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微型金融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19450501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微型金融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际微型金融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际微型金融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微型金融与国内农村金融改革 摘要:目前,微型金融市场的微型金融机构重要有小额信贷、社区银行和合伙性金融机构,并且这些金融机构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获得了不同限度的成功。目前国内农村金融改革正在进一步进行,而农村信用社改革无疑是本轮农村金融改革的主线。本文借鉴微型金融适应微型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本经验,环绕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浮现的问题,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一般思路以及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路经。 核心词:微型金融;微型金融市场;小额信贷;社区银行;农村信用社 微型金融重要是指为社区居民或者农户个体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市场,小额信贷、社区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伙社是专门服务于微型金融客户的独立经营主体。总结国际上小额信贷和社区银行的专业经验对于国内农村金融改革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微型金融市场与微型金融机构 (一)微型金融市场特点与组织模式 金融市场的风险重要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面对金融市场风险,政府一般对正规金融采用审慎性监管措施,通过平衡金融部分股东收益和存款人利益保护两个方面的努力达到金融市场的稳定。而银行及存贷款中介机构一般规定对贷款人提供抵押等形式以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 但是,世界银行和许多学者的研究表白,在解决微型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特质性风险及成本方面,各国的农村正规金融安排模式显得无能为力。这重要是由微型金融特点决定的:一是微型金融市场普遍缺少抵押物。客户提供可以保证抵偿贷款基本风险的有价值抵押物是正规金融市场放贷的基本条件,但是,农村金融市场上,由于农户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所具有的抵偿价值不大,并且没有一种良好的流通市场,因而,微型金融市场将以信用贷款作为重要资金运作方式。二是在微型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将面临个体经营者经营活动面临的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城乡社区,由于个体经营者大都面对的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竞争较为剧烈,经营风险相对较高。而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市场的客户农户可以承受多种风险的能力非常脆弱,农业受到自然风险等因素影响较大。三是非生产性信贷在微型金融市场客户资金需求上占据重大比例。由于个体经营者经济基本单薄,这就使得信用贷款不能完全保证用在经营性、生产性支出上。基于农村金融的信息非对称性和风险的特质性,国际上一般采用社区银行、小额信贷组织以及信用合伙社等金融机构服务于这一特定市场。 小额信贷是指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金融服务,涉及贷款、储蓄、保险和汇款服务。目前国际上对于如何展开小额信贷工作获得了较大进展,重要涉及采用小额信贷的联保模式、小额信贷的级别评级和小额信贷的批发机构定位等方面获得的成就。小额信贷的联保模式重要是针对农户信贷缺少担保的基本特点,通过小组联保,联保小组内部成员互相监督信贷资金的使用和归还,已达到减少农户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目的。而级别评分是一种判断风险的新措施,目的是通过记录小额信贷客户的经济行为、信贷行为等,对小额信贷客户资信级别作出评价。目前级别评分法的确使小额信贷减少了拖欠行为,进而减少了耗费在收款方面的时间,从而提高了业务的扩展性和持久性。 对于社区银行没有统一的定义,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称呼,如日本称作地方银行,德国称作区域银行,国内社区银行这一概念重要来自美国。社区银行重要是指由地方自主设立和运营的商业银行,通过吸取社区资金并用于该社区。社区银行重要是小型银行,其产权主体特点是“少”而“散”,社区银行的资金“重要来源于社区,返还给社区”。社区银行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的核心优势在于为社区成员提供金融服务具有成本的比较优势。针对社区性的小额度金融需求,由于社区成员,特别是单个个体和小公司在信用记录、财务数据等方面都缺少规范性和原则化,大型商业银行为这部分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成本就变得高昂。社区银行立足于社区,其地理比较固定和集中,可以收集社区成员和社区中小公司非原则化的软信息,例如:社员的个性特性、人际关系、社会名誉等,从而根据这些信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很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二)国际小额信贷和社区银行的发展趋势 国际上,小额信贷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功。1983年,孟加拉的中央银行与政府有关机构共同出资创立了孟加拉“乡村银行”,它被誉为世界规模最大、效益最佳的扶贫模式。经济发达国家的小额信贷以德国的公司金融和发展基金(FEFAD)为代表。从起,欧洲建设发展银行(EBRD)、国际金融公司(IFC)以及IMI(共产国际微观投资AG)入股FEFAD银行,德国商业银行人股FEFAD银行资金。目前,FEFAD银行已从捐赠者出资支持的信贷机构过渡到了一种具有透明度、专业化、有竞争力、有信誉的商业银行。从1999年起,FEFAD银行开始赚钱,银行的净资产回报率达18%。 随着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影响加大,各界日益结识到居民享有金融服务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资金行为,更是一种权利,从而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金融普惠制理念,这一理念增进了微型金融的迅速发展。近来,小额信贷发展迅猛,小额信贷产品与服务也日益贴近微型金融市场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是规模迅速增长。从1995年至,小额信贷贷款笔数从900万笔上升到6000万笔。