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437216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1: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试行)申请单位(签章):申请日期: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监制填报要求1、申请设置入河排污口所有单位包括企业、市政(含污水处理厂)等应填报本申请书。2、用钢笔填报,蓝、黑墨水均可,书写工整、清晰,填报数据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说明。3、必须按“填写说明”如实规范填写。若申请单位同时申请设置两个以上(含两个)排污口的,应分别填写每个排污口的有关信息。4、表格提交一式六份,每份需加盖公章,一并提交给排污口设置的审批单位。申请单位1法人代表2详细地址3邮政编码单位性质4主管机关联系人联系电话取用水量(万吨/年)5服务面积(km2)5服务人口5排污口设置类型6新建排污口性质6企业改建市政扩大其他排放方式6连续入河方式6明渠()、暗管()泵站()、涵闸()潜没()、其他()间歇排污口位置所在行政区7:排入水体名称8:排入的水功能区名称9: 经度(准确到): 纬度(准确到):设计排污能力(吨/日)10排污口大小工业废水排放量(吨/日)11年排放污水总量(万吨)11生活污水排放量(吨/日)11其它污水排放量(吨/日)11污水是否经过处理处理方式12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项目名称13排放浓度(mg/l)14总 量(吨)日排放总量15年排放总量16CODNH3-N总磷排污河道、排污口平面位置示意图17:申请理由18: 排污口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单位签章: 主管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排污口所在地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单位签章: 主管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排污口所在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所属管理单位意见单位签章: 主管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填写说明1、“申请单位”按法人登记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填写。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2、“法人代表”按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中的法定代表人填写。没有法定代表人的,填单位实际负责人。3、“详细地址”按登记单位邮政通讯地址详细填写。4、“单位性质”填企业、事业或个体工商户等,企业进一步区分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民营等。5、 “取用水量”:直接从江河湖泊取水的填一年取用的新鲜水量;通过自来水公司或水库供水的填一年从供水单位获取的用水量。市政排污口,填排污系统服务面积、服务人口。6、“排污口设置类型”、“排污口性质”、“排放方式”、“入河方式”等栏目在后面提示栏中划“”。7、“所在行政区”应准确到设区市的街道或者县(县级市)的乡镇。8、“排入水体名称”填直接排入的河流、湖泊、水库名称。9、“排入的水功能区”填国务院、水利部或有关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水功能区划中水功能区名称,申请单位无法填写的,可咨询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未划定水功能区的水域,此栏空缺。10、“设计排污能力”填排污口设计的排污水量。11、“工业废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污水年排放总量”填申请的排污水量,排污单位若为火电厂,则在其他栏中填写申请的温水排放量。12、“污水处理方式”:对于企业排污口,填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厂区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对于市政排污口,填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或三级处理。13、“项目名称”:申请单位实际排放的污染物中如有表中已列明的具体污染物必须如实填写,对排放特殊污染物的排污口,应增加国家或行业排放标准规定的污染物项目。排放温排水的,应增加填写“温升”项目。对水环境敏感目标有影响的污染物和“三致”物质必须如实填报。14、“排放浓度”填排污口正常排放情况下的污染物浓度。15、“日排放总量”填正常排放情况下排污口每日污染物排放的总量。16、“年排放总量”填一年内正常情况下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总量。17、排污河道、排污口平面位置示意图要求用AUTOCAD软件制作后附上。18、“申请理由”应简述项目依据、主要产品和产量、符合法律法规等情况。附件2:入河排污口登记表(试行)登记单位(签章):登记日期: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监制填报要求1、在江河、湖泊设有排污口的所有单位应如实填报本登记表。2、用钢笔填报,蓝、黑墨水均可,书写工整、清晰,填报数据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说明。3、必须按“填写说明”如实规范填写。登记单位有两个以上(含两个)排污口的,应分别填写每个排污口的有关信息。4、提交本表一式三份,每份需加盖公章,同时交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所属管理单位。有关数据经核定后,返回登记单位一份。5、入河排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所属管理单位应对入河排污口登记表有关信息进行核查,有关数据核定后将作为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是否新建、改建、扩大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依据。登记单位1法人代表2详细地址3邮政编码单位性质4主管机关联系人联系电话取用水量(万吨/年)5服务面积(km2)5服务人口5入河排污口名称排污口性质6企业市政建成时间其他排放方式6连续入河方式6明渠()、暗管()泵站()、涵闸()潜没()、其他()间歇排污口位置所在行政区7:排入水体名称8:排入的水功能区名称9: 经度(准确到): 纬度(准确到):设计排污能力(吨/日)10排污口大小工业废水排放量(吨/日)11年排放污水总量(万吨)11生活污水排放量(吨/日)11其它污水排放量(吨/日)11污水是否经过处理处理方式12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项目名称13排放浓度(mg/l)14总 量(吨)日排放总量15年排放总量16CODNH3-N总磷排污河道、排污口平面位置示意图17: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所属单位审核意见审核单位(签章): 主管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填写说明1、“申请单位”按法人登记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填写。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2、“法人代表”按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中的法定代表人填写。没有法定代表人的,填单位实际负责人。3、“详细地址”按登记单位邮政通讯地址详细填写。4、“单位性质”填企业、事业或个体工商户等,企业进一步区分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民营等。