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6707002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上一篇 下一篇 2011年03月25日 01点10分 | (分类:我的文章)镇江市教科研“十五”立项课题丹阳市陵口中心校 葛明辉景春新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我校在实施数学课程标准之际,落实数学课改精神,全校教师努力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但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常忽视学生在数学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多的重教师的“教”,体现出学生被动地“学”,教学程序和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常落回到传统的组织教学和指导方式上。因此,我们重提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这个老课题,从现代教育理论角度研究数学课堂教学,以促进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新课程新课堂意识,提高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能力。2、本课题的界定与理论支撑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课程改革有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学改革一线的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研究,也是数学教师力难能及的事,所以,从教师因素考虑,我们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范围与我校数学教学实际相结合,以“优化”来研究课堂教学。优化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改善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数学教学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样一个不间断的螺旋上升、循环反复的过程中,对数学课堂教学个案的前后比较、改进,总结和提升符合现代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经验。本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运用新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数学教学行为,自觉转变课堂中的角色,真正成为数学课堂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践者。在研究过程中,以研究数学课堂教学实例的方法,促进教师自觉探索数学课堂教学原理、策略等理论指导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措施,总结经验。3、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总结了一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措施,在确立数学教学的目标、课堂教学准备和课堂教学操作等方面,积累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经验,对指导探索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途径,同时也提高了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对提高我校数学教育质量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二、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通过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实例,通过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再反思,探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做法,构建符合现代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的最优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思路和做法。本课题研究,通过实例,着力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细节研究,构建具有数学学习特点和体现新课程新理念的最优化的指导策略。在研究数学课堂教学实例的基础上,开发教师数学教学的最大优势,提高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三、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效三年来,我在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结合学校教师、具体课堂和研究实践、进展,对本课题的研究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从数学课堂教学的宏观的研究范畴中,对数学课堂教学准备(落实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准备)、教学过程的操作等,采用课例研究,从研究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再反思和再实践的过程中,寻找和提提炼了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方法。(一)探索提炼出了优化落实数学教学目标的原则与措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数学新课程的三维教育目标,本课题研究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三维目标明晰化、具体化、操作化、整合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步探索出了一系列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总结出了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三维目标的策略。1、确定数学教学目标的几条原则:数学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国家和社会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是教师备课和上课需要明确的首要问题。它决定着一个学期、一个单元、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起着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向作用。优化落实教学目标的措施,教师需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原则:(1)确定教学目标要全面。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三个维度目标是一个整体,紧密结合,互相支撑。一学期或一个单元,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我们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都不能随意的提高或降低,都从三个维度的整体性考虑。虽然教学目标在分课时教学时可以作调整,但课时目标也应坚持落实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2)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这是优化落实教学目标措施的重要方面。一是“课程标准”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四个层次,对过程性目标的要求分为经历、体验、探索三个层次。二是可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总体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对教材显示的教学目标作些调整,尤其是对知识与能力这个维度的目标,可以把一课时的目标分几个层次来完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达成。(3)确定教学目标要有差异性。儿童由于先天、环境、教育等方面条件的不同,在能力、性格和兴趣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表现在数学的学习上,不仅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有快有慢,而且在计算和解题的能力上也有高有低。