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削标准教案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394194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锯削标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锯削标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锯削标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锯 削教学课题:锯削基本操作教学目标:完成本课题后让学生掌握锯削操作工艺,并达到相应的要求;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安全意识教学重难点:起锯与运锯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锯缝产生歪斜的原因分析教学方法:讲授法及操作演示教 材:钳工工艺及技能训练授课班级:07高职机械2班课 时:讲授45分钟、操作演示及实习训练5小时授课时间:2008年3月10日地 点:多媒体教室、及B座二楼实训室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实训室外整队,查看劳保用品的穿着,清点人数,依次进入实训室。二、 复习提问:(5分钟)1锉削时的站位姿势?(为后面引出锯削的姿势动作做铺垫)2锉削时推锉姿势及压力控制?(在讲授锯削的姿势与压力时作比较,锉削姿势与锯削姿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 导入新课:我们不仅应该明确锯削的定义,更主要应该掌握锯削的基本操作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锯削的操作工艺。简单的讲,锯削可分成起锯、运锯和锯断三个过程。具体的工艺就是本节内容,作为本节的重点部分,我分别采用了口诀的方式帮助大家记忆,所以,当我们讲到一夹、二安、三起锯的地方请同学们重点记一下。四、新授内容:(入门指导)锯 削(在讲课以前,首先提问如何将材料分割?让同学们踊跃发言选择能分割材料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回忆钳工的基本操作内容,从而引出锯削的定义)1、锯削的定义:(40分钟)用手锯对材料或者工件进行切断或切槽的操作称作锯削。2、手锯的构造(在这里发给每个学生一把锯弓,再讲解使学生对锯弓有了具体的印象)手锯是由锯弓和锯条组成,可调式锯弓1-固定部分;2-可调部分;3-固定拉杆;4-削子;5-锯条;6-活动拉杆;7-蝶形螺母(1)锯弓:锯弓的作用是用来装夹并张紧锯条。有活动式(可调式)和固定式两种。(可调式锯弓通过调整可以安装几种不同长度的锯条,并且它的锯柄形状便于用力,目前被广泛应用。(2)锯条:经渗碳钢冷轧后,再经热处理淬硬才能使用。锯条长度:以两端装夹孔的中心距表示。常用规格300mm1)锯路: 锯条在制造时,锯齿按一定的规律左右错开,并排成一定的形状称为锯路。锯路有交叉型和波浪型两种。(锯条有了锯路,在锯削时,工件上的锯缝要大于锯条背部的宽度,从而减少了工件锯缝两侧与锯条的摩擦,便于排屑,避免在锯削过程中加锯,从而减少锯条的磨损或折断。)2)锯齿的切削角度:前角、后角、楔角。锯条的切削部分是由许多锯齿组成的。锯削时为了减少锯齿后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并使切削部分具有足够的容屑空间,所以锯齿的后角大,其中后角是40,前角是0,楔角是50。 锯齿形状图(这里具体的讲解锯条的切削角度,并设置提问:如果锯条安装反了,切削角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锯削加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让同学们分析并回答,由老师做出正确的锯条切削角度的讲解。)3)锯条的粗细选择及分类锯齿的粗细是根据锯齿的齿距大小分类的:分为细齿(1.1mm)、中齿(1.4mm)、粗齿(1.8mm)三种。*细齿锯条:适合锯削硬、薄材料。例如工具钢、合金钢、各种管子及薄板等。*粗齿锯条:适合软、厚的材料。例如紫铜、青铜、铝、铸铁、低碳钢及中碳钢等。3、手锯的握法和锯削姿势、压力及速度(演示:演示过程要慢每个动作分开讲解,讲解完毕邀请学生来演练,让同学们比较这位同学的动作与指导老师的动作有何不同,在这个互动学习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1)手锯的握法:右手满握锯弓手柄,左手轻扶锯弓前端。 左手 右手 手锯的握法 (2)锯削姿势:锯削的站立姿势和锉削基本一致,摆动要自然。(3)压力 锯削时的压力:右手控制推力、压力,左手主要配合右手正锯弓。(这里设置提问:锯削软硬不同材料时,锯削的速度和压力怎样控制?由学生回答,指导老师进行总结。锯硬材料时速度要慢些,压力要大,压力太小锯齿就不容易切入,可能打滑是锯齿变钝;锯软材料时速度要快些压力要小,压力大了会使锯齿切入过深而产生咬住现象容易崩齿。) (4)运动和速度锯削时,1)锯弓的运动方式有两种:一是直线运动(它与平面锉削锉刀的运动一样,适合初学者,常用于有锯削尺寸要求、并要求锯缝底面平直的工件,要求同学们认真掌握)另一种是小幅度的上下摆动式运动,(即推进时左手上翘,右手下压,回程时右手上抬,左手自然跟回。) 2)锯削的速度:3040次/分钟。(推进时稍慢,压力适当,保持匀速;回程时不施加压力,速度稍快。最好使锯条的全长都加入切削,应使手锯的往复行程的长度不小于锯条全长的2/3)4、锯削操作方法: (1)工件的夹持 (一夹)(现场演示几种工件的错误的装夹,以提醒学生在操作时避免此类错误。)