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6685010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 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程端礼、徐与乔、周承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真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B. 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C. 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D. 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B. 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C. 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D. 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B. 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C. 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D. 文章探讨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答案】1. A 2. D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孟子的养浩然之气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分析可知,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是读书的意义。C项,“王国维认为读书是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分析可知,王国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个说法是针对“诗人的创作”,并不直指读书法。D项,“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以偏概全,太绝对。结合文本内容“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这个读书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等分析可知,“学而时习之”这一读书法与孟子提出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不一致。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等分析可知,随着不同时期,人们对读书的认识也在变化,“按照历史发展顺序”理解错误。故选D。【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必要性”错误,“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板的读书人”错误。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只是反复阐释了读书应使人“学以成人”并“经世致用”这一思想,并没闸释必要性。结合文本内容“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分析可知,“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板的读书人”因果关系不成立。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他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城的无数个第一,他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他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形标本;他创造了间歌性肝门阻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他完成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他也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他从医75年,将超过15000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就是朗读者吴孟超。”他,被人们称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今年已经96岁。他的右手,握过众多的奖杯,但却最契合止血针的形状一筋脉虬结,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但又超乎寻常的柔软细膩,指甲整齐润泽食指畸变是因为过去的成千上万台肝脏手术,细腻灵活是为了未来能再多帮助一个生命。