因此,教师在拟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时,要有弹性,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2、优化落实数学教学目标的措施。(1)预设学生能达成的目标。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在备课中加强预设。一方面对数学教学三维目标分课时进行合理设置,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和各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学习过程,预计目标达成的时段。(2)构建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模式。根据对具体课例的对照分析研究,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构建了有利于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教学模式:“尝试交流训练”的计算教学模式,“操作归纳运用”的概念教学模式,“激发思维合作探究总结反思”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教学模式。(3)在课堂上落实三维目标的还要重视三点: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总结提炼出了优化教学过程的模式。根据教材、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综合各种数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我们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上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概括了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经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例分析、同教材异教法的对比,对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概括了“五个环节”的基本结构:问题导入探究尝试梯度训练归纳构建反馈调节。(1)问题导入:这是一堂数学课的起始教学环节。优化导入环节,是为了更能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注意力,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为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作好准备。问题导入是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把数学知识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把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它能较有效地激发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以跃跃欲试的积极态度去尝试解决面临的问题。在对课例的研究中,我们收集了一些导入方法:情景创设、故事叙述、矛盾利用、悬念设置、“道具”演示等,但无论何种形式途径的导入方法,要做到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目的性原则导入要服从于教学任务和目的,要围绕教学和训练的重点,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不能只顾形式新颖而不顾内容。启发性原则导入要有利于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智慧。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和实验为依托,引入新知识、新概念。关联性原则导入的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的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导入的方法要服从于内容,导入的语言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明确简要。 艺术性原则导入要有情趣、有新意,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和认识的兴趣。导入也要重视情感语言,让枯燥的数学通过导入变得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以感染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机智性原则现代的数学课堂具有动态、开放的特点,充满变化,所以要善于根据课堂的心理气氛、学生的即时状态以及教学任务和内容,随时进行改变,调整教学的行为方式。为使这个环节的操作更有效,在备课预设和课堂实际操作时,还要注意四个要点:要围绕教材信息思考“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围绕教学任务,能对整堂课起关键作用;问题要简明、清晰,学生能理解,但又非轻易可解决的;提问时要注意选择方式,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的状态中进入探究过程。(2)探究尝试:这是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活动。是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亲自探究、发现、应用等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发展认识能力的活动。这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到五点:教师的指导能帮助学生理顺思维,促使学生有序地进行探究与尝试,并在探究与尝试过程中归纳概括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教师要相应地运用激励手段,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情意过程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满足感;教师在预设探究与尝试活动前,要考察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该项活动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感觉到有能力去主动尝试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当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探究与尝试活动中的进步与不足,增强思维的批判性和对探究尝试过程的调控作用;在探究和尝试的过程中,要设置并保持一种浓厚的学习数学的课堂气氛,形成让学生充分展示其才能的机会和条件。(3)梯度训练:当学生在获得的初步的概念与技能后,组织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切实掌握和形成数学能力。在这个环节中一般进行“基本训练、变式训练、拓展训练”三个梯度的训练。基本训练就是让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题型、难度与例题相同或思维的单项训练。变式训练就是例题的变型题的练习,与例题相比较,变换了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配置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或使背景复杂化。拓展训练中所设置的数学问题,不仅涉及本堂课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运用到相关联的数学的、生活的知识来解决,还带有智力性或与后继学习的数学知识相联系的数学问题。从教学过程的预设和操作方面,对这个环节实施的要点是:要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使整堂课练习的思考性与排列上具有合适的梯度。掌握好训练的时机,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的数学概念、法则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要把握好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有一定的时空进一步修正新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机智灵活地进行引导,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要照顾各层次的学生参与,问题形式多样有层次,使各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训练的机会。