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1春《新闻评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41

上传人:住在****她 文档编号:109758852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21春《新闻评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41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南开大学21春《新闻评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41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南开大学21春《新闻评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41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21春新闻评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1. 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包括哪些内容?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包括哪些内容?1991年1月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并于1994年和1997年进行两次修订,第二次修订后包括以下内容: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5)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6)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这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行为准则,全体新闻工作者都必须遵守。 2. 论证包括( )两个方面。A.证实B.证伪C.理论D.实践参考答案:AB3. ( )是一篇新闻评论的名称、标识和符号。A.选题B.标题C.主题D.导语参考答案:B4. 英国宪章运动中出现过哪些重要报刊?北极星报的出版经过和影响如何?英国宪章运动中出现过哪些重要报刊?北极星报的出版经过和影响如何?英国工人争取到工会合法地位后,进一步开展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1836年6月,伦敦部分工人和手工业者成立了“伦敦工人协会”,1838年5月,协会公布了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人民宪章,要求实现普选权及工人的经济权利,这就是宪章运动,1860年宣告失败。该运动注重公开宣传鼓动工作,期间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报刊。 (1)英国宪章运动中出现过的重要报刊 伦敦快讯。宪章运动在一开始就注重公开的宣传鼓动工作,“伦敦工人协会”一成立就创办了机关报伦敦快讯。它执行宪章运动道义派的政策,力求把宪章制定成法律,否定用暴力实行改革。所刊文章多是温和劝导的语气,销路不广。 北极星报。1837年11月11日由宪章派左翼领袖菲格斯奥康瑙尔在利兹创办,编辑部成员还有哈尼、琼斯。该报很快就成为宪章派最有威信的报纸,对宪章运动进行了全面、完整的报道。1843年11月迁往伦敦,1852年停刊。 红色共产党人杂志。1850年6月由哈尼创办,宣传建立民主共和国,采取鲜明的无产阶级革命立场。11月该刊连载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英译本,哈尼在周刊序言中首次指出这一著作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评价它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革命的文件。译文发表后,引起当局的恐惧,决定以追查印花税为借口迫害哈尼。杂志改名为人民之友继续出版至1852年4月。 寄语人民周刊。由琼斯于1851一1852年在伦敦出版,该刊捍卫英国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认为只有通过根本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才能改善工人阶级的状况;强调工人阶级进行独立斗争和掌握政权的重要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热情支持该刊,亲自参加编辑和出版工作,他们通过该刊的编辑工作,和英国宪章派保持联系,通过该刊从思想上影lJ向英国无产阶级,支持琼斯及其拥护者在新的社会主义基础上恢复宪章运动;并称赞该刊是“工人阶级的机关报”,从中可以找到英国无产阶级的全部现代史。 人民报周刊。1852年5月由琼斯创办。创刊目的在于想在革命低潮时有一个影响较大的宪章派机关报指导工人阶级继续斗争,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宪章运动。它继承寄语人民的优良传统,捍卫工人阶级利益,宣传新纲领所规定的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探讨工人阶级社会解放的道路,主张全面恢复宪章运动。它发表的对1852年科伦审判案的报道、揭露普鲁士暴政的社论和向英国工人阶级被判罪者家属捐款的号召,表明了它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大无畏精神。1856年6月,人民报转入资产阶级实业家手中。 (2)北极星报的出版经过及影响 北极星报于1837年11月11日由宪章派左翼领袖奥康瑙尔在利兹创办,编辑部成员还有哈尼、琼斯。该报很快就成为宪章派最有威信的报纸,对宪章运动进行了全面、完整的报道。1843年11月迁往伦敦,1852年停刊。 北极星报宣传宪章运动中左翼暴力派关于采取政治斗争途径争取实现宪章的主张,指导工人斗争,主张一切国家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争取共同斗争的胜利。该报具有鲜明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立场。该报存在的15年里吸引了大量读者,最高时销数达10万多份,远远超过了泰晤士报每天3万多份的发行量。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北极星报,称它是真正民主的、没有民族的和宗教的偏见的报纸,在各方面都成了欧洲最优秀的报纸之一。 5. 1850年到1911年间,世界上有影响的报纸先后创刊,如美国的每日邮报、纽约时报等。1850年到1911年间,世界上有影响的报纸先后创刊,如美国的每日邮报、纽约时报等。错误改为“英国的每日邮报、美国的纽约时报等”。6. 选择评论议题主要源于( )。A.撰稿人的衡量B.议题本身重要性C.读者需求期望D.传媒工作经验参考答案:C7. 总编辑负责制总编辑负责制正确答案:总编辑负责制是我国新闻媒介内部领导机构的运行方式之一。总编辑是报社的法人代表并和党委书记一起共同领导编委会集体决定报社内一些重大事务。在总编辑下面设若干副总编辑分管各个部门。这一模式自建国以后一直沿用下来。目前中国大多数报社还采用此种模式。总编辑负责制是我国新闻媒介内部领导机构的运行方式之一。总编辑是报社的法人代表,并和党委书记一起共同领导编委会,集体决定报社内一些重大事务。在总编辑下面,设若干副总编辑,分管各个部门。这一模式自建国以后,一直沿用下来。目前中国大多数报社还采用此种模式。8. 新闻媒介的效果研究在心理学角度上,西方学者提出了哪些主要理论?新闻媒介的效果研究在心理学角度上,西方学者提出了哪些主要理论?