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工作计划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6706739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10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旅游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乡村旅游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乡村旅游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旅游工作计划-推荐通用稿乡村旅游工作计划-推荐通用稿 乡村旅游工作计划 围绕全县打造“文化旅游名县”战略目标和大力实施全域旅游的战略举措,按照20*年度乡镇文化旅游发展目标考核方案(*文旅委20*2号)要求,为切实抓好乡村旅游工作,促进人民增收致富,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制订20*年度乡村旅游工作计划。 一、明确发展目标 全乡立足乡域资源特质,发挥“*四季产业、集镇*湖亲水、高山生态康养、红色文化遗迹、交通高速对接”五大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力打造“中国*旅游名乡”,加快推进“休闲旅游名乡”建设。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1.聘请专业机构编制水田坝乡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旅游名乡”的战略目标和“一心、两带、三区、多点”的发展构想(即以集镇水乡风情小镇为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平水路生态农业景观带和水高路峡谷风光景观带,打造环咤溪湖离地运动体验区、四季*采摘体验区、*红色乡村康养区,以*、*、*、*、*等多个村为支撑点的旅游特色村),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2.对乡村旅游重要节点实施详细规划。重点突出环咤溪湖离地运动体验区的泛舟垂钓基地、自行车骑行绿道和半程马拉松赛道项目,*旅游特色村的四季*采摘体验区和*文化创意村项目建设的详细规划。 (二)精心实施配套项目建设。 1.完成集镇沿江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300多万元的沿江路改造项目,对沿江路扩宽刷黑、规范门店标识、完善亮化绿化设施等配套改造,提升集镇旅游窗口形象。 2.启动集镇库岸防护一期工程。启动投资1200万元的集镇库岸防护整治工程一期项目,为进一步完善和拓展集镇功能和利用新增120亩地建设亲水平台、休闲廊道、泛舟垂钓、开发休闲旅游地产打下坚实基础。 3.进行集镇中心广场改造。对广场内侧高挡墙和亮化设施等进行改造,为游客和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场所。 4.提升整体对外交通条件。平水路按照四级路的标准和水高路按照省道二级路的标准完成改造升级,为游客便捷地来乡旅游提供通畅的交通条件。 5.加大精品果园建设力度。加快平水路沿线及辐射区域的精品果园建设,大力发展景观农业,壮大现代规模化*产业规模。 6.打造*村四季*采摘核心基地。以*村*精品果园为依托,加强游步道、品种展示带、橙枝篱笆园、橙蜂产业示范户建设,高标准打造1300亩核心采摘基地和“互联网+农业”新型创新科技示范中心,提升*归*品牌效应和*产业经济效应。 7.突出游客接待服务配套建设。以*村为重点,配套建设2家以上星级农家乐和一批家庭旅馆。以金橙酒店为重点,配套完善3家大型游客接待服务中心。 8.加快*乡愁原生态村落建设。以*村陈家院子村落为窗口,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开展原生态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三)开展系列旅游活动。 1.开展*采摘体验活动。在九月红上市以后,与旅行社和企业对接,组织游客开展2次以上*采摘活动。 2.开展自行车骑行比赛活动。利用环咤溪湖23公里岸线,组织骑行爱好者开展自行车比赛活动。 3.开展半程马拉松竞赛活动。利用环咤溪湖23公里岸线,组织徒步和体育锻炼爱好者,开展半程马拉松竞赛活动。 4.开展泛舟垂钓体验活动。在汛期结束库区水位恢复后,组织垂钓爱好者开展泛舟垂钓活动。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各办负责人、乡直单位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乡村旅游发展进行规划,政策项目争取和实施,召开工作动员大会、督办交流和总结会议,组织实施工作考核,落实县文旅委安排部署的工作。 2.成立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为组长,旅游工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宣传办、文广中心和旅游特色村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旅游工作专班,负责落实乡村旅游发展的日常工作。 (二)加强学习培训。 1.组织人员外出学习乡村旅游发展建设先进经验,提升农家乐建设、水果采摘基地建设等整体建设水平。 2.组织旅店、酒店、网店等与乡村旅游发展相关的重点单位和从业人员开展培训。 3.实时组织召开全乡乡村旅游创建大会,凝聚全乡上下发展乡村旅游的共识。 (三)加强形象提升。 1.对乡集镇实施网格化管理,强力规范车辆停放、店铺经营、广告宣传等行为,提升集镇精细化管理水平,让游客充分体验移民库区*湖小镇魅力。 2.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乡域主干线和农户的环境卫生整治,为乡村旅游营造洁净环境。 3.制作形象推介展示片,加强全乡旅游资源推介。积极利用政府 平台、三峡日报、县市电视台大力宣传报道乡村旅游工作,提升全乡文化旅游形象。 延伸阅读 镇2021年乡村旅游工作计划 镇20xx年乡村旅游工作计划 20xx年我镇旅游工作在县旅游局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旅游与文化品牌,将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加大规范旅游市场力度,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20xx年我镇的旅游工作要继续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努力打造旅游精品,创新旅游营销,增强旅游功能,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产业素质。 20xx年我镇旅游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镇重点工作,服务全镇旅游发展大局,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稳步提升,进而促进我镇经济的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以“*”为载体,乡村旅游百花齐放 1、紧扣G*最美国道重要节点建设,强力推进“*”工程。