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12224438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元市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广元市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广元市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元市“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序 言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在“十二五”时期颁布实施首个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供给保障,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规划依据国家“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四川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等编制,是我市“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推进基本公共均等化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规划范围包括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劳动就业、基本社会保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服务、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等八大领域,作为政府兜底和服务的依据和保障。以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清单为核心,明确具体服务项目和基本标准,以列表形式向社会公布,作为政府履行职责、加大财力保障和公民享有相应权利的依据。目 录序 言第一章 规划背景1第一节 发展基础1第二节 面临形势5第二章 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6第一节 指导思想6第二节 总体要求7第三节 主要目标8第三章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10第一节 重点任务10第二节 服务清单13第三节 保障工程14第四章 基本劳动就业服务15第一节 重点任务15第二节 服务清单19第三节 保障工程22第五章 基本社会保险服务23第一节 重点任务23第二节 服务清单26第三节 保障工程28第六章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29第一节 重点任务29第二节 服务清单31第三节 保障工程34第七章 基本社会服务38第一节 重点任务38第二节 服务清单41第三节 保障工程44第八章 基本住房保障服务46第一节 重点任务46第二节 服务清单47第三节 保障工程48第九章 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48第一节 重点任务48第二节 服务清单51第三节 保障工程54第十章 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55第一节 重点任务55第二节 服务清单57第三节保障工程60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61第一节 完善政策法规62第二节 加强要素保障62第三节 强化体制创新64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统筹发展”总体思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全市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稳步推进。至“十二五”期末,广元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建设跃上新的台阶,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明显加快,人民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教育全面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推进,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5%。特殊教育全面提升,“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85%。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大幅提升,2014年起高考本科上线每年万人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9.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7年,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6%以上。基本劳动就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20.5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0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建成覆盖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服务平台,县以下“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建成上联部、省,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社区的“金保”专网,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基本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加强。2015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2.25万人, 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2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4.29万人,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万人(不含失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30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7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参合农民217.30万人,参合率99.2%。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力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3545个,每千常住人口拥有病床6.92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86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工作质量稳步提升,群众知晓率、满意度持续提高。其中,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规范化电子建档率分别达到93%、96%。国家免疫规划建卡率、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8%、95%以上。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系统管理率均达到85%以上。孕产妇建档率、管理率、访视率分别达到90%、85%、85%。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体检完整率分别达60%、70%。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达60%和50%。重症精神病患者检出率、检出管理率、规范管理率、病情稳定率达到4、80%、70%、60%。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一致率均达100%。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管理率达到30%以上,老年人中医药服务记录完整率达到50%。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比例达到100%。中医药事业发展特色彰显,中医科室设置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市。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稳步实施。康养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规划形成“一核三极五带”星形放射状产业形态空间布局。基本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面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为基础, “十大救助制度”为重点,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制度框架体系,建立健全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实现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养老机构床位15088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达29.58张。在自愿集中供养的前提下,农村“五保” 集中供养率达到50%。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孤儿和艾滋病感染儿童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成。新型退役士兵安置制度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惠民殡葬政策覆盖低收入群众。住房保障和供应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以公租房、安置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保障房63289套,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57965套)的109%;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棚户区安居工程目标任务,6万户居民受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56284万户。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基本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建成5个全国民间艺术之乡、13个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71个市级小康文化村;2015年末,全市发展有线电视用户55万户,直播卫星用户15.6万户,地面数字电视覆盖6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8.84%;“十二五”时期,全市共承办国家、省级以上大型体育比赛活动20余次,全市9个大型体育场馆全部免费或者低收费对外开放,全年接待健身人数152万人次。全市实施了45个乡镇全民健身工程,1096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和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已达50%。