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 毕业论文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题 目:论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问题分析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23摘要如今的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很快,淘宝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假货伪劣商品,好多商品只有在照片上看到,并不能像在实体店那样亲身感受好与坏。所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巨大障碍“诚信危 机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一切商务活动的基础,缺乏诚信的交易,将是无法 维持长久的。网络世界更是如此。有些网站将质量低劣的商品吹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以此 误导消费者;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后往往费时费力四处投诉,而 网站则不肯承担责任,使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兴趣和信心受到 极大地损害。这些问题可以从很多方面一一分析出来。关键词:电子商务 信用 风险 目录摘要I引言1一 电子商务概述31.1 电子商务定义及主要模式.31.1.1电子商务定义:31.1.2电子商务模式:41. 2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环境4二.电子商务与信用的关系62.1 信用的定义62. 2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分析6三信用问题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7四 我国电子商务中产生信用问题的根源84.1、诚信危机的社会根源94.2、诚信危机的行业根源94.3、诚信危机的思想根源10五 对我国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现状分析105.1、企业诚信缺失的社会环境 135.2、诚信在法律层面遭遇体制软化 13六 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156.1、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制151、加大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制的宣传162、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机构164、进一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165、建立信用奖惩机制176、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176.2、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186.3、我国电子商务诚信建设的步骤18结 束 语20参考文献21致谢22引言电子商务是以互联网为运行平台,将传统经济转变为高效的网络经济,节约中间环节的费用,扩大交易范围,获得利益,所以它能否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是最关键的。概括来讲,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网络空间中进行的商业活动。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销售和流通活动,它不仅指基于因特网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商品交换,具有快捷、方便和普遍等优点。但是,交换活动本身所蕴涵的人与人的关系的本质没有改变,交换活动蕴涵的伦理特质依然存在。如果缺乏信任机制,这种交换就难以普遍化,因而难以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电子商务交换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实现从看货付款“直接交换”过渡到以信用工具和信用体系为中介的“间接交换”。这种间接交换的普遍性依赖于信用体系的有效性。因此,网络信用体系就成为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这种信用体系既包括信用体系硬件的建设,也包括信用体系软件的建设;既包括信用工具的建设,也包括以信任为基础的伦理文化环境的营造。电子商务的前途是光明的,只是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因为网络技术对经济活动带来的深刻影响已经不可逆转。经济活动中的低信任度无疑是困扰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共同路障,而互联网的出现,究竟给传统的交易信用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与传统商务的信用问题相比,作为互联网在商业中的集中体现形式电子商务信用问题又有那些特殊的表现形式,以及特殊的信用设计机制?这正是本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电子商务这种新的经济形式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异常迅猛,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有利的组成部分,为调配生产资料、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由于网络形式虚拟的特殊性,这种新经济形式存在着一些不规范和不良的现象,比如一些网络欺诈交易问题、网络不正当竞争等问题,都因为网络的特殊性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我们国家经济社会中,诚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电子商务而言,诚信的问题更是一个核心、一个关键,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生命线。如果诚信问题不解决,对这个行业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诚信法则作为一切商务活动的基本准则,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更是担负着重要使命。电子商务的虚拟性、直接性、加速增值性和超时空性特征决定着诚信法则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电子商务软硬件条件的不成熟、网民免费观念的固化等因素的存在,导致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界出现绝对诚信危机和相对诚信危机的状况。