(4)归纳构建:这个环节主要是归纳总结。一方面是对已经得到数学知识技能作一般性结论,予以进一步明确与强化,另一方面是指导学生将课堂中所学习的数学新知纳入各自原有的知识系统,或对原有知识系统进行改造。设置这一个环节的目的有三点:首先是促进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将新知识与某些有关的旧知识及时建立起合理的、实质的联系,促使学生再次审视数学学习的意义。其次是便于记忆。在这个环节对一堂课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有系统的总结,重点突出,容易被领会和记住。再次是利于应用。解决问题要通过联想,沟通知识与问题之间的联结,使问题的背景、条件、结论及所呈示的形式等与知识结构中的相关部分产生联系。(5)反馈调节:这个环节不只是作为一堂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它贯穿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方式,如观察交流、提问分析、课堂巡视、课内练习、作业考查等,随时了解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和讲解。这五个教学环节是统一的整体,也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就结构本身来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运用时,可与其它各种教学方法或模式结合,使数学课堂教学更优化。2、探索了正确处理好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新课程带给我们新的课堂观。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数学教材不是数学教学中固定的唯一的课程资源,动态的数学教学资源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这就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研究,即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问题。对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1)备课要预设课堂的生成。在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备媒体的四大备课要素中,教材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方法选择、媒体使用是可以预设的,而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是动态的有差异的。为此,教师在备课时,无论是教学环节的预设、课堂组织方式的确定,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时空,都要从以往同课题教学中得到的信息中去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将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假设,并预设应对方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2)备课要预设课堂的不可知状态的生成。实施新课程,备课关键在于考虑学生的学习和需要,备学生的“学”,然后确定教师的教。但此学生而非彼学生,有时学生的“学”的状态,在教师的意料之外,所以,教师还应考虑课堂实际情况,留有师生灵活操作和活动的空间,从教学思路上整体把握,在备课时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留下足够空间,有效促进课堂动态生成。(3)实施预设中及时适时地利用生成。根据我们对课例的研究与分析,开放的课堂常常让教师不能忠实地执行备课的既定程序,即使预设得很完善,课堂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尴尬”。所以,我们认为在执行预设的前提下,对课堂资源的生成都应很好地利用,并催生课堂精彩。对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将学习过程中相关事件作为课堂生成资源来利用,例如:意外不确定学生思维、学生的解决问题的“错误”、教师的“失误”等都可以灵活地作为数学课堂教学资源。总之,作为教师,只有树立动态生成的观念,及时捕捉各种生成出来的信息与资源,选择运用,灵活调控,就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3、总结了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的一些做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的学习还在于教师恰当的课堂指导。教师的课堂指导,起着组织学生有效进行数学活动的作用,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思维,为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策略疏通思路,是营造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注意和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信心的教学技能。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案例的分析与研讨,概括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指导的几点做法。(1)建立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五个时机: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时,在学生遇到思维疑惑时,在学生争论的过程中,在学生思路进入“歧途”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小结和反思时。(2)进行课堂指导的一般方法;提示法,追问法,学具演示法,作图法等。(3)教师进行指导时要遵循的四个原则:民主开放原则,成功快乐原则,激励求异原则,延缓判断原则。(三)提高了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能力。全校数学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研讨等活动,教育理论水平得到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促进了教师开展新课程课改活动,尤其是青年教师表现突出,进步很快。三年来,有名教师在片市级的数学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三十余篇数学教科研论文获省市级奖,篇数学教科研论文在市级、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在三年中,荣获镇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称号的有人、丹阳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称号的有人、镇江市骨干教师称号的人。三、还需探索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这是课题研究的本质,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其中还有许多优化策略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优化理论还学得不够,只是对具体的数学课进行了局部的分析、对比,形成一般的做法,形成的经验也没有能建立系统。针对数学教学目标,如何更好地选择适合学生生活经历、数学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的数学素材和事例。这些还期待今后继续努力探索。四、本课题研究其它成果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集,展示课。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案例研究2007-11-26 阅读次数 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成果鉴定书课题名称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案例研究课题批准号 FB027 课题承担人 龚萍 所在单位 南京郑和小学 填报日期 2007 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效率,然而许多时候一节课上下来我们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例如有时一个问题提出后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有时学生情感不够投入,没有期待中那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潮,感觉平淡无味,有时练习正确率不高等等。