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基本建成,残疾人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加快完善残疾人基本保障制度,城乡低保范围内残疾人得到生活特别救助,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培育专门面向残疾人服务的社区组织,依托社区提供多样化的残疾人综合性服务项目,超过9万残疾人在社区得到康复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面达到90%。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拓展,残疾人收入水平和生产生活状况显著改善。在肯定发展成绩的同时,必须正视新形势、新情况下我市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的问题:一是基本公共服务滞后于经济发展,是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任务之一。二是服务绩效不高,“重设施、轻服务”,基层设施利用率不足;财政保障水平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各项事业的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模、服务供给水平、人员配置、保障标准等方面的差距较为明显;区域差异体现在市区强,郊县、城市新区和功能区(开发区)弱;户籍差异体现在外来流动人口在获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还面临一定障碍。四是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缺乏地方性法律法规支撑,服务制度不统一、服务标准差别较大、服务规范化有待提高;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匹配;政府购买社会事业服务有待进一步深化。第二节 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建成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攻坚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人口形成新结构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总抚养比将进一步上升,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常住人口快速增长伴随农村人口减少,城乡人口结构变化要求调整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公共服务必须依据人口结构变化与未来走向重新配置。二、需求呈现新特征随着建成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对过上更好生活有了新期盼,服务需求开始从“有”到“好”转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供给结构和质量水平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三、经济进入新常态全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增速逐步放缓,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压力增大。同时,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在经济新常态下可能面临更多问题,公共服务尤其是社会保障服务要为低收入群众建构牢固的“安全网”。四、科技孕育新突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通过增强互动、数据集中、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服务延伸、网上经办、统一业务经办等途径,变革了公共服务业务经办模式。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功能,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五、政府转型新要求国家提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要求,重点突出服务型政府建设,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由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必须改革创新,增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责,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合理分权和依法治理。第二章 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二次全会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我市未来五年“三个一”、“三个三”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健全服务制度、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绩效、促进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公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为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和把广元建设成为美丽、开放、活力、畅达、幸福的川陕甘区域中心城市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第二节 总体要求保基本、可持续。继续把“守住底线”摆在民生工作的优先位置,优先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牢牢把握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标准,严格落实到位。立足市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强调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实现人人共享。补短板、突重点。统筹各领域各层级公共资源,推进优化整合和均衡配置。重点向经济落后地区、三江新区、薄弱环节、特定人群倾斜,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尤其是县区、中心镇、中心村的建设,突出重点、补齐短板,促进各城乡、区域、群体协调发展。建机制,促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形成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提供模式,形成“政府主责、多方合作”的供给模式,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效益和群众满意度。第三节 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域、加项、提标、扩面,全面推进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保障水平更高。以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为前提,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加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标准,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保障能力。制度更加规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全覆盖,各领域制度规范衔接配套、基本完备,服务提供和享有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基本公共服务依法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标准体系全面建立,各领域建设类、管理类、服务类标准逐步完善。保障机制巩固健全,财政支出得到保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发展更为均衡。农村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不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大幅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户籍之间、群体之间公共服务差距。幸福感更强。调整服务的供给结构以匹配新的需求,使服务资源总量明显上升、效率明显提高。以基层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方便可及。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有效建立,服务成本个人负担比率合理下降,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专栏1 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发展指标服务领域指 标2015年2020年五年增加(累计)基本公共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973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的比例(%)28.610071.4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590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9.6922.4基本劳动就业服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16城镇登记失业率(%)3.894基本社会保险服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972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6971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共卫生服务人均期望寿命(岁) 76.577.40.9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张)6.928.21.28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人)5.867.451.59出生人口性别比106.27107以内0.73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县(区)覆盖率(%)-99孕产妇死亡率(1/10万)4.1919婴儿死亡率()3.52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697基本社会服务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张)29.58355.42其中:养老床位中护理型床位比例(%)11.4315.243.81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50-基本住房保障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2.4农村危房改造(万户)-11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307-公共图书馆年流通人次(万人次)546511文化馆(站)年服务人次(万人次)57.37012.7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41001.16国民综合阅读率(%)70100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35405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100100-残疾人托养机构服务能力(人次/年)14222078第三章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第一节 重点任务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统领,深化公共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着力公共教育服务能力与水平的上档升级,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发展学前幼儿教育。