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分析研究-gai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11245307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8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分析研究-gai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分析研究-gai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分析研究-gai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7页 共57页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分析研究 摘 要本文以企业能力为理论基础对其延伸至企业财务能力的内涵阐述,进而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和陈述了一般企业的财务能力评价体系,在与一般企业财务能力评价体系比较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同时也根据相关研究者的理论成果构建了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对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的评价研究。首先,回顾和阐述了与财务能力直接相关的企业能力理论,然后提出对财务能力的研究。对财务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和特征都做了系统的表述,在此基础上也总结了一般企业所构建的财务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财产保险公司所从属的行业的特殊性进而构建了本文所直接研究需要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方法的选取上简要阐述了选取主成分分析法的原因和进行分析的基本步骤。最后经过数据整理以信息披露较为完整的39家财产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的财产保险公司,也包括中资和外资的财产保险公司,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从实证的结果发现其限制和约束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并从问题本身出发提出了改善和提升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 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主成分分析法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保险是具有分散风险、补偿损失和资金融通的功能,是现代风险管理的手段之一。通俗的来讲,保险就是将许多人的资金通过一种契约保证的形式将资金聚集起来,对于被保对象出现的损失予以经济上的补偿的行业。据在柯四春、何小峰的保险业的特殊性及其分类研究一文中提到2011年版本的保险业分类,可以将我国的保险业分为人身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与意外保险、财产保险和再保险。我国第一家保险公司成立于1805年,到现在已经拥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保险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初步发展(1949-1958年),停办(1958-1979年),恢复发展(1979年至今)。自从恢复经营发展以后,我国保险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从保费收入来看,2011年我国保费收入为2218.58亿美元,占世界保险市场份额的4.83%。从保费收入结构来看,我国的人身险保费收入一直多于财产险保费收入,且人身险保费收入占了原保费收入的60%以上,但是财产险的保费收入增长幅度很大。从目前可掌握的数据来看,我国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从2008年的750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0200亿元,其增长速度之快我们可想而知,而我国财产保险收入2008年的230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300亿元,其涨幅更大于人身保险的保费收入。自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政府致力于履行服务贸易总协定,放宽了对我国保险业市场的监管,许多外资财产保险公司纷纷涌入国内,据有关数据透露,截止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财产保险公司60家,其中中资公司39家,外资公司21家。面对国内人身险保险公司的强烈竞争和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竞争显得日趋的激烈,这些激烈的竞争归根于财务能力的竞争,因此对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能力的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从对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能力分析中,可以看到影响各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在其对比中应该完善和改进的措施。1.1.2研究意义 回顾中国的保险业市场,是从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拉开序幕的,从此中国的保险业市场进行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正是中国国内所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才吸引了如此多保险公司进入中国来分享这份大餐。最先进入中国保险业市场的是美国的友邦公司,1992年,友邦公司率先在中国获得经营执照,开启其中国之旅。同中国本土逐渐发展起来的保险公司相比,外国的保险公司在国内市场上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因为外资公司具有很大的资本优势,加之我国的保险业行业竞争显得日趋激烈,其中财产保险公司的竞争也是如火如荼,而这些竞争根于财务能力的较量。因而本论文试着从我国的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能力的分析和对比中,找出影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的因素,然后对其财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如何加强和提升自身的财务能力。 我国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研究一直是学者和政府所关注的,而本文的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能力研究丰富了这一理论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此外,从实践上来说,使我国的保险业监管市场在做出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时有理论可依,从这个层面上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能力研究,也是其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这一研究也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了解,从而指导他们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这也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从笔者所掌握的文献和资料来看,国外直接研究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的资料少有,但是间接涉及到财产保险公司财务方面研究的资料还是有据可查。例如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盈利能力、偿付能力、承保能力研究等多领域。