庞眉皓发的吴盂超说,自己爱惜手要远胜过脸。脸老了没有所谓的,但是这双能在于术台上连续搡作十个小时的手,是和死神博弈的利器,在肝脏的方寸之间渡人生死,接病人回到人间时,要稳健而有力一在面对病人满腹腔的充血时,所有人都只能看到满眼的红色,但吴孟超的手可以直接伸进去,代替眼睛游刃有余地选中血管一揞,血当即就会止住。吴孟超其实是马来西亚的归国华侨。他初中毕业时,祖国正遭受法西斯的侵略。按照当地习俗,校方要出资让毕业生聚餐。“奉献自己”的种子,已经在身为班长的吴盂超心中深种了他当即建议,把聚餐的钱捐给祖国正在浴血抗战的前方将士。于是一份以“北婆罗洲萨拉瓦国第二省诗巫光华初级中学39届全体毕业生”名义的抗日捐款,送往了抗日根据地延安。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毕业典礼时,学校收到了八路军总部以毛泽东、朱德的名义发来的感谢电。吴盂超下定决心,要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即使一人之力不能救祖国于水火,也要和亿万阿胞共赴汤黯火。吴孟超走了一个月的水路、旱路,来到昆明,却发现去廷安的路只会更加漫长凶险。同学劝他,与其送死,不如科学救国。于是,吴孟超暂时按下自己内心的激愤,投入了考取同济高中的复习中。后来,吴盂超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有幸听到了“当代中国外科之父”、在二战中挽救无数生命的裘法祖教授的课,顿时被他的渊博知识、精湛医术所折服,用吴孟超自己的话说,“成了他的铁杆粉丝”。后来吴孟超在医院当住院医生,才得以近距离地跟裘法祖查房、看他手术,真正如愿以偿地成为他的学生。到今天,中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百分之八十是吴盂超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学生。吴孟超再次回到马来西亚时,父亲已经因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去世了。他为了救国,学了这一行,却没有机会给自己的父亲医治。他在父母的墓前,说:妈妈爸爸,我已经为祖国做了一点事情。在2004年,82岁的吴孟超,不顾众人的反对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手术的对象是一个叫甜甜的女孩,她肝脏的肿瘤,比篮球还大,大到所有人都认为只有肝移植条路可以保命。同事偷偷劝吴盂超,说别人都不致切,你切了,万一出了事,你的名誉就没有了!在旁人在乎“晚节”大过天的年纪,吴孟超只认“人命关天”,他果断地说:我不过就是个吴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名誉算什么!2004年9月24日早上8点到晚上6点,吴盂超通过整整十个小时的手术,给女孩切掉了肿瘤。女孩说:“后来我选择了9月24号让我获得再生的日子,和我心爱的人携手走上红毯。今天我可以拥有完整的人生,谢谢您。”在吴盂超这里,所谓“人上人”的荣耀他尽管让别人去享受,他只图善尽“人中人”的天职。一生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别人感恩的话;听到最多的字眼,就是“谢”这个宇。但这对于像吴孟超这样的医生来说,足够美好了。(选编自朗读者第二季第9期)相关链接:吴孟超的同事:“认识您三十多年了,在很多人看来,您是个传奇,但只有我看到过,手术后靠在椅子上的您,胸前的手术衣都湿透了;两只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向上的双手在微微颤抖。您说,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在手术室里倒下了,你知道我是爱干净的,记住给我擦干净,不要让别人看见我一脸汗的样子。”对于自己越喜爱越器重的学生,吴孟超会越严厉学生张紹庚说,导师常常告诉他们:“一定要趁年轻时好好学习,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必须具备严谨、细致和耐心的医风,否则将一事无成。”(央视网中国微故事,2018年07月26日第80期)“一个医学家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终身追求。”“虽然退休了,但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授入战斗!”吴孟超说。(2019年1月15日文汇报)4. 下列表述不能用来支撑吴孟超是“肝胆外科之父”的一项是A. 他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人门专著,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形标本。B. 他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完成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C. 年岁已高的吴孟超不顾众人的反对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并获得成功。D. 我国的肝胆外科中坚人才,百分之八十是他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学生。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 长期在手术台上与死神博弈,救人过万,使吴孟超右手筋脉虬结,右手食指发生畸变。