努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完善供给体制。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按市示范园(三星级以上)标准,新建公办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5000个以上。加快城镇小区幼儿园建设和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到“十三五”末,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90%以上。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提升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优化农村义务学校布局,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中心镇布局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实际情况,新、改、扩建一批小学和初中,办好村小教学点和农村初中;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以县为主”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好“改薄”规划,新增校舍面积172740平方米,改造危旧校舍307325平方米,新增学生活动场地215500平方米。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财力困难地区和相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完善县域内校长、教师培训与交流机制,推进名学校、名教师、名校长和名教育集团“四名工程”,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健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机制,保障不同群体平等受教育权利。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少年教育和管理,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儿童教育的流入地管理,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 “十三五”末,100%的县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以上。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水平。统筹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发展,确保普职比例稳定在5.5:4.5左右。进一步优化高中阶段学校布局,整合高中教育资源,实现规模、特色和内涵式、多样化发展。进一步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到“十三五”末,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50%以上,重本上线达到10%。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和职普互通发展机制。加快特色专业建设,提升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育能力和发展能力,建成2-3个符合广元现代产业体系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骨干专业。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全力支持川北幼专建设,扩大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规模,力争2020年建成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多元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新建一所以健康养生为目标的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探索中高职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职教集团运行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培养培训基地。构建面向全民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到2020年,基本消除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进一步抓好藏区、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坚持重德强技,民族融合,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加快发展特殊教育。实施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完成广元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建工程。加快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室建设,配齐配足特殊教育教师,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津贴标准。认真落实“一人一案”,积极探索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使义务教育阶段“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第二节 服务清单本领域服务项目共8项,具体包括:免费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学生免学费。序号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保障标准支出责任主责单位1义务教育免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城乡所有在校学生免除作业本费、学杂费、教科书费。免收农村寄宿生住宿费。明确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初中、特教分别不低于600元、800 元、6000 元。中央和省、市、县按比例分担,其中城市免教科书费、免作业本费由省级和市县分担市教育局市财政局2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地方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按照每人每天4元标准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实施生活补助,在不降低家庭对学生的生活供给外,为学生提供每年800元的膳食补助,提升学生营养质量。 国家试点县由中央财政承担,地方试点县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央财政给予奖励性补助市教育局市财政局3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学生小学生1000元/年、初中生1250元/生年,农村学生资助比例为寄宿生总人数的55%,城市学生的资助比例为寄宿生总人数的20%。中央和地方财政各分担50%。地方财政按照省、市、县(区)分级承担。市教育局市财政局4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及公办幼儿园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按每年每名儿童1000元标准和20%的比例减免保教费。中央奖补后的差额部分,省级承担500元,其余为市、县(区)分级负担。市教育局市财政局5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中央80%,省、市、县承担20%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6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所有在校中职学生(艺术类表演专业除外)免除学费。国贫县按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扩权县按每生每年1950元,非扩权县按每生每年1900元标准,对学校实施学费补助。中央承担所需资金的80%,省、市、县承担20%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7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资助比例为30%。中央承担所需资金的80%,省、市、县承担20%市教育局市财政局8普通高中学生免学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免学费的学校按一定额度进行补助。补助后不再收取服务对象的学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第三节 保障工程基础教育提升工程。坚持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保障发展特殊教育。继续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新增校舍面积17.2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校舍30.7万平方米,新增学生活动场地21.5万平方米。建成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中职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改扩建5所中职学校,中职学校达到国家中职学校标准。高等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川北幼专三期工程,为专升本打下坚实基础;引进社会资金和教育集团,新建四川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支持苍溪县做好天然气化工学院筹建前期工作。精准化教育扶贫工程。贯彻落实广元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2015-2020年),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9+3”免费教育计划。教师队伍提升计划。每年开展教师市级及以上专业培训5000人次,实施“广元名师工程”,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第四章 基本劳动就业服务第一节 重点任务以体面劳动和就业为目标,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创业体系,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应对失业风险,推动实现比较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全民创业战略,推动各级政府切实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完善就业考核指标体系,将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指标,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建立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就业评估机制和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配套出台与供给侧改革相适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能够吸纳更多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现就业创业政策的公平与公正。