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教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6250466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文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国当代文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国当代文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教案绪论一当代文学的时限 1949年-当今二当代文学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关于文学性质的认识:经典认识:当代文学具有社会主义性质。问题:将文学概括为*性质,违背文学自身的规律。三当代文学的分期:当代文学如何分期分歧很大,但运用较多比拟经典的是“三分法。1.“十七年时期1949-19662.“文革时期1966-19763.“新时期1977以后四.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承继关系:当代文学的开展吸收古今中外文学的营养,但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关系最严密,是当代文学生成、开展的根底和土壤。1.思想观念:进步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现当代的开展中一以贯之。2.容和形式:当代文学全面继承了五四现代文学的容和形式。3.作家:现代文学的开展为当代文学培养和准备了作家队伍。4.经历教训:A现代文学为当代文学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经历。B现代文学开展中的问题是当代文学大失误大教训的历史根源。五当代文学开展的经历教训:当代文学的开展呈现复杂状况,既有很多的成果经历,也有好多值得记取的教训,特别是政治强干预文学使文学整体衰落带来的深刻教训。六当代文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当代文学学科引人关注,但是它具有开展变化大;定论的东西少;当代很多问题有敏感性等的特点。上述使当代文学较难把握,对教与学都有相当影响。七、如何界定当前的文学时代:教材12思考与练习:1. 当代文学的分期2. 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承继关系3. 当代文学开展中的经历教训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概论第一节十七年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一 十七年三次文代大会的召开:1第一次文代大会:1949年7月,是解放后各路文艺工作者大团结大统一的大会。第一次文代大会:1949年7月2日到19日,新中国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文代大会在北平举行。与会代表共824人,分别代表了解放区、国统区、和人民解放军三个方面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并先后讲话或作报告。郭沫假设作为建立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茅盾、周扬、傅钟分别做其他报告。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即文联)成立了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本次大会是解放后各路文艺工作者大团结大统一的大会,并为新中国的文艺开展确定了新的方向2.第二次文代大会:1953年9月,是为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开展制定方针政策的大会。3.第三次文代大会:1960年8月,是极左思想比拟严重的大会。二建国初的三次大规模文艺运动:1.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2.1954年对红楼梦研究及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3.1955年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三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繁荣文艺和科学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建国后文艺的开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繁荣文艺和科学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容是:“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开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对建国后文艺的开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四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对文学艺术领域及知识分子整体上进展了大的伤害。五1958年的极左文艺运动:1.1958年的共产风、浮夸风的“新民歌运动。1958年,在的号召下,全国围开展了创作收集民歌的运动,要求人人当诗人,男女老少都写诗。提出“县县都有郭沫假设,村村要出王老九。的口号。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创作了成千上万的所谓的新民歌。