二是小额信贷机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些机构类型重要涉及为非政府组织、专门设立的微型金融机构、合伙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其她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多种形式。三是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元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也有较大差别,目前这些产品和服务重要涉及储蓄存款、保险、汇款、小额租赁、住房金融和其她非金融服务等。 社区银行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尽管近年美国社区银行数量在呈现逐渐递减趋势,但美国设社区银行仍有7840家,占美国银行总数的94%。由于社区银行在消费信用贷款和住宅抵押贷款市场份额的减少,社区银行的资产份额损失较大,但是在社区银行老式优势领域市场份额仍然稳固,例如:小商业房地产贷款、建设和土地开发贷款、小农场贷款等。在过去里,社区银行的业绩与大银行的业绩也非常接近,在资产质量的不良资产率指标中,社区银行的资产质量略低于区域银行和25强银行,1992社区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平均为1.58%,同期区域银行和25强银行分别是1.61%和1.86%。社区银行近年来在发展的同步也面临商业银行的兼并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商业银行的规模化经营,社区银行的数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呈现递减趋势。1990年末,美国社区银行的资产总额占银行产业资产总额的23%,但到末,社区银行资产规模仅占11%。 二、国内农村金融市场及其组织模式:以贵州为例 (一)国内农村金融市场及需求特点 从资金供应视角看,农业贷款总量处在增长趋势,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截至6月末,贵州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208.06亿元,其中,短期农业贷款余额178.96亿元,比年初增长22.3亿元,增幅14.2%,比全省贷款平均增长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农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9.1亿元,比年初增长5.4亿元;乡镇公司贷款余额24.1亿元,比年初增长22.8亿元。 但是,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单一、服务方式落后和供应机制尚未有效生成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国有金融机构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构造单一。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权管理,一方面县级机构开始逐渐撤并和退出农村领域,对贫困地区的影响尤为深刻,末,全省50个扶贫工作重点县的889个乡镇中有农行营业网点的乡镇仅有35个,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省分行根据其总行的信贷政策,集中上收贷款审批权,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和农村地区的投入较少。目前,90%以上的贷款是通过农村信用社发放,形成农村信用社对农村金融的垄断。二是农村金融服务方式落后,不能适应实际生产需要。根据调查成果,农户在申请贷款时遇到的多种问题中,贷款期限短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占比为51.27%;另一方面是贷款数额小,45.57%的农户觉得贷款额太小不能满足资金需求,但愿贷款金额平均为21,972.22元。三是农村资金持续供应机制尚未形成,存在资金外流和供应局限性的问题。重要体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县级分支机构吸取存款的上存,截至6月末,贵州省金融机构存贷差为451.4亿元,其中存差的较大部分来自县及县如下金融机构,邮政储蓄资金直接流出了农村,截至6月末,贵州邮政储蓄余额达163.9亿元。 从农村金融需求视角看,调研显示农村金融需求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适合于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少。在424个对于如果不需要抵押与否需要担保的有效回答样本中,91.7%回答没有担保。二是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农户曾经获得贷款的状况而言,在样本农户中,约68.92%的农户曾经获得过银行、信用社的贷款,其中以中档收入农户居多;30.88%的农户没有得到过贷款。三是农户实际借款期限不满足于农户盼望的借款期限。6月底,在总计433笔借款中,借款期限在1年以内者占93.1%,期限在1年以上者仅占所有借款次数的6.9%。但农户在回答其但愿的贷款期限时,499个有效样本中,盼望借款期限在1年及1年以内者仅占57.7%,42.3%的样本户选择的是1年以上,阐明有较多农户的实际借款期限短于盼望的借款期限。 (二)农村信用社的组织模式及缺陷 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基本特点在于将过去由中央推动的改革转变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政府推动,目的在于通过各地根据本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改革方案。这一初衷符合国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机构特性的差别性较大的基本国情。但是,从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改革模式看,除北京、上海和天津成立了以市为单位的农村商业银行或者合伙银行外,其她各省市均采用了省联社模式。绝大部分省市均选择了省联社模式使得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单一,“没有比较,很难证明省联社模式与否是适应各地需要的最佳管理模式,省联社模式事实上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谢平等,)。在省联社模式下,一方面,“三会”的重要负责人都不同限度属于上级联社行政任命,“三会” 之间能否发挥有效监督和制衡需要进一步检查;部分农村信用社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仍然还存在于法律文书上,“三会”至今没有按照公司法和农信社章程履行职责,联社理事长和主任仍是“一肩挑”现象普遍。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股权构造分散,单个农民社员所占股权比例小,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现象没有得到主线的解决。目前,省联社服务模式下,农村信用社有下列问题: 一是农村信用社内部机制建设问题。目前,各省市农村信用联社都根据本地状况制定了有关规章制度。