国外专门对保险公司进行经营绩效的评价始于20世纪初,如Gunnins and Weiss以美国财产保险公司1980年到1988年的数据位样本评价分析了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得出的结果并不是公司的规模与其绩效成正相关关系:大规模保险公司经营绩效最好,中型规模的保险公司经营绩效最差,小规模保险公司则处于中间位置。Vivian Jeng在2005年对日本的非寿险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也进行了研究。这些绩效的研究都是建立在财务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在国外专门对于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研究经常采用的是杜邦分析体系,杜邦体系最初是应用于制造业中,后来经美国学者巴里.D.史密斯的调整把它引入了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评价分析中。在20世界60年代初开始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研究,Campagne以破产模型建立了最低偿付能力计量模型,并且运用这一模型研究了欧洲八国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1967年Hofflander.A.E与R.M.Duval用一个保险公司的数据做实证分析,研究了损失准备金和经营的多元化等对公司破产的影响。1980年Heckman分析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在其中利用信用模型来研究偿付能力,并给出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1983年Hesberg采用了比率法综合模型,通过回归方法可以实现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预测。在1995年Browne.M.J和RobertE.Hoyt运用财产保险公司1970年之后20年间的数据分析研究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与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在21世纪初,随着Segovi,Gil等学者将粗糙集理论应用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研究中,使得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易于决策,减少了时间成本和费用。2006年,Patrick Brockett引入了神经网络法来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做研究,这无疑又是一个创新,神经系统概念源于生物学,是通过对生物神经系统的仿真,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预测的结果比之前的MDA法和Logistic回归法都要好。对于财产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的研究比较典型的有:Kenny是最早提出承保能力比率肯尼系数的研究者并将这一系数广泛应用于研究中。他还提出了在一定的假设下,保单持有者的盈余与为赚保费之间就决定了保险人的实力大小。Stone在Kenny之后分析了影响承保能力的其他因素,他使承保能力实现了量化的可能,即为最大风险暴露比率和实际风险暴露比率之差。基于这两个比率他之后还提出了行为模型,承保能力定义和保险报价等等。Nielson实现了从公司管理角度怎样去衡量承保能力的一个新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可以用增加盈余的方法来提高承保能力。20世纪初Cummins也提出了新的评价承保能力的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他发现美国的财产保险公司对巨大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具有足够的承保能力,因此他认为政府不需要大幅度干预灾害保险市场。虽然国外这些关于财产保险公司的研究没有直接阐述财务能力的分析,但是这些分析都是基于财产保险业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在财务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它们有些属于财务能力中的某一个小的方面或领域,因而对本文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2.2国内研究状况国内对于财产保险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据可查询的资料显示最先关于保险财务方面的研究都是基于财务报表上面做文章,研究较为单一,后来才慢慢的实现了财产保险财务方面研究的多样性。大体说来,其研究分为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两大模块。在财产保险业财务方面的理论研究,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在杨立旺(1996年)加强保险会计报表分析建立保险经营风险预警系统一文中就阐述了保险会计报表的各项财务指标,对多项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经营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构想。李谦(1998年)在保险公司财务能力分析与保险监管预警系统的建立中阐述了保险公司财务能力的定量指标,强调了财务能力的分析需结合定量和定性指标,同时提出了对预警系统建立的设想。 叶博松、高淑娟(2011年)在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中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在财产保险公司中的重要性,从经营理念和国内外可借鉴的经验两方面提出了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议。靳新苗(2011年)在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问题分析中分析了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公司会计操作不当、内部控制失调等管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在李海燕(2013年)的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措施中分析了财产保险的经营特点,正因为这种经营特点从而容易产生财务风险,并提出了如何控制财务风险的有力措施。在鱼亚凤(2013年)的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控要点分析中也强调了财务管控的重要性,同时阐述了财务风险管理的特征及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在财产保险公司财务方面相关的实证研究的大量出现大概出现于21世纪初。张伟、邱长溶(2004年)在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实证分析中选取了保费收入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变动率等13个财务比率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8家财产保险公司进行了偿付能力的研究,并从研究中发现了中外合资和外资财产保险公司在偿付能力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景丽音(2005年)在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承保能力实证分析中以中国人保、太平保险等21家财产保险公司为样本,收集和整理了财产保险公司实收资本金、实际自留保费等6个指标为研究内容利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选择的样本进行了承保能力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人保、太保等5家财产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水平处于所选取样本的平均水平之上,但是人保和太保由于其承保能力超出了其实际资本能力,因而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闫妮(2007年)在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财务评价中站在普通中小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角度,利用公开的可以获取的数据信息采用灰色关联法来分析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为其利益相关者做出相关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在刘云霞、贺晋兵(2011年)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价一文中建立了包含规模实力、获利能力、偿付能力等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采用TOPSIS方法评价分析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等36家公司的财务实力。