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16599213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关键词】高等学校贫困学生思想教育教育技术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是指那些家庭月收入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居民平均经济收入和生活平均最低水准线,在校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特别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全面推行,高校中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正在形成。教育部在第20次2022年9月14日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之一中谈到:2022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45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约12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1。我院地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生源地多处在“老、少、边、山、穷的西部不兴旺地区,经济根底薄弱,多数学生家庭收入较低,据2022年调查显示,全校学生贫困率贫困生占在校生比例为42.14%,特困率特困生占在校生比例为19.52%,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程度2。因此,针对我院这一数目庞大的特殊群体,掌握他们的现状和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培育学生安康成才,确保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和谐校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1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1.1自卑心理严重自卑心理在贫困学生中相当普遍,原因主要有:贫困生大多是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生活困难,经济较拮据,来到城市后,面对生疏的社会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程度的差异,对自我现状,如外貌、服饰、语言等方面不满,由消极的自我意识、自我暗示而产生自卑感;由于城乡经济差异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差异,贫困生感觉与其他学生存在着知识面、语言表达才能、承受才能、人际交往才能、文艺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在差异面前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形成了自卑心理;有些贫困生中学时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自我感觉良好,考入大学后,发现学习优秀、多才多艺的同学比比皆是,本来学习成绩带来的成就感、优异感受到冲击,心理发生落差而产生自卑感。1.2焦虑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得学习及生活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保证。为此,贫困生总处于焦灼不安的忧虑之中,一方面因考虑如何解决学习生活费用缺乏、家中欠债太多等问题而常常不安;另一方面,他们期望以优异的成绩来慰藉家人的辛苦劳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成绩欠佳,故而自责、焦急。有些贫困生还要外出找时机打工赚钱,在学习与打工之间疲于奔命,并且捉襟见肘的伙食费难以满足学业和打工的需要,加重了身体与精神上的负担。加受骗前的就业形势又很严峻,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使贫困生对个人的前途感到迷茫和困惑,因此精神压力过大,紧张情绪不断增加。由于精神经常处于压抑状态,没有或不愿意寻找倾诉心事的对象,焦虑情绪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宣泄,这些过度或过于持久的焦虑、抑郁体验,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事实上,心理上的抑郁和焦虑带给贫困生的困扰远远超出了经济上的困难。1.3依赖心理有些贫困大学生在面对贫困时,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一味地希望学校可以全额免费,希望社会各界人士为自己提供帮助,把一切美妙的愿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把承受政府、社会、学校和同学们的帮助看作是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自己承受也是心安理得,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这种等、靠、要的思想,使得他们缺乏自强自立的精神和责任感。1.4厌世观家境贫寒确实给大学生贫困群体带来了许多困难乃至精神上的沉重负担。一局部贫困生不是鼓足勇气战胜困难,而是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产生了挫折感,甚至失去了学习、生活的信心,而在总结这种挫折时,又过多地强调经济原因,夸张了社会上一些消极和腐败现象,进而开展到怨恨家庭的贫困、父母的无能,怨恨别人,以致于怨恨社会,产生一种厌世情绪。1.5人际交往障碍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成长环境的相对闭塞、文化滞后、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他们讷于言语、羞于交往,因为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愿在公共场合露面,很少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不敢或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需要一定经济付出的集体活动。另外,来自单亲或父母常年生病家庭的学生,他们从小缺少正常的关爱,不擅长进展感情交流,因此就会遇到很多交流沟通的障碍,影响正常的交往。由于交往不多,别人就不理解他们,结果他们就变得越来越孤独,同时由于参加活动少,泯灭了自己的才华,才能没得到开展,眼界不开阔,这就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2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几点措施党和政府历来关心高等学校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并把贫困生救助问题看作是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开展,关系到平安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大事3。我院严格按照政策要求,结合自身特点,逐步完善各种资助方法,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使帮困、助困有了根本保障。但要从根本上到达解困目的,仅从经济上解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思想上、心理上、经济上的解困工作结合起来,使贫困生能更为坚强地面对和应付各种挫折,创造美妙的将来。2.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开展观在高校工作中的表达,是对高校提出的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效劳、环境五育人的工作体系的要求。作为高校根底工作的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就应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安康和全面开展。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及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动态是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矗要把关注的目光放在贫困生的身上,贫困生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经历,这段经历会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因此要多与贫困生接触,擅长拓宽搜集贫困生信息的渠道,及时掌握他们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和所面临问题等的真实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制困难,转变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可以安康全面地成长、成才。