艺术质量低略,容上适应了当时大跃进中的“共产风“浮夸风。是大跃进中浮夸风在文艺领域的表达。2.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出。“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六60年代初党的文艺政策的调整:代表这次调整的有三次会议,一个文件,调整后文学的开展出现了新的气象。1.三次会议A新侨会议B会议C会议2.一个文件:文艺八条七文革前夕极左文艺思想的泛滥:1.文艺指导思想中左的思想倾向。晚年的文艺思想和文艺认识都有错误。2.极左的野心家和阴谋家羽翼饱满,林彪江青集团壮大起来,特别是江青一伙以文艺作为登上政治舞台的阶梯。3.此时机极左的文艺斗争接连不断。第二节 十七年文学的开展一 十七年文学的开展概况:十七年文学随着政治的要求,政治运动的影响沉浮开展,道路曲折。二十七年文学的主要特征:1.文学附属于政治,为政治效劳,而成为政治的工具。2.文学以普及工农兵群众为目标。3.文学在审美和艺术表现方面具有趋同性特征。4.文学开展在政治斗争的干预中起伏升降。思考与练习:1“第一次文代大会、“双百方针、“新民歌运动等的概念2.十七年文学的主要特征。第二章:十七年小说第一节 十七年小说的概述一 十七年小说开展的概况:两低一高,50年代前期,文革前夕小说处于低潮。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长篇为代表形成小说开展的高潮期。二十七年小说开展的主要成就:1.长篇小说成就较高。2.革命历史题材、农村题材的小说成果多影响大。3.十七年小说塑造了众多革命英雄形象。三十七年小说的问题与缺陷:为政治效劳的要求带来了小说开展的种种弊端。1.两极对立的艺术思维模式。2.主观观念支配下的生活再现。3.人物色彩单调,英雄形象泛滥。4、单一的封闭式的艺术构造。第二节 十七年革命战争小说与林海雪原一、 本时期两种不同类型的革命战争小说:1、 史诗类型的革命战争小说:(1) 代表作品:保卫、红日等。(2) 史诗类型的革命战争小说的主要特点:A、 构造宏大,战争场面众多。B、 着重塑造人民军队的革命英雄形象。C、 提醒革命战争的历史本质特征。D、 真实的历史与艺术的虚构相融合。2、革命英雄传奇的战争小说:1代表作品: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等。2革命英雄传奇的战争小说的主要特点:A、用夸的手法塑造革命战争中的人民战士的英雄形象;B、作品人物与故事的传奇色彩;C、情节矛盾复杂多变,故事曲折离奇,引人入胜;D、多用民间文学的表达与表现手法。二、林海雪原1、曲波的生平与创作概况。2、林海雪原中以子荣、少剑波为代表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的英雄群像。子荣形象的主要特点:子荣是一个孤胆英雄。特点:1智勇双全。2、对党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3、林海雪原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1、塑造理想化的革命战士形象;2、故事情节的传奇性色彩;3、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且情景交融,以景写人;4、大量运用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4、林海雪原的艺术构造特点:1、大故事套小故事的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构造,三层叠套;2、整体上单线索开展,具体表达铺头绪纷繁;3、情节曲折紧变化多端。第三节红旗谱一、 梁斌的生平与创作情况。二、 红旗谱的主要思想意义:1、 红旗谱是党领导的农民革命的史诗,概括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农民由自发的对抗到自觉的革命斗争,走上革命道路的进程。2、 将冀中农民的革命斗争放在中国革命的大背景中表现中国革命的全貌。三、 红旗谱的人物形象:1、 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党的教育培养下走上革命道路的农民英雄。主要特征:(1) 苦大仇深,阅历深广。(2) 不屈不挠,具有对抗性。(3) 能屈能伸具有韧性。(4) 为朋友两肋插刀具有狭义性(5) 在党的培养下成长为革命战士。2、 严志和的形象:严志和代表了通过曲折动摇走上了革命道路的农民的形象。3、贵堂形象教材97四、红旗谱民族化的艺术追求和风格:红旗谱在容、人物、构造、表现都表达出民族化的风格特色:1、 故事的容、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点。2、 大故事带小故事的民族化艺术构造。3、 民族化的艺术表现及冀中农村农民的语言。第四节青春之歌一、 沫的生平与创作概况。二、 青春之歌对三十年代前期动乱的社会及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表现。三、 青春之歌的知识分子形象和主人公林道静的形象:1、 知识分子群像 :民族危亡动乱的岁月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1) 革命者:卢嘉川、林红、江华等。(2) 觉悟者:王晓燕等。(3) 迷茫动摇着:白丽苹等。(4) 叛徒走狗:戴愉等。2、 林道静的道路:主人公林道静在党的培养下和革命斗争中的考验中,由一个充满梦想、冲动的小知识分子成长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林道静的人生道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A、对抗封建婚姻、个性解放、自我奋斗。B、受到革命影响,脱离个人的小圈子,逐渐走上革命的道路。C、在斗争中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D、林道静人生的三个阶段,是其人生三次决裂。