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七章 解析几何基础知识梳理一、直线:基本公式:两点距离公式:已知点P1(x1,y1)、P2(x2,y2),则|P1P2|= .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已知两点P1(x1,y1)、P2(x2,y2),点P(x,y)分有向线段的比是,即, 则x = ,y= .中点坐标公式:已知两点P1(x1,y1)、P2(x2,y2),线段P1P2的中点坐标是(x,y), 则x= ,y= .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已知三角形的三点坐标A(x1,y1)、B(x2,y2)、C(x3,y3), ABC的重心是G(x,y),则x= ,y= .斜率 直线倾斜角的定义:直线斜率的定义:公式:已知两点A(x1,y1)、B(x2,y2),(x1x2),则kAB= .注:已知三点A(x1,y1)、B(x2,y2)、C(x3,y3),如何证明这三点共线?直线方程: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名 称已 知 条 件方 程说 明点斜式点P(x0,y0)和斜率k不包括与x轴垂直的直线斜截式斜率k和纵截距b不包括与x轴垂直的直线两点式两点P1(x1,y1)、P2(x2,y2)x1x2且y1y2截距式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b不包括平行于坐标轴及经过原点的直线一般式A、B不全为0注:已知两点P1(x1,y1)、P2(x2,y2),则直线P1 P2的方程总可写为(不要讨论): .特殊位置的直线方程: 垂直于x轴的直线方程是 . y轴的方程是 . 垂直于y轴的直线方程是 . x轴的方程是 . 过原点的直线(除y轴)方程是 . 求过点P(x0,y0)(不是原点)且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时应考虑哪几种情况?点P(x0,y0)与直线l:Ax+By+C=0的位置关系: P在直线l上,则有 . P在直线l外, P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d= 两直线l1和l2的位置关系: 斜率存在,直线l1:y=k1x+b1,直线l2:y=k2x+b2,则l1与l2相交 ;l1l2 ;l1与l2重合 ;l1l2 . 斜率不一定存在,直线l1:A1x+B1y+C1=0,直线l2:A2x+B2y+C2=0,则:l1与 l2相交 ;l1 l2 ;l1与 l2重合 ;l1 l2 . 两相交直线交点坐标的求法: 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直线l1:Ax+By+C1=0,直线l2:Ax+By+C2=0,则l1与l2间的距离d= .过两定点P、Q分别作倾斜角相等的直线,这两条平行直线间距离的最大值是 .对称:请填以下空格,并记住结论:点P坐标关于什么对称对称点P/ 的坐标 备 注(a,b) 点(x0,y0) 可直接用(a,b) 原点 可直接用(a,b) x轴可直接用(a,b) y轴可直接用(a,b)直线x-y=0可直接用(a,b)直线x+y=0可直接用(a,b) 直线x-y+c=0只用于选择、填空题(a,b) 直线x+y+c=0只用于选择、填空题注:若对称轴的斜率不是1,没有上述结论!只可用下面的方法求:设P(x0,y0)关于直线Ax+By+C=0的对称点Q的坐标是(x,y),则当A=0且B0时,则x= ,y= ;当B=0且A0时,则x= ,y= ;当AB0时,则直线系:1、直线系的定义: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直线的集合叫做直线系,它的方程叫做直线系方程.2、常见的直线系方程: 过定点P(x0,y0)的直线系方程是 . 斜率是k的直线系方程是 . 与直线Ax+By+C=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 . 与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 . 在x轴和y轴上截距的和是10的直线系方程是 .3、设直线l1:A1x+B1y+C1=0和直线l2:A2x+B2y+C2=0相交于P点,则经过P点的直线系方程是 .4、如何证明直线系过定点?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当B0时,点P(x1,y1)在直线l:Ax+By+C=0的上方 ;点P(x1,y1)在直线l:Ax+By+C=0的下方 .当B=0,A0时,点P(x1,y1)在直线l:Ax+C=0的右方 ; 点P(x1,y1)在直线l:Ax+C=0的左方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最优解的解题步骤: 画可行域;画斜率是k的直线系;根据直线系扫过可行域的情况,判别直线在哪一点处纵截距有最小值,在哪一点处纵截距有最大值; 求出纵截距最大、最小时相应的点的坐标,即最优解; 根据最优解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基本练习题:已知直线l:(2m2-7m+3)x+(m2-9)y+3m2=0,当倾斜角=45时,m= ;当m= 时, l平行于y轴;当m 时, l在y轴上的截距为4.已知直线kx+2y-3=0过点(1,1),则k= ;若它与直线2x-y+5=0垂直,则k= ; 此时两直线交点坐标为 ;两直线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若P-1,则原点到直线xcos+ysin+p=0的距离为 .已知直线l1:(a-1)x-2y+3=0、l2:x-ay+1=0,当a= 时,l1l2; 当a= 时,l1l2;当a= 时,l1、l2所成的角等于45.直线l过点A (-2,2)且和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1,则直线l的斜率k= .