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纪律、冲突与惩罚,刘 建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请判断对错: 小学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可以予以警告、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但是不得开除学生。 在我国,法定的学生纪律处分中只有勒令退学需要记入学生档案,对,错,排顺序: 在我国,法定的学生纪律处分形式包括六种(记大过、警告、记过、开除学籍、勒令退学、留校察看) ,它们的惩罚程度顺序(由轻到重) 依次是: _,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数据分析: 据一项调查统计,在752名被调查学生中, 717名学生从未受过学校的纪律处分,占调查总数的957%; 有12名学生受过警告处分,占比例的15%; 有9名学生受过严重警告处分,占比例的11%; 有13名学生受过记过处分,占比例的16%; 有1名学生受过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占比例的01%; 没有发现勒令退学和开除的纪律处分个案,纪律是构成学校生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纪律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什么是纪律? 二、纪律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三、如何应对冲突? 四、班主任怎样进行惩罚教育,一、纪律的内涵、表现与作用,中学师生如是说,纪律是约束人行为的规范; 纪律就是上课不说话; 纪律就是限制学生的日常法规; 纪律是管束人的方针; 纪律就是管制; 纪律是用来约束人的,纪律是高压线,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通知【教基20046号】自2004年9月1日起执行 。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1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17、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 18、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19、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遵守活动的要求和规定。 20、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21、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22、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23、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纪律的内涵,纪 形声字,声已从糸(m),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散丝的头绪。 律 形声字,聿(y)声从彳(ch) 。本义:法律;法令。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律,均布也,条理、和谐,纪律: morale,discipline,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 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纪律是指惩罚;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手段;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一个观点: 纪律并不是一个旨在维持课堂秩序的简单的手段,它是一种“课堂道德” ,它体现着基本的道德性情。 1、纪律是对常规性的追求 2、纪律是自我控制的体现,三)纪律的功能,纪律给人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纪律使人获得尊严 、在纪律的约束中人才能获得幸福的享受,功能主义观点: 纪律是什么?有人说是航标有人说是灯塔有人说是夜幕中璀璨的北极星我们的梦想才不会在夜幕中迷茫,冲突论的观点: 纪律是什么?有人说是笼子有人说是绳子有人说是一道不可超越的电网我们的自由就这样被一步步阻挡,新课程的纪律观: 新课程的基本旨趣是关注学生的内在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教育中的纪律理念也需发生相应地转变,这就要求从传统的工具性纪律向发展性纪律转变。发展性纪律秉持这样的理念,即纪律始终是服务于学生的内在发展而赋有存在的意义的。所以,纪律并不是一种外在的、静止的、被动的和暂时的束缚物,而是一种内在的、活动的、主动的和持久的教育因素,辨析:“纪律不良”与“气氛活跃,实践中存在这样观点,纪律的功能被认为主要在于维持教育秩序,避免出现意外的可能打乱教育秩序的事件。因此,纪律管理的目的也就是为了保持有条理、不混乱 。“纪律不良或无纪律的概念常常和强烈活动和高声喧哗的课堂的表面现象联系在一起。” 于是,学生的活跃被视同为不遵守纪律,二、纪律管理的核心:培养内在的纪律精神,一)班级纪律管理 指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开展班级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内在的纪律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并保障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教育途径,课堂教学离不开纪律,纪律不仅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而且纪律本身就是人们的基本道德需求。纪律不是单纯的规范机制,它是人的基本道德性情,是道德心理的支撑。课堂纪律教育的目的不是获得经过规训的行为这一结果,而是培养学生的纪律精神,涂尔干曾论证过:道德的第一个基本要素,就是纪律的精神。