正确答案:西方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对新闻媒介效果提出的理论主要有:rn (1)魔弹论rn 这是早期关于新闻媒介效果研究中影响深广的代表性理论这一理论受心理学中机械的“刺激一反应”论(sR)的影响认为新闻媒介发送的信息一经“命中目标”就必须产生传播者所预期的效果。rn 按照“魔弹论”的观点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主动的而受众则是被动的。传播者把“信息子弹”发射出去受传者必被击中应声倒下。传播效果直接而明显。它过分夸大传播效果忽略了影响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因素。另外该理论完全否定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能动性片面地认为受众是消极的、被动的。所以这种理论只是特定社会阶段的产物不是一种科学的理论。rn (2)选择性理论rn 1960年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成员约瑟夫?克拉珀出版的大众传播效果认为新闻媒介向受众传播信息的过程并非注射式的和直接的而是必须经过中介因素其效果只能是有限的。 rn 选择性理论的主要观点:受众心理倾向性势必导致受众对传播者和传播信息的选择。首先是有选择地接触即受众习惯接触与他的现有观点、兴趣和态度相一致的大众传播内容并有意无意地避免接触与其观念相左的信息;其次是选择性理解即受众总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所接触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其与原有的认知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最后是选择性记忆即受众在接触和理解信息的两个过程完成后往往只是记住自己所赞同的内容而忘却不赞同的内容。rn 在具体应用中受众的选择行为体现在自由地选择使用何种媒介及接受何种信息。选择性因素是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干扰信息争议越大其干扰也越大;反之则干扰越小。rn (3)使用与满足模式rn 以“受众”为中心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理论。它与从传播者的角度研究理论的效果完全不同。rn 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解释了人们使用媒介以得到满足的行为提出了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在对传统的受众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对“使用与满足”理论在聊天模式中的适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rn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之前传播研究大多站在传播者的角度就传播者如何影响受众进行研究而该理论则把研究焦点转移到了受众身上。传统的理论认为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说服受众受众是被动的而“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有特定需求和动机并得到“满足”的过程。西方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对新闻媒介效果提出的理论主要有:(1)魔弹论这是早期关于新闻媒介效果研究中影响深广的代表性理论,这一理论受心理学中机械的“刺激一反应”论(sR)的影响,认为新闻媒介发送的信息一经“命中目标”,就必须产生传播者所预期的效果。按照“魔弹论”的观点,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主动的,而受众则是被动的。传播者把“信息子弹”发射出去,受传者必被击中,应声倒下。传播效果直接而明显。它过分夸大传播效果,忽略了影响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因素。另外,该理论完全否定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能动性,片面地认为受众是消极的、被动的。所以,这种理论只是特定社会阶段的产物,不是一种科学的理论。(2)选择性理论1960年,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成员约瑟夫?克拉珀出版的大众传播效果,认为新闻媒介向受众传播信息的过程并非注射式的和直接的,而是必须经过中介因素,其效果只能是有限的。选择性理论的主要观点:受众心理倾向性势必导致受众对传播者和传播信息的选择。首先是有选择地接触,即受众习惯接触与他的现有观点、兴趣和态度相一致的大众传播内容,并有意无意地避免接触与其观念相左的信息;其次是选择性理解,即受众总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所接触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其与原有的认知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最后是选择性记忆,即受众在接触和理解信息的两个过程完成后,往往只是记住自己所赞同的内容,而忘却不赞同的内容。在具体应用中,受众的选择行为体现在自由地选择使用何种媒介及接受何种信息。选择性因素是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干扰,信息争议越大,其干扰也越大;反之,则干扰越小。(3)使用与满足模式以“受众”为中心,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理论。它与从传播者的角度研究理论的效果完全不同。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解释了人们使用媒介以得到满足的行为,提出了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在对传统的受众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对“使用与满足”理论在聊天模式中的适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之前传播研究大多站在传播者的角度,就传播者如何影响受众进行研究,而该理论则把研究焦点转移到了受众身上。传统的理论认为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说服受众,受众是被动的,而“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有特定需求和动机并得到“满足”的过程。9. 规章制度的总则,一般要撰写( )A.根据、目的或意义、适用范围、主管部门B.实施程序与方式、修改权、规章制度的总则,一般要撰写( )A.根据、目的或意义、适用范围、主管部门B.实施程序与方式、修改权、解释权的归属C.要实施的非概括性的具体条款D.制度概况和生效时间本题答案:A10. 试论受众权利及其对大众传媒的影响。试论受众权利及其对大众传媒的影响。