在魏伟(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中通过对内部、外部等因素的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情景测试等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盈利能力分析报告,再对这一报告应用于实证分析中,检验和验证财产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结果,最后经检验的结果显示分析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要结合公司的发展背景、所处地域等因素。1.2.3简要评述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者基本上都是对财产保险公司关于财务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涉及到的是保险业的经营绩效、承保能力、偿付能力等,但是没有直接对财务能力进行正面的研究,国外研究者是将财务能力的概念隐含于研究之中。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含有灰色关联法、不确定性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本文的研究是在借鉴了上述研究者的现有成果,将一般工商类企业的财务能力概念引入了财产保险公司,基于财产保险公司具有企业或公司的一般属性,也结合了财产保险公司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在参考这两部分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应用于实证分析中。1.3研究方案1.3.1研究方法本论文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数据资料搜集、理论分析、建立评价体系结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本文研究采用如下这些方法进行:(1)比较与借鉴相结合 财务能力指标的选取以及本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在比较和借鉴其他研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并用 在规范性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企业能力、企业财务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能力评价体系,结合具体的财产保险公司情况进行实证性分析。(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财务能力和企业能力进行理论研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进行的评价分析属于实践检验部分。(4)多学科交叉研究 本文的研究涉及了财务管理、保险学和统计学基础学科与企业能力理论、财务能力理论等的相结合。1.3.2研究思路与创新财务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一个子系统,本论文在企业能力理论的分析基础上,从财务能力这个子系统着手,研究分析过程中选取了我国的财产保险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现状进行财务能力的分析。本文选择财产保险公司这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是出于保险业的特殊性以及之前很少有人对这个行业系统地做过财务能力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这个行业也存在财务能力分析的必要,因而这个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所在,此外,由于财产保险业的特殊性,在构建其财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时,与一般企业所涉及的指标存在一些差异,因而这是本文的另一个创新点所在。1.3.3研究内容根据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本论文分五章进行论述,其中,本论文从第二章起至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具体的研究路径及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 绪论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进而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第二章 是理论基础部分,首先对企业财务能力直接相关的企业能力概念做一个系统的梳理,然后对财务能力这个概念的涵义做深入的诠释以及对其特征和构成要素进行论述。第三章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第一步就普通的企业其经常使用的财务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探索性地选取财产保险业这个特殊行业的一些其他指标,并对所选取的指标作了详细说明和解释,以此构建了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 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应用。对信息披露较为完整的39家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财产公司在其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提高其财务能力水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的一个总结,对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予以说明。本论文的结构框架如图1-1所示:提出问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主成分分析财务能力评价体系构建财务能力企业能力企业能力理论基础基础 评价数据计算结论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第2章 企业财务能力理论基础一个企业的能力大小包含多个方面,其中财务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能力包括财务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等多种能力体系,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样也就是说财务能力具有企业能力的一些相关属性。2.1企业能力的涵义及特征2.1.1企业能力的涵义自企业能力理论产生以来,各研究者并没有对这个概念达成统一的认识,而是各执己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观点众多,主要产生了四大流派: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知识基础论和动态能力论。资源基础论学派认为企业能力是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出比同行业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产品,也就是说企业利用自身拥有的稀缺资源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同时也说明了企业能力的决定条件在于自身内在,而不是外在的条件。核心能力论学派则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在其发展经营中所培育和积累起来的内在的知识。知识基础论学派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一个企业之所以能维持其竞争优势是因为其有着难以模仿和交易的知识,尤其是隐藏在企业背后的隐性知识。