认真反思都是因为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巧妙,有时教学环节的衔接不够自然恰当,有时练习的设计穿插不够精当,有时课堂调控不够及时有效等等。因此我确定了“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案例研究”的研究课题,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坚持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律。(二)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2006年3月4月:选题,确定方案。2006年5月9月:加强理论学习,进行课堂实践,写好教学反思,探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一些方法。2006年10月:总结撰写论文或案例。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2、个案研究法。(三)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结论:一、优化新课导入: 1、从复习旧知导入新课。2、开门见山导入新课。3、创设 “情境”,导入新课。4、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导入新课。5、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6、从故事导入新课二、优化新知探索1、创设数学思维的情景。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3、注重学法指导。4、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三、优化巩固练习1、练习有目的性。2、练习要及时。3、练习有层次性。4、练习多样化。5、练习中有反馈。四、优化归纳小结反思:(一) 提高了对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的理性认识。1、 教学方法的选择。好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自己得到真理。衡量教法优劣的标准在于能否引导、启迪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所取得的认知进步和认知成长。成功的教法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与教师配合,掌握知识,提高技能,陶冶情操。教师一味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背道而驰的,因为教师眼中、胸中只有教材而没有学生,势必陷入死板的注入式的泥潭之中,“来无影”的教法只能面对“去无踪”的效果。有效的教法取向应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2、 学法指导的优化。把教法、学法放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际中看,前者应服务于后者,教是手段,学才是目的。无论教法多么灵活、机智、多彩,如果学法指导不进行或进行得不得体,那么教师的教只不过是演给学生看的“戏”。对主导者教师来说,要将学法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良好的学法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一方面需要教师日常启发诱导,另一方面应依据不同教学对象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协助学生自觉将自己的认知经验优化为合理的、有一定持久性及指导性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确立学法、优化学法的进程中,只可指明路径,不能强牵着学生走,更不能替代学生达成结论。“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价值更为关键地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会学、善学、乐学、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实践中,我们以“五不”为原则:(1)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教;(2)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3)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结论的教师不教;(4)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说;(5)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不做。3、 教学手段的使用。不管教学手段如何先进,它的宗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所以一堂优质课,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活动,它要求生动、恰当、适度,不滥用、不呆板。不管是在讨论新知识还是巩固旧知识,现代化的手段应是积极而有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在于调动各种器官,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功效。如果只是“手段”先进,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效果不明显。如果“手段”运用得恰当,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事半功倍。(二) 积累了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的实践经验。教学环节的优化是动态的、多层次的。在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实践中,我尝试并形成了富有成效的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练习巩固,灵活运用归纳总结,评价创新。这一模式体系,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上,建立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和确立上有相对的操作性。依循课堂教学“实、活、乐、新”的教学思想,建立“自主独立、探索创新”的学习氛围,爱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四)提交的课题研究成果及附件目录研究成果:论文: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附件目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案例2篇3的倍数的特征、素数与合数二、专家评审意见1论文评审意见题目优化教学环节 提高课堂效率等第专家签字:年 月 日2.参加活动意见是否参加过个人课题交流活动? 是 否是否被推选在市级个人课题经验交流会上进行公开课演示? 是 否是否被推选在市级个人课题经验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 是 否是否在市级个人课题经验交流会上作分享演说? 是 否是否被评为优秀课题? 是 否专家签字:年 月 日3课题评审意见专家签字:年 月 日三、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意见盖 章年 月 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课题组潘振嵘庄梅王卫华陈伟华李红一、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数学技能,靠一个个课时的日积月累而获。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要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效益等等观点,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作了有益的尝试;进入90年代后,这方面的研究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形成了“五步教学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问题探究教学法”等有影响的教学方法。德国诗人海涅说过这样一段话“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大步。”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新教育的提出、新课程的改革,我们不能只是在别人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下进行新的教学,我们有必要与时俱进,进一步研究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们提出了“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课题。