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制、调整产业政策、鼓励实体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是克服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一 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是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参与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电子商务分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电子商务模式等等。1.1 电子商务定义及主要模式. 1.1.1电子商务定义: 首先将电子商务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电子商务。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狭义电子商务定义为,主要利用 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都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平台,没有了网络,就称不上为电子商务;二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是一种商务活动。狭义上讲,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 EC)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所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广告商、消费者、中介商等有关各方行为的总和。人们一般理解的电子商务是指狭义上的电子商务。广义上讲,电子商务一词源自于Electronic Business,就是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的商业事务活动。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使公司内部、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利用电子业务共享信息,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电子化,配合企业内部的电子化生产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生产、库存、流通和资金等各个环节的效率。1.1.2电子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模式就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基于一定技术基础的商务运作方式和盈利模式。研究和分析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体系,有助于挖掘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为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提供途径,也有助于企业制定特定的电子商务策略和实施步骤。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建立不同的分类框架,最简单的分类莫过于BtoB、BtoC和CtoC这样的分类,新型BOB模式,但就各模式还可以再次细分。 1. 2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环境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源于70年代的EDI应用,我国海关是最早引入EDI进行报关,经过几年的完善发展目前企业可以通过上网申请报关。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始于Internet的商用发展,发展的区域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城市向沿海和内地各大城市扩展,许多传统行业的工业和商业企业也开始登上电子商务的舞台,目前电子商务活动发展较快的是网上销售、网上促销、网上服务。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网络用户参与网上购物的仅占 203,其中只有40感到满意,其主要问题受信用的制约。中国的网上交易还处在起步阶段,即使有部分交易额,也多是将网上沟通信息与传统的资金结算、物流方式相结合实现的。喜忧参半是当前我国电子商务活动中诚信状况的基本面貌。从我国电子商务产生开始,各大网站和网络公司为了赢得广大客户的厚爱,确保自己的点击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取一切手段展示自己的诚信姿态。新浪网以及时、海量的免费新闻服务赢得了无数双眼球。当当书店中国最大的网上书店,以丰富的图书数量,周到的服务质量博得广大书虫的厚爱。联众公司以丰富多彩的在线游戏和多姿多彩的服务类型深受广大网民的拥护;腾讯公司更是以形式多样的聊天服务和方便快捷的网上寻呼吸引着无数双眼球。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不能掩盖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活动中所隐藏的诚信危机。随着信用卡的大量使用,电子支付、认证等电子商务基础条件有所改善,为普及电子商务打下了基础。人民银行业务已经有95实现电子化建立起支付清算系统并和各个商业银行实现了对接。金融监管系统也在建立之中。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联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共计12家商业银行共建金融认证中心(CFCA),已于2000年6月29日正式挂牌开通。作为我国权威、公正的电子商务信息验证机构,CFCA将专门负责发放并管理所有参与网上交易的实体所需的数字证书,这是电子商务交易者的身份证明,从而解决网上交易者相互间的信任问题,防范交易欺诈行为。据信息产业部CCID的调查统计,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显示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截止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已有各种消费类电子商务网站1100多家,主要是B2C到网站,其中综合商城占36,图书类占14,礼品占12还有电脑通信、音像制品、服装、医疗保健和家用电器等商品网站。而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建立信用体系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逐渐得到了更多部门和企业的关注.