动态能力论学者则认为企业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中,而企业为了适应着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有不断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虽然对企业能力的理解和看法,各研究者从不同的分析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其并不矛盾,企业能力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新概念,它以企业的组织、技术、知识、资源和文化等方面为依托,学者们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各自的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过程,从而使产生多种相互渗透的学术研究成果。2.1.2企业能力的特征企业能力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它具有着多方面的特征:(1)系统性 企业本身就是一个能力系统,这个系统是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的有机组合,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这个综合的系统包含着不同职能的子系统。(2)全局性 企业能力作为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有机组合,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定,也就是说对企业的各项活动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就体现了企业能力的全局性特征。(3)从属性 企业能力须服从于企业战略的总体目标,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具有从属性的特征。2.2企业财务能力的涵义和特征同企业能力理论一样,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财务能力导致不同的观点。本论文中关于财务能力的涵义比较赞同张芳的观点,同时也借鉴其他研究成果,对财务能力进行分析。2.2.1企业财务能力的涵义对于财务能力的涵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也会有不同的定义。从目前来看,有些研究者认为企业的财务能力主要从多个方面来体现:管理、活动和表现;还有的研究者认为一个企业财务能力的体现是由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获取现金流的能力这些部分的有机组合;甚至还有研究者提出,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财务能力是其长期以来积累的财务资源和财务学识,这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很好的展现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财务能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因而其涵义和概念也具有不一致性。2.2.2企业财务能力的特征企业财务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一个子系统,它除了拥有企业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特征外,还具有在自己独特的特点。(1)灵活性 财务能力的灵活性主要表现为其对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的反应。企业在其经营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变化,如通货膨胀、汇率波动、物价上涨等,那么作为企业能力系统中的财务能力子系统会对其作出反应,重新分配财务资源,及时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2)动态性 一个企业的财务能力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企业的财务能力也是越来越成熟和老道。当一个企业处于发展初期时,其财务能力一般是不稳定的,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而在成熟期的企业,其财务能力也是成熟和稳定的,因而其具有发展的动态性。(3)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企业财务能力不断发展甚至是一枝独秀的秘诀,创新过程是一个企业建立和不断提高自身财务能力的法宝,也是其动力之源。2.3企业财务能力的构成要素一个企业所具有的完整的能力是多个方面的,财务能力正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企业的财务能力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第二,企业的财务表现能力;第三,企业的财务活动能力。(1)财务管理能力 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财务管理能力是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淀下来的经验和知识,是一种不断积累所形成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包含多个分项:第一,财务决策能力;第二,财务控制能力;第三,财务协调能力;第四,财务规范能力;第五,财务创新能力。总的说来,要想评价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的大小,就要通过其财务能力控制的强弱来体现。(2)财务表现能力 一个企业财务表现能力的大小,其主要是通过企业财务上的指标来进行表现的,这些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成长能力、企业在负债情况下的偿债能力等等。(3)财务活动能力 财务活动能力是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时,所慢慢积累下来的学识等等经验,这这能力主要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四个能力:第一,筹资能力;第二,投资能力;第三,资金运用能力;第四,分配能力。 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财务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结合体,这些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帮助促进的关系,共同对企业的财务能力做出贡献。2.4企业财务能力与企业能力的关系总而言之,在一个企业中,企业能力与企业财务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整体与部分、包含与被包含、主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由于资本金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要素,因而财务能力成为了企业能力的关键部分,二者呈现的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是由于在一个企业中,企业所具有的企业能力是占主导地位的,其对于财务能力起着指导作用,企业能力的不断增长也会促进一个企业财务能力的不断向着强大的方向前进,其企业能力的发展也会在其财务能力上有所体现;另一方面财务能力的发展对企业能力具有着制约性的作用,当一个企业的财务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能力的提升。2.5本章小结经过企业能力理论的不断发展,其理论系统不断完善,从而逐渐衍生出对财务能力这一子系统的研究,企业财务能力作为企业能力的一个子系统,决定于并服务于企业能力,不仅如此,一个企业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提升,和企业的的财务能力能否向上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企业的财务能力是企业在财务方面能力的充分体现,总而言之,企业能力的大小和企业财务能力之间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第3章 评价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的指标体系设计3.1财产保险概念及其分类3.1.1财产保险概念财产保险有很多不同的名称,在意大利、德国、日本和韩国均称为损害保险,有的国家或地区称为产物保险,有的则包括在非寿险中,不过非寿险一般包括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我国一般将这种险种称之为财产保险,同时,财产保险又分为广义和狭义的财产保险。