优化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纵观教育杂志可以发现大家的研究成果很多,而且研究的形势如火如荼,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因:新教育概念的提出比尔盖茨说过“你的工作场所和你关于教育的观念,将被改变得几乎面目全非。”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教育”的概念跃然纸上。新教育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传统教育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适合工业文明、为工业社会服务的教育即“工业化教育”;新教育是适应信息文明、为信息社会服务的教育,在技术形态上就是“信息化教育”,其本质是: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服务。为了适应新教育,我们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研究课堂教学。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素质教育。全国的课程教材改革涌现很多新思想、新创造。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出台,新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强调了课程多样化,学生的学习的个性化;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等。在这样的新的理念下,如果仍坚持课堂教学设计的不变,将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使用2000年9月新教材从原来的三省、市试验推广到了十多个省、市,我们江苏也在这时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数学教材(下称新教材)。这套新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编排体系,课程设置也有所变化有必修、选修之分,内容有所删减、更新,出现了阅读材料和研究性课题,这一切的变化让我们不得不对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二、理论基础课堂教学原则课堂教学原则的确定,对正确运用数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克服数学教学中的不良倾向,指导数学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确定教学原则,必须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教学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要注意以下一些原则:(1)目标导向原则;(2)反馈调控原则;(3)启迪思维原则;(4)暴露过程原则;(5)自主活动原则;(6)系统结构原理等。两个重要的课堂教学价值观首先,要从生命的高度,以人的素质教育为目标,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不能把课堂教学过程只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认知方面,要改变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价值,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课堂教学应为全面达成教育目标服务。要研究影响课堂教学过程的众多因素及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要研究课堂教学蕴含的师生巨大的生命活力,开发这种生命的潜能,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要“以人为本”。其次,要重视教学过程的社会性。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的本源是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符合社会性的要求。另一个含义是教学过程也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必须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应尽的各种社会责任,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才华,把自己的生命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优化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在当前,优化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来实现的。所谓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具体的教学任务,从师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规律,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用合理的投入 (师生时间、精力及教学资源的耗费),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这个效果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他们的素质得到最合理,最大可能的发展。当前,必须有针对性突出如下几个教育观念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1)素质教育质量观素质教育质量观将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执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影响教学内容的选取、重组、整合及对寓于内容中的多元的教学目标的充分挖掘和运用。(2)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照顾每一个学生,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性,相互之间的差异性,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即其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3)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民主、合作的教学观将影响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的认识及课堂教学结构的组合与互动。(4)优质高效的教学效能观课堂教学应体现在正确教学策略选择指导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应要求课堂教学有较高的教学效能,即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恰切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以尽可能少的(合理的)教学投入,让学生收到尽可能多的实效。优质高效的教学效能观将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策略选择、方法和手段的优化组合。课堂教学改革,除了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方向性、科学性等品质外,还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使课堂改革具有实践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品质。课堂教学的延展如果仅仅抓住课堂45分钟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再完美,也可能是作一场“秀”而已,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就要做到以下两点:(1)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苏联心理学家奥加涅相说:“数学教学上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学习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而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和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特别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意义。