养物为非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或氧化酶试验阴性,均判供试品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否则,应进行绿脓菌素试验。 绿脓菌素试验 取斜面培养物接种于PDP琼脂培养基斜面上,培养24小时,加三氯甲烷35ml至培养管中,搅碎培养基并充分振摇。静置片刻,将三氯甲烷相移至另一试管中,加入1mol/l盐酸试液约1ml,振摇后,静置片刻,观察。若盐酸溶液呈粉红色,为绿脓菌素试验阳性,否则为阴性。同时用未接种的PDP琼脂培养基斜面同法作阴性对照,阴性对照试验应呈阴性。 若上述疑似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阳性及绿脓菌素试验阳性,判供试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若上述疑似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阳性及绿脓菌素试验阴性,应继续进行适宜的生化试验,确认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53,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取供试液10ml(相当于供试品1g、1ml、10cm2),直接或处理后接种至适量(不少于100ml)亚碲酸钠(钾)肉汤(或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必要时可延至48小时。取上述培养物,划线接种于卵黄氯化钠琼脂培养基或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2472小时。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或生长的菌落不同于下表所列特征,判供试品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若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与下表所列的菌落特征相符或疑似,应挑选23个菌落,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上,培养1824小时。取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物进行革兰染色,并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作血浆凝固酶试验。,5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形态特征,55,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血浆凝固酶试验 取灭菌小试管3支,各加入血浆和 无菌水混合液(1:1)0.5ml,再分别加入可疑菌株的营养肉汤培养物(或由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培养物制备的浓菌悬液)0.5ml、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肉汤培养物(或由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培养物制备的浓菌悬液)0.5ml、营养肉汤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0.5ml,即为试验管、阳性对照管和阴性对照管。将3管同时培养,3小时后开始观察直至24小时。阴性对照管的血浆应流动自如,阳性 对照管血浆应凝固,若试验管血浆凝固者为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否则为阴性。如阳性对照管或阴性对照管不符合规定时,应另制备血浆,重新试验。,56,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若上述疑似菌为非革兰阳性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阴性,判供试品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7,梭菌检验,取供试液10ml (相当于供试品1g,1ml)2份,其中1份置80保温10分钟后迅速冷却。上述2份供试液直接或处理后分别接种至100ml的0.1%新鲜庖肉培养基中。各培养基管在厌氧条件下培养48小时。再取上述培养物0.2ml,涂抹接种于含庆大霉素的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在厌氧条件下培养4872小时。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判供试品未检出梭菌;若平板上有菌落生长,应挑选23个菌落分别进行革兰染色和过氧化氢酶试验。 过氧化氢酶试验 取上述平板上的菌落,置洁净玻片上,滴加3%过氧化氢试液,若菌落表面有气泡产生,为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否则为阴性。 若上述可疑菌落为革兰阳性梭菌,有或无卵圆形或球形的芽孢,过氧化氢酶阴性,判供试品检出梭菌,否则判供试品未检出梭菌。,58,白色念珠菌检验,取供试液10ml(相当于供试品1g、1ml、10cm2),直接或处理后接种至适量(不少于100ml)的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872小时,取上述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2448小时。 菌落特征:乳白色,偶见淡黄色,表面光滑有浓酵母气味,培养时间稍久则菌落增大,颜色变深,质地变硬或有皱褶。 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或生长的菌落不同于上述特征,判供试品未检出白色念珠菌。 若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与上述特征相符或疑似,应挑选23个菌落,分别接种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平板上,培养2448小时。若平板上无绿色或翠绿色的菌落生长,判供试品未检出白色念珠菌。 若有绿色或翠绿色的菌落生长,则挑取相符或疑似菌落接种于1%聚山黎脂80-玉米琼脂培养基培养2448小时,进行染色镜检及芽管试验。 若上述疑似菌为非革兰阳性菌,显微镜下未见厚膜孢子、假菌丝、芽管,判供试品未检出白色念珠菌。,59,结果判断,供试品检出控制菌或其他致病菌时,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复试。 供试品的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应从同一批样品中随机抽样,独立复试两次,以3次结果的平均值报告菌数。 眼用制剂检出霉菌和酵母菌数时,须以两次复试结果均不得长菌,方可判供试品的霉菌和酵母菌数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 若供试品的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及控制菌三项检验结果均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60,谢谢大家!,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社科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