注重各类群体就业政策的协调,着力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高技能人才入户城镇及农民工市民化等农村劳动力转移配套政策、困难群体就业扶持政策,出台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充分就业政策。围绕解决供给侧改革带来的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运用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援企稳岗补贴等政策和措施。到2020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改善全民创业环境、激活全民创业热情、释放全民创业能量。有效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新格局,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加快建设新型众创载体培养创业公共平台,探索推广创客空间、创新工场、云彩创业孵化器等新兴孵化模式,充分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农业)产业园、城市配套商业设施、闲置厂房等各类资源建设创业载体。加强创业培训,强化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分类推进各类群体创新创业,重点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农村创业富民计划、城镇失业人员创业促进计划和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计划,加大对创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等政策,不断优化创业环境。统筹推进各类重点群体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见习,健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的激励政策,完善基层服务保障机制。创新就业信息服务方式方法,提高人岗匹配效率。坚持统筹城乡就业,结合省内产业转移和升级、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异地转移就业。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相同待遇政策,完善并落实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落实鼓励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政策措施,健全基础设施和创业服务体系,带动和引导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回乡创业。做好退役军人、藏区和彝区“9+3”学生就业工作,“9+3”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加大对大龄、残疾、低收入家庭、长期失业等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力度,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确保零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推行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围绕产业发展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行动”和“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培训行动”,基本消除新生代农民工无技能上岗现象,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职业培训。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开展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开展专项职业培训行动,加强一线实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完善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办法。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提高就业专项资金中用于职业培训的比例。完善职业培训工种目录,健全政府购买培训服务机制,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支持建设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和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的职业培训体系。到2020年,培训农村转移劳动者7.5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75%。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研究支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政策措施,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快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建设,规范人力资源中介服务。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尊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市场主体地位,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培养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调整优化劳动关系协调机构设置和职能,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组织领导体系、管理服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资金保障体系和目标责任体系。深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律法规,重点提高小微企业、农民工和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推进劳动用工信息申报备案制度建设,完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积极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全面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支持工会、商(协)会依法建立行业性、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推动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建立专业性的劳动争议基层调解中心。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严格实行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各种执法方式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和督办力度,深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联动举报投诉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监察执法程序,健全多部门执法协作制度,加强监察执法信息化建设、将监管力量延伸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提升监察执法效能。第二节 服务清单本领域服务项目共11项,具体包括: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创业服务、就业援助、就业见习服务、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新市民培训、12333电话咨询、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序号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保障标准支出责任主责单位1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有就业需求的劳动年龄人口免费提供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等服务。地方政府结合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统筹安排。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创业服务符合条件的有创业需求劳动年龄人口免费提供创业咨询指导、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创业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服务,获得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融资服务。“十三五”时期,计划为2万人次提供创业培训。地方政府结合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统筹安排。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就业援助零就业家庭和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信息、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认定等服务,使城镇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十三五”时期,计划帮助1.3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地方政府结合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统筹安排。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4就业见习服务离校一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组织有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到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见习岗位参加见习;指导见习单位和见习人员签订见习协议;见习单位安排带教老师,指导见习人员;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为见习人员提供基本生活补助;见习单位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保险;见习结束后,见习单位为见习人员出具书面见习证明。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见习期间,各地要按规定向见习人员发放基本生活补助,所需资金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分担。补助标准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来合理确定并及时调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服务有求职愿望的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才以及有招聘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大中城市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招聘服务,方便服务对象进入用人单位需求库和求职简历库,提供职业能力测试和评估、简历(岗位)筛查和需求分析、预就业创业体验、双向定制推荐岗位(人才)信息、就业创业指导、实用基础课程培训等就业服务。