(2)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它既是教学活动本身,又为教学活动提供反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对这些评价作出适当的安排,预先作好准备。课堂教学设计中要进行的有关工作主要有:确定评价标准。教学评价是一个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程度的综合过程,教学目标是评价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评价手段。新的教学大纲提出,要注意改进评价手段和方法,将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通过课堂提问、谈话、学生作业、研究性学习课题、学习交流、学业成绩测定、自评与互评、多次评价等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并关注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确定教学评价的内容。教学评价的内容必须多元化,既关注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又关注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既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既尊重个体差异,对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给予积极评价,又关注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的共同规律,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重视教学评价的过程。教学评价的过程应有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要采用定性评定和定量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改进测试和评价结果的报告形式,选择描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促进他们的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三、研究过程研究的主要阶段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年10月课题立项以前,这一段是根据九五课题研究课题,选择适合我们研究的课题,及课题立项的准备工作。主要工作包括了解优化课堂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作一些调查研究,建立课题实验设想并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等。第二阶段为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这一段是初步探索阶段。主要工作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划出几个子课题,拟订各自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前检测和初步实验工作。第三阶段为2001年4月至2002年底,这一阶段是深入研究阶段。主要工作是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如开设公开课、撰写相关论文、加强师生交流、参加各类比赛以及其他研究交流活动等。定期做好对比实验研究的记录,成果小结工作。第四阶段为2003年1月至9月,这一阶段是总结、结题阶段。主要的工作包括课题资料整理、结果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课前、课堂及课后。课前,优化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后,优化课堂教学的尾声。(1)以情感为突破口展开课前教育研究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目标的提法较以前有较大的改进强调数学教育应当首先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由于意识到情感对教学的影响,我们对高中的学生作了一份调查,调查显示目前高中学生中有27.6%的人对数学无兴趣,15.6%的人对数学感到痛苦,只有22.7%的人认为数学和自己的工作有联系,34.1%的人认为数学与自己将来的工作无联系基于这样的情形,再好的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会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这样优化课堂教学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因此我们主要从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满意、信任上下功夫,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入手。做了以下一些工作:第一,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除了教学外,要全方位的关心、爱护学生,缩短学生和教师的心里距离,为今后的教学开个好头;第二,创设数学文化氛围,让数学文化教育具有时代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班级文化建设中,不仅仅将数学与小商品买卖、家庭投资优化组合联系起来,还将数学文化与时代特征联系起来例如,当今信息文明是数学发展的结果:从易经中的“太极”、“二仪”、“四象”、“八卦”到布尔代数,再到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计数是数学的成功运用,而二进制数与解析几何中数与形一一对应思想的完美结合又奠定了当代数码科技的基础从我国国民经济10年规划中的数据的可行性分析到朱镕基总理用各种统计数据妙答中外记者,没有数学就没有高度的理性思维通过这些问题的展开,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是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是高科技的本质与精髓,是职业与机遇的关键,是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同时,让学生阅读有关数学家的敬业精神与忘我奋斗的剧幕,数学发明创造背后引人入胜的故事所构成的一部部数学之美、人生之美、创造之美相融合的完美画卷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2)以课型为突破口展开课堂教学研究任何一种教学法不可能是灵丹妙药,十全十美,它都在一定的条件下而起作用。因此,并不是每堂课都用同一个方法,要扬长避短,灵活应用。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组成一个教学法体系。所以我们在优化课堂教学中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课型:新授课、巩固练习课、复习总结课、试卷评析课及研究性课。新授课这类课的主要目的任务是学习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它的特征是以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为主,使学生积极活动,主动进取。做法:由于吸纳了新的教学理念,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而非结论的讲授。在平行班级作了教学法的对比实验,在当时的高一(2)、(5)、(7)、(9)的新授课主要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探究、自主学习为主,适当点拨;其余班级采用讲授法为主,在讲授过程中也重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分析:通过半年的教学实验对比发现,探究式教学法所用课时较多,讲授法则比较经济;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讲授法更强调了学生对知识的继承;探究式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讲授法注重了教为主体。通过课后的评价发现,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完成教学目标。用阶段测试卷测试后两类班级的平均分差异不大,有几次还是用讲授法的班级分数稍高;从学生的思维、学习自主性等观察,用探究式教学法的班级明显有优势。