上海于2000年率先出台了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并于2001年根据试点情况对之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2001年底深圳也出台深圳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业务管理办法;2001年“两会”之后,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国家质监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2003年7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2003年10月1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诚信信息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8月北京发布了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2003年10月3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2004年3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些法规的先后出台,提出了对于依法披露、合法征集、信用服务、失信惩戒、信用管理等推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系列设想和指导意见,在政府立法规范信用征信领域作了一些探索,但这和征信行业发展的整体需求相比是远远不够的。 二.电子商务与信用的关系2.1 信用的定义 信用的意思是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信用是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掉。它还是是指我们过去的履行承诺的正面记录,它还是一种行为艺术,是一种人人可以尝试与自我管理的行为管理模式。2. 2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分析 1.电子商务信用体制系统风险(称为社会层次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这类风险是指电子商务活动各方相互不信任或不能真实履行义务对整个社会或较多网民造成的负面影响,现阶段主要为我国公众对电子商务一些交易模式的安全性不信任。 2.电子商务信用体制技术风险:这类风险是指由于计算机及网络原因造成交易方无法履行自身义务的不确定,如网上证券交易就面临该类信用风险,按照我国有关规定网上证券投资的(风险揭示书)免除了证券商因公用或局部公用计算机网络故障造成对投资者损失的赔偿责任显然这对投资者是不公平的。因此投资者承担了电子商务信用体制技术风险。3.电子商务信用体制金融风险:这类风险是指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及时履行自身义务而对电子商务交易方所造成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银行是风险集中和风险分散的机构.当银行规模较小或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时,银行可能以多种原因采取拖延电子商务交易方已付的货款给供货商,另外,国际电子商务交易还面临货币汇率结算方面的风险。4.电子商务信用体制政策风险:这类风险是指各国法律或政府宏观政策调整对电子商务交易方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电子商务受法律和政府宏观政策调整影响。在国际间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尚未建立之时,电子商务信用体制的政策风险是潜在的。任何国家法律都是保护本国利益,国家间利益冲突会影响到电子商务活动。另外,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会随着社会经济和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政府宏观政策调整也会影响到电子商务活动。5.电子商务信用体制操作风险这类风险是指电子商务交易方操作人员因交易过程失误。包括无意或有意行为。对电子商务交易自身或其他各方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操作风险也是信用体制中无法消除的风险,特别是有意行为(其实就是不诚实行为)更容易造成对其他交易经济损失。三信用问题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是一个自古就注重诚信的国家,5000年的文化,蕴藏着深厚的诚与信的根基,只要是我们专注与深入地挖掘这一古老的文化底蕴,应用到现代电子商务的体系中,必然又会耕耘出新的辉煌。电子商务本身是信用体系存在和发展最好的土壤,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上又很容易建立起信用体系,电子商务的信息流、资金流甚至物流通过电子签章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上,只要稍加整合分析,进行技术处理,就可以建立信用体系,并且该信用体系对电子商务是可控的、互动的。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消费者成为参与者。在很多已经形成的电子商务模式中,我们都看到,通过BBS等方式,对于同一类消费,很多消费者可以很快地建立联盟,展开评价和交流,而这些评价,本身就是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有,互联网与传统传播方式的主要不同就在于其互动性。互联网的信息是双向交互流动的,所以,在这种沟通方式之上建立的信用机制也必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动态性。 最后,也是我们一直提及的,电子商务不断采用最新的电子通信技术,能够保证其一直具有强大的信息沟通和利用功能,而且这样的能力会给相应的信用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创造持续、稳定发展的氛围。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必然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在蓬勃发展并在很多领域交叉互动,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而信用体系就是他们之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合点,因为在这一点上,它们都需要信用体系也为信用体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它们三者之间进一步的融合必将带来更科学的电子政务,更有效的电子商务和更发达的信用机制。