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分析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6799235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2004年至2009年中国青年报报纸上以“80后”为标题的142个文本,巷的来说,中困青年报比较客观地报道“80后”,呈现的“80后”形象以正面和中性形象为主,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80后”是近年来媒体使用较多的一个词汇,进而流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个词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本来是文坛对1980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的称呼,后被各个领域借用,指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从1980年一1989年的lO年中,中国约有2.04亿人出生。媒体为这个庞大的群体构建了怎样的形象?产生了哪些影响?媒体在为社会群体画像时应该注意什么?这些都是应该着力研究的。 笔者认为,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份面向广大青年的国家级主流报纸,“80后”无疑是它一个重要的报道对象,它对于“80后”形象的建构及舆论引导不应该被忽视。 一、研究方法 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青年报的全部报道以“80后”为关键词进行标题检索,数据截止到2009年7月31日,共得到142个样本,检索到的最早文本是2004年9月12日综合新闻版的“80后”写作群族反对贴标签。采用标题检索的方法是出于媒体新闻报道的规律:记者往往把他认为最重要的新闻价值要素放在标题中。相比较于14种报纸2003年到2008年关于80后”共681篇报道,142篇报道足可见中国青年报对“80后”现象的关注程度是很高的。 根据研究目的,对每个文本按照发表时间、版面、报道倾向、报道主题四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发表时间 如表l所示,2004年的相关报道只有2篇,2006年是个转折点,增加到19篇,2007年达到最高峰,2008年有所减少,到2009年呈现出明显的减少态势。这种变化反映出“80后”首先以一种文学现象进入公众视野,然后逐渐被泛化,泛指1980年后出生的人,被关注的领域不断扩大,但随着“80后”走进社会舞台,得到社会广泛的正面肯定,“80后”的话题性意义逐渐消解,从而在媒体上淡出。 从表2来看,文化,阅读周刊最多,有25篇,其次是教育新闻,有23篇。这表明一方面80后”文学现象不断壮大,另一方面“80后”逐渐成为被重视的文化消费大军。从中国青年报具体的报道文本可以看出,无论春晚、评书、书籍抑或是电视剧都在使出浑身解数来赢得“80后”。相当数量的“80后”正是学校里的学生,所以教育新闻较多也在情理之中。另外,中国青年报每周二设置青年调查版面,这种调查性报道能更客观地反映“80后”的形象。 3.报道倾向 如表3所示,总的来说,中国青年报对“80后”的报道中,正面和中性报道占据了绝对优势,占总报道的88。从总的趋势来看,正面和中性报道的频率不断增加,从2005年的50增加到2009年的94.1,表明80后”逐渐获得主流社会的承认。从正面报道的频率来看,2008年是个标志性的转折年,达到全年报道的66.0。一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面前,“80后”的表现赢得媒体和公众的肯定。但笔者研究中国青年报这一年的具体文本发现,内容涉及地震、奥运会的并不多,相反,报道涉及80后”在工程建设、体育界、技术改进、军队、艺术、公益活动、校园创业等各种领域的杰出表现,这表明一方面“80后”确实已经走进主流社会了,另一方面中国青年报着力构建“80后”的真实形象,而较少受社会“流行”话语的影响。 4.报道主题 从表4可以看出,关于“80后”的报道主题以“工作”最多,这是因为随着“80后”走人社会,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作是他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值得肯定的是其中还有关于“80后”农民工求职观念、工作状况的报道。其次是思想心理方面的报道,中国青年报注重报道社会各界对“80后”形象的认知以及80后”自身对自己形象的认知,开展了“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的讨论,并对“80后”与非“80后”的认知做了对比调查,还就“敬业精神”等问题组织“80后”与非“80后”各抒己见,这些可视作媒体试图构建真实的“80后”形象的努力。