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八个转变实现课堂教学改革新突破.ppt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9732034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八个转变实现课堂教学改革新突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推进八个转变实现课堂教学改革新突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推进八个转变实现课堂教学改革新突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八个转变 实现课堂教学改革新突破,陈 X X 2014年2月16日,内 容 提 要,一、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 二、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 三、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 四、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 五、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 六、从重教轻学向教主于学转变 七、从重共轻个向因材施教转变 八、从终结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一)为什么转变 传统课堂始终由知识主宰。 “饭来张口”的课堂,扼杀了学生的能力培养。目前我院大部分教师正在尝试、探索一体化教学,也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但做的还不全面、不深入。 (二)如何转变 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 1、教学目标突出“能力本位”。 所有教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上这门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哪一种专业能力,而且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上这门课,可以最终形成哪种能力,包括单元教学、每堂课教学都应该如此。只有从专业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入手,课堂教学才可能变得意图明确,行之有效。,一、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2、教学内容体现“能力主线” 要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及实施中要以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融于一体,要在能力训练中获取知识和培养情感。 大学课堂需要价值重构,回归精神力量的培育(注重人文教育)。大学课堂在注重“做事”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做人”的教育,在注重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灵魂的洗礼、心灵的净化、理想的点燃、信念的铸就、思想的升华和道德的养成,使课堂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主渠道。,3、教学方式凸显“能力形成” (1)教学方式要做到两个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师生始终保持高涨热情。学校与企业互动:搭建校企互动的教学活动平台,利用“厂中校”将课堂搬到车间,开展现场教学,利用“校中厂”在模拟、防真或真实的环境中开展项目教学。 (2)教学方法手段上要做到两个运用: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运用;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等多种手段。 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如开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倡导“多法并举、兼容吸纳、自成一家”,教师要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在方式、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在目的、目标上体现一个“效”字。,4、学习方式显现“能力发展” 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创意者、策划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接受者、复制者、发现者、创造者。 一是要求学生切实改变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加强自律、增进自觉,改“被动学”为“主动学”。 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实现网上学习,全天候开放实训室、图书馆,拓展学习空间。,5、评价方式注重“能力考核” 一是每位教师在第一次课时要向学生讲明本课程考核评价办法,引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二是纯实践课程应举行单独的操作考核。 三是理论+实践课程,操作考试成绩应占总成绩40%及以上。 四是纯理论课应注重知识实际应用能力考核。 五是各类课程提倡建立以作品为核心,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六是在教学实习、顶岗实习要引入行业企业对学生评价考核,或校企双方共同考核。,(一)为什么转变 灌输式课堂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转化、活用创新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如何转变 1、知能的对话需要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多向交流 将老师从课堂上的“演员”转变成“导演”,将学生从课堂上的“观众”转变为“演员”,将课堂从“一言堂”变成“学习共同体”,使知识、能力、素质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传递、交流与互动。,二、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2、思维的对话需要将“句号”课堂转变为“问号”课堂 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为自己准备“问号”;课上,应积极思考、解决原有“问号”并形成新的“问号”;课后,应做好学习,解决存留的“问号”。作为教师,在备课时应着于预设“问号”,授课时应着于打开“问号”和形成新问号。 3、情感的对话需要将知识课堂转化为情感课堂 知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它既凝结了人类认识过程所体现的情感,又记载和描绘了大千世界的深遂奇妙和绚丽多彩,只有倾注了感情,才能感受知识的生命,才能领悟知识的美。对于教师,应该激发自己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可以激活知识蕴含的情感,才能把握它的精髓,才能生成活生生的教学语言,将这种情感和精髓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知识和生命,从而爱之、敬之。,(一)为什么转变 传统的课堂是封闭的,即在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固定的教学内容。在这种封闭模式下,教学活动围着老师、教室和教材三个中心转,这种封闭式课堂必然影响到育人效果,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二)如何转变 1、时间上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重视课堂内的教学设计,充分用好、用足课堂时间,更要重视引导学生设计、使用好课外时间,促进学生课后自觉,布置课外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主动动口、动手、动脑。推进教学从“课堂内”向“课堂内外结合”转移,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使得课堂内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三、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2、空间上从室内向室外拓展 第一课堂是指正式课堂教育,第二课堂是指正课之外的校内其他各种教育培养措施,第三课堂是指校外的各种社会教育和影响。实现从室内向室外拓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部分第一课堂由室内向室外拓展,二是从第一课堂向第二、三课堂拓展。 实现部分第一课堂由室内向室外拓展,主要是部分课程如建筑专业、旅游类专业课程要把课堂搬到企业工地上去、搬到旅游景点去等。,第二课堂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从教育的方式看,包括各种课外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校园环境文化熏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等;从组织形式上看有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党校、团校,以及各种兴趣小组等正式组织,也有某些学生自由组成的非正式组织;从育人途径上看,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自我教育等不同方面,这些均将共同发挥育人的合力作用。 第三课堂主要是家庭和社会。家庭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家庭的经济基础、家庭成员的思想状况、从业情况、兴趣专长等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心理状态、行为方式有较大影响。