带来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创造出公正、合理、高效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 我国的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发展了六年了,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虚假交易、假冒行为、合同诈骗、网上拍卖哄抬标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我们如不尽快改变这种传统的交易方式,将会失去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因此,通过各种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在电子商务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建立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信用环境,对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四 我国电子商务中产生信用问题的根源在经济生活中,有人之所以不讲信用,实是因为不讲信用比讲信用能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要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很简单,就是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讲信用比不讲信用能得到更大收益的环境。这就首先需要我们更新观念,把信用看作是一种能够带来收益的商品,而不仅仅看作一种个人的品质。从而,把信用作为一种商品来经营。只有这样,信用才能实现它的价值。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以及作为信用交易保证的信用调查评级、信用支付工具和信用管理技术,是人们日常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用产品已经成了在市场上可以生产加工、销售的商品,其商品的销售量越大,信用交易的规模就越大。导致我国电子商务诚信危机的原因,除了电子商务本身的虚拟性特征和人类的理性效益预期本性一般性因素之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殊根源:4.1、诚信危机的社会根源我国整个社会信用危机的大气候是导致电子商务活动诚信危机的社会根源。众所周知,我国正处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之中,各种规章尚不健全,各种体制正待完善。规章和体制的漏洞及缺失给人们实施欺诈行为留下了社会机会,使得人们实施欺诈行为的风险成本降低,致使一些不法之徒和心存侥幸之人大搞欺诈活动,而且愈演愈烈,近而造成全社会的信用危机。拖欠货款、坑蒙拐骗、出售伪劣商品、发布虚假广告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不能不影响到刚刚蹒跚学步的电子商务。况且,一些电子商务的经营者本身就是在传统商务活动中的欺诈高手。在现实世界中他们尚且如此,面对一个虚拟世界他们就更是如鱼得水。4.2、诚信危机的行业根源电子商务自身的软硬件条件不成熟是导致其诚信危机的行业根源。从软件环境上看,中国的网络业一直是在孤军奋战。社会的信用体制没有建立起来,网民的网上购物习惯尚未形成,传统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前途尚在观望整个社会只有几个网络技术高手和追赶时尚的知识分子在摇旗呐喊,未免有一种势单力薄之感。由于电子商务尚未得到传统企业的青睐,因此,在资金方面就显得底气不足。为了筹集资金,网络公司纷纷挂牌上市,以期通过股市来获得生存的发展资金。由于我国融资体制的不健全,再加上网络泡沫的爆破,使得本来就先天不足的电子商务更是雪上加霜。当这些公司因流动资金捉襟见肘而运转不畅时,“隐身术”必然是其躲避债务的唯一方略。从硬件条件上看,由于网上购物的安全技术问题至今在世界上还没有根本解决,难免使消费者产生畏惧心态。至于我国在电子商务的硬件条件方面问题就更多,除了安全技术问题外,我国的网上支付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各大银行的信用卡还不能流通。另外,商品的配送体系也很不完善,使得本来是方便快捷低成本的电子商务变得既费时又费事,经营成本甚至比传统商务还要高。所有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由于网络公司不能快速赢利,必然使得一些公司临阵弃逃。这样,一个又一个网络公司向流星一样来去匆匆也就不足为奇。这样的业界状况很难保证其诚信风貌。4.3、诚信危机的思想根源免费观念的固化是导致电子商务诚信危机的思想根源。免费是互联网的一贯作风,从它一诞生,就带着免费的特征面向大众。免费资源共享、免费邮箱服务、免费个人主页、免费聊天、免费网上讨论等等。正是因为一系列的免费,才使得一批又一批的网民纷纷步入网络世界,也正是因为免费,才使得网络稳步推向社会,吸引更多的用户。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网民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网络无偿服务的观念。突然间,各大网站纷纷打出付费服务的招牌,不能不使网民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这是产生相对诚信危机的最根本原因。 自私作祟,利益驱使。见利忘义,自私是失信的根源,失信者可以通过付出较低的失信成本或不付出失信成本而获得较高的失信收益那就是利益驱使人背信弃义的原因。人的自私或许只能用改写人类基因来消灭,那是不太现实的。但利用自私,加大对失信的惩戒力度,让失信成本远远大于守信成本,那是完全可以扭转人在守信和失信之间取舍的杠杆倾斜。五 对我国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现状分析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和直接性特征要求电子商务活动的主体必须信守诚信法则。从虚拟性特征上看,在传统商务活动中,商务活动的主体直接面对的都是现实的人和物,“低头不见抬头见”,“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人们既要受到直面的道德约束,又会受到近距离的人身攻击,同时,还有不动产的拖累。所以,在传统商务活动中,虽然也有欺诈行为,但由于人们在商务往来中较多顾忌,轻易不赶越雷池一步,诚信法则也就较易遵守。但是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情况就有所不同,由于网上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商务活动的主体所面对的是各自的电脑屏幕。不知道何处为店铺门面,不了解何人为营销人员。购物款悄无声息地划过去,所购物品不知不觉寄过来。商务活动主体之间很少有谋面的机会。因此,商务活动主体之间直面的道德舆论约束、近距离人身安全威胁及不动产(店铺、门面、房地产)的拖累等现实制约因素基本上不存在。这就为一些心怀不轨者和心存侥幸者实施欺诈行为提供了土壤。如果商务活动的行为主体都心存这种侥幸心理实施网络欺诈,那么网络世界将变成可怕的地狱。这样以来,人们也就不敢在网络世界中开展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必将成为泡影。电子商务的开展本来是为了方便人们经济交往,提高人们的经济效益,一下子变成了欺诈吭骗的无序场所,这和人们的初衷是相悖的。