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负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6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城乡各类有就业创业、提升岗位技能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每人每年可按规定享受一次职业培训补贴;按规定给予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农村学员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员一定生活费补贴;符合条件人员享有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十三五”时期,组织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7.5万人次。地方政府结合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统筹安排。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7新市民培训在城镇落户或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为进城落户或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免费提供城市生活、文化素质、法律知识、安全常识、健康卫生等基础素质教育培训服务。“十三五”期间每年完成3万新市民培训。地方政府负责。市精神文明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文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司法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卫生计生委812333电话咨询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门的各类服务对象免费享有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事制度、人才建设、工资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及信息查询服务。人工服务为58小时,自助语音服务为724小时,综合接通率达到80%以上。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按照职能进行责任分工,中央及地方同级财政予以支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信息中心(无12333独立机构的地区)9劳动关系协调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免费提供劳动关系政策咨询、劳动用工指导、获得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示范文本、劳动纠纷调解、集体协商指导等服务,推动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5.5%以上。地方政府结合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统筹安排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0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就业人员免费提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和仲裁服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结案率50%以上,仲裁案件结案率达到96%。地方政府负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1劳动保障监察各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执法维权服务。地方政府负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三节 保障工程就业创业服务工程。发展一批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建设一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创建省级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和高校毕业生特点的见习基地,实施广元市苍溪县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立市级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实训基地。设施体系建设工程。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和档案一体化信息系统,形成市、县(区)失业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打造社会化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完善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创新劳动人事争议示范仲裁院和基层调解组织。第五章 基本社会保险服务第一节 重点任务以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险制度为目标,加快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保障全面覆盖、补充保障协调发展、兜底保障无缝衔接、困难群体帮扶有力、保障待遇合理增长、财政投入形成机制、经办服务高效便捷,统筹城乡更为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融合社会保障制度。在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推进制度融合,形成全方位、系统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逐步化解养老保险“双轨制”矛盾。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建立职工遗属待遇和病残津贴制度。践行城乡一体化战略,统一缴费档次、财政补贴标准,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水平。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医疗保险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谈判机制建设,逐步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深化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完善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付费办法,建成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相适应、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复合式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增强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实现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伤补偿“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将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统筹城乡育龄妇女生育保障政策。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等的责任。适时适度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落实国家关于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深入推进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统一政策、数据标准、结算办法和操作规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作为巩固提高小康水平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健全部门信息动态共享联动机制,加大参保监管力度,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人群参加社会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针对新业态特点,建立完善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登记办法,积极推进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鼓励引导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推进新增被征地农民刚性进保,着力解决历史遗留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推进建筑等高风险企业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强化参保缴费激励机制,调动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自觉主动参保的积极性。深入实施特困群体助保工程,积极帮助中断缴费人员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统筹做好帮扶优抚对象、残疾人和各类困难群体参保工作。做好城乡劳动者跨地区就业、跨制度流动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工作。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统筹好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和企业用工成本以及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建立社会保险待遇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序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持续、有序、合理增长。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探索改革职工退休人员医保参保缴费政策;改进个人账户,开展门诊费用统筹;提高大病保险统筹基金筹资标准,逐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以及最高支付限额。健全失业保险金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稳步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水平。落实好国家关于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递延纳税的相关政策,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促进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提高参保人员退休养老保障水平。提升社会保障经办服务水平。推进经办管理服务资源整合,实施“互联网+社会保障经办服务”建设工程,推行社会保险经办“综合柜员”制,实现五险统一,做到前台业务下沉,提升经办服务的标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实现城乡社会保障服务的均等化。优化资源配置和强化人员培训,推动经办服务力量和优质服务能力向乡镇(街道)和有条件的社区延伸,夯实基层服务平台基础。