B. 外人常看到的是吴孟超传奇般的辉煌业绩,却很难看到他真实、辛劳的日常工作状态。C. 吴孟超严格要求他用心培育的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他全力救治的女孩。D. 弃“人上人”的荣耀,尽“人中人”的天职,是对“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的诠释。6. 请结合材料,探究吴孟超“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这种言行的成因。【答案】4. C 5. C 6. (1)爱国思想一直体现在他的言行中:倡议为抗日捐款,希望参加抗日;用医学为国服务,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终身追求。(2)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体现在他的工作中:不为个人荣誉,而为患者生命,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年岁已高依然奋战在手术台。(3)热爱医学、竭尽所长的职业素养一直体现在他的从医生涯中:从医75年,凭着高超的医术,救治了超过15000名已在死亡线上的病人。【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题干问的是“下列表述不能用来支撑吴孟超是肝胆外科之父的一项”,“肝胆外科之父”要求在肝胆外科方面有突出的成就,需要抓住选项内容的关键词分析。C项,“不顾众人的反对”及文中内容“同事偷偷劝吴盂超,说别人都不致切,你切了,万一出了事,你的名誉就没有了!在旁人在乎晚节大过天的年纪,吴孟超只认人命关天”等内容分析,只能表明吴孟超敢于担当、技术精湛,不能支撑“肝胆外科之父”。故选C。【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他全力救治的女孩”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女孩说:后来我选择了9月24号让我获得再生的日子,和我心爱的人携手走上红毯。今天我可以拥有完整的人生,谢谢您”分析可知,从原文看不出吴孟超的人格魅力对女孩的影响。故选C。【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以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对题干要进行分析,分析题干的隐含的意思,吴孟超“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这种言行的成因,实际就是传主拥有行为、思想,明确这一点题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现传主的什么思想,然后分条作答,注意要对事件记性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相互包含。结合“他当即建议,把聚餐的钱捐给祖国正在浴血抗战的前方将士。于是一份以北婆罗洲萨拉瓦国第二省诗巫光华初级中学39届全体毕业生名义的抗日捐款,送往了抗日根据地延安”“吴盂超下定决心,要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即使一人之力不能救祖国于水火,也要和亿万同胞赴汤蹈火” “吴孟超暂时按下自己内心的激愤,投入了考取同济高中的复习中。后来,吴盂超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等分析可知,爱国思想一直体现在他的言行中。结合“同事偷偷劝吴盂超,说别人都不致切,你切了,万一出了事,你的名誉就没有了!在旁人在乎晚节大过天的年纪,吴孟超只认人命关天,他果断地说:我不过就是个吴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名誉算什么”“在2004年,82岁的吴孟超,不顾众人的反对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等分析,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体现在他的工作中。结合“他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他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形标本将超过15000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就是朗读者吴孟超”分析可知,热爱医学、竭尽所长的职业素养一直体现在他的从医生涯中。【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夜哭吴佳俊我在夏夜里听到过各样的哭声。那哭声,有时大,有时小;有时缠绵,有时悔恻;有时孤绝,有时冷寂;有时如流星划过天幕,有时如蚊虫嗡鸣耳畔;有时似夜风摇撼大树,有时似月光照临池面;有时像乡村基督徒唱诵的赞美诗,有时像吃斋信佛者念诵的经文这些哭声,曾让我彻夜难眠。我躺在床上,被各种哭声深深地包裹着,酷似黑夜包裹着村子。苦痛和忧伤如同明灭闪烁的繁星,布满了我大脑的天空。我睁开眼,望着漆黑的屋瓦,耳边不自然地响起艾青在他的诗人论里发出的诘问:“如果你听见深夜里还有哭声你的嘴还能缄默吗?”然而,我的确只能缄默,在这个沉闷的夏季的夜晚。我不缄默,又能如何呢?