2.2在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根底上加强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丰富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首先要引导贫困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来正确认识贫困,把贫困化作鼓励自己奋进的动力,从而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其次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对贫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把对祖国、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与实现人生价值和自身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在此根底上,进展诚信教育,在班级、系院建立健全诚信评价机制,将贫困生在学习、考试、生活、消费等方面的诚信行为纳入受资助资格审核体系之中,并且定期开展老实守信的主题班会。此外,还应对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要有意识地将各种资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贫困生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感谢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参与爱心活动与社会公益活动,尽自己的力量来回报社会。2.3开展各种助困活动,实在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建立科学完善校内学生经济资助运行机制,帮助贫困大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根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此导致的心理焦虑。经济资助应以“自助为主,他助为辅,“有偿在先、无偿在后,“以酬代补的原那么进展,针对局部贫困生不守诚信不归还贷款、勤工助学不负责任、认为只要劳动就要付钱、缺乏义务劳动观念等的思想现状,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责任感教育、吃苦耐劳教育等各种思想教育工作,让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的贫困生获奖受补,以利于克制等、靠、要的消极依赖思想,树立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以利于鼓励学生艰辛求学、勤奋上进。2.4对贫困生的学习进展“扶贫,进步其学习工作才能高校中有许多贫困生由于早期所承受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使得他们的知识构造不合理、综合才能相对较差4,进入大学以后一些科目如英语、计算机等立即显露出差距,再加上中学与大学教育方式的变化,这些学生想通过原有的学习方式赶上或超过其他同学,却收效不大。加强对贫困生学习上的“扶贫有利于帮助他们恢复自信,也有利于他们承受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者平时要多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状况,耐心解决贫困生的学习困难,在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贫困生之间开展“传、帮、带活动,特别要请学习优秀的贫困生介绍如何调整心态、勤工助学之余合理支配时间、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学校也应多开拓文化、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严密结合起来,如安排高年级贫困生进实验室勤工助学,在参加科研活动中进步才能,使对贫困生的学习“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进步他们的专业技术程度和综合才能。2.5严密结合心理安康教育工作,进步贫困生的心理承受才能在高等学校开展心理安康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改革和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与开展的迫切需要。贫困生由于其在学校的特殊身份及他们所面临着的更为困难的处境,使得他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负担,通过开设心理安康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利用校园网等工具开展与贫困生的心理沟通与教育引导、开拓网络心理咨询室、开展网上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案例讨论等,让贫困生理解心理安康知识,掌握缓解压力、疏通自卑、焦虑、厌世等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增强贫困生自我心理安康维护的才能,通过坚持不懈的日常教育,最终到达贫困生精神解困营造和谐人文环境的目的。2.6创新思想教育工作的载体,营造和谐安康的校园气氛开展鼓励教育心理学的自我效能感研究说明: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否成功到达某一标准的知觉,屡次成功的体验能进步个体的自我效能感5。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贫困家庭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文娱活动,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成功地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才能,从自身的进步中获取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并且在活动中锻炼才能,开阔心胸,走出封闭的自我,感到党的温暖,师生的关心和呵护,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最大限度地激发自我潜能。在校园中应倡导以艰辛奋斗、节俭节约为荣,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可耻的优良风气,使贫困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减少过多的心理压力,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安康愉悦的情绪,以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才能,从而到达正面的鼓励效果。总之,高校贫困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涉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社会的支持、家庭承当的责任以及大学生本身付出的努力等多方面的因素。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以关注贫困生的生存状况为根底,坚持以教育为先导,以育人为目的,鼓励贫困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确立贫困生自我面对人生的勇气和信念,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进步贫困生的才能,使每一位贫困生不单学有所成,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生真正脱贫。【参考文献】1孙雅萍.从细微处着手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理论研究J.科教文汇,2022(7):88-89.2廖赞勇,赵必精,何胜.论民族医药院校贫困生救助工作的优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2,295:861-863.3蒋肖波,倪再羊.“构建和谐校园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4:447-450.4马振彪.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226:57-58.5李艳红,陈保平.自我效能感研究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安康教育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223:130-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