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爱心、责任心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4337977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爱心、责任心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生爱心、责任心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生爱心、责任心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爱心、责任心培养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课题组小学生爱心、责任心培养研究是我校在市德育处立项的“十一五”规划课题,2006年申报,2007年通过论证,有邹国祥书记领衔(现有杨智勇校长共同负责),教科室主任主持。历经两年,现将有关工作向大家做如实汇报。一、课题研究背景和价值(一)背景1、从当今少年儿童思想实际来看。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容易养成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的性格,缺乏竞争意识和责任心。学生普遍存在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享乐、拜金主义的思潮严重,缺乏爱心、责任心,责任意识淡漠。2、从当前思想工作的实际来看。思想工作普遍存在针对性、实效性差的问题。降低德育工作重心,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就是要使教育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既要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又要在行为上得到规范;既要对学生现实有教育作用,又要对学生今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爱心、责任心教育的确立正是使学生思想和行为、现实与长远都能得到发展的结合点。3、从世界教育形式来看。1993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会议,来自24个国家的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的看法是:“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爱心、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人真正合作的,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德国北威州的课程纲要规定要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对社会负责的个性,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日本、英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列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责任心的培养已经得到世界教育界的普遍关注。4、从课程改革来看。我国在课程改革中已经将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如果我们站在“对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高度来认识爱心、责任心教育,就不难得出开展爱心、责任心教育势在必行。青少年阶段是爱心、责任心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学会负责”已成为21世纪的通行证。可见,爱心、责任心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加强小学生爱心、责任心的教育和培养,促进小学生爱心、责任心的发展和提高,已成为小学教育的一大重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的行动研究既有现实性,也有研究开拓的前瞻性。因此,我校选择了这个课题进行实验研究。(二)价值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我们感到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是小学德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应当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并具有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的教育层次;明确的行为目标、具体细致的训练方法,且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培养,才能真正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但我们也看到,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总会有反复,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责任心的支撑。责任心以认识为前提,以情感为基础,靠意志来维持,通过行为来体现。一个人具有对己对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才可能稳定持久,进而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认为,对小学生深入进行责任心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课题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责任心培养的关系,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1.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2.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3.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课题总体设计(一)概念界定“ 爱心” 以“爱”为核心,是对我国“仁爱”思想的继承。“仁爱”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它提倡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仁爱观念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立人之道”,是儒家道德的核心精神。而“爱人”则是孔子关于“仁”的道德原则的第一要义。按照孔子的说法,“仁者”的含义就是关心人、帮助人,以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的最大快乐。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提出“亲民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的道德观,强调厚德载物的精神。因此儒家的仁义之道就是爱人。这种精神就是贯穿古今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像孙中山所说的仁爱“是中国的好道德”,对人对事“都用爱字去包括,这种中国固有精神应该发扬光大。” 现在的“爱心教育”仍以“爱”为核心,以“尊重、理解、关怀、热爱”为基本内容,发扬“自爱、自尊、自强”的精神,以“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为基本要求,以“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为自我道德责任感。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雄心、恒心、事业心、孝心、关心、慈悲心、同情心、怜悯心、善心相比,是“群心”灿烂中的核心。小学生的责任心可分为国家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学校责任心、家庭责任心和自我责任心五个部分。其中自我责任心是基础和根本。责任心是来自头脑的,爱心才是来自心的。但是人的最基本的欲望都是来自心的。