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努力打响“*、*”品牌,以最美国道*段为龙头,加快*园、*园、乡村文化记忆馆等重点项目开发的推进,做优乡村旅游文化,加快打造*旅游。 2、进一步引导农户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观光旅游发展。镇党委、政府将加大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宣传力度,引导农户种植特色作物、经济作物,引导农户连片种植。20xx年将优先打造团结村千亩油菜基地、*村*基地、*村*、万寿菊基地及*村向日葵基地等农作物特色种植基地,并以此吸引更多境内外游客驻足观赏。 3、积极推动反季节果蔬大棚建设,提升观光采摘园效益。我镇将继续立足区位优势,坚持“区域化布局、特色化经营、标准化生产、高效化循环”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一批集科普示范、观光摄影、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积极引导大自然家庭生态农场在镇政府以南现有设施农业中打造休闲观光农业采摘园,引导陈庄村农户以现有果蔬大棚为基础打造人参果采摘园,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4、结合“美丽乡村”工程的实施,做大做强做优乡村旅游。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村“美丽乡村”工程建设及团结村、*村“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程建设将向更深层次、更高标准上推进,结合各村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地理优势、风土人情,打造和而不同、独树一帜的乡村旅游景观,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做好乡村旅游宣传工作,吸引更多境内外游客,提高群众第三产业收入比重。 5、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我镇将从突出特色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培育基层文艺人员,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乡镇。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力争所有行政村均成立广场舞队伍,配备服装、音响等设备,举办广场舞、健身舞等活动。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传统戏曲弘扬力度。对*村秦腔剧团的历史、传承人员等进行实地调查、梳理。充分依托重大节日,开展文化艺术表演,吸引更多群众关注,促进特色文化得以传承,乡村旅游得以发展。 二、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工作,拓展旅游市场 1、充分利用*微政务平台、 公众号、QQ群、新浪微博等各种网络传媒,拓展我镇旅游宣传渠道。 2、积极组织各行政村参加各类旅游推介会,帮助各村进行宣传营销,充分利用各类博览会等宣传平台,提升我镇对外旅游形象。 3、通过举办大型节庆赛事活动如农民文化艺术节提升我镇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各景点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提高景点的游客接待量,同时考虑到我镇游客中自驾游的比重较大且有增长趋势,20xx年将与各村景点沟通协商停车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增设景点游客参与活动项目,增强景点吸引力。 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我镇严重缺乏旅游人才,旅游从业人员以各村农户为主,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无从业资质,必须抓好旅游队伍建设,通过会议、外地考察、交流学习等方式对旅游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技术能力。积极组织景点管理员及导游参加各类培训,加强景点景点讲解员业务素质,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提升景点景点的品位,以一流的旅游服务、一流的旅游环境提升对外旅游形象。 五、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每季度由镇综治办和镇派出所等镇属机关单位进行一次旅游综合整治,重点对景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全部解决,并组织企业进行安全技能的学习培训与消防演练等,同时以整顿景点旅游市场为突破口,打击非法营运、拉客现象;结合环境整治工作,彻底解决景点及周边村庄脏、乱、差现象;提倡景点经营户文明诚信经营,杜绝虚假宣传、价格混乱等不良现象,以游客满意为关注焦点,创新服务观念,塑造镇最佳的旅游服务形象。 县2021年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计划 县20xx年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计划 一、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经济强县、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的工作部署,坚持把乡村旅游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以旅游业发展作为乡村扶贫的主业,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旅游,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乡村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县级示范村庄,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乡村旅游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古堡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整合力量。建设乡村旅游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四)建设内容 1、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堡内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恢复古堡旧貌。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打造,包装,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影视城。三是改造林相。