广义的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它是当保险财产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由保险人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保险。这里的财产是金钱、财务及民事权利与义务综合起来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将财产损失保险定义为狭义的财产保险,其保险的范围包括物质财产以及与物质财产相关的实体。狭义的财产保险常见的主要有工程保险、农业保险、火灾保险以及运输工具保险等等,这其中还可以继续细分,运输工具保险包括汽车保险、飞机保险、船舶保险;工程保险可分为建筑工程保险、安装工程保险、机器损坏保险、船舶工程保险、科技工程保险,其余各险种都可以按此细分。总而言之,广义的财产保险与狭义的财产保险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广义的财产保险=狭义的财产保险(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财产保险是指广义的财产保险。3.1.2财产保险的分类由于财产保险具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因此,财产保险包括几种不同的类别,下面,主要描述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 (一) 根据经营业务的范围分类根据经营业务的范围,财险可以分为广义财产保险和狭义财产保险。广义的财产保险包括各种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证保险等业务在内的一切非人身保险业务;狭义财产保险则仅指各种财产损失保险,它强调的是保险标的为各种具体的财产物资。(二) 根据保险标的的虚实分类财产保险根据其具有的保险标,我们又可以将财产保险划分为两类,既无形财产保险和有形财产保险。其中,无形财产保险主要包括一些不是实体类的,比如信用保证保险,公众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等等,有形财产则相对来说要实际一些,主要有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农业保险等等。3.2财产保险的特征与职能3.2.1财产保险的特征相比于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具有自己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不同的保险标。保险的对象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财产保险主要包括和被保险人相关的财产以及财产相关的利益,而人身保险则是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人身保险来讲,被保险对象的价值是难以计算的,而财产保险的对象其价值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的,被保对象的保险价值一般是通过保险的最高赔偿金额来体现的,在保险事故发生之后,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对象的损失情况和投保情况来给与适当的赔偿。第二,确定被保险人赔偿金额的方法不同。一般说来,财产保险相对于人身保险要简单一些,因为财产保险的保险金额能够通过计算而得出其保险价值。而人身保险则不同,人身保险的保险标是投保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的健康,其保险金额难以确定,其保险金额是在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基础上依照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能力确定的。第三,保险期限不相同。财产保险的保险期限一般为短期的,而人身保险大多数都是长期的,除了一些临时的意外伤害保险。第四,基本职能有所不同。人身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对于被保险人的损失给与保险金给付,而财产保险的职能则是给与被保险人的损失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偿。第五,两种保险在经营技术上有所不同。财产保险的事故发生率是难以计算的,而人身保险出现意外情况的概率一般都是较为准确的。财产保险由于事故发生存在很多的未知因素,因此其稳定性非常低,其发生事故的损失率也是没有规律性可言的,因此要想精确的计算出财产保险的费率是很难实现的。而人身保险中,死亡率的出现和事故的发生都是比较有规律性的,因此计算其费率的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第六,两种保险具有不同的纯费率厘定的依据,财产保险纯费率厘定的依据是损失概率;人身保险中寿险纯费率厘定的依据是生命表和利率。3.2.2财产保险的职能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所应有的作用。财产保险的职能是财产保险内在固有的职能,是由财产保险的本质和内容决定的。财产保险的职能分为基本职能和派生职能。(一) 财产保险的基本职能财产保险的基本职能是保险原始和本身所固有的职能。经济补偿就是其基本职能,它是指在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损失时,根据财产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所承包的对象产生的实际损失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与一定的补偿。(二) 财产保险的派生职能除了拥有最基本的职能外,财产保险还有其派生职能,既防灾防损和融资。(1)财产保险所具有的防灾防损职能。这方面职能是属于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保险其实也就是一种风险行为,是体现在防灾防损工作上,在承保前和承保后都体现这一功能。(2)财产保险的融资职能。通过投保人递交的保费,保险公司可以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融资,这也就是财产保险的融资职能;另外,保险公司将收到的保费进行证券投资和不动产购买,也是对其投资职能的体现。3.3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相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是有着自己的特点的。(1)保险经营活动是一种具有经济保障性质的劳务活动。这一特点从保险的定义和其销售的产品就可以看出。投保人在递交一定的保费之后,和承包人定理合同,双方按照合同的约定在被保险人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保险,其销售的产品就是一种契约,所以从这些意义上来看充分的显示了保险经营活动的经济保障性质。(2)保险经营资产具有负债性。保险业务的经营是对投保人的一种负债,其实质是一种负债经营的操作模式,其经营和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变数和风险,如果经营不善将会给公司带来很严重的后果,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结果。(3)保险经营成本具有不确定性。保险公司未来经营的成本和费用都是根据自身以往进行的估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未来的实际情况超出估计的范围,将会给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综上所述,一般企业不具有这样的经营特点,因而在构建保险业的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不能照搬或者套用普通企业的评价体系,但是可以做一定的参考和借鉴。3.4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对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能力进行评价时,首先要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为了真实客观的反应财务能力的本质,设计评价指标时本文参考了一般企业的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但又结合了财产保险公司本身的特殊性,并遵循一定的原则:1、可操作性原则 在构建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体系时应考虑相关数据的搜集和整理难度,由于本文所涉及到的研究对象包括上市和非上市的财产保险公司,而非上市的财产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具有不完整性的特点有的甚至不进行披露,因而在搜集整理数据时其难度较大。