你的头脑告诉你应该爱一个人但你就是爱不起来,那是因为那个能量没能通过心。但你也许会做一些事情去承担责任,你会做许多计划好的事情,那都是头脑提前算计好的,因为你估计不这么做会受到惩罚。但你做了后并不会很快乐,只有发自爱心的事情你做后会感到快乐。所以头脑是廉价的,心是更和你的生命联系紧密的,当然还有比你的心更接近你本身存在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此讲,责任心培养要以爱心培养为前提和基础。没有爱心就无所谓责任心。学生有了爱心,就会有责任心;想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必须教育学生要有爱心。(二) 主要观点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德育,而对学生的责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只有使学生具有报效祖国、报效人民、报效党、报效社会的责任感,才能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因为人的素质中,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一个人有所作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最大不幸,往往是从忘记自己的责任开始的,最初是在小事情上,然后就会在重大事情上。”歌德认为:“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诸如热爱祖国、关心他人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研索的习惯。”上述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及中外著名教育家对爱心与责任心教育的有关论述,都强调了爱心与责任心培养的重要性,为本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指出了培养的目标、内容与方法,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而有力的理论依据。如果我们能从理论上到行动上,切实、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抓住素质教育中德育这个核心,把爱心与责任心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学科教学、班集体建设、家庭教育、社区服务等多种教育途径,从国家责任心、社会责任心、集体责任心、家庭责任心和自我责任心五个方面,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那么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学会关心”、“学会负责”、“铁肩担道义”(李大钊语)、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一代新人。(三) 研究目标学生爱心、责任心培养的研究目标可具体分解为五个方面:1、对自己负责我们确定的教育主题是爱自己,对自己负责,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人。要学生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不要自卑自贱、自暴自弃,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定人生目标,激励学生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强化了非智力因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对家庭负责我们确定的教育主题是“爱父母,对父母负责,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 要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正确对待家庭和家庭人员,能热爱自己的家庭,对家庭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义务,如家务劳动,有生活自理的能力与要求;能热爱家庭人员,孝顺长辈,关心爱护家庭所有人员。3、对集体负责我们确定的教育主题是爱集体,对集体负责,做一名有益于集体的人。要让学生爱班级、爱学校,正确对待学业,尊师爱友,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事事处处对班级和学校负责,维护班级和学校的集体荣誉。4、对社会负责我们确定的教育主题是爱社会,对社会负责,做一名服务于社会的人。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认真履行社会义务,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自己的一切言行要对社会有益,对社会负责任。5、对国家负责我们确定的教育主题是爱祖国,对祖国负责,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要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立志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坚定信念,具有从小为祖国学习,长大为祖国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这是学生责任心培养的最高层次目标。(四) 研究内容(1)学生缺失责任心危机的研究。学生爱心、责任心的培养,首先要让研究者、教育者,乃至受教育者都清醒地意识到学生缺失责任心的严重危机,包括个人危机、家庭危机、社会危机,乃至民族、国家的危机,唤起学生确立“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意识。(2)学生缺失责任心原因的研究。学生爱心、责任心的培养,其次要找出责任心缺失的原因。学生责任心缺失的原因,除受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影响外,学校教育的偏面、家庭教育的不当、社会风气的影响都是重要原因。研究工作务必追根溯源。(3)学生爱心、责任心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学生爱心、责任心培养之三,要具体研究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这是研究内容的重点和核心。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源头抓起。学生爱心与责任心的培养,根据造成学生爱心、责任心缺失的诸多因素,本课题研究要按以下4个子课题分头研究培养途径和方法。改进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爱心与责任心(重在自我责任心的培养)研究重点: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改进学科教育,利用教材教学资源,在传授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渗透爱心、责任心的教育。加强班队集体建设培养学生爱心与责任心(重在集体责任心的培养)研究重点:如何加强班队集体建设,在班队集体建设中,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集中反映党和国家对新一代的期望和要求,代表集体方向;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民主的人际关系,把全班学生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能,让每个学生在管理和被管理中认识责任,履行职责;树立健康的集体舆论,增强集体教育力量,使每个学生在集体舆论中更信任集体,更依赖集体,从而增强集体观念,培养集体责任感。优化家庭教育培养学生爱心与责任心(重在家庭责任心的培养)研究重点:如何沟通家校之间的联系,改进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地可以追溯到家长。”因此,学生爱心、责任心的培养,学校要积极探索与研究,如何建立家长关注、理解、认同并有效参与的德育改革新机制,使学校与家长之间在爱心与责任心的培养的理念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有效克服父母过度溺爱和包办代替的不良做法,消除父母不良、消极的行为榜样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构建社区服务体系培养学生爱心与责任心(重在社会责任心的培养)研究重点:如何由学校牵头,协同社区组织,构建学生社区服务体系,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在社区服务的亲身实践中,学会尊重人,尊重别人的劳动,学会关心人,关心弱势群体的疾苦,理解与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从而确立社会意识,明确对社会的责任。