根据每个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210省道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2、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小杂粮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乡村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利用*风景名胜区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古堡文化,发展具有*特色的古堡休闲旅游业。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古堡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 3、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乡村旅游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长任副组长、村中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旅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村委会,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2、落实工作责任。乡村干部要切实按照乡村旅游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乡村旅游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乡村旅游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对乡村旅游建设,要广泛听取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恢复古堡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乡村旅游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乡村旅游建设。 二、乡村旅游目前需要开展的工作和长远发展规划 随着全县经济转型发展,大力打造边塞文化旅游的契机,沿长城线的几个村子作为北部旅游的重点地区,各级政府应优先考虑这里的规划和建设,将恢复古堡作为重点打造对象。 (一)村庄建设 根据几个村的实际情况,彻底淘汰土窑,建统一模式的仿古住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 (二)村庄改造 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对村庄内废弃的旧房、猪牛栏、厕所和一户多宅闲置的房屋进行全面清理。对尚可利用的房屋允许流转,对废弃的或是无人管理的建议拆掉,在规划范围内重新建设。以新型民居工程建设为中心,全面进行村庄整理改造、拆旧建新和恢复明清住宅三种基本模式进行村庄改造。以“环境整洁,道路通畅”为基本目标,全面推开“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工作,整治脏、乱、差现象。增设垃圾箱处,柴草垛设在村上指定位置。搞好房屋建设规划,实行人畜分离,适当完善公共设施,搞好绿化美化,建立村规民约,使村庄达到“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 (三)“三改”工作 改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解决好农村的安全用水和方便用水。首先要集中资金解决新村水井水窖问题,使全村居民全部用上安全饮用水。 改厕:坚持“户厕改造为主,公厕改造为辅”的原则,对露天旧式厕所、粪坑进行整治改造,露天式厕所要全部取消,粪堆要全部迁到村外指定地点,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全面推广无害化厕所,户厕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新建公厕由村里协调给予适当解决。 改路:改路要坚持标准,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主干道后支道,逐步推进。 (四)配套设施建设 服务中心建设:坚持以建立“为农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服务中心要按照便民利民、实用有效的原则发展。服务中心设置村民购物、村民教育、农资供应、农技服务、文化娱乐、幼儿教育、计生医疗、信息服务等服务项目。 村庄绿化:在村中“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绿化为主,把村庄绿化和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绿化、美化村庄,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荒山全部复垦种林种草,实现荒山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农田绿化,四旁绿化,村庄绿化达到68%,村容村貌整治,土壤、大气、水质无污染,环境质量达标。乡村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新农村。 (五)产业建设 蔬菜产业。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无公害大田蔬菜生产和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追求蔬菜品种的多标准化,蔬菜品质的精细化,使蔬菜产业成为乡村农业的一项产业。品种布局上重点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品种,加强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蔬菜生产的技术水平,基本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养殖产业。依据乡村自然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规律,设立“养殖小区”,供农户养羊、养猪、养鸡,切实维护农户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彻底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以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入手,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旅游产业。一是乡村有着良好的自然风光,山水秀丽,景色迷人,适宜发展生态旅游业。要重点开发长城古堡旅游业,修建长城乐园,开展滑雪、徒步长城、餐饮、生态观赏农业等旅游项目,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二是发挥乡村所在区域的优势,依托古堡发展农家乐旅游。三是设立生态旅游、购物区。以古堡为依托规划包括休闲娱乐(集餐饮、游玩、观赏于一体)、生态保健(中医按摩、卫生保健于一体)、文体娱乐(文化艺术创作、体育健身、民俗活动于一体)等内容的生态旅游项目,享受绿色田园的浪漫气息,不断壮大村级经济。 (六)培训扫盲,解放思想,培育商业意识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对从事乡村旅游产业人群进行商业培训和乡村旅游知识扫盲,借力新媒体,进行营销推广,主动出击,吸引都市游客前来度假旅游。