在回乡居住的这些日子里,我还从来没有如此这般地被众多的密集的哭声所恼过,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不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这是一个有着哭声的惶然的“子夜”。我一定要出那些哭声的来处,我要知道到底是谁在深夜里哭泣,以便使我的内心获得安妥和宁静。我的锐敏的听觉的雷达,顺着那声音的频率,在黑夜里四处探查,像一束微弱而幽冷的光,穿梭于夜的深渊里。遗憾的是,我探查了整整一个夏季,还是未能彻底搞清楚那些哭声的来源。只有极少数的几种哭声,我是确凿地知道它们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为此,我愿意将它们简略记述在这里。我希望我的文宇不再缄默,尤其在听见深夜里的哭声的时候。树肯定哭过。因为哭过的树的叶片都是纷乱的,有的甚至变得焦黄。我居住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树有感情的树,会欢笑也会流泪的树。我经常在散步的时候看到过它们那或悲伤或样和的样子。印象最深的,是我家菜园旁土坎上的那棵洋槐树。每年春天,树上都会缓满繁密的白花。那是蜜蜂最欢欣的季节,却是洋槐树最忧愁的季节,现在,洋槐树早已枯萎了,再也开不出洁白的花朵,然而蜜蜂仍会年年飞来围着枯树转,有时,蜜蜂还会带来鸟雀、蝴蝶、蜻蜒随着它们一起转。转着转着,蜜蜂就开始哭了。蜜蜂一哭,鸟雀也哭,蝴蝶也哭,蜻蜒也哭。最后,枯死的洋槐树也哭了。我至今不明白,既然树都死去了,那它又怎么还会哭泣呢?而且哭声还那么响亮,那么具有穿透力。难道是洋槐树死了,只剩下它的哭声还活着么?土地肯定哭过。因为哭过的土地只长荒草不长庄稼。我的村庄周遭全是这类长满了荒草的土地,我每天从原先的回坎走过,荒草都会抓我的膝盖,它们试围覆盖我,我挣扎着,抵抗着,为土地,也为我自己。或许是土地可怜我,才在我脚底下嘤嘤地哭。我熟悉它们的哭声,它们的哭声里包裹着太多的盐和太多的碱。夏天肯定哭过。因为哭过的夏天总是海热、干燥的,它们会把嗓子哭得沙哑,把喉咙哭得冒烟把田地哭得坼裂,把虫子哭得自杀;它们还会把凉风哭成汗液,把山路哭成血管,把粮食哭成饥饿我不知道其他的季节是否也会哭,比如春天会哭吗?冬天会哭吗?秋天会哭吗?反正夏天是会哭的,难怪我会在夏季里听到那么多的哭声呢。也许,夏天是在代替秋天哭、冬天哭和春天哭吧。待夏天把眼泪都流尽了,也就不会再有哭声了,那该是多么爽朗而宁谧的季节哟。我肯定也哭过。不然我绝不会听到这些夜里的哭声的。只有哭过的人,才会对各样的哭声那般敏感。那么,我又是为何而哭呢?其实我也不知道,我的泪水从没有告诉过我,它也从来不受我的控制。每次都是这样,只要我的双脚一踏上故乡的土地,我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然后,刮过故乡的野风就会将我的哭声带走,带出我的视线和意识,春念和哀愁。如今,在这个充斥各样哭声的夏夜,我才真正明白了自己哭泣的缘由我哭我的树和土地,也哭我的夏天,更哭艾青那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诗句。(摘自流火或寒冰),2018中国最佳散文)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先总写我在夏夜里听到过的许多种哭声,然后写我对哭声的来源充满疑感再详细写了树、土地、夏天和我的哭声。B. 前文说我只能“皱默”,后文说希望我的文字“不再缄默”,反映了作者对各种哭声的来源由不清楚到清楚的变化。C. 文章第五段记述了洋槐树枯萎,鸟雀、蜜蜂、蝴蝶这些小动物哭泣不已,它们失去了食物的来源和生活的欢乐。D. 文中第六段画线的句子,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故乡的土地上荒草繁茂生长、肆意蔓延的景象。8. 文章第二段描摹了我在夏夜听到的各种哭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9. 文章中“哭”的内涵是什么?本文有什么现实意义?【答案】7. B 8. (1)承接上文“各样的哭声”,引出下文写这些哭声让我“彻夜难眠”“苦痛忧伤”。(2)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哭声的特点以及带给我的多种感受。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9. (1)内涵:对故乡深沉的热爱和眷恋;对故乡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苦痛与无奈;对故乡艰难的生存状态的悲悯。(2)现实意义:唤起人们对故乡的热爱(乡愁);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反思;引起人们对改善生活环境的思考。【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反映了作者对各种哭声的来源由不清楚到清楚的变化”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我探查了整整一个夏季,还是未能彻底搞清楚那些哭声的来源。只有极少数的几种哭声,我是确凿地知道它们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为此,我愿意将它们简略记述在这里。我希望我的文宇不再缄默,尤其在听见深夜里的哭声的时候”分析可知,并非对各种哭声的来源都清楚,只是其中几种。故选B。