所以在设置指标体系时所选取的指标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后面的实证部分无法进行分析。2、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在构建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其所涉及的指标内容应涵盖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各方面的状况,尽可能做到全面、完整地反映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能力。本文所选取的指标有些不能很直接体现财务能力,但是在侧面间接的体现了财务能力状况。3、科学性原则在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正确把握财产保险公司所具有的财务能力,与此同时,财产保险公司要具备完善的指标体系、和数据分析体系、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判断,做到尽量排除异常情况的影响,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4、行业特殊性原则在建立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到这一行业与一般工商企业行业的区别,也就是财产保险业行业的特殊性。财产保险公司行业具有风险高、负债经营的特点,因而对其安全性因素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而财产保险公司安全性因素主要体现在承保能力和财务杠杆这些因子上面,因此在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这些因素的考虑也是必不可少的。3.5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3.5.1我国一般企业的财务能力评价体系根据查阅的文献和资料,我国的研究学者在研究一般企业的财务能力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以分为这两类:(1)这一类的研究者一般认为财务能力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这四个方面,因此以此作为构建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着手点,继续寻找可以衡量和进行定量化研究的二级指标体系。以盈利能力为例,体现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和每股收益等。这些指标可以在公司的相关年报或者相关的资讯上可以查找到,而且具有进行定量化的操作的可行性,通过相关信息的披露,加上相关公式的运算可以得到二级指标的量化值。 综上所述,持有这一种观点的研究者所构造出来的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如下表3-1所示表3-1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具体指标计算公式盈利能力每股收益净利润/期末股本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营运能力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动资产总额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成长能力总资产增长率本期总资产增长额/上期总资产营业收入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长额/上期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增长额/上期净资产净资产增长率本期净资产增长额/上期总资产(2)而另外一类研究者则认为财务能力主要通过财务活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这三个方面来集中体现,这样构造出来的评价体系大体如下:资金筹措能力财务活动能力资金运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 财务控制的有效性每股收益 盈利能力 主营业务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 资产负债率 偿债能力 财务表现能力 速动比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增长率 成长能力净利润增长率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企业的财务能力评价体系基本上就是采用上述的相关财务比进行构建,然后通过相关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而得出企业财务能力的评价结果。3.5.2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我国保险业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属于一个具有极大财务杠杆能力的一个行业,有着高风险的特点。因而对其财务能力的评价和研究中应侧重于对它的承保能力的一个研究,这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财产保险公司与一般企业在评价财务能力方面的不同之处,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首先对于承保能力这个名词,它是保险业独有的一个概念,通俗的说就是保险公司承担风险、接受风险的能力。保险人的承保能力限制了保险公司签发新保险单的能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保费利润的赚取,这无疑也对保险公司的财务总量的增加和能力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约束。 与此同时财产保险公司也具有同一般公司企业的属性,其总体目标也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在构建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既参考了一般工商类企业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根据财产保险业这个特殊行业的具体情况添加了新的指标,因而使本文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基于上面的所述,本文所构建的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体系如下所示:表3-2 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具体指标计算公式承保能力再保险率X1分出保费/保费收入100%赔付比率X2赔付支出保费收入100%净资产率X3(资产-负债)资产100%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X4净利润/近两年平均净资产100%保费收入利润率X5净利润/保费收入100%发展能力所有者权益增长额X6当年所有者权益-去年所有者权益利润增长效率X7(当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近两年平均资产100%经营能力人均利润X8净利润/公司总人数人均保费收入X9保费收入/公司总人数3.5.3 数据来源及入选指标说明本文所涉及的指标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保险年鉴,有些指标根据研究需要通过EXCEL软件计算而得。(1)承保能力 承保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保险公司承担风险、接受风险的能力。承保能力的大小制约了保单签发的多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财产保险业的营业收入,是影响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再保险率:为了保证保险公司有足够的承保能力,也是为了保险人的利益,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对每一风险单位的自负责任不得超过实缴资本加公积金总和的10%,超过部分要办理再保险。而经营产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费,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上公积金总和的四倍。