所以,为了实现人们的初衷,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必须落实诚信准则,这是弥补虚拟特性的不二法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商务健康发展,造福社会,恩泽寰宇。同时,这对于电子商务活动的主体也是极其有意的,只有双方都信守诚信才能形成双赢的博弈效果。虚拟性特征摒弃了传统商务活动中的现实直接性,为人们的欺诈行为提供了虚拟环境诱因,为了避免这一不良行为的发生,要求电子商务活动主体必须信守诚信法则;直接性特征否定了传统商务活动中的现实间接性,消除了人们欺诈行为的现实环境诱因,迫使电子商务活动主体必须接受诚信法则。其次,电子商务的超时空性和加速增值性为电子商务企业信守诚信法则展示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超时空性上看,由于电子商务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信息传递快且广,一个公司好声誉的信息传递快而广,同样,一个公司坏声誉信息的传递快也广。一旦某个公司出现了不诚实的行为,一夜之间就会传遍全世界。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公司一夜之间就会名声扫地,相应地,他的倒闭也就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要想保持公司的永恒地位,就必须时刻坚守诚信法则。另外,网络经济的超空间性,使得人们经济活动的选择性、主动性大大增强,人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自己信赖的商务往来主体,这就必然使那些缺乏诚信的公司企业在全球诚信竞争的市场上遭到淘汰。从加速增值性看,由于诚信是金,有了诚信就有了人心,有了人心就有了市场,有了市场也就有了利润。根据梅特卡夫法则和马太效应,市场越大,利润才会越高。所以,电子商务活动主体要想快速发迹,就必须立足诚信,快速赢得人心,不得三心二意,不能优柔寡断。赢得的人心越多,获得的市场份额才会越大,市场份额越大利润才会越高。相反,如果丢失了诚信,丢失了人心,就会丢失市场,自然也就失去利润。我国的一些大型网站及网络商场之所以市场地位稳固,皆因其牢固地信守诚信法则。电子商务活动是一个多部门的整合过程,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多,带有社会性;商务过程的多部门的整合特点必然导致关系处理的复杂化,这种社会性在决策和管理的不科学条件下反而会出现商务活动的低效,与出现电子商务高效运作模式的初衷是直接相违背的。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之初,只注重轰轰烈烈做大的规模效益,而忽视务实的各部门关系的内部科学整合和管理,这就是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第一大困境。从购物流程分析知道,顾客购物首先要选择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才能进行。而是否选择电子商务这种商务活动,又与电子商务这种购物方式是否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具不具有商业信誉有直接的关系。这就是电子商务发展中面临的第二大困境。电子商务活动应具有社会性的商业信誉。社会的商业信誉是整个社会长期在商务活动中日积月累地形成的,与社会的诚信、道德、法律和人们的素质直接相关的,要让顾客选择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首先要使消费者放心,在消费的安全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会考虑给他带来方便和低成本电子商务交易形式,这就是电子商务在发展中面临的商业信誉困境,信誉呼唤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和诚信。输入订单,商家回应、信息确认都是在网上进行,在网上进行操作要求顾客具有基本的网上计算机操作的技能背景,而这在年轻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形成的短短时间里,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应用的网上新技术,对使用者素质有较高的技术背景要求,这又是电子商务发展中面临的第三大困境。物流配送的低效和配送服务信誉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效益分析的经济瓶颈是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第四大困境。多年以来,虚假广告、逃废债务、偷税骗税、造假贩假等失信现象愈演愈烈,市场秩序受到严重干扰,交易成本不断放大。企业失信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败血症”,治理企业失信的问题已成为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大业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5.1、企业诚信缺失的社会环境 市场交易是种契约关系,既包括以强制力为保证的正式契约,也包括双方心照不宣、无须强制履行的默认契约。交易主体的这种承诺关系被称为交易信用,只有诚实守信,市场经济才能正常运转;如果诚信缺失,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置对方利益于不顾,以契约来维持的市场经济根本无法运行,并会假市场之名而进行社会掠夺。靠尔虞我诈来维持的市场关系不是“生产性努力”,其“分配性努力”并不增加财富而是分割财富,并且造成三重损害:一是引导资源流向非生产性收益活动;二是直接对生产者收益形成侵占,抑制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三是使交易圈从广阔的“匿名社会”退缩到“熟人社会”,缩小市场的范围、规模,阻滞社会分工的广泛展开。 5.2、诚信在法律层面遭遇体制软化 企业失信,大量表现在道德层面,但许多问题也上升到法律层面,只有依法整治才能遏制失信泛滥。改革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很大成绩,经济领域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但由于法制软化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企业失信的制度安排变成了一些“软条条”,从而降低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效力。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因素: (1)我国是一个具有浓厚人治传统的国家,情大于法、权大于法的观念占据了很多人的头脑。现实生活中徇情枉法、以权压法的大量案例正是法制软化结下的酸果。 (2)执法、司法机关具有利益追求,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行使权力,司法腐败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司法活动常常受到行政干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在多重示范因素的促成下变得愈来愈严重。 (3)我国在法律条文的制定上缺乏严密的科学论证,基本上一种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粗线条模式,规定过于模糊,可操作性差,随意解释的弹性大。这为一些企业打失信的“擦边球”提供了空间,也对处罚失信留下了“寻租”的余地。如药品广告的违法率在2001年达到70一80的比重,重要原因就在于广告法与药品管理法相关禁止性规定非常模糊,很难操作。(4)信用管理 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它能通过对失信者的惩罚改善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包括信用管理机构专门化、征信体系化、信息数据化、评价标准化、咨询社会化等基本构架,但这样的构架在我国付之阙如。国家的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对企业失信缺乏有效的惩罚,企业失信行为由之泛滥成灾,一些劣迹昭彰的企业更是利用我国地域广阔的便利,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式来扩张自己的失信行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随之而来的社会信用的缺失很容易反映到电子商务中。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信用要过五大关: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系统(设备和网络)信用、社会信用及司法信用。在现有状况下推广和普及电子商务,必须要以政府为背景,包括银行、工商、公安、税务等跨部门的管理,才能真正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其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过渡而来,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信用规则还不成熟,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 第三,我国市场法制建设还不健全,尤其是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很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加大了电子商务活动的风险。如电子签名、电子记录、电子文档等目前还难以成为被法律确认的有效证据等。 第四,受传统贸易制度的影响,国内企业的交易多限于面对面地进行,电子商务意识还比较淡薄,网上信用意识较差。 第五,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自身特征,决定了其信用问题更加突出。一旦一方发生信用问题交易就会成为泡影,甚至导致另一方上当受骗。一个秩序的社会有一个主流的价值体系,信任系于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没有一个主流的价值体系,人们既无法评判自己行为的价值,也无法评判他人行为的价值。人们既无法判断自己行为的后果,也难以预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对他人行为价值的评判和对他人行为预期的确定性是信任的内在要求。失去这种确定性,不可能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信任从来依赖于社会的道德环境,当社会没有在其日常生活中为道德实践留下空间时,信任几成无本之木。 六 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积极倡导“诚信为本、以德经商”,逐步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建立个人和单位法人的信用数据库解决目前我国商业环境中日益严重的信誉危机;应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与个人信誉等级认证制度,加快建立权威性的信誉认证中心和电子商务信誉等级数据库,对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事业乃至个人进行信誉记录、评测及履约能力等级认定,并发放数字等级证书,以保障电子商务的交易可靠性和安全性。6.1、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制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活动模式,它的每一次交易活动都要涉及到多方参与者,包括参与交易的双方、电子商务网站、第三方物流公司、银行、税务部门、工商、公安以及其他机构,每个参与者都要承担一定的信用责任。他们需要在一个完善的诚信环境下进行交易,但建设这种环境不是电子商务活动的某一参与者具有诚信意识就能解决的问题,这种诚信环境和机制需要社会各方共同长期努力才能营造出来。 构建诚信机制首先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一个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要建立一个实实在在的诚信社会,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制的宣传 西方企业信用意识较强,信用管理机制较为健全,同时拥有先进的保密技术和发达的个人资料网络,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我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信用基础较薄弱,无论是企业或个人均缺乏资信管理的意识。虽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但时至今日,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对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缺乏最起码的了解。观念意识不强,行动上也就难以跟上。因此,为了尽快提高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积极性,加速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必须更新观念,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和培训力度,加强和拓展信用披露制度和方式,增强全社会的资信观念,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企业领导观念的现代化。 2、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机构 采用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商品交易和提供服务与利用其他贸易方式一样,进行交易或涉及到交易行为的各方参与者会遇到下列风险:交易各方的资信风险、产品风险,包括产品质量是否可靠、产品品牌、产品是否假冒伪劣等问题;物权转移中的风险,包括先付款还是货到付款问题,产品如果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还涉及到物流企业的信用问题;支付风险,这里不是指网上支付过程中的支付安全性风险,而是指交易中付款方是否付款的问题;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风险,在交易完成后,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提供方能否履行其义务的问题等。 