一是对于县、乡、村等涉及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政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学习乡村旅游发展理念、运营模式和优惠政策等,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对于从事乡村旅游产业的主体老百姓,组织研究和从事乡村旅游的知名专家、企业家等,定期在村委会、乡政府以及县政府举办“乡村旅游知识大讲堂”活动,普及乡村旅游产业以及新媒体营销等知识,提高老百姓的商业意识。三是成立乡村旅游产业协会和乡村旅游企业联盟,整合发现发展旅游产业的村落和企业,以协会和联盟的方式聚集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七)开发打造“一区四园一基地” 重点打造4个乡村(*乡*村、*村、*村、*村)旅游知名品牌、2个乡村(*乡*村、*村)旅游扶贫计划、4个AA级(*乡*村、*村,*乡*村、*村)以上乡村旅游景点,培育建设乡村旅游强乡镇2个、特色村8个,农家乐经营户30家。 具体思路是: 一区,即指*风景名胜区。计划用3年时间将位于*乡境内的几个乡村和*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集研学、汽车运动、房车、驴友露营等为一体的写生、休闲、健身旅游目的地。 四园即:边塞风情体验园。以*乡*堡景群为重点,依托国家沙漠公园、南禅寺避水塔等历史遗迹,以跑马、射箭 、摔跤、民俗表演、野营烧烤、篝火狂欢、建蒙古包为突破口,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逐步打造成“吃、住、行、游、娱”为一体的蒙古大营,让游客边游览边体验与牧民同乐的生活。目的:让草原行旅游前移,把游客“引得来、留得住”,把*“认识好、宣传好”。 农林生态休闲园。以*乡*村至*之间的景群为重点,主要以“一区四园一基地”为突破口,首先打造将军台森林景区,其次利用旅游路两边沟壑地栽植大接杏或京杏,打造成杏花园,再次利用道路两边的耕地,采取连片种植的方式,发展油菜花油料、苦荞和马铃薯种植基地。目的:既满足了游客的视觉观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还可解决县苦荞茶原料不足的问题。 长城遗址游览园。主要由*景群和*景群构成。*景群以保护长城文物古迹为重点,可在其周围搭建廊柱观景台,既可避免游客踩踏破坏长城,又可登上观景台游览长城内外风光拍照留影,同时还可通过导游讲解*之谜,给游客增加神秘感令其遐想无限,特别是可利用*西边烽火墩台密集的沟壑纵横之地再栽植大量的杏树,为摄影爱好者建立一个一年四季都可拍出优秀作品的摄影基地。*景群主要指*村至镇宁箭楼这一地段,这里有“大单巴”天主教圣母堂遗址,还有沿长城修筑的空心镇宁箭楼,是中西文化、古今文化交汇之地,它既是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所在,也是长城遗址游览园的核心位置,当地号称“小八达岭”。这一景群初步规划在*村东与*堡至镇宁箭楼之间新建两条旅游支线,同时建设一个旅游山门、配套修建两个旅游停车场和若干个旅游厕所、一条人工步行栈道。目的:满足游客徒步登长城之乐,并解决常年踩踏破坏长城之虑。五路山休闲养生园。以五路山森林景群为重点,在五路山选择一个制高点,修建大型观景台和停车场,让游客登台观高山草甸、林海,看日出日落,观野猪、牦牛,还可进松林采松蘑,同时在山下建一处休闲养生中心。目的:让游客在天然氧吧中享受“人在林中走、车在林中行”的乐趣。 一基地,即全县旅游写生基地建设。主要以油画写生为主,山水画为辅,根据实地考察和各大画院专家的意见,*县建立写生基地依然以北线为主线,初步划分为七个写生点。按至西向东分,为*镇赵火色村、*乡刘家窑村、*乡小河口村、*乡*村、*乡*村、*乡*村、*乡*堡村,并且这些村庄有的已具备写生人员的吃住条件,计划20xx年5月初可邀请书画院及各大院校的艺术生来写生创作。目的:扩大*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通过写生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实现双丰收。 (八)继续加大乡村旅游推荐宣传力度 旅游宣传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组织全县知名学者、作家专门为我县各个乡村景点撰写旅游解说词,目前初稿已出,正在请相关专家进行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聘请各地电视台为我县制作乡村旅游写生广告片,同步在各级电视台进行宣传播出,提高*县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2021年乡村旅游工作计划六篇 20xx年乡村旅游工作计划六篇 篇一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实施意见等五个脱贫攻坚配套文件通知(皖政办*11号)、中共*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5号)和省市县关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现制定*年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在“全域旅游”指引下,以许村箬岭村、长陔韶坑村两个省级旅游扶贫重点村创建A级旅游村庄为抓手,巩固提升*年5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力争*年建成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3个(霞坑镇石潭、桂林镇宋村、武阳乡洽河村),旅游扶贫就业基地1个(*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旅游扶贫帮扶示范企业(披云山庄)。大力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等旅游精准扶贫模式,通过引导带动贫困户开办农家乐(民宿)、销售农副产品及资源(房屋、土地等)入股、就业等方式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促进增收脱贫,力争*年发展省星级农家乐10户,扶持100个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带动300人提升脱贫质量。 二、工作对象 以省级重点乡村旅游贫困村为主,以“宜游则游”为原则,兼顾其他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 三、重点工作 (一)推进旅游扶贫规划实施。指导督促2个省级重点乡村旅游贫困村加快旅游扶贫规划实施力度;通过规划指导、专家帮扶,明确乡村旅游发展思路、途径和措施,并分期实施、合理开发。 (二)创建一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结合乡村旅游“四级联建”,建成许村箬岭村、长陔韶坑村两个A级旅游村庄,巩固提升*年5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力争*年建成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3个。 (三)培育一批贫困户农家乐。引导、支持我县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年摸底我县共有17户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已经开办的贫困户农家乐进一步完善证照、健康运营,并按规定兑现奖励,实现稳定脱贫。