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上,某些农村信用联社还参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组织制定出台了有关内控制度和管理措施,建立了“垂直管理、上挂下查”的稽核审计管理体制。表面上看,这些制度和管理措施都是参照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措施,建立现代公司管理制度,有助于全省农村信用社的规范化管理,但是,事实上,农村信用社正在削弱自身服务“三农”的优势。农村金融的显着特点是交易成本高、农业及有关产业风险高、交易金额小和农户缺少担保等。采用省联社管理模式,经营管理权限上收,具体的经营管理措施采用全省统一的形式,无疑是斩断农村信用社在“三农”中的触角,使得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灵活性和因地制宜能力变差,必然增长经营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 二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村信用社没有真正建立起法人治理构造,内部管理人员缺少董事会和股东等有关力量的监督,内部人控制没有得到主线解决,于是带来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上的两个突出问题。第一,成本软约束化。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营业费用比增长了44.83%。营业费用缺少合理控制具体体现为职工工资及福利的迅速增长和业务招待费、会议费等办公费用迅速增长。农村信用社的职工人数在涉及了临时工的状况下,仅增长7.70%。但是,农村信用社平均职工工资及福利比增长了87.69%,业务招待费从到迅速增长了190.87%。第二,地方政府影响农村信用社的力度加强,农村信用社资金非农化趋势明显。至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非农产业贷款增长了近7个百分点,而非农产业中以房地产、建筑和教育、公共卫生等行业的贷款增长较快。 三、借鉴国际微型金融发展经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一)农村金融改革要进一步借鉴微型金融的模式取向 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为国内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一定参照标杆。一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充足借鉴微型金融的发展经验。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乡及周边地区,通过引进社区银行发展模式,吸取本社区资金,服务于本社区。农村信用社可以选择县乡统一法人、合伙银行、股份合伙银行、商业银行等多种实现形式。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小额信贷作为信贷扶贫工具,金额小、个性化强,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农村信用社在内部管理上要借鉴小额信贷获得的成就,充足运用联保、级别评分法、农户项目技术辅导等小额信贷经营模式改造自身经营管理机制,根据农户个性化的需求设计金融服务产品,彻底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市场化和客户化导向。 二是要尽快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在市场利率定价、市场准入、业务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方面多做摸索,积极引进小额信贷、社区银行等金融服务主体,增进农村金融市场化。要在江口等地小额贷款试点的基本上,总结试点经验,逐渐尝试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健全小额贷款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运作和市场退出的运营机制,让民间融资浮出水面,增进其有序健康发展,增进农村金融市场形成有序竞争、良性互动的局面。国家可以根据国内改革开放特区经济的措施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例如:选择部分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作为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特区,采用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增进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固然,也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合理引导和监管,国家应尽快出台小额信贷管理措施,弥补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法律真空,增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还需要某些具体的政策措施 针对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小额信贷和社区银行发展的国际经验,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一是金融管理制度设计上,要改革老式的“一乡一社”制度,打破区域内只容许设立一家信用社的限制,在农村信用社满足一定条件下,鼓励这部分农信社在一定范畴内跨区经营。通过变化老式“一乡一社”模式,让农村信用社在一定范畴内互相竞争,有助于增强农信社内部改革的动力,增强农信社合理的利率定价能力。 二是宏观政策支持方案设计上,要在“花钱买机制”的指引思想下,变化花钱模式。目前采用支农再贷款和专项票据普遍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措施事实上是一种普遍输血式解决方案,该方式在减轻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化解农村信用社严重的呆坏账等方面的确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对于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增进农村信用社真正改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却收效甚微。在农村信用社已经基本化解历史包袱的状况下,可以考虑由国家投入和农村信用社缴纳存款保险经费的形式成立专门的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基金,让农村信用社增强互相之间的市场竞争,对于在市场竞争中被裁减的农村信用社,动用保险基金,安慰因个别农信社经营失败带来的社会风险,从而让农村信用社形成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 三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设计上,要强化省联社、地区联社对独立经营主体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功能和指引功能,同步,减少省联社、地区联社对地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行为的行政性干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