E、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中主要克制了小知识分子的弱点。贯穿林道静成长道路上的潜在的情爱话语106对林道静典型意义的再解析106四、青春之歌在艺术上也有独到之处。以林道静为中心构造作品;所有任务雨淋到京形成比照;抒情性的基调。第五节创业史一、 柳青的生平与创作概况。二、 创业者的主要思想意义:在当时的环境下,作家着重表现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公有制和私有制两条道路的斗争,展示了公有制逐渐深入人心的进程。三、 创业史的人物形象:1、梁生宝的形象。小说着重塑造了跟着党走社会主义公有制道路的农村社会主义新人青年农民梁生宝的形象。形象特点:A、“党的儿子,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B、有远大的理想。C、脚踏实地,务实。D、善于思考,动脑筋。2、梁三老汉:梁三老汉是在矛盾斗争中战胜小农的自我意识走上公有制道路的农民的代表。四、创业者的艺术成就:1、 以多样化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A、在矛盾斗争中塑造人物。B、运用比照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C、善用细节刻画人物。D、对人物的心理进展深入细腻的描写。2、 双重的艺术构造宏大严谨:A、部构造:一条红线贯穿五组矛盾。B、外部构造:小说由题叙、正文、尾声三局部构成,构造完整严谨。正文是小说的主体。3、 浓郁的乡土气息:A、大量描写关中一带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B、关中一带的农民的语言。第六节 十七年的短篇小说一、 本时期几类有成就的短篇小说:1、 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A、以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短篇小说创作。“山药蛋派: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出现的以树理为旗帜的小说流派。他们都以农村的生活为主要描写容,书写农村生活的本来面貌,解决农村中的现实问题艺术上重视故事的完整性和通俗性。代表作家有马蜂、西戎、束为、谦、胡正等。“山药蛋派的主要特征。树理的创作:B、准、王汶石等的农村小说创作。2、 革命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 1、峻青与黎明的河边 2、王愿坚与党费3、茹志鹃与百合花茹志鹃短篇创作特色784、峻青、王愿坚、茹志娟的短篇小说创作特色及其比拟:A、都写革命战争,处理方式不同。B、都刻画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表现侧重点不同。C、情节安排各有所长。D、艺术风格各呈异彩。3、“干预生活的短篇小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二、百合花的主要艺术特色:1、切入战争题材角度独特。2、注重细节描写。3、深入描写人物的心理。4、艺术风格清新委婉细腻。白合花的审美解读78三、十七年短篇创作的特色6567思考与练习:1、 十七年小说的主要成就与缺陷。2、 两类革命战争小说的不同特征。3、 林海雪原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及构造特色。4、 红旗谱朱老忠的形象。5、 红旗谱民族化的艺术风格特色。6、 青春之歌林道静成长的道路。7、 创业史的主要艺术成就。8、 创业史中梁生宝的形象。9、 十七年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10、 茹志鹃的短篇特色与百合花艺术特色。11、 十七年短篇的创作特色。12、 “山药蛋派的概念。第三章 十七年诗歌第一节 十七年诗歌概述一、 十七年诗歌的开展概况:两高两低。五十年代前中期、六十年代初两次诗歌热潮,五十年代末与文革前夕诗歌都陷入低潮。二、 十七年诗歌开展中的主要成果:1、 政治抒情诗作品众多,成为主导的诗歌形式;2、 长篇叙事诗在本时期特别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有较大的开展;3、 民族化群众化的诗歌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成为诗人们一致追求的目标;4、 青年诗人影响大,成果多。三、 十七年诗歌的主要问题及缺陷:1、 诗人抒情自我的失落;2、 真情实感缺失,虚情矫情盛行;3、 诗歌功能倒挂,以写实代替表现抒情;4、 诗歌艺术形式及表现的狭隘单一。第二节 郭小川一 、郭小川的生平及诗歌创作情况。二 、郭小川战士诗人的诗歌创作特色:1、贯穿在所有诗歌中的战士的激情和精神;2、总结探求人生的真谛。3、多方面的艺术追求。三 郭小川在诗歌形式方面的探索:1、楼梯式2、半自由体3、自由体4、民歌体长短句5、新格律体长句体长句体是郭小川多年探索后的独创,为当代诗坛做出了重要的奉献。长句体:长句体:长句体是诗人郭小川多年艺术追求独创的诗体形式。所谓长句指的是诗句是由两、三个分句和在一起构成的长句,又由四个或两个长句构成诗的小节;长句中各分句的字数不等有多有少,但每节的四个或两个长句却排列整齐,大体对应,字数相差不多。长句体还借鉴了楚辞汉赋中铺、渲染、衬托的特点,大量采用排比、对偶、反复咏叹等修辞手法,使得这种诗体既便与细腻的刻画人物、事物、景物;又能够抒发浩荡绵邈的情思。第三节 贺敬之一 、贺敬之的生平与创作概况。二 、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特点:1、善于把握和表现重大的主题及题材;2、鲜明的抒情主人公是阶级与人民的代言人;3、革命浪漫主义的诗歌艺术;4、“楼梯式及诗人在楼梯式根底上创造的“凹凸体的诗体形式。楼梯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创造的诗体形式。他将长的诗句拆行错格排列构成,似楼梯式的逐行错开。