(1)一般而言,受众的权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情权,又称为获知权、知晓权等,指公民有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有关信息的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二是表达权,又称为表达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口头和书面以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是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对受众而言,则进一步细化为受众在媒介上的表达权;三是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应当具体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受众借助新闻媒介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公共领域内的部门和各项活动行使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即受众借助媒介行使的舆论监督权;第二,是受众针对新闻媒介的活动所行使的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当然,受众的权利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诸如受众的选择权、传播服务保障权等都在其列,但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受众权利的核心。 (2)深入认识受众的权利,对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而言,不仅要考虑受众的实际需要,而且要考虑受众作为公民在信息传播领域内应有的权利,应当充分尊重受众的这些权利,并为受众行使这些权利提供有力的支持,而不是侵犯受众权利和设置障碍。 11. 人们在表达自身诉求时,主要有哪些特点?人们在表达自身诉求时,主要有哪些特点?正确答案:从人们表达诉求的现实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n一是行为主体的群体性。一些社会突出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或者某个范围内反映了一部分群众的共同思想感情,或者共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的意愿和要求,当自发的、零散的、轻微的矛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转化成自觉的、有组织的、严重的群体性事件。二是各类因素的关联性。一些社会矛盾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热点问题相互交织,合理诉求和无理取闹相互叠加,经济利益诉求与维护民主权利的要求、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群众的自发行为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相互交织,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相互纠集,各类引发社会矛盾的因素关联性很强。三是表现形式的激烈性。当前社会矛盾纠纷表现的形式比较激烈。由于一些社会热点产生的问题,群众选择在党政机关门前、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等地集会,参与人员张贴标语,情绪激烈,个别甚至冲击党政机关。四是人员结构的组织性。从处理的一些社会矛盾来看,在初始阶段大多是因共同利益而聚合的松散群体,但随着事态的发展,一些群体性事件从松散型向有组织化程度发展,尤其是涉及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的事件,不仅在时间、形式、目的等方面进行事先策划,而且通过集体出资方式筹集活动资金,形成固定的领导和骨干分子。五是问题处置的复杂性。由于社会矛盾集中呈现,错综复杂,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突发性的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如果掌握不好时机,就会造成很大的被动。对一些社会矛盾,如果不高度重视,认清实质,防患于未然,有的局部矛盾甚至有可能演变成全局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有可能转化为敌我矛盾。六是社会危害的严重性。部分群众越来越多地通过集体上访这一特殊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发泄不满情绪。有的群体性事件,出现了打砸行为,造成了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影响社会治安;有的上访群众围堵党政机关,干扰了党委、政府的正常办公,同时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普通上访事件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有的甚至造成恶劣影响,破坏改革发展稳定大局。12. 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平时的各种关于中国社会现状的积累?( )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平时的各种关于中国社会现状的积累?( )正确答案:13. 慰问信的内容不可以是( )。A.表彰B.节日祝贺C.感谢D.安抚慰问信的内容不可以是( )。A.表彰B.节日祝贺C.感谢D.安抚本题答案:C14. 广播广告在我国官方电台出现的最早时期是20世纪( )。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广播广告在我国官方电台出现的最早时期是20世纪()。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B15.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本题答案:19世纪50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60-70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美-林乐知)。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90字林西报(1864出版时间长达101年)华洋通讯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取代了香港、广州成为全国新兴的报业中心。第一家报刊是北华捷报(1850被视为英国官报);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外文报纸字林西报;最早的教会报刊,第一家中文月刊六合丛谈(1857);万国公报;第一份中文近代化商业报纸上海新报(1861美-伍德);第一家由外国人创办,中国人主持笔政的商业报申报(1872英-美查)。16. “在对现实中的暴力犯罪状况、电视中的暴力内容以及人们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主观判断进行比较研究发“在对现实中的暴力犯罪状况、电视中的暴力内容以及人们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主观判断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按照当时美国现实暴力犯罪的发生率和件数来计算,一个美国人在一周内遭遇或卷人暴力事件的概率在1%以下,而根据三大电视网在1967年至1978年在黄金时间播出的1548部电视剧所作的分析,包括暴力内容的电视剧达80%,每部电视剧中出现的暴力场面平均为5.2次而许多人认为自己在一周内遭遇或卷入暴力事件的可能性在10%以上”请问以上数据出自哪项研究?