1)工件夹持在台虎钳的左侧; 2)工件锯缝离开钳口侧面20mm左右;(不应过长,防止振动)3)锯缝要与钳口侧面保持平行;(锯缝线要与铅垂线方向一致,便于控制锯缝不偏离划线线条) 4)避免夹伤已加工表面及避免将工件夹变形。 (2)锯条的安装 (二安)(让同学们现场操作安装锯条,提示学生注意锯条装夹正确、如果错误安装会怎样?)锯条的安装:齿尖朝前,松紧适度,两面平行。(锯削时,手锯向前推进起切削作用,后退不起切削作用,安装时锯齿向外,齿尖朝前;拧紧蝶形螺母,拉紧锯条。松紧适度、两面平行。锯条安装时不可以太松或太紧,太紧时锯条受张紧力过大,在锯削时稍微用力不当就会折断;太松则锯条在锯削过程中容易扭曲易折断,并且锯缝易歪斜。一般用手拨动锯条时,手感硬实并略带弹性,则锯条松紧适宜。) (3)起锯方法:远起锯、近起锯。 (三起锯) 起锯方法 因为:(起锯是锯削工作的开始,起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锯削质量。如果起锯不当:一是常出现锯条跳出锯缝将工件表面拉毛或引起崩齿;二是起锯后的锯缝与划线位置不一致,将使锯削尺寸出现较大偏差。)所以:为使起锯顺利,可以用左手大拇指对锯条进行导靠(导向)。a、起锯时,左手拇指靠住锯条,使锯条能正确的锯在所需要的划线位置上,行程要短,压力要小,速度要慢。(短、小、慢)(演示)b、起锯角:起锯角应在15左右。c、起锯方法的选择:一般选择远起锯。远起锯这种方法因为是逐步切入材料,锯齿不宜被卡住,起锯也较方便,所以一般起锯都选择远起锯;近起锯掌握不好,锯齿很容易被工件棱边卡住,此时可采用向后拉手锯做倒向起锯,使起锯时参加切削的齿数增多,在做推进起锯就不会被棱边卡住了。起锯锯到2mm-3mm的槽深时,锯条就不会划出槽外,左手拇指就可以离开锯条,扶正锯弓进行正常锯削。(讲解完毕给学生播放视频录像,让学生更直观的掌握锯削操作技能,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使之在学生的头脑中更加形象和生动。)5、锯缝不直的原因分析(1)工件安装时,未能与铅垂线方向一致; (2)锯条安装太松或相对锯弓平面扭曲; (3)使用锯齿两面磨损不均匀的锯条; (4)锯削压力过大使锯条左右偏摆; (5)锯弓未扶正或用力歪斜,是锯条背偏离锯缝中心,斜靠锯削断面一侧。6、 锯削时的安全知识:(1)工件即将锯断时要减少压力,防止工件断落时造成事故,并用左手扶住要掉落的工件;(2)锯削时要控制好用力,防止锯条突然折断失控,使人受伤。7、锯削实习训练:(5小时)先用废料进行锯削基本功练习;然后制作下面工件,(练习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巡回指导,对学生的错误动作及时纠正,不然一旦养成不正确的习惯就难以纠正,练习一段时间后老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结合现场分析指导,再分组练习,让同学们互相进行比较,进行互评,最后挑出动作规范的同学做示范练习,指导老师还要对个别动作不规范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力求让学生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能够正确的运用锯削的操作技能进行独立操作。)练习步骤:A、在工件上划线;B、锯削尺寸:长方体尺寸达到25*25mm(要求纵向锯)C、锯削前要认真检查划线情况,确认无误后再锯削加工;D、要求锯削姿势正确、协调,及时克服和纠正不正确的姿势。要符合尺寸,平面度要求,并保证锯痕整齐。 附:生产实习图 8、结束小结:(强调安全操作、文明生产。)本节课的重点一是起锯和锯削要领的掌握,二是如何避免锯削时的锯缝歪斜。所以:(1)锯削练习时,必须注意工件的装夹和锯条的安装正确,并注意起锯方法和起锯角度的正确;(2)初学锯削,不要锯削的速度过快,容易使锯条磨损过快;同时注意摆动姿势,摆动幅度过大等错误姿势应及时纠正;(3)要注意锯缝的平直情况,及时借正;(4)锯削完毕,应将锯弓上张紧螺母适当放松,但不要拆下锯条,防止锯弓上的零件丢失,并将其妥善放好。9、课后作业:(1)锯削可应用在哪些场合?试举例说明。(2)锯条折断的原因? (3)怎样选择锯条?安装锯条应注意什么?如果锯条反装会怎样?(4)起锯和锯削操作的要领是什么?(5)预习下一节课:各种材料的锯削方法(这堂课要避免枯燥讲解,层层设置疑问,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答案,在互动互学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老师、学生及其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是学生们获得知识、技能。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如信息的呈现、课堂提问、讨论、答疑等,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他们获得知识、操作技能和端正态度。而且这节课结束以后要反思,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考虑修改教学过程中的不适合成分,以提高教学水平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0、板书:锯 削 工 艺1、锯削的定义2、手锯的构造:现场演示+挂图3、手锯的握法和锯削姿势、压力及速度图示4、锯削操作方法:演示+视频录像5、锯缝不直的原因分析6、锯削时的安全知识7、锯削实习训练步骤 8、结束小结9、课后作业 注:红字为板书内容、带横线部分为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文化创意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