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第二段描摹了我在夏夜听到的各种哭声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结合文本内容“有时大有时像吃斋信佛者念诵的经文”分析可知,使用排比、比喻的手法,抓住“大”“小”“缠绵”“悔恻”“孤绝”“冷寂”等分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哭声的特点以及带给我的多种感受。结合上下文内容“我在夏夜里听到过各样的哭声”“这些哭声,曾让我彻夜难眠”分析,承上启下。注意需要分别分析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结合这些哭声分析,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章中哭的内涵,本文的现实意义”,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分析“哭”的内涵,结合“在回乡居住的这些日子里,我还从来没有如此这般地被众多的密集的哭声所恼过,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不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这是一个有着哭声的惶然的子夜”“每次都是这样,只要我的双脚一踏上故乡的土地哭泣的缘由我哭我的树和土地,也哭我的夏天,更哭艾青那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诗句”分析可知,对故乡深沉的热爱和眷恋;结合“我居住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树有感情的树,会欢笑也会流泪的树。我经常在散步的时候看到过它们那或悲伤或样和的样子”“土地肯定哭过。因为哭过的土地只长荒草不长庄稼。我的村庄周遭全是这类长满了荒草的土地,我每天从原先的回坎走过也为我自己”等分析可知,对故乡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苦痛与无奈;结合“因为哭过的夏天总是海热、干燥的,它们会把嗓子哭得沙哑把粮食哭成饥饿”等分析可知,对故乡艰难的生存状态的悲悯。这类题探究多在“材料意义(情感)”层面内展开,也就是看散文写了哪些材料,如不同的人、事、物、景,这些材料蕴涵了哪些不同的意义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诸如社会、自然、人生方面的哲理。如本题,结合“苦”的内涵分析,主要是唤起人们对故乡的热爱、思念等;结合“树、土地、夏天”的哭泣分析,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反思,引起人们的思考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继隆宇霸围幼养于伯父处晚及长以父荫补供奉官处耘贬淄州继隆亦除籍会长春节与母入贡复旧官乾德中平蜀,选为果、闲监军,年方弱冠,母忧其未更事,将辅以处耘左右。继隆曰:“是行儿自有立,岂须此军,愿不以为虑。”母慰而遣之。会征江南,领雄武卒三百成邵州,止给刀盾。蛮贼数千阵长沙南,截其道。继隆率众力战,贼遁去,手足俱中毒失,得良药而愈,部卒死伤者三之一。太祖闻其勇敢而器重之。复从李符督荆湖漕运,给征南诸军。吴人以王师不便水战,多出舟师断饷道,继隆屡与斗,粮悉善达。又与梁迥治决河。迥体肥硕所乘舟弊不能济,继隆易以已舟。已而继隆舟果覆,栖枯桑杪,精他舟以度。后为镇州都监契丹犯边,与崔翰诸将御之。初,太宗授以阵图,及临阵有不便,众以上命不可违。继隆曰“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即从宜而行,败之于徐河。李继迁叛,命继隆率兵击之。四月,出银州北,破悉利诸族追奔数十里,斩三千余级,俘蕃汉老幼千余,枭代州刺史折罗遇首。从曹彬征幽州,矢中左股,血流至踵,获契丹責臣一人。彬欲上其功,继隆止之。俄而博潜、米信军败众溃,独继隆所部振旅而还,即命继隆知定州,寻诏分屯诸军继隆令书吏尽录其诏。旬余,有败卒集城下,不知所向,继隆按诏给券,俾各持诣所部,太宗益嘉其有谋。真宗威平二年,丁内艰,起复。王师失利于望都,继隆表來诣阙面陈边事,因乞自效。真宗慰谕之。景德二年春,加开府仪同三司。诏始下,会疾作,上亲临问。卒,年五十六。车驾临哭之恸,为制服发哀。乾兴初,诏配享真宗庙庭。(节选自宋史李继隆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继隆字霸图/幼养于伯父/处畴及长/以父荫补供奉官/处耘贬淄州/继隆亦除籍会长/春节/与其母入贡/复旧官/B. 继隆字霸图/幼养于伯父处畴/及长/以父萌补供奉官/处耘贬淄州/继隆亦除籍/会长春节/与其母入贡/复旧官/C. 继隆字霸图/幼养于伯父/处畴及长/以父荫补供奉官/处耘贬淄州/继隆亦除籍/会长春节/与其母入贡/复旧官/D. 继隆字霸图/幼养于伯父处畴/及长/以父荫补供奉官/处耘贬淄州/继隆亦除籍会长/春节/与其母入贡/复旧官/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监军为临时派遣,在军队中负责对功罪赏罚进行稽查和审核,有时也由宦官充任。B.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措施,在文中指通过海道运输粮食来供应军需。C. 车驾在文中指帝王所乘的车,常用作帝王的代称,类似的说法还有“乘舆”“御驾”。D. 配享是以功臣附祭于祖庙或以贤哲附祭于孔庙,在文中指继隆死后附祭于真宗庙。