该项研究的理论结论是什么?根据该研究,造成人们得出以上判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上数据出自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格伯纳组织的“培养分析”研究,该研究的理论结论是: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造成人们得出以上判断的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17. 新闻评论说理的方式以直抒胸臆、表情达意为要,切不可拘泥于教条。(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8. 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要求标题明确,观点清晰,分析深刻,语言通顺。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要求标题明确,观点清晰,分析深刻,语言通顺。 (1)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于2008年10月28日在官方网站刊登消息,宣布将于2009年4月停止出版纸质版日报,专注出版网络版报纸。此后,许多大城市将看不到自己的报纸,成为无报城市。这则消息一出,似乎使原有的“报业消亡论”得到了佐证。 (2)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媒体综合集团”将旗下的报纸(坦帕论坛报)、电视台(wFLATV)和互联网站(坦帕湾网站)全部集中在同一个建筑物中办公。各种媒体的采访人员互相配合协调,合作采访,共享新闻。 (3)截止到2005年12月底,北关的1500多家和全世界5000家日报推出了自己的网站。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协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电视台(70)掌控着自己网站的运行。在电台方面。全世界有6100多家的电台拥有自己的网站。 (4)2001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整合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东方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和上海有线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下属的第一财经现已成为跨媒体、跨地域的传媒品牌,通过第一财经统一品牌的带动,衍生出电视频道、广播频率和报纸、杂志及其他出版物。正确答案:从对立到互动。报网融合提升了报业核心竞争力rn 近年来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不断从传统媒体手中争夺受众抢占市场导致传统媒体成长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巨大改变。为应对和迎接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报纸纷纷“触网”目前国内几乎所有报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2008年专门组建北方新闻网络公司运营北方新闻网促进报网互动。利用新闻会客厅进行明星访谈、教育访谈等网与报在内容发布方面互动;组织教育机构评选、摄影大赛等报与网共同开展活动优势互补;建设报料频道、网上评报栏等网与报信息平台共享然而两年过去报网互动发展中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报强网弱加之思想观念和传统习惯的制约北方新闻网一直搞不活。做不大报网共荣共生的优势也没有体现出来。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实一些形式上的互动不能算是真正的互动真正的报网互动应该是从报网互动演变升级为报网融合。融合才能形成合力融合才能发展得更好。rn 网络改变了媒介生态报网由互动走向融合rn 20062007中国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旧媒体未来发展的三种格局:(1)传统媒体提高转载门槛新媒体原创能力增强双方矛盾加深;(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走向深度合作建立合理有序的产业分工;(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将实现资本和业务的深度融合新旧媒体区分将没有意义。不同形态、不同介质的媒体正在打破固有的边界跨越历史的鸿沟而紧密结成一体这是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今后将会有更多形态的媒体相互渗透逐渐融合。rn 市场的变化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由对立到竞合并出现加速融合的趋势。然而报网融合到底有什么意义? rn 2008年报网融合的概念出现随即打破了原来两大媒体横向并列关系形成纵向一体化结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市场共享形成了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服务、扩大产业规模、创造更多商机的新模式其优势相当明显:rn (1)优势互补互相推广rn 报纸和网站在内容制造和信息传播方面各有优势。报纸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特性对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动态报道还可以利用网络创新报道形式让读者感受到报纸持续创新的良好形象从而更加忠诚。网站天然地成了报纸电子化、视觉化的延伸并充分挖掘利用报纸的品牌价值提高自身知名度把潜在网民有效转化为现实网民培育市场。 报网在共同参与新闻报道时相互宣传向各自受众进行推广形成整体印象。最鲜明的例子是每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提问时都会介绍自己的双重身份:我是某某报记者也是某某网记者“报即是网网即是报”报网一体化。rn (2)节约资源提高时效扩大影响rn 报网融合后必然要求组织结构有相应改变避免内耗和重复。组织结构调整后工作流程再造报网分工合作由统一平台收集新闻线索、进行新闻加工、信息发布实现线索和新闻产品共享资源整合优化避免同一事件多方寻找线索和多头采访产生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浪费。同时一次生成多次、多终端发布不同媒体各取所需更符合各自受众的阅读习惯。 rn (3)充分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rn 随着“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有了更多的新闻阅读渠道形成了多元化媒介消费习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80后”甚至“90后”在家里沙发上眼睛看着电视节目、手上点击着rn笔记本电脑另一只手翻看手机短信息他们不再满足单一媒体阅读方式。因此内容产品只有通过不同平台发布到不同终端才能满足更多的受众需求从而形成更强的影响力产生更大的号召力。报纸擅长制造高品质的内容同时也需要网络传输的便捷、丰富、互动和多媒体形式。 rn 报网融合创新盈利模式。