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德育征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0346992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德育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2年德育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2年德育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柳州市德育征文论文题目:改变教育方式,营造幸福德育氛围单位:柳江县进德中心小学作者姓名:覃晓催改变教育方式,营造幸福德育氛围一则德育案例引发的思考摘要:当今社会,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是社会大势所趋。各行各业的仁人志士都在为之而努力奋斗。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之一,理应为保障学生的幸福添砖加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对学生施以教育时,教育方式应该是民主的,教育方法应该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的态度应该是温和的。关键词:德育案例 教育方法 深刻反思当今社会,人们说得最多,也是做得最多的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界的仁人志士顺应时代潮流发出了“以人为本”的倡导。随着社会发展,“幸福教育”这一主题正是“以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延伸与发展。而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为学生营造幸福的成长环境,责无旁贷。德育,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理应为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作出更多的贡献。许多与时俱进的老师的确为学生的幸福成长付诸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在工作中,偶尔也会有些不和谐的音符,令人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某个下午,班主任朱老师带着全班学生参加校园内的义务劳动,正当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却发现本班的两位男生不知什么时候偷偷躲起来了。因为担心学生发生了安全事故,朱老师立即发动学生在校园里把这两个男生搜索出来。经过了全班师生共同努力之下,安安和祥祥这两个男孩子终于分别在校园里的某个墙角被找了出来。经过询问,朱老师得知,这两个孩子私自脱离了集体,偷偷地溜到午托班洗澡准备外出到网吧玩游戏。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朱老师十分生气,先是严厉地批评了两个孩子,把大小道理都说一通。正当大家以为此事就要告一段落的时候,朱老师还分别给两个家长打去电话,勒令他们即刻赶到学校。大约五分钟之后,安安的家长来到了学校,朱老师便直截了当地把事情的经过跟学生家长说明了,并宣布让家长立即带着孩子回家教育。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调皮,自己的面子上非常过不去,这位学生家长立即动手打了自己的孩子。家长满脸的惭愧,满腹的火气,孩子满脸的委屈,他们共同离开了学校。祥祥父母远在外地打工,无法来到学校,朱老师决定亲自驾车把孩子送到他家,让孩子的爷爷进一步来管教。从朱老师蹬得响亮的脚步声中,我们可以预见到,朱老师见到这个孩子的爷爷时肯定又会是“暴风骤雨”式的教育。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样的德育教育成效如何呢?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老师采取的威逼、恐吓的手段去开展工作,学生能否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呢?而老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是否心情舒畅了?答案显而见:在这一事件中,老师、学生、家长都明显地感觉到了教育的失败!在整个事件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任何幸福可言!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导致这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首先,是教师的教育理念问题。在整个事件中,老师摆的是“师道尊严”的架子,没有认清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在教育的过程中,时时处处显示出自己高度的权威。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有思想,有差异的个体。贪玩,是他们的天性。好逸恶劳是他们的缺点。面对孩子的这些不足之处,教师没有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只是以统一的好学生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其次,是教师的方法手段出现了错误。鲁迅先生说过: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老师采取的方法是压制,而非引导。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好逸恶劳,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已经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道德品质问题,更多的是家庭因素或者是心理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工作是疏导。不管是大道理也好,小道理也罢,我们可以通过娓娓动听的故事,身边生动的事例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感悟这些道理。我们教导学生的道理,是希望他们能够自觉地接受这些道理,并能通过内心世界的升华,融入自己的言行中,形成一种品德行为。泰戈尔说过: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如果采取的是强制地灌输,学生势必会产生逆反心理,教育的效果也就适得其反了;反之,如果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的心灵深受打动,那么我们的教育对学生来说那无异是金科玉律。魏书生说过: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上百种,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选择最坏的那种方法呢?