(五) 研究原则1坚持“低重心、低起点”的原则就是要克服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大而空的现状,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要以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与强化教育为重点,以文明、守纪为突破口,以做人为切入点,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2坚持针对性、实效性的原则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确定教育专题进行教育,既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又要在行为上得到规范;既要对学生现实有教育作用,又要对学生今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3坚持“回归学生生活、回归学生体验”的原则就是要在责任心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贴近学生生活,在活动的设计、组织上,要遵循责任心心理品质形成的一般规律,坚持“回归学生生活,回归学生体验”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参与制度的制定、参与活动的组织、参与管理的过程、参与活动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进而养成良好的责任心品质。(六)方法:1、说服法:在责任心的培养上说服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说服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宣讲、主题班队会、谈论会、讲演会、报告会等等2、 锻炼法:就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责任心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必须以活动为载体,以阵地为依托,这是我们长期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开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注意多样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又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比较典型的活动有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三种。3、自我教育法:是学生自我培养责任心,并使之不断内化为比较稳定的责任品质的重要方法。它由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等环节组成。4、情境设计法:它是通过对责任心教育情境的设计来培养学生责任心品质的方法。通常进行自我感受情境设计、情境体验设计、自我价值实现情境设计和校园文化情境设计等等。5、心理辅导法:通过开设心理学知识讲座,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规律和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同时配合心理咨询指导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责任心品质。(七)研究步骤课题立项之后,首先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从统计数据中寻找突破口。教师针对本班情况,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开展活动。其次,重点搜集了有关教材,在课堂中渗透“爱心、责任心”教育。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观察班级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教材,讨论研究,上好公开课,注重课后延伸,写好教后感,把工作做实。特别是要及时发现典型事例,善于总结、归纳与提升,并注重交流。三、中期研究成果2006年本课题研究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与指导下,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下,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家庭成了培养学生有责任心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孩子发育成长的最重要场所,是孩子日常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可以从家庭这块阵地入手,要增强孩子对家庭的主体意识,这就需要提升孩子在家庭里的主体地位,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感觉到他不是家里的客人而是主人,当孩子体会到了他在整个家庭里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他确实是被整个家庭所需要的时候,他对家庭的责任感便会油然而生。在这一方面,我首先是建议学生家长转变观念,把孩子当作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而不能老把他当作什么事情都不懂的小孩子,家里的一些事情,无论是否与孩子直接有关,都可以让孩子发表一下意见,让孩子帮着出谋化策,对孩子提出的好建议好想法要积极采纳并加以表扬和鼓励;家里的家务活也可以有一个明确的分工,例如每天爸爸应当做什么,妈妈应当做什么,孩子应当做什么都要事先规定好,孩子可以少承担一些,但决不能因为怕耽误孩子学习而大包大揽;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充当检察官的角色,对家里每个成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看看大家做事是否都有责任心;我还建议有些家长在孩子寒暑假期间让他当一段时间的家,这期间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不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失,都可以由孩子来做主,都可以由孩子来安排,孩子从自己当家长的经历中能够学到了许多,也提高了许多,家庭责任感增加了,主人翁意识也增强了。 “树木的繁茂归功于土地的养育,儿女的成长归功于父母的辛劳”。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包含着父母的含辛茹苦,因此每个孩子的身上也相应地承担着一份对家庭的责任。在这一点上,可以利用一些节日、活动,创设与家人沟通、增进感情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关心家人。例如:在“三八”妇女节时,为妈妈做件事,唱首歌,重阳节为爷爷、奶奶送欢乐,牢记父母的生日,在自己生日时对妈妈送上问候等等。在这种交流中增进了孩子对家人的关心和理解,责任心自然而然得到培养。、学校成了培养学生有责任心的主要阵地明末清初有个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叫顾炎武,他有一句名言几乎家喻户晓,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对这句话进行了演绎,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自己的学习和实现祖国富强的理想联系起来,才是真正地具有了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责任心的养成是一种内在的自觉行为,靠教师的强迫是无法形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信任学生,而不能靠各种强制手段。“让孩子表达意见,让孩子自己选择作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引领者,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就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对自己、对父母、对老师、对祖国的责任感的体现。