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rn 实现有效经营是报网融合的目标是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经营是捆绑式的营销是全方位的整体上是充分发挥报网优势的一种新的赢利模式。在发行方面报纸可以在网上实现电子订阅这完全是一种自助式订阅方式可以大大rn 降低发行成本。而且网络可以直接销售内容无需印刷直接将内容打包出售给其他网站或媒体;也可以采取付费浏览方式向用户收费温州日报等一些报纸网站已经开始采用这种办法发行数字报订阅卡对往期报纸进行网上在线查阅、打印、下载等。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各报已经在北方颢闻网上开通了数字报而且浏览量稳步提升忠实用户占80以上可以逐步尝试有偿服务。rn 在广告方面报网可以通过捆绑优惠方式培育市场把各自的潜在客户变成现实的客户。网站广告是待开发的“金矿”是报纸广告的延伸和补充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挖掘释放。rn 在增值服务方面通过新的服务手段实现赢利。可以大力开发手机报通过手机及时向受众提供本地新闻或行业性新闻及时发布菜价、出行信息、天气信息等便民内容。增值服务项目还有很多如短信、付费数据库查询、开发投资调查报告等。rn 报网融合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rn 要实现报网互动到报网融合首要的问题应该是体制问题。如果不改变现有的体制不能让报网形成利益共同体就很难激发主体的积极性。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已经形成三报三网、一对应格局各自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变化进行体制改革激发报纸的积极性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体制问题的办法。rn 其次是如何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保守的经营习惯问题。目前报纸是承担经营任务的主要载体网站似乎还在为未来买单因此虽然很多人知道网络很重要但舍不得投入也不愿意做经营尝试出现报“热”网“冷”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主动学习全面树立全媒体意识为受众提供全媒体资讯服务。rn 第三是缺少有整合传播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报网融合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多新媒体方面的技术专家、经营专家作支撑需要熟悉多种媒体的复合型领导者开拓创新。解决人才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引进与培养双管齐下可以引进懂技术、懂新闻、懂管理、擅长策划的经营人才同时培养能写、能编、能拍、能摄、能播的多面手记者全力打造新一代传媒人团队构筑融合创新的人才优势。rn 总之在媒体数字化趋势下报网融合已是必然选择。报网从互动走向融合不仅是网络时代激活报纸生机的一个大创新更对报纸的未来具有深远意义。从对立到互动。报网融合提升了报业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不断从传统媒体手中争夺受众,抢占市场,导致传统媒体成长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巨大改变。为应对和迎接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报纸纷纷“触网”,目前国内几乎所有报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2008年专门组建北方新闻网络公司,运营北方新闻网,促进报网互动。利用新闻会客厅进行明星访谈、教育访谈等,网与报在内容发布方面互动;组织教育机构评选、摄影大赛等,报与网共同开展活动,优势互补;建设报料频道、网上评报栏等,网与报信息平台共享然而,两年过去,报网互动发展中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报强网弱,加之思想观念和传统习惯的制约,北方新闻网一直搞不活。做不大,报网共荣共生的优势也没有体现出来。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实一些形式上的互动不能算是真正的互动,真正的报网互动应该是从报网互动演变升级为报网融合。融合才能形成合力,融合才能发展得更好。网络改变了媒介生态,报网由互动走向融合20062007中国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旧媒体未来发展的三种格局:(1)传统媒体提高转载门槛,新媒体原创能力增强,双方矛盾加深;(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走向深度合作,建立合理有序的产业分工;(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将实现资本和业务的深度融合,新旧媒体区分将没有意义。不同形态、不同介质的媒体正在打破固有的边界,跨越历史的鸿沟而紧密结成一体,这是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今后,将会有更多形态的媒体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市场的变化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由对立到竞合,并出现加速融合的趋势。然而,报网融合到底有什么意义?2008年报网融合的概念出现,随即打破了原来两大媒体横向并列关系,形成纵向一体化结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市场共享,形成了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服务、扩大产业规模、创造更多商机的新模式,其优势相当明显:(1)优势互补,互相推广报纸和网站在内容制造和信息传播方面各有优势。报纸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特性,对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动态报道,还可以利用网络创新报道形式,让读者感受到报纸持续创新的良好形象,从而更加忠诚。网站天然地成了报纸电子化、视觉化的延伸,并充分挖掘利用报纸的品牌价值,提高自身知名度,把潜在网民有效转化为现实网民,培育市场。报网在共同参与新闻报道时相互宣传,向各自受众进行推广,形成整体印象。最鲜明的例子是每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提问时都会介绍自己的双重身份:我是某某报记者,也是某某网记者,“报即是网,网即是报”,报网一体化。(2)节约资源,提高时效,扩大影响报网融合后,必然要求组织结构有相应改变,避免内耗和重复。组织结构调整后,工作流程再造,报网分工合作,由统一平台收集新闻线索、进行新闻加工、信息发布,实现线索和新闻产品共享,资源整合优化,避免同一事件多方寻找线索和多头采访产生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浪费。同时,一次生成多次、多终端发布,不同媒体各取所需,更符合各自受众的阅读习惯。(3)充分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阅读需求随着“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有了更多的新闻阅读渠道,形成了多元化媒介消费习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80后”甚至“90后”,在家里沙发上眼睛看着电视节目、手上点击着笔记本电脑,另一只手翻看手机短信息,他们不再满足单一媒体阅读方式。