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易与易社会科学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08292170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科学易与易社会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科学易与易社会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科学易与易社会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易与易科学纪念业师易学大师黄寿祺教授逝世二十周年江国楔黄寿祺论易学 (黄高宪教授编)于二 00 三年六月,由台湾“学易斋”出版,并被列选为台湾出版的代表性图书( TOP1 ) ,这是当代易学史上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它之所以深受海峡两岸及各地读者的好评, 并被誉为二十世纪易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其中最重要的, 就是黄老在“义理”与“象数”相结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义理源于象数” , “象数根本于古代科技”的科学论断,为“义理 象数 科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意义深远,影响巨大。它的出版,正值此时,读者赞之,吾师安矣,是以为祭。黄老曾师从马振彪、高步瀛、吴承仕、尚秉和、林公铎、扬树达、余家钖、孙人和、朱师辙、柯昌泗、任化远、林义光、唐兰、陆墨庵、陆宗达等著名学者,对经史文,易诗礼,无不猎涉, 学识精湛渊博。一九二九年, 黄老入北平中国大学文科予科,两年后升入本科国学系,又四年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期间著有六庵文稿 、 闽东风俗记 。一九三五年执教于北平云嵩中学, 一九三八年执教于中国大学, 曾协助吴承仕、 尚秉和先生撰写了一百多篇 续修四库全书 中的 礼 、 易 类提要(其中多有他的专撰) , 并整理了 易类提要目录一册。一九四零年,黄老的大名,被日本学者桥川时雄列入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 。 一九四二年, 黄老返闽执教于永安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并撰有: 易学群书平议 、六庵易话 、 六庵读礼录 、 丧服浅说 、 宋儒学说讲稿 、 明儒学说讲稿 、 历代易家考 、 历代易学书目录 、 尚氏易要义 、 六庵读书礼记 、 先秦文学史 、 左传要略 、世说新语注引书目 、 六庵别略 、 水南读书札记等。一九四六年,黄老出任址在仙游的国立海疆学校为教授,撰有群经要略 。一九五四年为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后任主任(至文化革命) ,撰有清诗选 (主编) 、 福建文学史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等。一九七四年任李贽著作注释总纂。一九七九年出任福建师大副校长,为硕士生导师,出版有楚辞全译 、 六庵诗选 、 易学群书平议 、 周易译注 、 周易研究论文集等。从以上各时期的学术成果来看, 大家只认为黄老是经学家、 诗人和易学家, 而在易学研究方面,也只认为是“义理派”的研究者。然而,人们忽略了最重要的是黄老的易研究具有“义理兼顾象数”和“象数根本于古代科技”的崭新创意。这从黄老的周易译注 ,可见端倪的。“名物为象数所依,象数为义理而设” (吴承仕先生语)“周易源于象数,发为义理,故当以义理、象数为主干,其余涉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及方外炉火,禅家妙谛,与夫近世泰西科学者,皆其枝附” (黄老语)“象与理的结合,正是周易卦形、卦爻辞象征特色的体现” , “卦形符号象征中所包含的时间 、 空间观念以及导致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等特点” 。 (黄老语)“应当结合考古界发现的有关 周易 资料, 细心分析 周易 经传的本来面目及 易学史研究中的各方面问题” 。 (黄老语)“应当重视多学科,多课题相互贯通的比较研究。 周易作为一部早期的哲学著作,其所旁及的内容至为丰富。如经传的文字价值,史学价值,美学价值,文字音韵价值,以及古代科技研究中的价值等,都有认真发掘的必要” 。 (黄老语)这些语录,本来可以体现黄老的易学基本思路及其科学思想。然而,可能黄老因未有“易与科学”方面的专著出版,故张其成教授为此曾问及黄高宪教授: “令尊在象数、占测方面对您说过些什么?”高宪只正面地回答了一句:“没听说他说过什么,他是反对算命的。只是在文革期间有一次他曾经说过一句:如果真的生活不下去,就上街摆卦摊去。”从两先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人们对黄老的思路深处了解不多,也不充分。黄老既然是“象 数”大师尚秉和先生的高徒,那就不可能没有“象数”方面的著说。至于“占测”的事,黄老从不明说,只是强调,应注意春秋左传、国语占筮例与易象的有机联系, 考明其“所 以然”,方能明瞭作易者之用心。这里应当指出:象数,应是包括象与数。既然名物有“象”,那么有“象”必有“数”。然而卦中体现出来的“数”,也只是“九、六”和“六爻、 六位”说,而易传中的“数”,也只有“大衍数”和“天地数”,即使到宋代出现的“河 洛图数”,也无非是天地、阴阳、奇偶之数。