主动帮助指导积极申报省星级农家乐,力争*年发展省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0户。 (四)打造一批旅游扶贫示范企业。发挥我县骨干旅游企业、高星级农家乐等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智力扶贫等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县披云山庄等6家旅游企业继续按照*县旅游行业“百企百村”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要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打造旅游就业扶贫基地,引导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促进增收脱贫。披云山庄要通过商贸、就业等方式加大帮扶力度,巩固长陔乡韶坑村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力争*年建成旅游扶贫就业基地1个,旅游扶贫帮扶示范企业1家。 (五)开展一系列旅游扶贫宣传营销。根据我县*年旅游宣传营销方案,通过 、微博媒体专栏专题、户外广告牌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提升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市场影响力。计划12个重点村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一次节庆赛事活动,同时结合举办旅游节庆赛事活动、旅游商品打造等方式促进贫困户销售土特产,带动增收。积极组织媒体、旅行商、游客赴重点贫困村开展踩线采风和自驾游等活动。总结提升我县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好做法、好经验,塑造乡村旅游扶贫典型并在我县进行宣传推广。 (六)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围绕我县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等重点扶贫村,继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游步道等方面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力争*年通过向上争取资金的40%左右用于乡村旅游扶贫。 (七)举办一批旅游扶贫培训。加大对重点贫困村的培训力度,通过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扶贫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能力,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力争*年开展乡镇扶贫干部、乡村旅游带头人、贫困户、农家乐等各类培训200人次以上。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各乡镇要严格按照省市旅游扶贫工作部署,以产业扶贫为重点,明确重点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及具体措施,跟踪分析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整措施,确保乡村旅游扶贫效果。请各有关乡镇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中好的做法及典型材料电子版发送至县旅委邮箱,电子邮箱:emailprotected (二)加强项目支撑。结合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建设,实施、储备一批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在县旅游发展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支持旅游扶贫重点村和定点帮扶村项目建设。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管理要求,确保项目资金依法合规、扶贫项目加快推进。 (三)加强调度通报。召开全县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会议,部署年度重点任务。坚持旅游扶贫工作月报制度,各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每月2日前上报上月扶贫工作和推进情况至县旅委行管科。县旅委将并采取座谈会、查阅档案和实地检查等方式,不定期通报各地有关工作情况,并作为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据。 篇二 一、完善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加快道路、停车场、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年计划树立旅游标识标牌块40余块,新建旅游厕所12个,确保旅游建设良性发展。 二、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力度。强化旅游项目意识,出台旅游优惠招商和奖励政策,设立旅游产业项目发展基金,吸引更多知名旅游项目入住太和,繁荣太和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 三、打造重点旅游示范区。把沙颍河南岸打造以绿色、生态、休闲、健康为一体的长达20公里的新型绿色旅游经济示范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环球嘉年华游乐园、沙颍河汽车露营地、柳青沟万亩森林公园为中心,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发展皖北旅游工作的要求,我县计划培育打造一批有影响、上规模、高规格的乡村旅游景区和星级农家乐,提升乡村环境,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提高贫困户的收入,以旅游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 五、挖掘特色、打造品牌。