而魏老师解决这类问题最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写检查,解释事情的经过,分析事件过程中人物的思想动态过程。学生在写检查过程中,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思想,意识到了事情的危害。这样的教育没有老师的强迫与指责,学生通过反省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可见,这种方式的教育学生是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教育,这种教育效果是“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再次,是老师教育的态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回顾事件,我们不难发现,朱老师从头到尾都是十分严厉的,不管是面对学生还是家长,态度始终是那么地严厉、决绝,坚决要把自己的意志执行到底。如此严厉的态度让学生恐慌,家长没有面子。但是学生的恐慌之后,对于老师的本意理解得有多少呢?把老师的好意转化为行为的百分比又是多少呢?作为合作伙伴的学生家长,脸面尽失,自尊心全无,他们又在多大程度上支持、配合老师的教育呢?如果老师能够换一种态度,以和风细雨般的态度与学生、家长深入地交流,分析利害关系,那么是否是另外一种结果呢?“教育的目的什么?教是为了不教!”不管是哪方面的内容,如果我们方法正确了,方式让学生接受了,那么,我们的教育功效岂不是事半功倍了么?老师,如果你的教育方式是逼迫的,那么对于教育过程中的双方来说,德育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反之,如果你的教育方式温和了,受教育双方的脸上都释放着微笑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那幸福的滋味双方都能够享受,教育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魏书生说过: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流无歇时。”因为,作为21世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当前的德育工作内容是为学生营造幸福的校园生活氛围。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都应该是让学生容易接受的,从情感上是让学生体验到被关爱的幸福的。因此,我们的教育完全可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正因为有了我们今天“细无声”的润物,所以才有学生今天的幸福,明天才会结出甜蜜的果实。作者:覃晓催,男,现任教于柳江县进德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2011年“国培”优秀地市级辅导教师,工作14年,有1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现任我校高年段数学教研组长 ,广西“小学数学能力提升”科研项目首位“种子”教师。联系电话:13768940978,电子邮箱:2572274826,QQ:2572274826。论文题目:在平凡中感受幸福单位:柳江县进德中心小学作者姓名:刘文群在平凡中感受幸福在新一轮的教改大潮中,作为一名不甘寂寞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能坐以待毙吗?能心甘情愿地被浪潮涌向岸滩,等待退潮吗? 今天的疾书奋笔,能不说明邓小平倡导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已深深的激励着勇于在教改热潮中探索的我么? 围绕着新一轮教改主题。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的幸福快乐呢?这是一个心理指数。本人认为人的幸福指数是因人而定,因情而变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对幸福的体会就有所不同。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主体对象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幸福指数就非常的高;他们的幸福感就非常容易满足;他们的幸福欲望就非常的强烈!因此作为新入学孩子们的引领者,就应该学会在平凡的日常生活当中,泼洒温馨的爱,让小孩子们,从中感受到欢心与幸福!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内心需求,我们将如何适时去泼洒爱的甘露,滋润幼小的心田,让小孩子们收获幸福的琼浆呢? 窦桂梅老师这样说:“我常常阅读名著我也天天阅读孩子,我强烈的感受到自己便是在阅读和欣赏着人类最伟大的生命的杰作。”在窦老师至理名言的引领中,我走进了“活泼好动,天真无邪”的11(2)班这个新入学的集体。 刚刚进入小学部一年级11(2)的小孩子,可以说有很多很多的不适应性。例如:不懂得保持学习环境的卫生,不懂得做课前准备工作,不懂得学会听课,不懂得打扫教室内外的卫生,不懂得看字读书,不懂得这一切的不懂,犹如一座座“高山”和“峻岭”,阻挡着猛烈前行的潮水,改变着潮水前进的方向,延缓着潮水的进程。看着这一切,我质疑、我反思、我真的不适应新一轮的教改大潮了吗?思而不行,这可以吗? 随着时间的流转,日子一去不复返,怎能容得我们一天天的滞留、沉思呢?。于是,我便把窦桂梅老师的话深深地刻在心里,并随时随地付诸言行。即无论是课内,还是课间,我都留心、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旦发现不良的行为或良好的行为,就及时进行正面引导,并引向深入,达到幸福落实,问题清除。还 把“每天一星小组竞夺”活动引入班级一天的学习生活管理当中。实施“言语激励,行为引领,心灵感悟”。把孩子们的不懂如落地的尘埃“深沉”,把孩子们的懂如阳光下的紫烟“呈现”。让孩子们深刻的体会到幸福就像春天里的花朵一样绚亮、光彩夺目!而且欣欣然!令人赏心悦目! 为此,每天上课之前,我都要扫视全班同学的桌椅是否整齐,教室的地面,是否干净,卫生工具是否整洁达到要求的报以满心的赞许,同时加上幸福的满分,未达到要求的,就提出希望,鼓励加油!此刻,获得满分的小组,自信满满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可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没能获得满分的小组,也毫不气馁!一个个卯足了劲儿头,争取在课堂学习这一环节中,加分赶超。即:课堂上守纪、用心读书、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倾听、尊重课堂就可分别适时报以深情的激励和幸福的加分。就这样,课堂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的人多啦!看字读书的人也专心啦!动笔勾画字、词、句、段、旁注的人也跟上老师的指导学习的节奏啦!大胆发言的人也你追我赶地举手啦!放学做值日的学生也懂得快速打扫卫生,关好门、窗、电灯、电扇,上好门锁啦!