3、建立企业和个人在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的第三方信用服务、认证机构 采用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各方还有与采用其他交易方式相比所具有更多的风险,这些风险时常被归纳到电子商务安全问题中,但归根结底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还在于带来这些风险的人的失信行为。从信用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在电子商务中所特有的风险有:卖方在网站上对产品进行不实宣传、欺诈行为的风险;买方发出恶意订单的风险;交易一方对电子合同否认的风险;交易信息传送风险,如信息被窃、被修改等风险;网上支付风险,如支付用户的密码、账号的安全性问题等。 4、进一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除了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外,还包括政府信用。政府信用建设的主要思路是按照取信于民、服务社会的要求,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建设公开、透明、高效、诚信政府,努力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5、建立信用奖惩机制 建立保证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完善的诚信机制,需要有信用奖惩机制做支撑。对诚实守信行为或不诚实不守信行为的奖惩机制应包含以下方面: (1)完备的法律法规保障。法律法规的确立和健全(金融有关立法,非金融有关立法,失信惩罚机制)是社会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保障。世界各征信国家和政府对之都高度重视。且都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和管理,在此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建设还没有与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相适应。需要加快信用立法,包括银行信用、非银行信用的立法,商业信用与消费者信用行为的立法以及商业授信的立法等。 (2)建立奖惩机制。赋予相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实施奖惩的权力。如对信誉良好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采取免于检查、实行信誉年检等措施予以奖励,对失信企业和个人,让其受到应有的行政或司法处罚,使他们在经济上受到损失,并对其进行重点监管,同时将失信企业或个人的不良行为记录进行广泛传播,让失信者难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生存。 6、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信用体系中的信息安全技术是相当重要的。随着B2B、B2C和C2C等商务交易模式的深入发展,网络信用安全已成为制约网络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建立信用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严格规定信息管理、发布、交换、查询的管理权限、审批流程、传递方式、密码管理、保密规则,保证企业及个人信息的安全、可靠、有效。 电子商务的腾飞离不开健全的信用体系,而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必须不断加强网上安全认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信用系统数据平台建设、数据仓库的整合与数据采集(建立基于统一格式和智能化的数据仓库系统)。以及制订政府信用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存储标准、电子签章、CA认证等服务体系。 6.2、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诚信消费也是在人们诚实守信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消费者和企业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习惯于使用电子信用支付手段,如电子信用卡或电子汇款方式支付货款,电子商务的进程会大大加速。然而,由于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观念的差别,中国大多数人还不会在短期内将使用电子信用支付手段购买商品的行为演变成习惯。千百年来,中国人在消费时,习惯于绝不借钱消费,习惯于用现金支付。如果让人们在网上购买商品并用电子信用卡支付,就等于让国人从用现金消费跨越到了用信用卡消费的阶段,直接进入了电子支付阶段,这未免强人所难。因此,需要积极稳妥地引导消费者采用先进的诚信消费手段。如果更多人接受了这种电子信用支付模式,就会逐渐将这种消费行为演化为习惯,而这种习惯会大大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会推进电子商务诚信机制的日益完善。 6.3、我国电子商务诚信建设的步骤解决我国电子商务中诚信缺失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系统健全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而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我国经济建设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如掌握着企业的核心信用数据的工商、税务、金融、公安等部门,根据我国现状及国外经验,进行我国电子商务诚信建设最好分四步走: 1、首先必须获得中央政府批准及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搞得比较好的省、市选取3-5个试点,进行区域化的政府信用基础数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试验,其目的是取得经验,为全国的数据整合制订标准和实施途径。 2、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引入信用咨询和服务企业,进一步完善数据的完备性,提高可用度,同时开始对金融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试验,并开展跨地区数据整合的试验。 