在周易中并没有说明这些“数”的由来和 真义。那么,具有象、数、理一体的周易,又如何让研究者去理解“极深研几”的意义呢?这确实很难。为了知道这个“数”,我曾提出若干问询和求教。黄老说:“关于大衍数。唐僧一行演过,并有大衍历存;南宋朱熹属蔡元定述成易学启蒙,也都没有说该数最基本的东西。关于天地数,五代、宋间陈技演过先后天图,北宋邵雍传之。该先后天图也只是以方位配上卦与数,即先天数配南北为一与八;后天数配南北、夏冬为九与一,亦没有说明这些“数”之由来和真义。但我认为:既然周易中有象和数,那 必然有先民的科学活动;秦政焚书,虽有周易因谓之筮书而幸存。然而,农书与医书亦 存,这不但说明先民的智慧,也反映了周易中的最基本的数一一九、六的真正含义,我们不能简单地过目而已, 应当认真地考证。”黄老还说:“研究周易必须把握一定的方法; 一,从源溯流。首须熟习经传本文,考明 春秋内外传诸占筮; 其次,观汉魏古注;其次, 观六朝,隋唐诸家义疏; 最后始参稽宋元以来各家之经说。不从古注入手者,是为迷不知本 源。二,强干弱枝。须知周易源本象数,发为义理,故当以义理、象数为主干;其余, 涉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及方外炉火,禅家妙谛,与夫近世泰西科学者, 皆其附枝。不由根干而寻枝叶者,是为浑不辨主客。另则,若是要研究周易的发生、发 展、以及它的来龙去脉,也可以适用它。不过,其意义应理解为从源溯流,要知源清流洁,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强干弱枝,要知本盛末荣,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接着,黄老还提示几条“传辞”让我记录:一阴一阳之谓道。(繁辞上) 参天两地而倚数。(说卦传)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说卦传)阴阳不测之谓神。(繁辞上)神者也,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说卦传)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繁辞下)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繁辞下)天地胭蕴,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繁辞下)生生之为易。(繁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 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士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繁辞上)在黄老的指导和鼓励下,我下决心加倍努力,遵循业师的指导方向,调整自我的思路:从远古到周,研究该时期的社会和科技发展情况,说明周易的哲理建立,有其牢固的基 础;研究连山,归藏到周易的哲学体系(或言玄理学)的形成和建构;研究秦汉到明清时期的易学和科技的发展;研究近代易学发展与西方科学的相关连;研究周易在现代社会科学领域及自然科学领域的功用,以求理论创新。经过多年的努力,周易原理与古代科技初稿由黄老亲自审阅。一九八四年,为了完善该书的理论,则由黄老推荐下,我 专程赴沪,得到华东师范大学潘雨廷教授面授和指导,几经修订,于一九八七年定稿。 后由黄老亲自题笺,并交付出版社。一九九零年二月终由鹭江出版社出版。一部用周易原理 来研究自然,并建立了 “宇宙总体理论”(或言“宇宙统一自然场”)的专著一一周易原理与古代科技终于面世了。同年三月,黄老出访美国回来见到拙作出版时,则眼闪泪花,感 动地说:“不简单啊!不简单啊!下次去美国,我一定带你去,向海外推荐, 周易在古代 科技应用上的成果, 要走向世界。”他笑了一下,又若有所思地说:“在当代周易研究的领域里,该著作应是周易译注的姐妹篇。谁晓得,老天无眼,于同年七月二十八日,敬爱的业师黄老便西归去了。然而,他留给我的是沉重的,又是我乐意接受的“科学易”研究的 担子。二十春秋过去了,而案上的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五月出版)和黄寿祺论易学,仍然还在闪烁着黄老的思想光辉。他的笑容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 似乎在问我,“科学易与易科学”的系统研究怎么样了?我只好回答说:刚刚开始。他似乎 在微笑,笑看我的拙作一一周易原理与古代科技 和台湾学易斋出版社已出版二十二册(待续)的易学研究基础与方法。我不好意思地告诉他,这只是在实践老师遗愿的初步。高山仰止,细水流长。我们缅怀黄老,就是要学习和承继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 治学精神和为人师表的风范。以下试举三则事例以作说明:一,关于“科学易与易科学”。黄老为什么会提出“科学易”这一命题呢?简单地说,他是在延续先师尚秉和先生的“象 数”研究成果之后的一种思考与“探索”。何谓“科学易”?易的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决不是凭空而就的,而它的基础,就是先 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体悟和创造。也就是说,它包括了先民的社会活动, 科学实践和自然感悟而可认识的全过程; 以及有感应,然而还无法认定的准认识,或有感观的现象存在,但还不认识的全过程。如果把其中科学实践和可认知的部分,归纳为一般意义的“象与数”。这种象数若用西方的语言来表达,就算为“科学”吧。如果把象与数再加以归纳升华,就是 我们常言的易“象数”。这样的“象数”只具有哲学意义的象数,或言之为含西方“逻辑 学”意义的象数内容。