学校道德教育只有在纪律的背景下才能在富有感情的家庭道德和更严格的公民生活道德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 事实上学校有一种能力能够预先决定学生行为的完整的规范体系,比如学生必须按时上课,得有适当的举止和态度,在课堂上不许捣乱,他必须学完他的教材,做完他的作业,而且要尽量做好。这是他们应当承担的义务。这所有的一切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学校的纪律,正是通过对学校纪律的实践,才能在学生内心建立起今后其作为公民应有的道德纪律精神,二)为什么纪律管理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内在的纪律精神? 1.生命时空的延展 2.生活事件的多变 3.生存状态的调节,个体人的社会化,个性与社会性的融合,按照马西亚的观点,青少年期自我的发展经历了早期“解构”、中期“重构”和后期“巩固”三个阶段 1、青少年早期的同一性解构 2、青少年中期的同一性重构 3、青少年晚期的同一性巩固 自我同一性(self identity)指自己能意识到自我与他人相区别而存在,以及自我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即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1、青少年早期的同一性解构 a.生理上的剧烈变化冲击早期青少年的同一性 b.由身体变化导致的对独立性的追求引导青少年向自我同一性过渡 c.社会因素影响了早期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探索,2、青少年中期的同一性重构 a.在生理方面,大多数个体开始将生理变化看成理所当然,但青春期变化的巩固以及肌肉的协调、力量和耐性的发展也对青少年中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产生影响。 b.中学生的认知的发展导致他们对抽象问题的关注,成为进一步完善自我同一性的必要成分。 c.社会影响使中期青少年的同一性主要表现为职业同一性,3、青少年晚期的同一性巩固 a.个体巩固了生理变化带来的同一感 b社会因素对晚期青少年同一性的巩固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在其成长历程中,只有不断经历适宜的社会化过程,才能逐步掌握其所处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人际关系等,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培养学生内在的纪律精神是实现学生由自然性向社会会过渡的重要环节,三)班主任解决纪律问题的方法与手段 、诊断性思维 (1)对违纪行为的起因要建立最初的直觉 (2)迅速收集相关事实 (3)探寻隐藏的因素,如学生的背景资料 (4)采取行动 (5)评价结果 (6)保持灵活性并对其他的可能性采取接受的态度 C.M.Charles,教师纠正违纪行为的几种技巧,1)用“眼睛看”:使眼神互相接触,用表情说明你的注意和不赞成。 (2)用身体的近距离:走到该生面前,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再做别的事情了。 (3)点出违纪学生的姓名。老师说:我想让你们大家包括小张和小李,说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4)用邻近表扬法:小张没有听讲,但他邻近的小陈和小李在听讲,老师可以说:小陈和小李正在专心听讲,应用练习,小刘是一个不听话的学生,他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根本不能完成什么作业,经常在上课时捣乱。 如果你是小刘的班主任,你将怎么办,建议1,1、与他进行充分的眼神交流,即使他往地上看,老师也坚持看着他,这会使他感到不自在而开始写作业 2、上课时站在他身边 3、在独自作业时给他提供帮助 4、上课时经常提问 5、建立个人激励机制,如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即赢得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的权利 6、建议一种体制,使他能够赢得全班关注和支持,建议,1、承认问题是教师自己的,要用第一人称信息向他表示你的担忧 2、鼓励他多谈论作业,在他这么做的时候积极倾听 3、合作解决问题:探究他为什么没有做作业?看他自己有什么建议,建议,召开班会,全班同学讨论学生不做作业是为什么: 引起别人的注意? 说明别人拿他们没办法? 想让别人为自己写作业? 不做作业是因为烦躁? 是因为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逐个讨论对策,写下所有建议。并请一位同学宣读所有建议。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建议去做,三、如何应对冲突,班级冲突指班级成员在教育活动以及相互交往中,因不一致和矛盾而导致的表现为抵触、争执、争斗的一种社会互动形式。班级冲突包括班级内部冲突与班级外部冲突,师生冲突,学生与学生的冲突等,案例一,2004年4月16日,北京市崇文区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王奇(化名)到学校教育处找刘老师办理退宿事宜。他大声喊叫着把申请递给老师,刘老师不理他,反而起身欲离开。王奇将办公桌上的物品推到地上,其间出口不逊,骂老师。王奇的喊叫引来不少老师,包括校长。校长对其言行予以制止,王奇不服气,用脚踹踢办公室的柜门,案例二,2004年11月21日夜间,广州市白云区一所实验中学发生严重的师生冲突事件。当晚,学校政教处主任因发现楼外有一只被从窗口抛出的铁锅,到学生宿舍突击检查。当时是夜间11点左右,很多学生已经就寝,对政教主任的到来感到莫名其妙。查询过程中政教主任指责学生是“畜牲”,引起了一些学生的不满,遂有学生与之口角,进而发展到手脚相加。此后赶来的校长助理当场“宣判”勒令一名学生深夜收拾行李离校,导致整栋楼的学生集体抗议,不回宿舍。事件发生后,警方深夜出更维持秩序,学生家长也赶赴现场配合校方劝阻学生。至22日中午,校方出面表态,该校两名负责人言谈举止表现粗暴,校方将予以严厉处分,案例三,那天,正在情绪高涨地给我们分析讲解试卷的数学老师突然停顿下来,点出一个同学的名字并厉声问道:“你刚才在干什么?”大家吓得一激灵,班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但那个同学却不买他的账,理直气壮地回了一句:“我怎么了?”