一天下来的学习生活,我都如实地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一个个确确实实的评析,并且庄重地在夺星牌上,深情的画上一个个鲜红夺目的五角心()。此刻,正在整装待发的孩子们幸福地看着自己夺取的红星儿,那上弦月般的笑是那么的灿烂,是那么的自豪,是那么的天真无邪!吱吱喳喳交流,无不洋溢着开心、快乐!一天的幸福满满,全都写在红彤彤的小脸上,开怀的交谈中!难道说,这不是“爱”的潜藏?这不是平凡中的真情么?这不是幸福的溢满么?“爱”的甘露潜藏哪儿呢?在老师的每一个欣赏的眼神里;在老师的每个指导工作的手指间;在老师的每一句温馨的提醒中;在老师每一句言语的激励当中;在老师的每一个身体历行的示范中总而言之,爱的泼洒全在老师四射的魅力之中,否则一个集合体,又怎能转变为一个和谐向上幸福满溢的班集体呢?这就是“爱”的泼洒,这就是幸福的收获!这就是与时俱进的教育!这就是教改大潮的结晶!这就是善思、善行、学以致用的理想果实!这就是永不停息进取的见证!是“爱”的侵染!花朵才如此五彩斑斓、溢满灿烂的幸福!谁说平凡难觅幸福呢?以上的事实是最好的诠释。 作者:刘文群,女,柳江县进德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班主任。电话:13878278553邮箱:jdxx1601论文题目:浅 谈 小 学 德 育 教 育单 位:柳江县进德中心小学作者姓名:覃娟梅浅 谈 小 学 德 育 教 育我是乡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副校长,分管学校德育工作,从我7年的副校长工作实践中,我认为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自古以来,德育都摆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党和国家更是犹为重视。在抓学校德育工作这么多年来,我觉得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的师德更为重要,反以要求学生做好做到的事,教师更是要彻入到自己的行动中,而且要更上一层楼。如果教师做不到,那么德育工作将是一句空话,所谓言传身教当是如此。当我们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学习认真,做事沉着,学习优秀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自豪,更是有了一种无比优越的成就感。下面谈谈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一、建立健全德育管理的组织机构,形成德育工作网络。每学期,我校根据实际情况落实一名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担任组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班主任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并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完成下列主要任务:第一,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分析研究德育工作情况、问题和经验,统一布置安排工作,沟通交流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第二,确定各自的岗位职责,相互配合中心工作常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各部门、各方面的独特作用,把各种教育力量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教育合力,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二、采取多种培训形势,提高学生德育管理队伍的水平。根据学校工作特点,重点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我校以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优化班主任管理制度为落脚点,着重抓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班主任选拔任用上,强调德才兼备,突出管理能力。二是每年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经验交流场所,为一大批年轻有为,爱岗敬业,锐意创新的年轻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班级管理经验,使他们迅速成熟,成为学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主力军。 此外,每学期,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法制观念,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增强了广大教师监督保护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教师们懂得在教书的同时还得育人。几年来,我校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爱生现象蔚然成风。 三,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确保德育首要地位在管理上的落实。 1、为了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进行班级每周夺星活动。 我校围绕学生养成教育这个目的,净化育人环境,创设育人氛围,为培养学生讲卫生、爱整洁、守纪律、乐奉献、惜财物、比互助的优秀品质。我校进行班级每周夺星活动。(既一周内教室内外墙壁无污迹,清洁区域地面无纸屑垃圾,公共设施无破坏,谈吐文明无脏话,团结友爱无打骂,按时上学,无旷课,课堂安静无闹声等就可获得一颗星)。2、坚持规范的升旗要求,每周一,在校长带领下,德育领导小组成员精心准备,让学生进行每周一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给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3、坚持德育阵地宣传,发挥德育阵地作用。各中队有主题的,每月出12期的黑板报,并且“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早上7:308:10正常播音,使学生在此方面发挥了主体作用,是学生了解校园新闻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4、抓好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班”的开展,我校每周三下午开设有舞蹈、美术(书法)、体育、科技这几个班,使在这方面有自己潜力和专长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5、学校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学生德育管理的一项工作重点来抓。学校对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常抓不懈。