我们则称之为“科学易”。何谓“易科学”。就是在“科学易”的基础上归纳采用阴阳符号,或奇偶(阴阳)数, 进行有机的排列,作为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象数与时位的“象征”,然后再用文辞来表达事物在卦和爻,也就是卦与卦、卦与爻、 爻与爻之间相互关系演变中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常言的 易。如果我们把易所蕴含的事物发生、发展及其普遍规律,或称原理,进行“理一一象一一数”的还原,再通过“极深研几” ,找出物质存在的总体和各科类的规律并加以应 用。这就是易繁辞上所说:“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的“易科学”内容。应当指出,当今社会上普遍流传的“科学易” ,其实是“科学易”与“易科学”的合二 而一。若使把它简化成一个符号,即“爻”,我把它称为易发展史的符号范畴学。二,进德修业,厚德载物。有人说:“黄老是儒家”。这也有一定道理。因为黄老讲易,主讲经传。他认为以传 解经是合理的;也因为传中有许多“子曰” ,是与论语相近,而孔子又是春秋 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更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家的黄老,他谈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则成为必然。记得,黄老在讲乾的“元、亨、禾I、贞”四德时,就刻意提到乾文言:“九三日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 。君子进德者仁也,善也,简言之谓品德的修养;修业者,立诚也,畜业也,简言之谓业务进修。 故易繁辞上曰:“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在讲坤四德时,黄老还刻意提到坤象辞曰:“君子以厚德载物”。也就是说,若无“厚德”,则不能和顺,宽容;则不能容载万物。他还举谦初 六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坤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 家, 必有余殃” 等, 以告诫我们要做君子, 不做小人; 要胸怀坦白; 宽容待人; 要积德行善。惟此,方可广业也。三,自强不息,日新其德。做人难,知人更难。黄老经常告诉我们:作为学人,应懂得尊师,以后才能作为人师。只有立身敬德,修业立诚,才能为人师表。又说,君子道长,小人辞游,唯君子谦谦,方成大业。黄老的道德言行在三千桃李中曾传有许多佳话。记得,有一次,黄老和我谈易时说: “学易难,用易更难。 ”而后还风趣地说:你是我的门生,徒弟,要尊重门派,但不能有门派之见,要博采群言,要有自己的新见,才是好的研究者。说着,他抚摸一下自己的肩膀说, 可以从我这里上去。 黄老, 不但是一位可敬的师长, 而且还有甘为人梯的风范,实是难得。在当今社会,可能还有人视此为“儒者” 、 “傻人” ,或者视之为是自己捞取资本的猎物。这些人极为可笑,他们为什么不想一想鲁迅先生的名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呢。当然,各人可以有各人的看法,不过,面对这些问题,也应该尊重一个基本道德吧。坤文言曰:“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 必有余殃。 ”是故,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不善者休矣。研究周易 ,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在“义理”与“象数”分道扬镳的大背景中研究“象数” ,又常会被扣上大逆不道,旁门左道的大帽子。因此,研究者要想逾越“象数”和“科学易”这两座大山,确实难上加难。不过,我经常想到黄老的亲切关怀和鼓励,想到他的一片苦心,更坚定了我闯“科学易”难关的决心。偶然与悟性,往往是成功的契机。记得我在整理周易有关“象数” ,特别是“数”的问题时,正值黄老给我讲解“日月为易”的来龙去脉。我心里高兴极了,就问黄老说: “老师, 日月为易不是与光有密切关系吗?我想从光入手,探个究竟。 ”黄老说: “山海经虽是一部神话传说,然而,它也是信史,其中应该有许多史实, 要多考证。 周髀算经是古代留下的最早的天文算书。其中有许多数学和天文知识, 不仿可以研究一下。 这方面, 我研究不多, 还是你有这个条件,可以试一试。 ”此后,我则进一步对周易参同契 、 山海经 、 周髀算经等有关著作进行研究挖掘,从而迈进了古今天文学的研究,并做了许多演算,还导出了周易中一组重要的数据,即“九”与“六” ,以及它的科学与哲学的意义。这就是我闯“三才之道” ,即天道、地道、人道的首关,也是研究“科学易”的第一道大门。黄老刻意强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辞)。和“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易繁辞上)。是 其意也。黄老离开易学界已经二十春秋了,我们在二十年间,栉风沐雨,悉心研究,以期获得更多成果,不辜负业师的希望,以报业师在天之灵。这是我的真挚的心意,以表深切的缅怀。作者:国际易学应用工程学会高级总顾问福建省易学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学易斋出版社易学研究丛书主编写于福州琅岐九龙山周易城太极阁易学研究基地学易斋二 0 一 0 年 七月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