推行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式,推动旅游与体育、养生、湿地、农业等融合发展,打造休闲、健身、养生、观光为体的特色品牌;结合每年一度的椿樱文化旅游节,吸引周边县市区游客到太和参观游览,进一步宣传我县椿樱文化,以文化带旅游,以旅游促经济,树立椿樱文化旅游品牌,助推太和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篇三 一、目标任务 *年,全县旅游行业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扣中央、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扶贫攻坚工作战略部署和任务要求,以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为根本,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扶贫富民中的突出作用,以开展旅游产业扶贫为重要突破口,扎实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根据乡村旅游扶贫的发展现状和脱贫退出的时间节点,重点推进旅游产品打造,力争年底成功创建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6户乡村旅游民宿达标户,积极发展星级农家乐和特色业态,促进和实现贫困群众参与旅游扶贫的力度,让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二、重点工作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黄金花海景区内新建步游道、停车场、厕所,新增休闲座椅、垃圾桶,完善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推进金山寺旅游景区游客中心、商业中心建设,努力实施大雄宝殿修复工程,完善景区导视系统,带动周边4个村500余人从事旅游业,惠及区域内350余人贫困人口;三是加强沙坝场乡石垭口村乡村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步游道2公里、观景台1处、休闲亭5座。发展一批农家乐,此项目将惠及1000余人贫困人口。 2.加快农旅产业培育。一是根据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环金山寺-莲花世界-黄金花海-橄榄庄园-银杏长廊-飞云温泉集聚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培育;二是积极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2个、民宿达标户6户,业态经营点1个,新增星级农家乐1家,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转移剩余劳动力300余人;三是加强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帮助贫困村民找准农业产业发展路子,调优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产业化扶贫的方式,使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3.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的指导意见(川办函*65号)文件精神,积极引导贫困村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带头人,鼓励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依托产业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一批有规模、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4.实施旅游商品开发。按照“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旅游商品型”三种模式,重点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建设,以“旅游+”为突破口,依托油橄榄、银杏、莲藕、鹅鸭制品、豆制品、葛根等旅游商品资源,实施“一乡(村)一品”旅游商品品牌培育计划,推进农土特产品旅游化,积极开发文化创意旅游商品,积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帮助推荐销售贫困户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推动建立超市和网购运作的旅游扶贫机制,推进建立乡村旅游特色商品互联网电商平台和线下销售网络。 5.开展万企帮扶万村行动。按照万企万村帮扶专项行动的总体部署,组织动员辖区内的李建立旅行社分社、红花山生态园、*双飞温泉责任有限公司等8家涉旅单位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帮扶脱贫。深入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专项行动,围绕旅游产品建设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扶贫村编制旅游发展规划。采取解决就业、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乡村旅游扶贫村发展旅游产业,解决贫困人口脱贫。 6.强化旅游人才培训。今年,我局将以举办“3月油菜花节”、“*年四川*第四届荷花节”为契机,邀请旅游专家通过课堂讲解、座谈研讨、实地参观学习等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旅游人才培训,全年计划培训旅游从业人员1000人次以上,率先培养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致富能手、土专家,再影响和带动其他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综合素养,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三、资金筹措 一是争取省级旅游发展资金50万元在沙坝场乡石垭口村新建步游道、观景台、休闲亭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争取资金实施旅游道路、乡村民居改造、完善旅游景观标识标牌等建设。 四、进度安排 第一季度:召开县旅游扶贫工作会议,总结*年旅游扶贫工作经验,安排部署*年旅游扶贫工作,分解下达旅游扶贫目标任务,组织有关乡镇、村积极创建申报旅游品牌工作。 第二季度:启动乡村旅游项目提升工程建设,开展荷花节筹备工作,指导有关乡镇开展星级农家乐、精品特色业态、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民宿旅游达标户创建工作。 第三季度:开展旅游商品开发帮扶和旅游扶贫培训工作,继续推进有关乡镇开展星级农家乐、业态、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民宿旅游达标户创建工作。 第四季度:开展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民宿旅游达标户、星级农家乐、业态等的创建验收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将旅游扶贫工作纳入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 (二)加大资金投入。在旅游发展资金中安排20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旅游扶贫示范创建,打造旅游产品和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旅游扶贫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加强调研督导。及时梳理总结、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突出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完善旅游扶贫工作督导考核机制,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现场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加强调研指导和督促检查,形成旅游扶贫情况动态跟踪监测、督导检查工作常态机制。 