5、“取用水量”:直接从江河湖泊取水的填一年取用的新鲜水量;通过自来水公司或水库供水的填一年从供水单位获取的用水量。市政排污口,填排污系统服务面积、服务人口。6、 “排污口性质”、“排放方式”、“入河方式”等栏目在后面提示栏中划“”。7、“所在行政区”应准确到设区市的街道或者县(县级市)的乡镇。8、“排入水体名称”填直接排入的河流、湖泊、水库名称。9、“排入的水功能区”填国务院、水利部或有关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水功能区划中水功能区名称,申请单位无法填写的,可咨询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未划定水功能区的水域,此栏空缺。10、“设计排污能力”填排污口设计的排污水量。11、“工业废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污水年排放总量”填实际的排污水量,排污单位若为火电厂,则在其他栏中填写申请的温水排放量。12、“污水处理方式”:对于企业排污口,填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厂区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对于市政排污口,填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或三级处理。13、“项目名称”:登记单位实际排放的污染物中如有表中已列明的具体污染物必须如实填写,对排放特殊污染物的排污口,应增加国家或行业排放标准规定的污染物项目。排放温排水的,应增加填写“温升”项目。对水环境敏感目标有影响的污染物和“三致”物质必须如实填报。14、“排放浓度”填排污口正常排放情况下的污染物浓度。15、“日排放总量”填正常排放情况下排污口每日污染物排放的总量。16、“年排放总量”填一年内正常情况下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总量。17、排污河道、排污口平面位置示意图要求用AUTOCAD软件制作后附上。附件3: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试行)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的规定,为规范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保证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编制质量,指导各地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制定本要求。本要求不含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论证的要求,依法应进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的,从其规定。所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应符合本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中包含入河排污口论证有关内容的,也应符合本要求。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域)影响明显轻微,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仅编制入河排污口对水域影响简要分析材料的,可不执行本要求。1 总则1.1 论证目的分析入河排污口有关信息,在满足水功能区(或水域)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生态和第三者权益的影响,根据纳污能力、排污总量控制、水生态保护等要求,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优化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入河排污口以及建设单位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1.2 论证原则(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和规定;(2)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规程;(3)符合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等专业规划;(4)符合水功能区管理要求。1.3 论证范围原则上以受入河排污口影响的主要水域和其影响范围内的第三方取、用水户为论证范围。论证工作的基础单元为水功能区,其中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区和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水功能区,是论证的重点区域;涉及鱼类产卵场等生态敏感点的,论证范围可不限于上述水功能区。未划分水功能区的水域,入河排污口排污影响范围内的水域都应为论证范围。1.4 论证工作程序论证应在现场查勘、调查和收集建设项目及相关区域基本资料和补充监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初步方案,采用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预测入河废污水在设计水文条件下对水功能区(水域)的影响及范围,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提出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建议。工作程序见框图。1.5 论证的主要内容(1)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区(水域)管理要求和取排水状况分析;(2)入河排污口设置后污水排放对水功能区(水域)的影响范围;(3)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域)水质和水生态影响分析;(4)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有利害关系的第三者权益的影响分析;(5)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2 项目概况入河排污口所属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对于企业入河排污口,主要说明主要产品、生产工艺、取用水情况、水平衡和产污环节等;对于市政入河排污口,主要说明服务人口、服务面积等。扩大和改建的入河排污口,应说明其建设项目的变动(扩建、改造等)情况。3 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概况3.1 入河排污口基本情况应说明入河排污口的位置、类型、排放方式、入河方式、排入水体基本情况等。对于扩大和改建的入河排污口,应说明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原有入河排污口的基本情况。入河排污口的位置要求确定经、纬度(准确到)。入河排污口的类型主要是指企业、市政、生活等;排放方式主要是指连续、间歇,入河方式主要是指明渠、暗管、泵站、涵闸、潜没等。3.2 废污水来源及构成应区分企事业单一入河排污口、多家企业共用入河排污口和市政入河排污口等不同类型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入河排污口所排废污水来源、组成。3.3 污水所含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浓度、总量详细说明入河排污口拟排的废污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对应的排放总量,进行特性分析,确定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温排水应有温水排放量和温升数据。对于排放有毒有机物(包括“三致”物质)的应详细论证调查数据。4 水域管理要求和现有取排水状况4.1 水域管理要求入河排污口设置在已有水功能区划水域的,应详细说明入河排污口所在和可能影响的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与要求、水质现状、水域纳污能力、限制排污总量等基本情况。