因此,内容产品只有通过不同平台发布到不同终端,才能满足更多的受众需求,从而形成更强的影响力,产生更大的号召力。报纸擅长制造高品质的内容,同时也需要网络传输的便捷、丰富、互动和多媒体形式。报网融合创新盈利模式。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有效经营是报网融合的目标,是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经营是捆绑式的,营销是全方位的,整体上是充分发挥报网优势的一种新的赢利模式。在发行方面,报纸可以在网上实现电子订阅,这完全是一种自助式订阅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发行成本。而且,网络可以直接销售内容,无需印刷,直接将内容打包出售给其他网站或媒体;也可以采取付费浏览方式向用户收费,温州日报等一些报纸网站已经开始采用这种办法发行数字报订阅卡,对往期报纸进行网上在线查阅、打印、下载等。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各报已经在北方颢闻网上开通了数字报,而且浏览量稳步提升,忠实用户占80以上,可以逐步尝试有偿服务。在广告方面,报网可以通过捆绑优惠方式培育市场,把各自的潜在客户变成现实的客户。网站广告是待开发的“金矿”,是报纸广告的延伸和补充,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挖掘释放。在增值服务方面,通过新的服务手段实现赢利。可以大力开发手机报,通过手机及时向受众提供本地新闻或行业性新闻,及时发布菜价、出行信息、天气信息等便民内容。增值服务项目还有很多,如短信、付费数据库查询、开发投资调查报告等。报网融合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要实现报网互动到报网融合,首要的问题应该是体制问题。如果不改变现有的体制,不能让报网形成利益共同体,就很难激发主体的积极性。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已经形成三报三网、一对应格局,各自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变化进行体制改革,激发报纸的积极性,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体制问题的办法。其次是如何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保守的经营习惯问题。目前报纸是承担经营任务的主要载体,网站似乎还在为未来买单,因此,虽然很多人知道网络很重要,但舍不得投入,也不愿意做经营尝试,出现报“热”网“冷”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主动学习,全面树立全媒体意识,为受众提供全媒体资讯服务。第三是缺少有整合传播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报网融合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多新媒体方面的技术专家、经营专家作支撑,需要熟悉多种媒体的复合型领导者开拓创新。解决人才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引进与培养双管齐下,可以引进懂技术、懂新闻、懂管理、擅长策划的经营人才,同时培养能写、能编、能拍、能摄、能播的多面手记者,全力打造新一代传媒人团队,构筑融合创新的人才优势。总之,在媒体数字化趋势下,报网融合已是必然选择。报网从互动走向融合,不仅是网络时代激活报纸生机的一个大创新,更对报纸的未来具有深远意义。19. 近代中文商业性报刊的兴起与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近代中文商业性报刊的兴起与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正确答案:(1)近代中文商业性报刊的兴起rn 背景:鸦片战争后外人获得在中国任意办报的权利数量急剧增加。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外人逐渐垄断中国的报业;并形成以香港和上海两地为中心的外报网络。在整体的外文报刊系统中外文商业性报刊迅猛发展并取代传教士报刊而成为报业主流。随着西方列强对华经济活动日益拓展出版面向中国商人与普通消费者的中文商业性报刊已成为外人在华开展商贸活动的迫切需要。19世纪60年代后中文商业性报刊迅速崛起打破传教士垄断中文报刊的局面出现申报、新闻报等具有很大影响的商业性报刊。rn (2)近代中文商业性报刊的发展rn 19世纪60年代的商业报纸以刊载商贸信息、为商业服务为特点本身并不一定赢利;且多与外文商业报纸联系密切作为外文报馆的附属出版物。1861年创刊的上海新报由英商字林洋行主办。它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创刊时将各种商业信息的传播置于首位以大部分版面刊载商业信息且主要为字林洋行的商贸活动服务。该报每期均用大量篇幅并以专栏形式刊载广告、船期、商业行情。rn 19世纪70年代后办报已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作为贸易中心的上海出现一批以赢利为目的的报纸。这些报刊以其在经营方式、报刊业务、内容拓展诸方面的崭新态势标志着外人办报高潮的来临。其中申报是最具代表性且最为成功的。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由英国商人美查、伍华德等人合资创办。申报以盈利为目的采取一些措施来吸引读者提高销量。rn a针对当时订阅报刊者多为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的特点申报聘请熟谙中国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的文人学士如蒋芷湘、何桂笙、钱听伯、吴子让等担任主笔或编辑拉近与读者的距离。rn b申报采用廉价纸张压低报价。rn c申报重视论说每期必载一篇置于首页涉及新闻观念、自然科学知识、反对传统陋习、提倡封建伦理等许多方面。rn d申报注重新闻报道新闻量多、面广尤其是社会新闻已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揭露社会黑暗。rn e申报注重新闻时效早期用快车快船传递信息。1882年1月该报刊发由驻京记者拍发的一条清廷查办一名渎职官员的专电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一条由报社记者所发的电讯。rn f申报注意刊载文艺作品和广告文艺作品成为它的必备栏目。1872年11月申报出版文艺性月刊瀛寰琐记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学刊物。rn g申报的广告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rn 字林洋行出版的上海新报在与申报的竞争中败北停刊。rn 申报后上海又出现两张具有广泛影响的中文商业报纸。首先是1882年4月2日创刊的字林沪报由字林洋行主办。字林沪报仿效申报的经营方式在报业市场站稳脚跟。1893年2月由英商丹福士等主办的新闻报创刊这是一份在旧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1949年5月方才停刊先后出版达56年。(1)近代中文商业性报刊的兴起背景:鸦片战争后,外人获得在中国任意办报的权利,数量急剧增加。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外人逐渐垄断中国的报业;并形成以香港和上海两地为中心的外报网络。在整体的外文报刊系统中,外文商业性报刊迅猛发展并取代传教士报刊而成为报业主流。随着西方列强对华经济活动日益拓展,出版面向中国商人与普通消费者的中文商业性报刊已成为外人在华开展商贸活动的迫切需要。