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对超过自身承保能力的风险必须合理地进行再保险安排。其计算公式为:再保险率=分出保费/保费收入100%赔付比率:赔付比率=赔付支出保费收入100%,从其表达式可以看出赔付比率反映了支出与保费收入之间的比例,这一指标衡量了财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承保能力的强弱。净资产率:净资产率指的是公司或者企业的净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保险行业考察这一指标主要是为了经营的安全性考虑,也是考虑到被保险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受到保障,净资产率越高的话被保险人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就会更受到保护,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大小。(2)盈利能力财产保险公司除了自身的特殊性以外,也具有同一般企业的特点,因此盈利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纳入了考核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的一个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净资产的赢利能力,或者说净资产去获取利润的能力。这一指标无疑直接反映了一个公司企业的盈利能力。保费收入利润率:保费是由纯保费和附加保费构成,纯保费是保险人用于赔付给被保险人的保险金,它是财产保险费的最低界限;附加保费是由保险人所支配的费用,由营业费用、营业税和营业利润构成。因此保费收入不全是利润,所以用保费收入利润率才可以衡量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3)发展能力发展能力反映的是企业动态发展的情况,指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因为事物的存在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所以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研究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时也是如此,这样去看待问题和研究问题就会更为客观和全面。所有者权益增长额:所有者权益增长额是本期所有者权益与上一期所有者权之差,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规模是否发展和壮大的情况,体现了企业规模的动态发展状况。利润增长效率:利润这个指标反映的是在一定期间内公司或企业收入与费用的构成情况,一般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会直接体现。这个指标直接衡量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大小。(4)经营能力经营能力是指公司或企业运用自身内部的条件和资源在生产经营中所体现的管理能力,这是一个抽象和笼统的概念。这也是衡量一个公司或企业的生存能力的强弱,如果企业的经营能力强大,那么它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反之则风险容易发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或企业的财务能力,如果经营能力强大的话就会避免相关风险的发生,公司仍然正常运行,因而会对其财务能力产生正面影响,否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将经营能力指标纳入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也是合理的。而在经营能力指标中选取了人均利润和人均保费收入这两个二级指标,这两个指标客观全面的反映了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状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人均利润:从其计算表达式中可以看出人均利润就是反映了财产保险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平均分配值,该值越大表明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好,经营能力强;反之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欠佳,经营能力有待于提升。人均保费收入:保费收入是财产保险公司的主要收入,或者说是其营业收入,人均保费收入指的是保费收入的人均分配,它客观地反映了财产保险公司经营能力,均值指标在一定阶段内一般较为稳定,所以在评价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减少了偶然性和随机性的可能,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第4章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的实证分析4.1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发展概述在我国,保险这一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很早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状况比较落后,因此发展保险业务的客观条件一直都不具备,因而真正的起步是比较晚的。所以我国的财产保险和我国的保险业也一样,大致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为两个时期。(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财产保险业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财产保险业大致分为两个时期:1.外国保险公司垄断时期我国的财产保险时间非常短暂,在1840年之前,我国开放的关口只有广州,为了保障运输货物和船舶的安全,1805年英国人在我国广州设立谏当保险行,当时也称广州保险公司,这是外商在中国开设最早的保险公司,主要经营海上保险业务。随之其后,欧美和日本也陆续在我国成立保险公司和机构,将我国的保险市场进行了完全的垄断。2.民族财产保险业的产生和发展1865年5月,我国首家保险企业,上海华商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成立,标志着我国保险业冲破了外国保险公司垄断的局面,开辟了自己的市场,也同时标志着我国保险业的正式起步。在这之后,我国的保险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1912年为止,我国已相继成立35家保险公司,其中包括27家财产保险公司。从1912年到1925年仅仅十余年间的时间,我国的保险公司更是呈雨后春笋一般,新成立了近40余家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就占到了一般的数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出现了民族资本的身影。抗日战争胜利后,再保险公司业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我国的保险业先后成立了众多的分保集团等。同时,涉及财产保险的法律也得到了一定发展,民国政府为保障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先后颁布了保险法,保险也法、保险业法实施法,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法律均未得到实施。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保险市场还基本处于外国保险公司控制的局面,我国自己的保险企业还十分不稳定,自身也还未形成完整的行业规范和监管体系,作为保险市场一部分的财产保险市场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民族资本的保险公司由于力量弱小,只能处于被支配地位。(二)1949年后的中国财产保险业总体来说,我国1949年以来的保险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大发展,既创立、萧条和发展。1949年10月1日以后,我国政府对于保险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措施,首先,改造原有的保险市场;其次接管旧官僚资本创立的保险公司;然后,批准成立部分私营性质的保险公司。