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继隆年轻有为,做事颇有自信。他年方二十,就被选用担任果、监军,母亲担心他还未曾经历世事,要李处耘身边的人辅助他,他却认为自己会有所建树。B. 继隆奋勇杀敌,受到皇帝赏识。征伐江南时,他率领人马奋力作战,手脚都被毒箭射中,所辖士兵死伤的有三分之一,但终以少胜多,太祖因而十分器重他。C. 继隆关心同僚,不顾个人安危。他与梁迥治理黄河决口时,用自己的船交换梁迥的破船,后来船只倾覆,停留在枯死的桑树梢上,他依靠其他船才得以渡河。D. 继隆随机应变,行事有责任感。契丹侵犯边境,太宗传授的作战部署图不合实际,他认为作战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于是独自承担了违反诏令的罪名,打败敌人。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继隆按诏给券,俾各持诣所部。太宗益嘉其有谋。(2)王师失利于望都,继隆累表求诣阙面陈边事,因乞自效。【答案】10. B 11. B 12. D 13. (1)李继隆按照诏书发给凭证,让(使)他们各自携带到所属部队去。太宗更加赞赏他有谋略。(2)朝廷军队在望都失利,李继隆多次上表请求到朝廷去当面陈奏边疆事务,于是请求贡献自己的力量。【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处畴”是伯父的名字,前面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C项。“长春节”,是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开宝九年(976年)间庆祝宋太祖赵匡胤诞辰的节日,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句意:李继隆字霸图,自幼由伯父李处畴抚养。长大后,因父恩荫补供奉官。李处耘贬淄州,李继隆也被削职为民。长春节时,与其母入朝祝寿,官复原职。故选B。【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在文中指通过海道运输粮食来供应军需”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吴人以王师不便水战,多出舟师断饷道,继隆屡与斗,粮悉善达”等分析可知,本文“漕运”是通过河道运输而不是“海道运输”。故选B。【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独自承担了违反诏令的罪名”说法有误。结合文本内容“继隆曰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分析可知,原文意思是“假如得到违反诏令的罪名,请求独自承当”。故选D。【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按”,按照;“券”,凭证;“俾”,使(达到某种效果);“各”前面需要补充代词“他们”;“诣”,到;“益”,更加;“嘉”,赞赏;“其”,代词,他;“谋”,谋略。(2)“于”,介词,在;“王师失利于望都”(状语后置句);“累”,多次;“表”,上表;“阙”,泛指帝王的住所,此处指朝廷;“面”,当面(名词作状语);“陈”,陈述;“因”,连词,于是;“乞”,请求;“自效”,即“效自”,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乞自效”(宾语前置句)。【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李继隆字霸图,自幼由伯父李处畴抚养。长大后,因父恩荫补供奉官。李处耘贬淄州,李继隆也被削职为民。长春节时,与其母入朝祝寿,官复原职。乾德年间平定蜀地,选用为果、阆监军,年方二十,母亲担心他还未曾经历世事,要李处耘身边的人辅助他。李继隆说:“这次出行孩儿自然会有所建树,岂要用这些人,希望不要为此担心。”母亲抚慰之后送走他。征伐江南时,率领雄武卒三百人守卫邵州,仅供给大刀盾牌。蛮贼数千人排列在长沙以南,截住他们的道路。李继隆率领人马奋力作战,贼军逃走,李继隆的手脚都被毒箭射中,获得良药得以痊愈,所辖士兵死伤的有三分之一。太祖听到他的勇敢因而器重他。又跟随李符管理荆湖漕运,供应江南各军。吴人因为宋军不利于水战,经常派出水师切断运粮通道,李继隆多次与他们作战,粮食全部安全到达。又与梁迥治理黄河决口。梁迥身体肥硕,乘坐的船残破无法渡河,李继隆把自己的船换给他。后来李继隆坐的船果然翻了,停留在枯死的桑树梢上,依靠其他船得以渡过。后来任镇州都监,契丹侵犯边境,与崔翰等将领抵御。起初,太宗把阵图传授给他,临阵时有不实用之处,众人认为皇上的命令不可违背。李继隆说:“事情随时会有变化,怎能预先确定,假如得到违反诏令的罪名,请求独自承当。”于是随机行事,在徐河打败他们。李继迁叛乱,朝廷命令李继隆率军攻打他。四月,从银州以北出兵,打败悉利各族,追击败军数十里,斩首三千余级,俘获蕃汉老幼一千余人,将代州刺史折罗遇枭首。随从曹彬征伐幽州,箭射中左大腿,血流到脚跟,俘获契丹显贵大臣一人。曹彬想要上报他的功勋,李继隆阻止了他。不久傅潜、米信兵败溃逃,惟有李继隆所部振军回朝。任命李继隆为定州知州。不久下诏各军分头驻守,李继隆命令书吏抄录全部诏令。十多天后,有败散士兵聚集在城下,不知道应该去何地,李继隆按照诏书发给凭证,让他们各自携带到所属部队去。太宗更加赞赏他有谋略。真宗咸平二年,李继隆因母亲去世服丧,服丧未满被起用。朝廷军队在望都失利,李继隆多次上表请求到朝廷去当面陈奏边疆事务,于是请求贡献自己的力量。真宗慰问劝谕他。景德二年春,加官开府仪同三司。诏书刚下达,正遇李继隆疾病发作,皇上亲自前来问候他。