我们每个学期都请学校法制副校长来校上法制课,请铁路警官来校做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学校也通过各种渠道,如利用晨会、班会、板报等形式进行教育。四、寓德育于各种教育活动中,确保德育首要地位在内容上落实。 1、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育人氛围。学校开展“快乐六一”文艺演出, “校园小歌手”大赛、“诗歌朗诵”比赛、“班级美化评比” 、“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慰问五保户”活动、“祭扫烈士墓”活动、“辉煌共和国”读书、征文、讲故事比赛,“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讲故事比赛, “明日之星”风采大赛,“铭记深切关怀争当四好少年”漫画比赛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2、关注留守儿童,助其健康成长。“留守儿童”问题具有现实性、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协作,形成教育合力。我校在维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中,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关爱活动。(1)开展爱心捐赠活动,组织全校师生筹集了400多元购买学习用具,发放给学困生和“留守儿童”,使学生懂得如何帮助别人、关心他人、把自己的爱心献给别人。(2)开展“师生结对”和“一帮一“活动。(3)举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大型慰问活动。如“六一”儿童节配合镇政府给留守儿童发牛奶、糖果和学习用具等。2010年6月31日我校组织十几名留守儿童参加“同一个柳州,同一个梦想”柳州市关爱留守儿童游柳州活动。2010年11月16日,柳州市留守儿童巡讲团的专家给我校58位留守儿童做了专题心理咨询。通过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各项活动的开展,让部分留守儿童改掉以往行为粗野、不敬长辈的坏习惯,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回报,养成了讲文明、懂礼仪、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五、有效结合,发挥家校教育,形成优化育人的社会环境。我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交往、印发家长信等,定期听取家长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例如,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校长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发展规划及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希望,并与家长们共同探讨教育小孩的方法和策略;各班主任介绍班级学生思想,向家长汇报班级工作成绩和学生的荣誉以及存在的不足。并让家长们相互交流家庭教育的方法,使部分家长转变了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家教水平,有效的督促了学生在校外的管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让我们都伸出热情的双手,拿出真诚的爱,扶好我们的孩子们走出人生的第一步,把基础教育的德育理念升华,教是为了不教,让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去享受成长的幸福、快乐吧。作者:覃娟梅,女,现任教于柳江县进德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联系电话:13517625454.论文题目:谈小学生的知恩感恩教单 位:柳江县进德中心小学作者姓名:覃银姬谈小学生的知恩感恩教育当今社会,感恩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一首感恩的心的歌,响遍大江南北。使人们对感恩教育越来越重视,并且深入人心。因为感恩这个道德含义将永远深深扎根人性中。它是永恒的伦理。谁也无法否认,人被父母抚养成人,得到老师的教诲,受到社会的扶持的一些事实。对于这些事实丝毫无动于衷,不知感谢的人,只好说他是个没有人性的不如低级动物的“人”了。最后他们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度过懊丧的一生。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下面我来谈我对感恩教育的几点见解。一、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恩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更是一个感恩的民族。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将感恩放在重要的地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近代,伟大文学家鲁迅说“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由此可见感恩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独生子女时代,“四个老人,两个父母和一个孩子”的家庭模式里,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个个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现代教育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和张扬学生的个性。这种过分的呵护与关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主意识,他们的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目空一切,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心安理得地挥霍着别人给予的一切,养成了任性、依赖、爱发脾气等坏习惯。他们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奉献;只懂受惠,不懂感恩;只懂被爱,不懂关爱别人。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自私和冷漠。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长大以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了。同时能够感恩也是一切美德的开始。心存感恩,才能乐学;心存感恩,才能互助;心存感恩,才能尊长;心存感恩,才能环保;心存感恩,才能爱岗、敬业。乃至回报亲人、朋友、国家、社会及大自然。三、感恩教育系于教学中。