水功能区应为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功能区,以中国水功能区划为依据;中国水功能区划未包含的,以有关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水功能区划为依据;其他未包含的,可以将流域机构审查通过的有关水功能区划成果作为参考依据。水域纳污能力应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核定的。未核定纳污能力的水域,论证时应根据水功能区管理要求核算纳污能力以作为论证分析的依据。限制排污总量原则上以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向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的意见为准。尚未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以不超过纳污能力为限,同时可参考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的针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的控制总量。未划分水功能区的水域,应详细说明排污影响范围内水域水质现状,并根据水域管理要求,计算水域纳污能力。4.2 论证水域内取排水状况详细说明论证水域内现有、在建、拟建取水口、入河排污口分布和取水、排污状况,并列表。拟建取水口是指已获得取水许可预申请的取水许可申请人规划建设的取水口;拟建入河排污口是指已获得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同意兴建的入河排污口。应结合水功能区划附入河排污口和取水口分布图,标明相对位置。5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根据水功能区(水域)水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采用模型预测设计水文条件下入河污水的影响范围,分析对水功能区和水生态的影响。5.1 影响范围论证工作应预测入河排污口排污对各水期,尤其是不利环境设计水量条件下对水体水质影响范围,温排水应预测设计条件下周平均1以上温升范围,涉及第三者权益影响的,需预测周1以下温升影响范围。影响范围应结合管理要求图示说明。5.2 对水功能区水质影响分析应计算论证入河排污口中污染物对相关水功能区水域纳污总量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应根据论证区域水功能区管理的要求,分析入河排污口设置满足水功能区管理要求的可达性,以及与水功能区入河排污总量总体和阶段控制任务的协调性。5.3 对生态的影响分析(1)根据水域生态保护的要求,采用直流冷却方式的火力发电厂,生产温排水不得排入水库等封闭水体。温排水排入河流水体时,应根据水域生态保护管理要求,分析温排水等对珍稀水生动植物、鱼类、水体富营养化等敏感生态问题的影响。(2)入河排污口有典型营养盐类污染物,排入水域为氮磷物质含量较高,水动力作用较弱和水量调节性能较差的水库(湖泊),以及现状水域已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或有富营养化发展趋势的水域,应针对性的分析和评价排污对敏感水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3)影响区域有重要水域生态保护目标时,应结合区域重要湿地、濒危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资源的调查,以栖息地、繁殖地(产卵场)和迁徙(洄游)通道等重要生境变化和保护为重点,分析入河排污口排污前后水域生态系统的演替变化趋势,预测入河排污口排污对水域生态系统和敏感生态目标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对于重污染和存在退水风险影响的取水和退水建设项目,应对风险可能产生的概率和影响进行分析。5.4 对地下水影响的分析入河排污口排污可能影响地下水系统的,应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对地下水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6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第三者影响分析应重点分析论证排污对上下游水功能区(水域)内主要集中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以及第三方取用水安全的影响,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是否有制约因素。第三者主要是指现有取水户、已获得取水许可预申请的取水许可申请人、渔业养殖户等。当排污可能产生有毒有机污染物时,应量化分析特征污染物对水源地的污染风险影响。7 污水处理措施及效果分析对于企业入河排污口,已提出污水处理措施的,应分析污水处理措施能否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在实施总量控制的水功能区(水域),是否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未提出污水处理措施的,应按照水功能区(水域)水质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提出污水处理措施,并进行效果分析;对于市政入河排污口(含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应分析与论证区域内现有入河排污口的相互关系,按照国家关于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新建市政入河排污口应实行雨污分流,同时规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未安排污水处理设施的,论证中应结合水功能区(水域)管理要求,提出污水处理措施。对于存在事故风险的入河排污口,应考虑事故排放时的应急措施。8 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根据影响论证后,结合水功能区(水域)水质和水生态保护要求、第三者权益等因素,分析入河排污口位置、排放浓度和总量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有制约因素,制约因素能否采取措施减免,对不能满足要求的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应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变更建议并重新进行论证。9 论证结论与建议9.1 论证结论(1)入河排污口类型,排放的废污水量、排放污染物浓度(温升)和对应的主要污染物质总量;(2)对水功能区(水域)水质和生态的影响;(3)对第三者权益的影响;(4)排放位置、排放方式的建议及其合理性;(5)入河排污口排污前污水处理措施及其效果;(6)入河排污口设置最终结论:是否可行;可行的限制条件等。9.2 建议应给出入河排污口设置要求、设置单位对入河排污口监测等要求、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的信息报送要求、事故排放时的应急措施等。资料收集现场查勘补充监测基础资料整理分析建设项目概况:生产工艺用水流程污水处理工艺污水总量、浓度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排放位置、方式排污总量、浓度水功能区(水域)现状资料:水文、水质污染源、水生态取排水状况污水处理措施水功能区(水域)现状分析与评价设计水文条件入河污水数值模拟分析影 响分 析对功能区水质影响分析对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对第三者影响分析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结论与建议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等论证工作程序框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金融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