接下来,课堂便成了两人争吵的“战场”那个同学的同桌偷偷地拽了好几下他的衣服,轻声劝他少说两句,可根本不起作用。最后,数学老师甩下一句话:“今天有你没我,有我没你,你不走我就走!”那同学愤怒地站了一会儿,气冲冲地拿起书本到隔壁的自习室去了,一)班级冲突的作用,冲突的积极作用: 1、冲突有利于发现问题 2、冲突有利于更好地整合班集体 3、冲突是必要的减压阀 冲突的消极作用: 1、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纪律的破坏 2、冲突还可能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二)冲突的原因分析,1.班级管理不善引发冲突 2.资源的有限性引发冲突 3.学生问题行为引发的冲突 4.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引发冲突 5.学生个体差异引发冲突,三)冲突的应对策略,六步解决方案: 1、停止并冷静下来等一会儿,深呼吸,放松 2、思考迅速探究可供选择的方案,预见结果 3、决定你想让什么情况发生 4、决定一个备用方案,以便在第一方案不起作用时使用 5、实施你认为最佳的解决方案 6、评估结果是否已达到你期望的结果?你想在其他相似的场景下运用这项策略吗,解决冲突的主要方法,疏导 (注意倾听、以理服人,尊重双方的利益) 制止 迂回 不介入 转化,其他建议,运用私下行为、眼神接触,在可能的时候利用身体上的接近,这会保持学生的尊严并消除他们进行放抗的可能性 有礼貌但要明确告诉学生你想要什么,使用请、谢谢你等词。 告诉学生你认为策划一场权力斗争对谁都没有好处,可以稍后再进行讨论,情境训练,有一天,我在上课,正讲得很起劲,同学们也听得很入神。就在这时,我发现一个女同学正在看小说,于是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你学习成绩不好,还要看小说,真不要好!于是就边讲课,边悄悄地走向她的座位。当走到她旁边时,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伸出手,把她的小说书收了过来。正当我准备批评她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那位女同学站起身来,急速地走上讲台,将我放在讲台上的教本和备课笔记全部拿去了。这位班上有名的“女犟头”,站在讲台旁手拿我的备课笔记与教本,瞪着眼看着我。我站在她的座位旁,顿时觉得呼吸急促,手发麻,头上冒汗,此时我与她怒目相视,双方剑拔弩张。教室里寂静无声,气氛十分紧张,大家等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问题:如果你就是这位班主任,你会怎么做,某班有个“公牛队”,队员六人个个身强体壮,酷爱篮球,在自发组织的学校篮球擂台赛中所向无敌,个个以“NBA”球星自居,但对班级体育活动不屑一顾,“队员”纪律松懈,经常迟到早退,学习成绩平平。最近,外班一男同学欺负本班一女生,“公牛队”一齐冲进男生所在教室,对他一顿拳打脚踢,直到对方乞讨告饶,保证下不为例,他们才在周围同学的喝彩声中扬长而去。 问题:怎么看待“公牛队”的这一行为?如果你是“公牛队”的班主任,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这一冲突,四、班主任怎样进行惩罚教育,一)惩罚有情,教育不能没有感情的参与,同样,惩罚也不能没有感情的参与。 班主任的感情也是教育的力量,教师对待事情所表现出来的感情是教师的道德品质的表现,这种表现必然对学生会产生道德上的影响甚至是震撼。班主任表现出来的情感既包括我们常说的愉悦、赞赏等,也包括愤怒、责备。当看到学生违纪时,教师的生气、痛心正是一个教育者最正常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一种其他手段无法取代的教育力,它告诉学生什么是错的、不该做的。没有感情的惩罚仅仅是行为的练习、是苦役,恰恰失去了道德方面的内容,美国教育家里考纳记述了一位老师多年以后在一次大学英语教师会议上遇到她的以前的一位曾经作弊的学生,这位学生如今也是一位英语教师了,她对自己的老师说:当我交上那份抄袭的论文时,您给了我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您没有对我进行道德说教,但我已经知道了作弊是错误的,看到了您的痛苦和气恼,我知道您非常在意人的品行。这位学生还说通过此事她知道老师是一位非常有道德感的人,二)惩罚有度,惩罚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和体力上负累与痛苦而使学生意识到错误并有所改正。惩罚的目的不是使学生痛苦,而是使学生有所悟。中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身心发展尚不成熟,适度的惩罚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一剂良药,过度的惩罚则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三)惩罚有方,学习是课堂中的主要活动,师生交往也是以教与学为主要连接纽带。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惩罚手段通常也和学习有关,恰当地用作业作为惩罚手段会产生一举两得之功效。 惩罚的目的为了给学生带来痛苦。惩罚是对被破坏的纪律的修复,惩罚其目的在于恢复纪律的不可侵犯性、严肃性,保证规范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尊重的。惩罚体现的是对纪律的敬重,也是对纪律精神的维护。 惩罚并不意味着体罚与变相体罚,纪律管理是班主任的一项常规工作,正确地认识纪律的本质才能够正确地开展纪律管理。纪律不是简单的外在束缚与控制,遵守纪律也不能等同于服从和听话。纪律体现了人对常规性和自我控制的需求,是道德的基本要素。班主任在纪律管理中要避免一味追求对学生外在行为的控制,要注重培养学生内在的纪律精神。班级冲突常常是和纪律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问题。班主任要正确地认识冲突的本质以及冲突的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并进行合理地疏导、制止、转化等,发挥冲突的积极功能,避免冲突的消极功能。在班级纪律管理中,对违纪行为的惩罚是不可少的,教育者需要掌握惩罚的智慧和艺术,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