作为一名老师除了传到、授业、解惑更应该教会学生感恩,我们应该结合儿童特点,依靠课堂,唤起学生感恩的意识。在学校里,我们要经常利用晨会课,主题班会课和品德课给孩子们讲故事,如鸦反哺、羊跪乳的故事,讲“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中国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故事。也可以让孩子收集有关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收集有关毛泽东、周恩来感恩老师的故事。用典型的事例来教育感染孩子,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家长、老师以及其他人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让他们知道,要感恩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教给自己知识的老师以及帮助过,关心过、鼓励过自己的人。使他们明白:感恩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忘恩负义必遭唾弃,从而唤起孩子的感恩意识。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所教学科特点,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如: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课文时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学会回报父母的爱;通过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课文让学生学会感恩大自然;通过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等课文让学生通过缅怀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还应该结合实际激起学生感恩的心。我们学校是一所公办学校,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我们有了今天宽敞明亮的教室,有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更应该懂得感恩,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回报关心我们的人。四、感恩教育从小事做起。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要好高骛远,要从诸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系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使他们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记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我们感谢父母,因为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感谢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他人关心和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们。这些看似简单朴素的感恩教育却蕴涵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如:上课老师很辛苦,我们要认真听讲,就是感谢老师;同学打扫卫生不容易,不能乱扔纸屑,就是感谢同学;告诉他这就衣服是爸爸给你的,就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姐。要让学生做到时时言感谢,时时存感恩。五、感恩教育系于各种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体裁。如:春节时要教育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要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在学校里,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动员上,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讲文明懂礼貌”活动,让孩子学会极其简单平常的礼貌用语“谢谢”。如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开展“感恩妈妈”活动,可以布置孩子送给妈妈一份礼物,给妈妈做一件事或给妈妈写一封表示感谢的信回报妈妈爱。在感恩老师方面可要求每个孩子从平常小事做起,遇见老师的时候真诚地问候并主动让路,尊重老师。在教师节这一天开展“感恩老师”活动,可以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也可以寄一张贺卡,送上祝贺,关心老师。把感恩的心带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感恩自然方面,克开展“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中队活动,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在感恩社会方面,可以“感谢祖国”为题,开展演讲活动等等。六、感恩教育教师作表率。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在学校中不管是得到同事的帮助还是学生的帮助都应该表示感谢,让孩子在洋溢着浓浓的感激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感恩教育”进入课堂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如何用感恩的心去看待他人、社会和自然。当然仅仅靠学校的努力还不够,我们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不仅可以化解许多不必要的矛盾,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使学生真正能够心怀感恩,养成习惯。让学生把感恩作为美德传承下去,让学生把感恩变成习惯融入生活。最后,我要说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小学感恩教育的具体活动也应该走实践道路,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知,接受考验,得到锻炼,唤醒感恩心,激起责任感,从而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覃银姬,女,现任教于柳江县进德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联系电话:137372828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