放大市政务中心服务窗口业务集中办理优势,积极简化业务,再造流程,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推动系统窗口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依托广元人社网、移动人社客户端和12333电话服务平台,全面推进网上社会保障办事大厅建设,加强“电子社保”建设,丰富完善网上办事项目,推广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新模式。加强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探索整合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退休职工和城乡居民退休管理服务资源,努力搭建城乡一体化、管理社会化和服务均等化相结合的退管服务系统。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制。建立完善社会保险监督制度,强化基金预算管理,做实参保人员缴费基数,提高扩面征缴质量,确保基金应收尽收,把好基金进口关。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作用,推动社会监督;完善社会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动态监管;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评估制度,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评估工作;全面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网上实时监管,强化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动态监测预警;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努力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把好基金运行关。健全社会保险欺诈查处和防范体制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措施,加强待遇支付稽核和医疗保险机构检查,防范骗保欺诈行为,把好基金出口关。推动各项基金市级统筹,争取有关基金省级调剂补助,提高基金调剂防范风险能力,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财政兜底保障和历史欠账偿还机制,确保基金按时足额支付,促进基金长期平稳运行。第二节 服务清单本领域服务项目共7项,具体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序号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保障标准支出责任主责单位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对符合享受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参保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按国家、省统一规定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用人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20%,职工缴纳本人缴费工资的8%。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不足时由各级政府按比例分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对符合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员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目前,我省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月人均75元。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建立基础养老金水平合理调整机制。实施弹性多档可选择的缴费确定和增长机制,年人均缴费档次为100-2000元。地方政府根据不同缴费档次进行补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患者因病住院,政策范围内医保基金支付比例达到75%。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用人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7.5%左右,职工缴纳本人缴费工资的2%。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4生育保险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基金支付生育期间的医疗费和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职工生育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计发。用人单位按照不超过工资总额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累计结余超过9个月时,应将费率控制在用人单位工资总额的0.5%以内。具体缴费比例由各统筹地区规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包括农村人口和城镇非就业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5%。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达到50%以上。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全面推进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单元付费等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逐步提高个人缴费占比,政府补助与个人缴费比逐步调整为2:1。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计委财政局6失业保险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失业人员、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给予稳定就业岗位补贴。对失业人员按政策规定落实失业保险待遇,参保人数在11.5万人以上。失业保险费率具体缴费比例按照省上政策规定执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7工伤保险各类用人单位职工按规定享有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服务,基金和用人单位按规定的项目标准支付工伤医疗和康复、伤残补助金、津贴、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公亡、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医疗、就业补助金等待遇。参保人数16万人以上。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和工伤保险待遇费用依法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支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三节 保障工程 建设和完善广元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经办提供强力支撑。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网上经办服务大厅,开展网上查询和经办服务。建设社会保险权益告知平台,依托个人权益记录查询一体机、社保短信平台、社保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主动履行个人权益告知义务,让广大市民充分享有知情权。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系统,建设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经办管理系统。建设医疗保险智能监控和审核系统,实现我市医疗行为审核和监控电子化和智能化,强化医保基金安全。建设工伤保险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工伤保险按项目参保和信息化管理目标。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速推进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实现社会保障卡全民覆盖、人社业务应用全域覆盖的目标,并不断拓展社会保障卡在政府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第六章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第一节 重点任务提高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落实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依据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等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医疗卫生资源城乡区域共享机制,缩小区域、城乡差距。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基层医改,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加强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重点学科建设,到2020年,全市创建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基本形成层次合理、各具优势的医学重点学科布局和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全面整体提高我市医疗卫生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加大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和专家下基层的巡回医疗力度。鼓励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健康扶贫攻坚,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医疗能力提升行动和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全重大传染病、地方病、新发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和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网络,提高监测、预防和控制能力。加强疫苗管理,规范预防接种行为,强化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置,确保接种安全。 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继续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开展健康城镇、健康村镇建设,加快农村改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加强城市公厕规划建设管理,调整男女厕位比例,有效缓解女性入厕难问题。实施居民健康行动计划,加强居民身心健康教育和自我健康管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加强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进一步提升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健全母婴安全服务体系,重点加强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妇女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