19世纪60年代后,中文商业性报刊迅速崛起,打破传教士垄断中文报刊的局面,出现申报、新闻报等具有很大影响的商业性报刊。(2)近代中文商业性报刊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的商业报纸,以刊载商贸信息、为商业服务为特点,本身并不一定赢利;且多与外文商业报纸联系密切,作为外文报馆的附属出版物。1861年创刊的上海新报由英商字林洋行主办。它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创刊时将各种商业信息的传播置于首位,以大部分版面刊载商业信息,且主要为字林洋行的商贸活动服务。该报每期均用大量篇幅,并以专栏形式刊载广告、船期、商业行情。19世纪70年代后,办报已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作为贸易中心的上海出现一批以赢利为目的的报纸。这些报刊以其在经营方式、报刊业务、内容拓展诸方面的崭新态势,标志着外人办报高潮的来临。其中,申报是最具代表性,且最为成功的。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由英国商人美查、伍华德等人合资创办。申报以盈利为目的,采取一些措施来吸引读者,提高销量。a针对当时订阅报刊者多为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的特点,申报聘请熟谙中国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的文人学士如蒋芷湘、何桂笙、钱听伯、吴子让等担任主笔或编辑,拉近与读者的距离。b申报采用廉价纸张,压低报价。c申报重视论说,每期必载一篇,置于首页,涉及新闻观念、自然科学知识、反对传统陋习、提倡封建伦理等许多方面。d申报注重新闻报道,新闻量多、面广,尤其是社会新闻,已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揭露社会黑暗。e申报注重新闻时效,早期用快车快船传递信息。1882年1月,该报刊发由驻京记者拍发的一条清廷查办一名渎职官员的专电,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一条由报社记者所发的电讯。f申报注意刊载文艺作品和广告,文艺作品成为它的必备栏目。1872年11月,申报出版文艺性月刊瀛寰琐记,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学刊物。g申报的广告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字林洋行出版的上海新报在与申报的竞争中败北,停刊。申报后,上海又出现两张具有广泛影响的中文商业报纸。首先是1882年4月2日创刊的字林沪报,由字林洋行主办。字林沪报仿效申报的经营方式,在报业市场站稳脚跟。1893年2月,由英商丹福士等主办的新闻报创刊,这是一份在旧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1949年5月方才停刊,先后出版达56年。20. 按照今天对新闻评论的理解,我国的新闻评论发端于什么时候?按照今天对新闻评论的理解,我国的新闻评论发端于什么时候?按照今天的理解,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我国报刊言论发端于19世纪初期。1815年在马六甲出现了最早的以我国文字刊行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登载论说;1833年在广州发刊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也登有少许言论。这类言论多为宣传宗教道德的文字,对政治经济所涉不多。 随着外人在我国办报活动的开创,陆续出现了中外新报(1858年)、上海新报(1862年)以及首倡社论的申报(1872年)。这些报纸虽然发表了不少言论,但多半宣传宗教,宣传西方的所谓进步文明,灌输奴化思想,对中国人民只能起一种麻醉的作用。应该说,新闻评论在报纸上地位的真正确立,是在19世纪70年代我国民间报纸勃兴以后。 21. 我国记者队伍大发展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我国记者队伍大发展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1)我国记者队伍大发展的标志 我国记者队伍大发展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新的报刊和人民广播电台相继建立,党的新闻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专门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数也由少到多。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报刊大发展,全国新闻队伍空前壮大。以专职记者而论,一家中央一级的大报,仅记者部管理的机动记者和地方记者,一般都有五六十人,甚至更多。 (2)我国记者队伍大发展的特点 党的新闻事业是随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党的记者队伍在这种发展中不断壮大,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编采合一到编采分工,从只有报刊记者到有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多种新闻媒体记者的过程。现在我国新闻队伍的基本特点如下: 一支有觉悟的能战斗的队伍 其标志是:第一,我们的记者是人民新闻事业的主人,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第二,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先辈,曾经做过新闻工作,是记者队伍的光荣和学习榜样;第三,我们的记者队伍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锻炼,形成了自己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支受到革命的、进步的影响的队伍 记者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而与世隔绝,他们要受外来的影响,特别是要受与本身业务直接有关的外国记者的影响。纵观历史,这种影响,主要来自革命的、进步的影响。 一支在党的领导关怀下成长壮大的队伍 党的领导和关怀,是我们这支记者队伍成长壮大的根本原因。党都很重视记者队伍的建设:在政治思想上、组织上、培训提高上、解决实际困难方面关心记者队伍。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记者工作作了许多极其重要的指示,亲自审稿,帮助记者修改稿件。 随着时代的进步,记者队伍性别成分也在发生变化,女性的比例日益增多;另一个变化是记者的文化素质也在提高,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越来越多。 22. 为什么说访问是采访过程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为什么说访问是采访过程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不善于进行访问,就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访问是记者采访过程中一个最基本的环节: (1)访问是记者通过与被访问者的谈话,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记者经常的大量的采访活动。 (2)发现新闻线索、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开座谈会、观察等环节,都和访问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访问是采访这门艺术中与人打交道的环节,是最能体现艺术的。 23. 在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中,权力机构与大众媒介对舆论形成的促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稍有偏差,后果严在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中,权力机构与大众媒介对舆论形成的促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稍有偏差,后果严重。( )本题答案:错24. 如何合理评价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自由?如何合理评价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自由?正确答案: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贡献在于确立了普遍自由的形式即办报自由、报道自由、批评自由等。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平等的新闻自由权利经过资本主义的制约以后就变得不平等了。所以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解决普遍自由的条件这是不治之症也是我们的批判锋芒之所向。过去的某些批判对普遍自由的形式本身滥施刀斧则是错误的。rn 以下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自由的客观评价:rn (1)从总体上看西方的新闻自由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社会等的必然反映。rn 西方新闻自由实践在促进信息自由流通、监督政府、协调资产阶级内部矛盾、调和社会冲突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的新闻自由制度在总体上适应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rn (2)同时必须指出:对西方国家的普通公民来说他们在法律上拥有新闻自由的权利但缺乏实施新闻自由权利的手段和条件。rn 以出版自由来说在西方各国创办或收购一家媒体都动辄以上亿美元计算甚至高达数百亿除了财团没有谁有如此巨大的财力。于是出版自由就沦为资本自由。这是西方新闻自由伪善的一面。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贡献在于确立了普遍自由的形式,即办报自由、报道自由、批评自由等。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平等的新闻自由权利经过资本主义的制约以后就变得不平等了。所以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解决普遍自由的条件,这是不治之症,也是我们的批判锋芒之所向。过去的某些批判对普遍自由的形式本身滥施刀斧,则是错误的。以下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自由的客观评价:(1)从总体上看,西方的新闻自由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社会等的必然反映。西方新闻自由实践在促进信息自由流通、监督政府、协调资产阶级内部矛盾、调和社会冲突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的新闻自由制度在总体上适应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2)同时必须指出:对西方国家的普通公民来说,他们在法律上拥有新闻自由的权利,但缺乏实施新闻自由权利的手段和条件。以出版自由来说,在西方各国,创办或收购一家媒体,都动辄以上亿美元计算,甚至高达数百亿,除了财团,没有谁有如此巨大的财力。于是,出版自由就沦为资本自由。这是西方新闻自由伪善的一面。25. 京津泰晤士报(名词解释)京津泰晤士报(名词解释)本题答案:1894年在天津创刊,英文,由英商天津印刷公司创办,英国人贝林汉姆任主编。该报是一份反映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观点的报纸,重视天津和北方新闻,经常评论时政,发表政见。26. 中世纪时期,标志广告最为流行,也最具特色,一个盾形的纹章通常表示( )。 A首饰店 B纺织厂 C铁匠作坊中世纪时期,标志广告最为流行,也最具特色,一个盾形的纹章通常表示()。A首饰店B纺织厂C铁匠作坊D客栈D27. 分析网络时代的人际传播(复旦大学,2009年)分析网络时代的人际传播(复旦大学,2009年)正确答案:(1)人际传播的基本功能就是协调人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一社会态度并支配他人行动等。通常情况下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意见、感情的交流与沟通行为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际传播现在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介进行沟通由此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交流方式。在网络时代人际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rn (2)网络中进行人际传播的方式rn Email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并且可以进行多媒体交流。rn 网上聊天可以分为多人在线实时交谈(IRC)以及即时通讯(IM)这种人际传播方式可以进行深入交流并且由于多媒体方式的出现可以运用表情符号以及视频沟通。rn 博客SNS网站微博等新媒介的出现又l出现新的“关注”与“被关注”私信分享等人际传播的新趋势。个体可以发表帖子、文章等而关注的人将看到好友的动静进行评论、分享及时反馈。这些人际传播的新方式再一次强调了人际传播的特点。rn (3)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rn 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以文字交流为主的传播;rn 可以使用表情符号、网络语言、“昵称”等加强传播效果削弱传播的直接性;rn 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广泛性个体可以与许多好友同时进行人际交流并不限于时间和空间;rn 网络人际传播常常具有偶然性;rn 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匿名性;rn 个体在网络人际传播中具有多。重性。(1)人际传播的基本功能就是协调人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一社会态度并支配他人行动等。通常情况下,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意见、感情的交流与沟通行为,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际传播现在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介进行沟通,由此,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交流方式。在网络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