李继隆去世时,终年五十六。皇帝亲临哭得很悲痛,为他穿丧服表达哀伤。乾兴初年,下诏配享真宗庙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雨中花慢苏轼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轻飏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假余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注释】“国艳”二句:指牡丹,“国艳带酒”指绯红色牡丹,“天香染袂”指贡黄色牡丹。清商:指秋天。14.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词上片追述词人春日无缘赏花的缺憾,下片着重写对秋日牡丹的诸多感触B. 起句点明“花时”,暗含词人赏花的兴致,实际上词人面对的却是茶烟、春草C. “闻道”领起六句写赏花的好去处,词人在“国艳”“天香”丛中流连忘返。D. 结尾三句是词人对秋日牡丹的劝说寄寓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语浅情深15. 有人评价“一枝何事,向我依然”两句“问得无理而有情”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4. C 15. 牡丹花开花落自有其规律或原因,与人事无关,所以说词人问得无理。而这一问曲折地表现词人惊喜,欣慰的感情:“今岁花时”词人却未能欣赏到“国艳带酒,天香染袂”的美景,“泪洒尊前”,充满了遗憾,却在秋日发现“忽开千叶一朵”不由发出惊喜的询问,蕴涵着缺憾得以填补后的欣慰。【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领起六句写赏花的好去处,词人在国艳天香丛中流连忘返”误解词意。词人并未在春季花时欣赏到牡丹盛放的美景,词中“闻道”二字表明作者并未前往赏花。故选C。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先简单的翻译或描述诗句的内容,然后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概括诗句的内容,如是景物描写概括特征,最后结合诗句中的词语、手法和注释等内容分析诗句表达的情感。“一枝何事,向我依然”,结合词句内容分别分析“无理”“有情”的原因。结合词句内容“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轻飏茶烟”“清明过了,残红无处”等分析,牡丹花开花落自有其规律或原因,不受人事影响,所以说问的无理。结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今岁花时深院”“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对此泪洒尊前”分析可知,词人未能欣赏到牡丹盛开的的美景,充满了遗憾,但是,结合“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分析,却在秋日发现“忽开千叶一朵”,内心充满惊喜,表现出了遗憾得以填补后的欣慰。所以,这一问问的有感情,是作者的惊喜、欣慰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坚持原则,面对高位厚禄等物质诱惑也不能违背礼义的句子是:“_,_!”(2)杜甫在登高中,写家国的愁苦和郁愤都涌入作者心头、使他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3)白居易琵琶行的语言简洁凝练,开篇仅用“_”一句就已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_”一句则点明了季节特征,并渲染了萧瑟落寞的氛围。【答案】 (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 万钟于我何加焉 (3). 艰难苦恨繁霜鬓 (4). 潦倒新停浊酒杯 (5). 浔阳江头夜送客 (6). 枫叶获花秋瑟瑟【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辩”“焉”“霜”“瑟”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如本题,“霜”是白色的意思,不能误写成“双”。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春运的壮观景象,未必能为西方世界理解,国人却能心领神会。与最爱的家人相会,方不负一年的奔波与辛劳。更重要的是,在春节的相聚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临心灵的终极拷问:我是谁?有个_的段子是这么说的:身处北上广的托尼、露西,回到村里,就变回了二狗、翠花。撇开戏谑的成分不谈,能在故乡找回自己、发现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其实,能从春节汲取力量的,又何止是个人?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春节的每一个底色,也被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团结统一。无需_的宣传,也无需不厌其烦的诉说,它旱已印刻在每一张摆放着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个温暖人心的拥抱里、每一幅合家欢的幸福画面中。