3、全国推广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整合实施方法,迅速完成全国信用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信用数据的加工和信用信息增值,也在信用咨询和服务企业的支持下同步开展,初步完成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4、由信用关系的当事人分别进行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授信人资信的收集、鉴别、分析、评级以及商账追收等活动往往交易成本太高,由社会化的机构来为信用当事人服务,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这类信用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资信调查、信用评级、信用保险直到商账追收等,服务对象包括个人、企业,也包括政府机构。为了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网络安全技术、提高网络企业的信誉和加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而且要着力培育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伦理文化环境。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B2C 电子商务发展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由于网络信任危机问题没有解决,电子商务的发展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成功。只要想一想美国的邮购业就不难理解这一点。美国的邮购业能够有今天这么发达的局面,是与他们长期以来建立信任和信用体系的努力分不开的。配送体系等电子商务的硬件建设,需要的也许是资金,而以信任为核心的人文环境的营造则不仅仅是一个资金的问题,它需要的也许是足够的时间和长期的努力。 结 束 语中国的电子商务是一个市场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市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对于扩大贸易机会,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应变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通过对客户的调查和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不仅有利于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降低企业呆、坏账损失,提升企业的经济竞争力,而且还有利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使我国早日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诚信国家。要件立完善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就必须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健全法律法规,使信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参照国际惯例,有组织地发展企业和消费者信用数据库。在经济活动中,失信行为一般指的是尚未达到诈骗等刑事程度的不守信行为,对于失信惩罚机制必须具备完整的法律法规以对不同程度的不讲信用的责任人进行适当的惩处;汇集失信事件的记录,尽快记录在责任人的信用档案中并予以广泛传播。要确保失信者受到应有的行政或司法处罚,使他们在经济上受到损失,提高失信成本,直到无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立足,使他们不敢以身试法。另外,要加快信用立法,包括银行信用、非银行信用的立法,商业信用与消费者信用行为的立法以及商业授信的立法等。 参考文献1电子商务实孙杰、张建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2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吕延杰、许华飞编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3电子商务宋远方、姚贤涛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4电子商务法律书缘工作室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5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罗振华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年6应用服务共供应商解决方案美Alexanderl.factor著 孙延明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7电子商务与法律覃征、岳平、田文英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年8电子商务与物流梅绍祖、李毅松、鞠颂东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年9电子商务及应用康晓东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10电子商务案例杨坚争、杨维新、赵广君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 致谢首先要非常感谢我的论文指导师辛纬业辛老师,论文写作期间辛老师不厌其烦细心的修改,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本文才最终完成。辛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令身为年轻人的我非常敬佩。在此,我谨向辛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其次,我还要感谢西北工业大学金叶信息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全体工作人员,是他们热情的服务态度使我在图书馆借阅了大量资料,充实了自己,为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要感谢的是西北工业大学电子商务系全体老师和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是他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建议。衷心的感谢他们!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我的父母对我在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的支持,才能使我有信心、有毅力地顺利写完此文。因此,本文也凝结了他们的心血、教诲和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