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非计算机专业留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12485607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非计算机专业留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非计算机专业留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非计算机专业留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非计算机专业留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摘要:目前非计算机专业留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着课程通过率低、教学效果差、留学生缺勤严重以及留学生对现有教学方式方法水土不服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深入分析非计算机专业留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特点,并结合这些需求特点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是目前全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暨南大学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所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本课程在海外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对此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1存在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暨南大学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从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来观察,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和方法比较适合内招生,对于留学生而言,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 内招生和外招生混班,基础水平差别巨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内招生和外招生混班的方式来开设,作为211重点大学,暨南大学的内招生进校时的考试成绩普遍很好,而外招生普遍基础水平较差。 2) 留学生课程通过率很低。对于这门课程,内招生的考试通过率超过80%,而留学生的课程通过率很低,大概为40%左右。 3) 留学生缺勤情况严重。留学生上课自由散漫,经常是大面积的迟到、缺勤,很少有学生专心听课的。 4) 现有教材内容面太广,和专业结合不够紧密。我们教学所采用的教材是同济大学编写的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学生普遍反映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太广泛,几乎涉及到所有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文科类学生而言,掌握这门课程理论知识比较吃力。而且教材和这些学生自身专业的结合程度不紧密,造成留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厚。 5) 现有教学方式、方法使外招生水土不服。我们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课堂理论讲解 +上机实验”。这是国内绝大部分大学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所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对于内招生而言效果很好,但是对外招生则效果较差。课堂理论教学中,大部分留学生不能很好听课,听课兴趣明显比内招生低,对上机实验也不能很好完成,缺席情况严重。 针对留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现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必须要针对留学生进行改革。为了进行有效地改革,需要分析非计算机专业海外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需求特点,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改革。 2非计算机专业留学生的课程需求特点 暨南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海外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需求特点相对于内招生有明显不同,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一方面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方面来分析。另外一方面着重分析留学生相对内招生而言的独特性需求。 2.1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需求特点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过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需求对比,Kaplan就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特点的研究总结如下1。 1) 这些专业的学生通常与信号、图像、方程系统和数据表格等实体打交道比较多。针对这些学生开展的计算机课程对他们最直接有效的帮助就是告诉他们如何表示和操作这些实体。 2) 计算方法不是他们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所在。计算机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具。 3) 这些学生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将来也会从事各行各业不同种类的工作。课堂上引用的例子最好是学生可通过直觉所接受的。 4) 这些学生用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不可能系统地学习计算机课程。 5) 很难知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将来的科研工作中会需要哪些具体的计算机软件,他们所使用的计算机软件有很大的差异。 6) 这些学生大都不常写软件包,但会经常使用它们。他们写程序往往是为自己的特定用途,而不是写给别人使用。 2.2非计算机专业留学生的独特特征 暨南大学非计算机专业海外学生的主要来源集中于港澳台、东南亚地区。这些学生通常从其自身条件出发,素质较高的学生主要被欧美和香港等地的大学分流,只有相对选择余地较小的学生才会到内地就学。外招生通常在考试能力方面较为落后,但并不代表在综合能力方面处于落后地位。其相对内招生的独特特点归纳如下2-3。 1) 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社会知识丰富。外招生在计算机教学所需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方面不如大陆学生,这是外招生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经历所决定的。不过他们的社会知识相对丰富得多,国外教育体系通常比大陆教育体系更注重实践性和基础能力培养。 2) 独立意识很强,个性突出,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外招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与内招生有较大差异,相对而言体现出独立意识强、自主性强的特点。外招生对待知识的态度是相当务实的,他们求知的目的性很强。 3) 自由散漫,自制能力差。外招生的行为习惯偏于自由化,反映在课堂上,就是纪律散漫,迟到早退现象较严重。只有当课堂内容真正引起他们兴趣时,才会认真听讲。 4) 表现欲和动手能力强。外招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通常较为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与我国初等教育应试化的方向是有所差异的。 5) 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强。外招生在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这同样是由于外招生所处的基础教育环境中通常重视社团活动,学生往往根据个人兴趣加入一个或多个组织,使协调沟通能力得到锻炼。 3教学改革策略 综合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留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这类学生的课程需求特点,本文提出以下教学改革策略。 1) 改革现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适应非计算机专业海外学生学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特征。 针对文科类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8年编制的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4(下简称文科基要)所提出的“三个层次”的指导思想,把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大公共课程、计算机小公共课程和可能存在的计算机背景专业课程。理工科医药和农林水类别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可以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5(下简称理工科基要)一书所提出的“4个领域x 3个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结构和“1 + X”的课程设计方案。暨南大学现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共两门,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这两门课程的内容是针对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在教学实践中,现有的课程设置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多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将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需求特点的差异性,采用“1 + X”课程设置,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加上计算机高级课程(多门课程),共分两个学期开设。第一学期开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所有非计算机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不同专业的非计算机学生而言,所采用的教材完全相同。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的使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常识,以及常用软件的使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作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工具。计算机高级课程涵盖文科类学生的“计算机小公共课程和可能存在的计算机背景课程”以及理工类学生的“1 + X”课程设计中的“X”,该课程讲授较为高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内容的设计可以参考上述的文科基要和理工科基要要求,由教研室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自行设计。可以包含多个模块,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据库、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每个模块对应一门单独的课程。要求学生在第二个学期任选其中12门(至少一门),这类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专业的独特需求,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于自身的专业领域。2) 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材和自行编制教材。基于上述“1 + X”的课程设置,对于其中的“1”,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这是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必修的课程,在教材的选择上,优先考虑采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如现有教材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鼓励教师编制教材或者讲义。而对于“X”课程的教材选择,因为这些课程通常对应一项计算机专题,一般来说对于教材的选择随意性较大,可以有选择地引进国外优秀教材或选择内容先进实用性较强的国内重点教材。 3) 留学生和内招生分班授课。以往内外招生混合授课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针对内招生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不适合留学生。需要针对留学生的特点,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前提是把留学生和内招生分班授课。 4) 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增强海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其学习兴趣。讨论课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在课堂教学的平等讨论中进行的,它打破了老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讨论式教学法是留学生所习惯的一种授课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迎合留学生“独立意识强、学习目的性强、表现欲和动手能力强”等特征。 5) 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与互相讨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例如,本人在对经管类专业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在讲解计算机安全章节当中的密钥安全体系内容时,对他们非常感兴趣的“电子商务”的支付功能实现的基本原理作为实际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将密钥安全理论和电子商务案例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课堂讲解生动清晰,学生也积极参与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 基于学生分组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留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小组进行实践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得他们在这方面的优点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结语 留学生是我国高校招收的境外学生,因为其所接受的基础教育以及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导致与内招生在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一致。非计算机专业的留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着课程通过率低、教学效果差以及留学生对现有教学方式方法水土不服等诸多问题。通过深入的分析非计算机专业留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进和提高可以大大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Kaplan D T. Teaching computation to undergraduate scientistsJ. SIGCSE Bull,2004,36(1):358-362. 2 褚俊虹. 外招生的教育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08(8):271-272. 3 李莹. 高校“外招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消解方法J. 教育评论,2006(1):41-44. 4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8年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5-50. 5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