结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继承人类文化的过程,前人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得到的结果,要让我们的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去重温探索的路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得出在每章内容的原始概念、定理的教学中适合直接介绍、讲授,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在可以利用所学旧知识推出新知识的新授课中,宜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巩固练习课这种课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技能技巧,主要任务是解答数学习题。它的特征是教师对练习作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做法:在处理练习课时我们同样在平行班作了教学法的对比实验,在当时的高二(2)、(5)、(7)、(9)班主要采用了尝试教学法,即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在其余班级则采用了讲授法,即由教师分析题意、板书示范、作出明确要求,然后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练习。分析:通过阶段性评价发现,采用尝试教学法的最大优势是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同时也得到了提高,但是缺点是学生基本问题的解法不规范,因此我们对课堂教学作了一点修改,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对基本问题的解法作了通法指导,对书写作了示范;讲授法的优点是学生的解法规范、书写得当,但是同时产生了一些缺点,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结论: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在处理练习课时采用了尝试教学法,主要步骤为尝试讨论讲解。复习总结课这种课的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学过的知识,使之系统化。做法:在平行班作了教法对比实验,在高三(2)、(4)、(8)班的复习课的设计中主要采用了网络探究法,即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下,对每个章节构建知识网络,分小组讨论,对每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后教师根据知识的重点、难点对知识网络进行优化,形成师生共建的知识结构网,最后在每个知识点的复习中再结合尝试教学法逐个击破;其余班级则采用讲授法进行讲解,即教师根据知识点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分析:采用和学生交谈的方式发现,网络探究法在复习总结课中的效果非常明显,学生的知识不再是零散的,系统性较强,而且可以将其类比到相关章节如:函数的复习对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的复习起到的引子的作用,而且学生构建的知识网络几乎不要修改,就相当不错了;讲授法在复习中也有它自身的优势,课堂容易控制,但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不到加强,学生所学内容不容易成为自己的知识网络。结论: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在年级里推行了用网络探究法处理复习总结课。试卷评析课这种课的任务是对某次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它的目的在于介绍考试中出现的最佳解法和纠正带普遍性的缺点和错误。做法:在平行班做了教学对比实验,在高三(2)、(4)、(8)班试卷评析课中注重了以下一些原则,认真批阅,仔细统计;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贵在方法,重在思维。用了下述方法,分类化归,集中讲评;多解、优解,优化品质;重蹈“歧路”,以误促思;评后反思,深化提高。其余班级则采用了集体讲授,订正错误的传统讲评方式。分析:前一种方法在教学中效果显著,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了系统的认识,做好了归因分析,以后就不容易犯同样的错误;另外分类化归,集中讲评也节省了课时,达到了节能高效的教学效果;最后重蹈“歧路”,以误促思;评后反思,深化提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后一种方式同样达到了试卷评析课的目的,但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结论:我们在实验后还是推广了第一种试卷评析课的操作方法。研究性课这种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的进行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做法:由于教学大纲中研究性课题也安排了课时。因此我们在平行班也做了教学对比实验,在原高一(2)、(5)、(7)、(9)班我们打破了课时的观念,采用了这样的做法,将研究性课题的内容放到课外,让学生根据课题,制订计划,查找资料,整合资料,解决问题。其余班级按课时在课堂组织研究性学习。分析:通过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效果可知,将研究性课题这样的课移出课堂是很有益处的,我们利用了研究性学习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资料的开放也是前所未有的,他们可以利用图书、网络加强书本外的知识的了解、学习。研究的广度、深度均有所体现,特别是开始的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了市场、社会,知道了分期付款、贷款及按揭这样的生活常识。在后来高三选修中的研究性课题杨辉三角的研究中,学生认真阅读了华罗庚科普著作,了解了数学家的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成果等。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只按课时在课堂展开研究只能受课时限制,就题论题,不易开发学生的思维。结论:通过比较我们认为采用开放研究性课堂的做法,即走出课堂、查找资料、资料整合、交流成果。可以收到很好的成效。()以多元评价为突破口完善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它既是教学活动本身,又为教学活动提供反馈。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避免了使用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让学生写数学学习随笔、周记,使学生通过一周的学习自己构建知识网络,可以用来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编拟数学习题,这样学生除了会解题外还可以通过编拟习题知道习题的结构,更有利于解题的教学,有利于评价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用于学习,这样有利于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对一道习题进行分析,借鉴语文教学中的分段,借鉴英语教学中的翻译,这样有利于评价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等等。这样采用多元评价可以评价学生的多元智能,不用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将学生看透。四、研究成效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自主性增强,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各种比赛中成绩显著(材料附后)。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掌握了多种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学会了课题研究的方法,书写了很多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论文(材料附后)。五、结论首先通过教师的自主学习,研究数学学科、各种基本课型的性质和特点,揭示其规律,进而建立各种课型的规范化要求。使教师课堂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行为转变是当前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操作措施。其次鼓励少数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研究教学艺术,总结和概括个人课堂教学经验,形成个人教学特色和风格。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面向21世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在优化课堂教学中,通过我们的实践,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加强学科特点研究,把一般教学理论运用到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使优化课堂教学落到实处。