以及对帮助“80后”社会化、教育引导“80后”的社会责任的承担。 9篇关于人物的报道都是正面的,其中包括青年士兵楷模向南林、大学生军官高明、“80后”山乡纪检员、一对扎根农村的“80后”恋人等,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中加入了“80后”的个性,以激励“80后”为实现社会价值而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恋爱婚姻家庭的9篇报道中,没有正面倾向的报道。报道显示,“80后”在感情、家庭责任、养育后代、幸福观等方面都比较迷茫。关于生活消费主题的报道也没有正面倾向的报道,“80后”消费观念不够理性。这些都引人深思。 三、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 1.20042005年:新兴的80后”作家 2004到2005年的8篇报道中,有5篇是关于文学主题,说明“80后”走进人们的视野,首先是因为“80后”作家及其作品。实际上“80后”作家反对被刻板印象化,如最早的报道“80后”写作群族反对贴标签中,春树、张悦然、郭敬明、李傻傻等反对被贴上“80后”的标签。报道中有专家指出“80后”作家不足以代表所有的“80后”,“80后作家”笔下的“80后”也不能代表“80后”,这是比较客观的。这些声音告诫媒体构建任何群体媒介形象时应该避免以偏概全,减少不了解事情的印象式断语。 有报道指出,“80后”一词是出版界炒作、推销的一种手段,是经济利益的驱动。这期间中国青年报对“80后”作家的市场化行为提出了质疑,这可从报道标题中看出来:“80后”作家牵手“第五代”是英雄相惜还是联袂炒作、“80后作家”进了市场没上文坛?。 新兴的“80后”作家是一种文化现象,遗憾的是,由于媒体对名人新闻价值的追求,比较多地报道“80后”作家的个性、叛逆以及他们作品中表现的另类生活,但少有报道从读者群角度分析这一文化现象。 2.20062007年:摘掉“垮掉的一代”的帽子 从2006年12月7日到2007年3月12日的3个月时间里,中国青年报推出了“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的系列报道和讨论。其中。既有社会各界、大学老师、学生对“80后”的批评与建议,也有大学生自己的申辩和反思;既有尖锐的言论,也有理性的分析。最后讨论以教育部部长周济80后是充满希望的一代的话语做结,中国青年报为“80后”摘掉了“垮掉的一代”的帽子。这次大讨论很有意义,引起了当代大学生对自身价值和行为的反思,也引导了社会舆论关注青年、爱护青年,呼吁全社会都来帮助青年健康成长。作为面向青年的主流报纸,中国青年报承担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这种报道方式也是可取的。其后关于“80后”在各种领域的优秀表现的报道更印证了他们不会垮掉。 3.20082009年:扮演各种角色,并有不俗表现 如前所述,从正面报道的频率来看,2008年是个标志性的转折年,达到全年报道的66.0,一些报道把“80后”和“夺冠”、“挑大梁”、“新铁人”、“爱心助学”等词语一起用在标题中,赞赏之意明显。报道涉及“80后”在工程建设、体育界、技术改进、军队、艺术、公益活动、钻井台上、校园创业、政府部门等各种领域的杰出表现。 其中两篇文本发人深思,一篇是是“80后”觉醒了还是我们应该觉醒,另一篇是揭下那些贴在80后身上的标签。前文发出“究竟是80后身上沉睡的人文精神在大灾难来临时觉醒了,还是大地震使我们从对他们的成见中觉醒?”的反思。“80后”群体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是一种自然的人性的体现,而不是所谓的“80后”的觉悟和觉醒,那么媒体对他们的盛赞同样是出于以前的刻板成见基础上对比后的惊叹。后文指出“简单地用年代划线分人,容易失之粗疏”,其实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具有当时社会特征的精英,有摆脱不了的时代烙印,媒体的报道不能放大某个群体的某些特点,而应承认社会生活的存在总是多元、多层次的。 四、结论 总的来看,中国青年报比较客观地报道“80后”,呈现的“80后”形象以正面和中性形象为主。报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一些报道产生了不错的社会影响,一些报道方法也值得借鉴。但“80后”这一词语在报道中还是被滥用了,很多时候把大学生等同于“80后”。究其原因,与媒体的生产特性有关,媒体喜欢用一些流行的、热议的新名词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另外,在“80后”的讨论和报道中对象多是城市80后”或者说是大学生,少见农村“80后”的身影,但根据中国城市和农村的人口比例,2亿“80后”中的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少了农村“80后”,便难以还原“80后”的真实形象。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