1949年10月20日,新中国第一家国营性质的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1958年针对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由于我国计划经济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由财政统收统支,盈利上缴财政,亏损由财政补贴,因此当时认为财政已经为国有企业承担了风险,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方式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12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作出“立即停办国内保险业务的决定”。直到1979年才恢复正常。自从国务院批准恢复国内业务以来,我国的财产保险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费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快;保险公司的格局越来越多元化;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张;保险行业的监管体系日益完善。1、财产保险公司格局日趋多元化自从国务院恢复我国的保险市场以来,我国的大型保险公司陆续成立,从最开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发展为后来的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等多家大型保险公司鼎立的局面。直到2009年,我国已拥有52家财产保险公司,包括34家中资和18家外资公司。根据入世承诺,我国未来保险公司的巨大数量是必然的事实,同时为了促进竞争、改善服务,也要求有大量公司的存在。2、财产保险费收入长期快速增长财产保险费收入从最开始的几亿元发展到现在的接近三千亿,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24.9%。中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增长情况如下表所示(表4-1),从下表中可以看到保费收入增长速度之快,以及增长幅度之大。3、险种多样化,结构趋于合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陆续开办了许多新的险种,如建筑工程保险、投资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和核电站保险等。而且机动车保险占到了我国财产保险业务的大半江山,到2008年底,我国的机动车辆保险比重为72.86%,其次为企业财产保险,其比率为8.97%。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财产保险局面还将继续改变和发展,以保证为主的保险将呈上升态势,而现目前的机动车辆保险比重将会降低,但其总规模会继续扩大。4、保险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自我国放开保险市场之后,我国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保险行业发展额措施:允许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鼓励我国的保险公司向国外扩张。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保险市场中的外资比例逐渐升高,而且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也正在扩大,我国的保险市场正在逐步与世界保险市场接轨。5、随着保险业的蓬勃发展,保险法律法规与监管制度趋于完善。保险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法律制度也随之完善。1992年11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并经2002年、2009年的全国人大两次修订通过,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文件,初步形成了保险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于1998年,保险行业的监管机构,保监会在我国成立,取代了之前监管中国商业保险的中国人民银行。在2000年后先后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地设置了中国保监会的派出机构,为保险组织监管提供了一定的组织保证。4.2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的实证分析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成立的保险公司研究课题组的透露: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财产保险公司60家,其中中资公司39家,外资公司21家。由于一些公司没有进行信息披露或者信息披露不完整,本文选取了39家财产保险公司的2012年的财务数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其财务能力的评价和分析。(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保险年鉴)4.2.1主成分分析法在分析问题的实际操作中,影响一个问题的因素不总是甚至说是不可能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往往面对这样的问题分析就显得有些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科学地去衡量这些影响因素的权重。而且这些影响因素中大量数据造成了重叠,要是不能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将会对要分析解决的问题达不到真实客观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优化指标数量以此来涵盖原有的多方面的信息内容,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的核心思想就是降维思想,通过小部分去影响另外的大的部分,通过一系列措施将我们手里联系联系紧密的变量转化为联系较少,相对独立的变量。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主成分。4.2.2选取主成分分析法的原因首先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降维的方式来“去粗取精”,用少量的变量来表示大量的指标之间的联系,把关系密切的指标归纳为一类并进行命名,这就成为了一个因子,最后通过这几个归纳的大因子来反映原有数据信息。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得出反映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的重要因子,为实证部分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使研究的问题得以一定程度的简化。其次是因为主成分分析法在分析中可为各因子按其方差贡献率赋予权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证分析的主观性,使结论更具客观性,增强了其说服力。4.2.3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财产保险公司财务能力分析过程主成分分析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怎样构造因子变量;二是如何合理的解释构造出的新因子变量。主成分分析法的分析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进行的。 ()一般来说,主成分分析具有如下四个步骤: (1)选取要进行分析的原始变量。 (2)通过原变量重新组合,构造因子变量。 (3)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变量因子的可归纳和可解释。 (4)统计出各个因子变量的分数。 (ii)主成分分析的计算过程: (1)为消除原始变量的量纲,需对数据进行加工。 (2)求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矩阵; (3)寻找矩阵相关的特征值和变量; (4)计算因子的贡献率; (5)设 F1,F2, Fn为 n个因子,其中前面一部分m个因子所包含的数据已经包含了80%的信息量,那么可以取前m个因子来反映原始指标数据。(6)因子旋转:若所得的n个因子无法确定其实际意义,这时可将因子进行旋转以获得较为明显的实际意义。(7)用原指标的线性组合来求各因子得分:采用回归估计法,Bartlett估计法计算因子得分。(8)综合得分 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