不论k取何值,直线(2k-1) x-(k+3)y-(k-11)=0必过定点 .三、圆:圆的定义; .圆的方程: 标准方程: ;圆心坐标是 ,半径是 . 一般方程: ;圆心坐标是 ,半径是 . 注:若已知条件与圆心或半径有关,通常用标准式求圆方程;若已知条件是不共线的三点,通常用一般式求圆的方程. 以A(x1,y1),B(x2,y2)两点为直径端点的圆的方程是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已知点P(x0,y0)与圆C方程(x-a)2+(y-b)2=r2 (或x2+y2+Dx+Ey+F=0),则:点P在圆C上 或 ;点P在圆C外 或 ;点P在圆C内 或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 、 、 三种.判别方法如下: 判别方法(一)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的大小关系:dr ;d=r ;dr .判别方法(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与0的大小关系:0 ;=0 ;0 .当直线与圆相交时,弦长公式是弦长l= .当直线与圆相切时,切线方程的求法: 过圆上一点P(x0,y0)的切线方程的求法:这时切线只有一条!通常用“替换法则”: 过圆外一点P(x0,y0)的切线方程的求法:这时切线总有两条!通常用点斜式,但要讨论斜率存在与否.在求斜率时,通常有两种方法: 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切线方程与圆方程联立消去一元得到另一元的二次方程后令判别式=0.注意:不论用哪一种,如果求出的斜率k只有一解,说明另一条切线的斜率不存在. 已知圆C方程及圆的切线的斜率K,如何求切线方程?通常用斜截式方程,即设切线方程为y=kx+b,仿照上面(中的两点,任选其一)求出b.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C1、C2的半径分别是r1、r2,圆心距|C1C2|=d,则:外 离 外 切 相 交 内 切 内 含两圆相交时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的求法: .两圆相切时过切点的公切线方程的求法: .过圆C:(x-a)2+(y-b)2=r2 (或x2+y2+Dx+Ey+F=0)外一点P(x0,y0)引圆的切线,则切线长t= 或 .(十一) 过圆C:(x-a)2+(y-b)2=r2 (或x2+y2+Dx+Ey+F=0)外一点P(x0,y0)引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则直线AB方程为 .四、椭圆:椭圆的定义、方程和性质:定 义yy标准方程 B1B2B2A2B1A2A1A1l2l1l2l1F2F1oxF2F1ox图 形范 围顶 点焦 点焦 距中 心长短轴长a、b、c的关系对 称 性离 心 率定 义离 心 率公 式准线方程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在椭圆第一定义中,注意“2a|F1F2|”这个条件,若2a=|F1F2|,这时动点轨迹是 . 椭圆的两个标准方程 、, 这两个标准方程可以合并为一个:Ax2+By2=1 (A0,B0,且AB).椭圆上任一点到一焦点的最大距离是 ;最小距离是 .椭圆的焦点弦长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 两个重要结论:yA1xoPA2B 椭圆长轴的两个端点为A1、A2,短轴的一个端点是B, P是椭圆上任一点,则A1PA2A1BA2;yF1xoPF2B 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1、F2,短轴的一个端点是B, P是椭圆上任一点,则F1PF2F1BF2.五、双曲线:双曲线的定义及性质: 定 义标准方程 A2A1F1F2l1l2A2A1F2l2l1F1o图 形范 围顶 点焦 点焦 距中 心实轴虚轴长a、b、c的关系对 称 性离 心 率定 义离 心 率公 式准线方程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渐 近 线方 程 在双曲线的第一定义中,应注意“差的绝对值”及“2a|F1F2|”.若仅仅是“差是定值“,则动点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若2a=|F1F2|(其中a0),则动点轨迹是两条射线.双曲线的两个标准方程、, 这两个标准方程可合并为一个:Ax2By2=1 (AB0)在双曲线的性质中要记住:等轴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设为 ,它的离心率e= .共渐近线问题: 以直线y=x为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 与双曲线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 .六、抛物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性质:定 义图 形标准方程范 围焦点坐标准线方程对称轴方程顶点坐标离 心 率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个,y2=2px(p0), x2=2py(p0),其中p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焦点在x轴上的两个方程y2=2px(p0),可合并为:y2=ax(a0),焦点F(),准线x=; 焦点在y轴上的两个方程x2=2py(p0),可合并为:x2=ay(a0), 焦点F(),准线y=.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