2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要正确处理设计与实施的关系。3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改善各个环节的工作状态来实现课堂教学系统功能的优化。例如:重视调动和维持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的创设;围绕设立的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内容的呈现,不但要有利于“教”,而且有利于“学”,体现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的统一;能根据不同课型的性质和特点,合理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体现不同教学方式、多种交往方式的有效统一;能组合运用各种设备、技术,有较高的教学效能;重视课堂教学信息的收集、反馈和评价,在开放系统中,做好教学调控。参考文献1.中学数学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陈建翔王松涛著新教育:为学习服务.教育科学出版社3.任樟辉著马忠林主编数学思维理论.广西教育出版社4.郑毓信著马忠林主编数学方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5.毛永聪主编中学数学创新教法课堂组织艺术.学苑出版社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 徐骅 更新时间:2012-6-13 12:39:38 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万年六0小学 徐骅 邮编:335500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课堂练习设计呢?一、课堂练习要有趣味性 数学课的内容有的比较抽象,小学生学起来常会感到枯燥无味。想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要有所发现,在发现和顿悟中感受到学习乐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孩子是纯真的,要使课堂上的学生也像生活中一样神采飞扬,充满活力,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也纯真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练习。如果能做到教学和游戏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兴趣盎然,进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老师把教具钟带进教室,让学生扮演“时间老人”的角色游戏。学生看到多彩的教具、学具这些新鲜的物品,就会好奇地想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算一算,自然而然地就认识和理解各种数学概念了。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寓教学于游戏之中,把单调的学习变得有趣,把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活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课堂练习设计要有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实际生活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教师有义务、有必要引导学生走入真实的生活,为学生设计真实有用的具有生活性的练习,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创新数学知识和方法,强化应用意识,让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如一年级认识了元、角、分后,可以让学生用人民币去买东西,在模拟买东西的各种情境中付钱、找钱,这样就把人民币知识学活了。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过程,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可操作性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用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学会去学习、去思考、 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活动又是儿童的天性。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应该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设计成有声有色的活动。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习:在一张长方形的纸上截去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发现,剪的方法不同,剩下的角的个数也不相同,可能剩下3、4、5个角。通过这一操作练习的设计,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而且提高了动手和实践能力。从而也消除了“数学可怕”的心理,进而产生了强大的内部动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四、课堂练习设计要有综合性综合性练习是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能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综合练习中,教师要把握好难度,要及时获取信息,作必要的点拨,从而达到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目的。在学完时间单位秒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学校举行50米短跑比赛,小红用了12秒,小风用了15秒,小强用了9秒,小立用了11秒,谁跑得快?谁跑得慢?最快的比最慢的快多少秒?学生解答这道题必须知道跑步时用的时间少,说明他跑得快,只有知道了这一点,才能正确地解答这道题。总之,练习不再是单纯地做习题。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大胆、勤奋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信息、生活领域中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益。优化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周富记 时间:2012-12-09 23:42:39优化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向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革展现了新的理念,并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研究人们发现,不少学生之所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一方面是因为缺少必要的生活体验,生活经验的积累不够丰富,对来自生活的各种信息不能准确理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传统课堂教学将实际问题局限于应用题,没有注意到实际问题不同于应用题的特殊性。因此,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充分认识到传统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局限性,有针对性地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策略优化:(一)创设问题生活情境,激发自主探究兴趣好的问题情境,即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异性的问题情境,具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现实的生活材料,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产生亲切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丰富的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对生活现象提出数学问题,成为有数学头脑的人。因此,在实际问题选择中,应尽可能地结合现实生活,提高数学问题的人文性,打破形式化的叙述,及时地将具有时代气息的数学信息呈现给学生作为学习的材料,改变为了提高分数而让学生做大量脱离实际的应用题,使实际问题真正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