篇四 *年,*市旅游重点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四个着力”为抓手,以全面抓好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依托我市面海依山、生态农业发达的特点,以港城为核心,围绕海洋、海港、海岛、海鲜、海鸟、海战、海神、海泉、湿地和乡村沟域等特色旅游资源优势,以项目开发为推动,做大做优、做深做精“海”字文章,这一*最大特色;同时,大力实施“旅游+”,把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促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对“旅游让生活更美好”的迫切需要,与我市旅游产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减贫困、惠民生方面积极作用,把我市旅游业真正建成老百姓的幸福产业。*全年计划接待游客1168.3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其中入境游客3.66万人次,同比增长2.5%;旅游综合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13.7%。 (一)强化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工作领导。编制完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通过规划的引领,促旅游资源重组和提升,着力解决我市旅游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定位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打造我市全产业链旅游经济。完成*市全域旅游战略实施方案起草与实施,着力构建*大旅游、大产业格局。成立*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市旅游旅游工作统筹领导与协调,助推全市旅游业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二)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配套完善。推进鸭绿江口国家湿地观鸟园区功能配套与完善,搞好招商引资,建设湿地鸟类博物馆、4D科普教育电影厅,打造鸟类科普教育基地。完成投资9100余万元獐岛景区升级扩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和投资5200余万元大鹿岛整治修复及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完善獐岛、大鹿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各项功能,促进獐岛、大鹿岛景区提质升级,着力打造中国北方最具海洋深度体验特色的海岛旅游示范景区。加快推进北黄海温泉度假村二期投资2个亿的亚洲最大室内造浪馆和相关附属设施的建设进度,促其提档升级,打造中国首席海洋温泉度假村;推进投资60亿的龙山国家体育旅游公园建设进度,依托丰富优美山水和人文历史资源,加快建设宗教民俗文化区、水上娱乐区、生态采摘观光区、综合休闲区、综合娱乐项目区、景观分布区、状元谷工业园区、镇中心服务区等八大功能区、80多个景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原始森林自然生态休闲、生态文化养老旅游度假区;完成投资5个亿的大城山农业旅游休闲度假村包装设计工作,全面完成采摘园、大城山上多个景点等游功能区建设;推动金沙谷生态旅游度假区搞好相关功能区及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助推老石山景区完成深度开发、功能配套及绿色农业发展;推进草木味道生态旅游度假村旅游设施功能配套进度;完成玖玖家庭农场锡伯族文化内涵完善配套,繁荣乡村民俗生态文化游;做好后洼遗址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工作,助推乡村人文历史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建设发展;完成海边渔家旅游度假区观鸟客栈及相关附属设施建设,复原上世纪六十年代渔家生活民俗院落,把海边渔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我国海岸线最北段具有鲜明海洋文化和渔家文化特色体验区;推动馨艺度假山庄搞好景区内涵完善及促销推介工作,助推红星山庄改造扩容、提档升级;进一步完善徐坨田野主题公园稻画船说(七彩稻田)各项功能设施,全面配套完成孤山杏梅园、银杏农场和葫芦生态观光园各项功能,实施科学运营管理,打造乡村生态特色民宿旅游新亮点,促乡村旅游升级增效。 (三)加快推进“海”字特色的包装与彰显。一是建设打造渔业生态特色小镇。规划长山镇境内滨海路连接线两侧(古沟码头东侧),辐射至滨海公路长山路段两侧,面积3-5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约100亿元,一期工程计划占地2021亩。重点建设四大产业。一是建设生态渔业产业园,主要建设深蓝远洋回渔基地、中央厨房、海产品深加工产业等;二是休闲旅游产业园,重点建设海洋主题公园、大型游乐园、观光码头、妈祖研修院等;三是温泉度假康养产业园,主要建设商贸住宅、商业一条街、温泉度假小区等;四是有机生态农业产业园,重点建设有机大米种植基地、有机农业采摘园、农田认养农场等,打造中国独具特色的滨海渔业特色小镇。 二是开发妈祖广场和海鲜美食一条街。搞好妈祖文化广场和海鲜美食购物一条街规划及项目策划包装,实施对外招商开发建设,突出*最大的“海”字特色,促*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增效。谋划在*经济开发区西白云大桥右手侧区域内建设一处大型妈祖文化广场(妈祖文化村),设计建造妈祖主题形象造型(一尊巨型妈祖神像)、一座大型天后宫、妈祖祭祀场所、妈祖文化展馆、妈祖信俗博物馆、静院、素食宫、*民俗展馆、*特色纪念品、民间工艺品销售馆等功能区,妈祖文化广场要与城市休闲娱乐健身功能相统一;在距离*城区两公里处,毗邻海边。规划占地80亩,建筑面积31.500平方米。规划布局将太极图案与建筑空间、景观空间有机结合,涵盖餐饮购物区、海鲜交易区、娱乐区、酒店区、主题公园区、码头作业区六大板块。承载旅游、娱乐、购物、休闲、体验等综合功能。项目区将利用光电技术,营造五彩斑斓的水影效果,处处体现渔人文化元素,打造中国独具特色的海鲜餐饮美食购物一条街(区)。 (四)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业协调发展。以加快推进乡村民宿旅游发展为目的,继续推动徐坨村搞好田野主题公园旅游功能完善,组织好春季赏千亩油菜花、秋季赏千亩向日葵花和七彩稻田观赏活动;立足突出生态旅游资源特色,突破发展单一观光式生态游,引导搞好老石山、海边渔家、馨艺度假山庄、红星山庄、竹福山庄、草木味道生态旅游度假村、玖玖家庭农场、纪家庄园、孤山杏梅园、银杏农场、黑沟大毛桃专业合作社等一系列精品生态绿色旅游项目建设,全方位开发融休闲度假、田园观光、生态采摘、渔耕体验、农家(渔家)美食、民俗文化多种生态旅游产品,打造我市乡村生态旅游精品名片;充分发挥沿海乡镇及海岛渔村资源特色优势,开展沿岸垂钓、滩涂采摘、赶海拾贝、出海捕鱼、海鲜美食等海洋旅游体验活动,发展滨海乡村特色游;引领内陆乡镇村开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和美食购物等旅游活动,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打造乡村旅游亮点品牌,通过发展不同层面、各种特色的乡村生态体验游,对全市乡村生态游深层次发展发挥牵引与拉动作用。