动机的层次越高,学习动力越强、越持久,因此,要特别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学习动机教育,为他们树立榜样。如让学生交流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迹,表彰那些认真学习,大胆发言,作业优美的同学,让学生明确学习是他们的责任。课堂教学中,渗透与课堂教学知识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空洞的教育变成具体形象的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长期受到教育的影响,让课堂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时刻让学生清楚“作为一名学生,有责任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品质,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促使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以便主动学习新知识。在预习中要求他们对于不懂的知识要做好存疑,为听课做好准备。课上,要激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他们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动嘴去说,有问题就问,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后,要让学生明白完成作业完全应该是他自己的事情。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信任他们能完成学业,孩子一定能对学习产生责任感的,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有了这种责任感,学习就会有动力,做其它的事情也能负起责任。同样,在班级管理之中更不能忽视责任心的培养。要发挥班集体优势,来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加强少先队工作的管理,发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完成任务与执行任务的矛盾,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心、任劳任怨、情绪稳定等性格品质。如让每一位学生有自己的岗位,做到“班上事,事事有人做!”培养他们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在学校的各项竞赛的流动红旗评比中、运动会中、歌咏比赛中鼓励学生齐心协力,努力拼搏,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也使得学生把为集体争光当成一种责任。优秀的班级管理会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素质全方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寻求自我实现的价值。、社会成了培养学生有责任心的补充渠道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同时也是一个大舞台。这就要看我们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引导得好、教育得法,孩子就会融入这个社会,并从中汲取营养,为孩子成人成才营造一个广阔的天地,社会就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大舞台。反之,引导不当,教育不得法,孩子纯洁的心灵就会被社会一些消极、落后甚至是有害的东西污染。我们可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今年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积极主动地和孩子一起了解事件发展的情况,看图片,听新闻,讨论。孩子们看了一张张惨不忍睹的照片,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关心,什么是爱,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在随后的捐款活动中,许多孩子也都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在重阳节前夕,我们在“关爱老人”的主题活动中,安排了一项课外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去看望身边的孤寡老人。孩子们有的去和老人聊聊天,有的送上了自制的“爱心贺卡”,还有的用零花钱给老人买了一些礼物,也有的孩子帮助老人做家务。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对老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更多了一份爱心。我们还创造机会带孩子参加居民社区的卫生、绿化劳动等。因此重视和加强儿童责任心的培养,对于其将来的事业成功、生活幸福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工厂、访问工人等形式,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再教育。四、课题管理课题管理是课题研究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决定着课题研究的成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小学生爱心、责任心培养研究”这一“十一五”课题进行了系统的管理,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构建课题网络和管理网络。当学校十五规划总课题确定之后,我们组织教师自主选择申报子课题,由校长担任课题责任人,协同教科室主任指导课题研究工作,教导、语数教研组长分别担任子课题组长,较好地构筑了学校“十一五”课题网络。(二)虚心学习,加强合作。为了使课题研究真正做到出思想、出经验、出成果、出人才,我们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的理论及教育科研方面的能力,同时经常性地收集有关专家的相关文章进行学习,争做教育理论的实践者和提炼者。在平时的研究中,我们经常性的开展一些集体研讨活动,保证研究活动的时间,人人参与,人人发言,集思广益,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讨论共同提高的目的。(三)建好服务平台,落实考评方案。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优良的物质技术保障和经费支撑,确保了课题研究与实验的顺利进行,学校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推出课题组成员向上级部门上展示课、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做好教师论文的评比与推荐工作。为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学校采用了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跟踪检查,做出客观评价,给予相应激励。五、问题探讨纵观前一阶段的研究,我们发现在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已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但与现代文明市民的基本素养还有一定的差距,说明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另外,由于我校外来民工子女占全校的83.3%,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忙于生计,容易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使外来流动人口的子女真正融入第二故乡,是我们课题组下一阶段要研究的重点之一。我们真诚希望上级领导和专家能到我校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以使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再迈出新的步伐,使教科研工作成为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