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与探索世界追求真理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1609109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思想与探索世界追求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哲学思想与探索世界追求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哲学思想与探索世界追求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思想与探索世界、追求真理考点一哲学及其派别1哲学的内涵内涵注意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不能将世界观等同于哲学;并非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发展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哲学的基本派别阵营基本观点内部派别主要区别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风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认为客观世界依赖于人的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和主宰,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考点二物质和意识1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物质与运动(1)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正确表述反对错误倾向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错误倾向: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否认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3意识的本质与作用(1)意识的本质(2)意识的作用认识世界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改造世界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世界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_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_,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3)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_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_,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1)尊重客观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内涵: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分析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分析 物质决定意识,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运动可以脱离物质分析 物质是运动的载体,离开物质谈运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4规律是可以创造和消灭的分析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5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分析 意识可以正确反映客观存在,也可以歪曲反映客观存在,所以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6虚幻的意识脱离客观存在分析 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虚幻的意识只不过是对客观存在的虚幻反映。考点三实践和认识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正确理解实践的特点 特点内涵客观物质性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通过实践,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是获取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如果认识超出人的认识范围,人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实践。人们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认识就失去了意义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理解真理的特点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认识的过程 反复性从认识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总要求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实践是一种主观能动活动分析 此观点割裂了实践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分析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是人类获取认识的途径有许多。3真理与谬误相互包含分析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而谬误是不符合客观对象的认识,是错误的,二者有着明确的界限,不能相互包含。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九号”的任务都是为了验证飞船自身的技术,“神舟九号”突破并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神舟十号”飞船则执行“太空班车”任务,为空间站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保障等。【创新训练】12013年夏季的降雨过程造成四川、山西等17个省份发生洪涝灾害,为此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责任,做好次生灾害防范,最大程度减少损失。这表明()洪涝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洪涝灾害是可以消除的洪涝灾害是可以被认识和预防的洪涝灾害是运动变化的ABC D 2“神舟五号”到“神舟九号”的任务都是为了验证飞船自身的技术,“神舟十号”则是中国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由此可知()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 BC D3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做好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答案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我们既要认识到当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更要立足长远做好预防。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充分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遵循客观规律,找出有效方法预防。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做好预防规划,提高人们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应该在抗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提高抗击和预防灾害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