同时,依托椅圈北黄海温泉度假村、北井子徐坨村田野公园、十字街馨艺度假山庄等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椅圈镇枣山村、十字街镇盛山村、北井子镇徐坨村等生态旅游特色村建设,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新引擎。 (五)加快推进旅游要素丰富完善。一是完善旅游景区(点)道路延伸、道路绿化、停车场、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二是加快搭建游客购物平台。在旅游景区(点)设立统一标识*土特产品专卖中心,在市区内黄海大市场、千盛百货等大型超市设立醒目的*土特产品专柜、专区,推动*特色购物游发展。三是推进*高铁北站游客集散中心和高速公路出口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方便游客进入*,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吃、住、行、游、购、娱信息,方便高铁游客快速进入目的地消费。六是培育旅游特色餐饮。在已培育的五家“*旅游特色餐馆”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海边渔家、红房烧烤等旅游特色餐馆选树工作,加大旅游特色餐饮培育力度,搞好本级旅游特色餐馆评选,全方位营造东北东部特色海鲜美食之城,突出特色餐饮场所集群化发展,推动*海鲜美食游发展。 (六)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十百万”工程。即从*年开始,用五年的时间,建成10个旅游特色乡镇、100个乡村旅游经营户,实现乡村旅游就业人员1万人,基本形成种类丰富、特色突出、品位高雅、服务规范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七)实施品牌战略搞好精品品牌培育。加大力度搞好獐岛滨海旅游小镇、大鹿岛海岛旅游特色小镇、北黄海温泉小镇争创省级特色旅游小镇;实现*市黄海大市场创建辽宁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孤山镇、黑沟镇、十字街镇、椅圈镇创建省级特色旅游乡镇(街道),大鹿岛村、徐坨村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海边渔家、葫芦生态观光园、锦海宾馆、大孤山杏梅园等18家创建省级星级农家乐的目标;完成獐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北黄海国家五星级温泉企业创建任务,全面提高旅游业含金量,促*旅游业提质升级。 (八)加快推进滨海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立足“一核三带”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在滨海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中,做好海洋文化、渔家文化、乡土沟域文化、历史文化与各种生态旅游资源有机融合。围绕“港城旅游综合服务核”建设以跨境贸易、临港产业为依托,通过港城镇联动,公共服务标准提升、夜间休闲配套完善,开发滨海观光游和海产购物游,打造旅游度假目的地服务中心、中国滨海美食之都、中国国际邮轮旅游港城、北国滨海生态旅游名城。围绕“大东沟生态景观带”建设和*特有海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开发滨海观光游和海产购物游;围绕“滨海休闲旅游带”建设,打破单一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树立大旅游观念,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多层面深度开发,着力打造以览江海风光、观湿地候鸟、品特色海鲜、洗海水温泉、海滩日光浴、大海冲浪、沿岸垂钓、滩涂采摘、出海捕鱼、赶海拾贝及海洋文化和渔家文化等海洋深度体验类亲海生态旅游休闲产品;围绕“田园农业旅游带”建设,开发温泉度假游、医疗康复游、农业观光游、生态采摘游、农业体验有游等生态旅游产品;围绕“山水生态旅游带”建设,开发户外登山游、生态休闲游、农耕文化游、农业体验游、踏青采摘游、踏青赏花游、淡水垂钓游、水上乐园游、民俗体验游、民俗风情游等生态旅游产品,着重增强游客的体验性,通过生态旅游产品多样化打造,来增强*市旅游集聚区吸引力。 (九)加快推进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开展。围绕“* 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特色地域品牌的打造,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推介。一是抓紧编印*旅游指南手册,向游客介绍*吃、住、行、游、购、娱详细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手机 平台、自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按时节发布*旅游信息。三是联合周边地区景区(点),精心策划几条叫得响、吸引力强的旅游线路,满足组团游、自驾游各群体需要。四是改革观鸟节、海鲜节等传统宣传模式,创新形式与手段,重点在对外宣传上下功夫。五是拓展促销区域。抓住高铁、高速开通机遇,在巩固辽宁中北部、吉林、黑龙江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向内蒙古东部、河北东部和北京、天津市场的促销推介力度;同时,加大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推介*旅游旅游产品及资源的力度,全力拓展南方旅游市场,扩大*旅游的南方客源空间,提升*旅游在南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六是搞好推介宣传。积极参加省内外和全国性各种旅游交易会、旅游博览会和旅游推介会,充分发挥平台展示功能,全面投放旅游宣传资料,做实我市滨海旅游形象宣传。七是搞好专题宣传。继续搞好专题宣传推介形式与内容的创新,通过创设平台,多部门联动,多层面融合,地区互动交流,群众参与体验,立体造势宣传等方式方法,走进主客源地宣传推介我市滨海生态旅游资源,提升我市滨海生态旅游资源影响力,树立全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名市良好形象。 (十)加快推进旅游行业服务水平提升。一是积极开展监督检查。依据旅游法和辽宁省旅游条例,加强旅游市场整治,重点整治“黑社、黑导、黑车、黑店”等违法行为。二是定期不定期开展旅游安全专项检查,每年都与旅游从业单位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至今全市没有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违法违纪行为。三是认真处理旅游投诉。本着依法依规、合情合理的原则,确保不给游客留下心结。四是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篇五 (一)主要思路: 以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