从社会来看,社会上的正面和负面因素都会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以社会现实的政治倾向、道德风尚、经济发展、职业状况、人才境遇等情况对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影响最为突出。,3、内容上从教材向教材外扩充 在第一课堂上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最前沿的技术为主线,整合知识、技能和素质确定课程内容,将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成果和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实时引入课堂,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同时要向学生布置一定拓展性课外学习任务,如到图书馆查阅参考资料、到实训室开展技能训练、寒暑假到企业见习等。 第二课堂所开展的各种施教活动,要以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个素质要素的提升为前提,并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思想等方面予以关注和引导。 第三课堂要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和自主创业等。 要在人才培养的整个大格局中,大力倡导“大课堂”的育人理念和模式,将学生的全部教育活动置于“大课堂”的考量视野之中,突出三个课堂的有机结合,扎实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空间”育人。,(一)为什么转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近几年来,我院各专业实践总量和实践层次得到一定的提升,但部分专业校内实践总量不足和实践层次太低仍然存在,重知轻行,理论与实践脱离,仍是课堂教学之痼疾。,四、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二)如何转变 1、学习时要躬行,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2、学习后要躬行,强调学以致用。纯理论教学的躬行,强调的是主动思考、是学中思、思中学;理论+实践、纯实践教学的躬行,强调的是主动实践,是做中学、学中做。 3、强化实践育人,实现全面发展。大学生应该在企业、基层的舞台上,用实践增长真才实学,在服务奉献中成长。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科技发明等,“下马摘花”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接上地气”,在实践中感受知行合一,在劳动中增进情感,在服务中提升能力,在交流中拓展个性,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把“仰望星空”与 “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演绎精彩的青春岁月,谱写辉煌的人生篇章。,(一)为什么转变 现在的大学生很少记笔记,偶尔有也是跟着老师抄黑板、抄课件,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独立思考,课后更不用一谈,因此,推行向学思结合转变,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 (二)如何转变 1、转变教学方式。大力推行专题讨论式、案例式、角色扮演式、辩论式、情景式,工作室式等教学方式。如用“吊胃口”代替“喂食”。,五、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2、鼓励学生质疑。思考是创新的关键。思考从质疑开始,经过疑惑或质疑后,才可达到深信无疑,才可以达到深刻理解,才可称得上真正掌握。 3、注重三个结合。创新三要素是: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提倡学思结合,体现了学中思和思中学,思行统一体现了思中做和做中思,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始终坚信:质疑重于聆听,反思高于理解,超越高于适应,直觉重于逻辑,体验高于经验,自由高于创造。,(一)为什么转变 重视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是传统教学理念下形成的痼疾,至少仍然主导着课堂教学。近年来,我院课堂教学改革(课堂评价标准),虽然强调了两个方面均要重视,但仍有部分教师,只重视“教改”,忽视了“学改”。,六、从重教轻学向教主于学转变,(二)如何转变 1、明确教学本质。教学本质回答的是“教学是什么”。我们理解的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会”、“会学”、“学乐”、“乐学”。其中“会学”是核心,要会自己学、会做中学、会思中学,这才是真正的教学。 2、把握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回答的是“教学为什么”。我们提倡的教学理念是“教为不教、学为学会”。 3、遵循教学原则。“教主于学”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教之主体在于学,教之目的在于学,教之效果在于学。,(一)为什么转变 我国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共性培养,忽视个性发展。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仍然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对学生间的不同差异,未予考虑,课堂教学成了标准的“套餐”,无论学生胃口大还是小,口味是重还是轻,每人一份填进肚里。有人批评目前的教学是“均值”高 “方差”小,培养出的学生趋同性强,既没有太差的,也很少冒尖的,更缺乏杰出人才。,七、从重共轻个向因材施教转变,(二)如何转变 1、了解学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任课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能,了解每个学生学习状况、思想状况、生活状况,针对不同特点和个性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有一定潜能的学生让他们能脱颖而出,成为冒尖人才,对于差生,也要做好转化工作,不让落伍。,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在统一性要求的基础上,给特殊性展现留有余地,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个性发展留有空间。 一是以能力发展为主线,对教材内容合理取舍,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起码做到:让人人听得进,人人学得会,人人学得好。 二是对一些优秀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让这些学生学得多一点、深一点、早一点,同时也要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及空间,更加宽松的发展个性的环境与氛围,更有效地激发他们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是对于差生通过因材施教要让他们不要庸俗,不要落伍,不要掉队,基本要求是毕业后能胜任本职工作。,(一)为什么转变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终结性的,注重评价的评定和选拨功能,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目前,我院大多数教师也注重改革学生学业评价办法,但仍然存在着:评价方式单一(以考试为主),评价主体单一(校内教师评价为主),评价内容以以记忆书本知识为主,忽视学习过程评价(只记考勤、只提问等),在进行考试分析时,侧重于定量分析,只注重最终结果。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发展。,八、从终结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二)如何转变 1、评价形式多样化。除做好传统考试(闭卷、开卷、半开卷)外,鼓励采取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口试、大作业、课程设计、作品设计、读书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特别提倡两种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来全面评价学生。 2、评价主体多元化。尝试走出教学、实训室,进入行业、企业一线,实行由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社会和学院多方共同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评价机制。,3、评价内容全面化。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出来的情感、学习策略、合作精神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这种评价方式注重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独特性,能够激励学生发挥多方面的潜能,发挥其智能强项。 4、评价时间全程化。即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包括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单元和课程结束均要有评价。 5、评价类型层次化。采取标准化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给学生以弹性化、个性化的能力发展空间。要求教师在命题时要有针对性,设计标准题和选作题。,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装配图区 > PDF装配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