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料:浅谈新课改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115369080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资料:浅谈新课改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文资料:浅谈新课改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文资料:浅谈新课改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常宁一中 陈远才【摘要】: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开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根本素质,成为信息社会对人才的根本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总体目标。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新的教学理念。【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信息素养 培养一、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新要求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应有的根本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技能具有获取、处理、利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2、社会责任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标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3、独立学习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根底。正因为如此,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将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那具体来说,在新课程实施中,中小学生究竟应该具备那些信息素养呢?1、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传播工具,其最根本的能力是信息系统软、硬件的操作能力。2、信息获取的能力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要求中小学生要熟练地掌握并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各种方法。3、信息分析的能力学生能够对所获取的丰富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4、信息加工的能力 学生能够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5、信息创新的能力 学生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形式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从外表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得出创新的信息。 6、信息利用的能力 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它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7、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 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二、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1、更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任务驱动法是目前信息技术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和基于几项任务完成的。教师要为学生设计适宜的,具有吸引力的、相关性、可参考性的问题或疑问、案例、课题,并将问题重点置于一个大情景中,并引导学生借助于情景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通过问题解决,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课程中相应的概念、原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认知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诸如信息获取、检索、筛选、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素养。如教学“修饰文字一课时,采用任务驱动法,利用知识的迁移从写字板中如何修饰文字出发,思考在WORD中你觉得可以怎样做,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个过程,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引入课题后,教师设计了具有较大探究空间的问题:和写字板格式栏相比,WORD格式栏中文字修饰工具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这些文字修饰工具的使用是否和写字板是一样的呢?同学们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在WORD中同学们还能用其它方法修饰文字吗?这些问题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中学会学习。整堂课教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肯定别人的优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教师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没有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围绕任务,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思考、操作、讨论交流、反思等探索性活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是启发者;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是鼓励者。2、加强操作实践,培养学生信息技能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即便你有满腹经纶,不会操作也等于零。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如教学?认识Powerpoint?一课时,根据每个学期里节日或一些纪念活动等在课堂上拟定出相关的主题给学生,诸如?新学期的打算?、?教师节献给老师的祝福?、?国庆祖国伴我成长?等等。当学生完成了主题制作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演示自己的电子作品,看谁的作品能得到同学们的赞赏,使学生在相互竞争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信息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经常的练习,除了课堂操作外,还可以利用其它时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技能。如利用课外活动、双休日等开放电脑机房,增加学生操作练习时间,从而到达提高学生信息技能的目的。3、重视学科整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方面是以其它学科的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青少年解决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语文教学中,用电脑写作文与修改作文、用网络搜集作文素材、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作文等;数学教学中,用多媒体学习数学、用电脑画几何图形、用电脑解题等;艺术类学科教学中,用电脑绘画、用电脑播放乐曲学习音乐等;科学教学中,用电脑动画表现大千世界微观或宏观现象、用网络搜索自然知识等等。另一方面,通过其它课程的学习,充实、完善或补充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缺乏,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既有利于其它课程内容的学习,也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如在教学“遨游网络世界一课时,与科学学科整合,联系科学内容共同完成任务:美丽的太阳系。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提出任务上网根本操作与太阳系的组成;自主学习,掌握上网根本操作技能;小组合作,搜集太阳系有关资料;筛选资料,完成作品小报或电子幻灯;个人解说作品,集体评议五个环节,不仅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对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的反应和纠正;也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使教学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了解抽象的、遥远的、难以感知的事物。同时培养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知识获取信息和运用技术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培养和提高,到达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学生信息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计算机高手的成功在于对电脑方面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上努力的实际操作,就会日见成效,领略到学习带来的愉快后,就会更加精神振奋,乐此不疲,越来越有信心,长此以往,学习信息技术就成了一种乐事,一种必须了。加强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防止青少年在网络中“迷途的根本保证。抓住时机,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理论要联系实际,在信息技术课上,老师不能一味地“讲事实,摆道理,还必须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教学生进行网络聊天时,我认真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效劳条款,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怎样正确的使用聊天室,正确引导他们文明礼貌,不发恶意文件致使他人电脑遭到破坏,切不可贪图一时好玩而蔑视法律和道德的存在。引导学生标准自己的行为,正确地认识事物,在实践中学生分析事物、区分事物。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信息平安意识,防止他人破坏自己的信息成果。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在信息的海洋里,既有对社会进步有利的信息,也有大量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信息“垃圾;既有真实有效的信息,也有虚假骗人的内容,许多缺乏自律的青少年从网络上下载文章作为作业交给教师,甚至论文也从网络上购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青少年学习的认真态度。所以,面对大海一样的信息,学习者必须学会如何评价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开展阶段,应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树立正确的网上道德,标准网络行为,道德往往要在教育过程中才能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网络道德也不例外。由于学生处在新的网络环境中,信息交流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的巨大的改变,原有的道德准那么已不在足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例如有的学生利用网络私自篡改别人的软件,搞搞恶作剧等,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建立网络道德行为和一些措施,帮助学生增强网络道德观念,提高区分是非能力,使其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参考文献1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36号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3信息技术根底必修.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编,200464王吉庆编著. 信息素养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张倩苇. 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 电化教育研究,20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