当然,我们不必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欢度春节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_、停滞不前,并不是可取的态度。在饭桌上被亲友逼问、催婚,为了领压岁钱不停地磕头,凡此种种,都给欢乐祥和的春节气氛添上了不和谐音。因此,想要过好春节,不妨大胆做好减法,去除陋习。( )有人说,不再看春晚是家庭气息淡薄的表现。其实,全家一起看电影或看网剧,又何尝不是一种新年俗?娱乐、休闲方式的多元化,意味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已经变得更自由、更丰富。同理,俏皮的表情包取代了_的祝福,有趣的抢红包打消了“节日腐败”的烦恼敢于拥抱新生事物,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才能获得新生。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家喻户晓 雷厉风行 故步自封 千篇一律B. 家喻户晓 大张旗鼓 抱残守缺 众口一词C. 耳熟能详 大张旗鼓 抱残守缺 千篇一律D. 耳熟能详 雷厉风行 故步自封 众口一词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每一个春节的底色由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也被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团结统一B. 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春节的每一个底色,也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团结统一C. 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每一个春节的底色,也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团结统一D. 春节的每一个底色由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特征也得到了印证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同时需要我们确立崭新的表达方式。B. 同时,确立崭新的表达方式是我们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具体行为。C. 我们为了传统的文化生生不息,同时也应确立崭新的表达方式。D. 同时,为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我们也应确立崭新的表达方式。【答案】17. C 18. C 19. D【解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结合“段子”的内容分析,选用“耳熟能详”。雷厉风行:像雷一样快,像风那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修饰“宣传”,结合“它早已印刻在每一张摆放着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个温暖人心的拥抱里、每一幅合家欢的幸福画面中”分析,选用“大张旗鼓”。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侧重强调封闭,不开放。抱残守缺:形容思想保守,不知改进。结合“停滞不前,并不是可取的态度”分析可知,选用“抱残守缺”。千篇一律: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众口一词:形容许多人说同样的话。结合语境内容分析,修饰“祝福”,应该是讲俏皮的表情包取代了没有变化的祝福,选用“千篇一律”。故选C。【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不合逻辑,“也被印证了”被动句使用不对;B项,语序不当,“春节的每一个底色”语序不当;D项,语序不当,“春节的每一个底色”语序不当,前后叙述主体不一致,造成语言不连贯。故选C。【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从语境“想要过好春节,不妨大胆做好减法,去除陋习”分析得知,所补写的句子与上句叙述主体保持一致,排除A项、B项。将“同时”放到句子中间,语意不畅,排除A项、C项。故选D。20.下面是一则通知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学校打算于5月18日在学术厅举办天府文化专题讲座。我们应邀到了天府文化研究专家赵教授,他将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图文并茂的材料,为大家带来具有天府味的文化大餐。请各班班主任认真宣传和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提前到达学术厅,等着赵教授到来,听取他的精彩讲座。【答案】“打算“改为“计划”“应邀”改为“邀请”“拜托”改为“希望“等着”改为“等候”“听取”改为“聆听”【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