这样既增加了外观上的美感;又使诗行变的简短有力,有了强烈的节奏感,便于抒发昂扬激越的旋律,奔放热烈的感情,也便于朗读。三 、雷锋之歌:1、雷锋之歌的主要思想意义:A、提醒雷锋精神的深刻涵;B、 讴歌产生雷锋的社会主义新时代;C、探求社会主义时代的人生哲理。2、雷锋之歌的艺术特色A 、立体的、多层次的刻画雷锋的英雄形象;B、 诗中采取了以抒情主人公“我为线索的抒情方式;C 、凹凸体的诗体形式。凹凸体:凹凸体:凹凸体是贺敬之在楼梯式的根底上融入中国古典诗词特点多年探索创造的诗体形式。长的诗句拆行但不错格而构成,而下一节或错后两格或提前两格形成新的小节。诗体上呈现有出有进有凹有凸的特点。这样,诗体上排列整齐,层次清晰,有着外在的对称美。它既保存了楼梯式的节奏感,又有着我国古代骈体文的美感。同时,诗量采用排比、对偶、回环反复等艺术手法将全诗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还还表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第四节 闻捷一 、闻捷的生平与创作概况。二、 闻捷爱情诗的主要特点:1、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爱情与追求理想 、热爱祖国、努力工作、相融相合;2、 用小故事、小场景、小的生活片段衬托渲染爱情心理、隐秘的心感情;3、情感表达的热烈、鲜明、真挚。三 、复仇的火焰:复仇的火焰是一部宏伟的民族史诗,具有深刻的主题,宏大的构造和复杂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也鲜明生动,特别是主人公巴哈尔,是在斗争中觉醒的哈萨克青年一代的典型形象。第五节 诗词一、 诗词的概况。二、 诗词的主要特征:1、诗词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见证与抒写;2、诗词中都有一个鲜明的、有着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的抒情主人公,它既是一个革命战士更是精神个性的表达者;3、诗词整体上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4、古为今用推出新,寄情于景、托物言志,更表达了诗人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底蕴。三 沁园春雪的主要艺术特色:1、追求理想、表现理想;2、联想丰富、想象深远、异彩纷呈;3、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大量运用;4、雄浑豪放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思考与练习:1、 十七年的诗歌的成果与缺陷。2、 郭小川诗歌的创作特色及对诗歌形式的探索。3、 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特点。4、 雷锋之歌的艺术特色。5、 闻捷爱情诗的主要特点。6、 复仇的火焰是宏伟的民族史诗。7、 诗词的主要特征。8、 长句体、楼梯式、凹凸体等的概念。第四章 十七年散文第一节 十七年散文概述 关于散文的概念:一、十七年散文的开展:五十年代前期叙事散文成果多,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以抒情散文为代表,掀起散文创作的高潮。二、 十七年散文的主要成果:1、散文的表现对象及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过去的表现自我变为抒写工农兵;2、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有较多成果;3、散文作家队伍人才济济,成员众多。三 、十七年散文的问题缺陷:1、作家个性消失,虚情假意盛行;2、散文创作中有严重的模式化倾向;3、散文题材类别的狭隘化,单一化。第二节 朔一、 朔的生平与创作概况。二、 朔“诗化散文“的创作特色:1、 以诗为文寻求诗的意境:A、 小中见大,在平凡中寻求诗意。B、 竭尽全力开掘诗意。C、 情景交融,人物互衬,展现诗意。2、 为普通劳动者作文。3、 严谨的艺术构思与构造,朔的散文都具有起、承、转、合的中国古代散文的构造特色。4、 散文的语言凝练、朴实、清新。5、 朔诗化散文的问题:129三 、雪浪花、荔枝蜜等的容艺术。第三节 白羽一 、白羽的生平及创作概况。二、白羽散文创作的主要特色:1、 以理想信念为支撑的革命战士的激情;2、 诗情画意的描写与哲理意蕴的相融相合;3、 色彩瑰丽、语言华美;4、 粗暴、豪放、壮美的艺术风格。三 、日出、长江三日等的容艺术。第四节 牧一、 牧生平与创作概况。二、 牧散文创作的主要的特色:1、 题材广泛、涉笔成趣;2、 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有机融合;3、 借一物展开想象,想象深远、联想丰富;4、 亲切、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三、社稷坛抒情、花城的容艺术。思考与练习:1、 十七年散文的成果与缺陷。2、 朔、白羽、牧散文创作特色的比拟。第五章 十七年戏剧第一节 十七年戏剧的概况一 、十七年戏剧的分类:十七年戏剧总体上分为话剧、歌舞剧、戏曲三大类。戏曲容众多,又分为现代剧、传统剧和新编历史剧三类。二、十七年戏剧的开展 :十七年戏剧在党的关心下得到全面开展,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三、十七年戏剧的主要成就:1、各种戏剧类别、体裁得到全面开展。2、相比之下历史剧目作品较多、成绩较大。四 、十七年戏剧的主要问题:1、正剧充满于舞台之上。2、机械生硬的反映生活。3、艺术观念、艺术形式与表现的旧狭隘。第二节 老舍及其茶馆 一、 老舍解放后的生平和艺术创作概况,说明老舍解放以后的由写小说改为写话剧的主要原因。二、 茶馆:1、 茶馆的主要思想意义:A、 真实地、深入地反映了近半个世纪旧中国的社会生活风貌 ;B、 深刻的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腐朽、黑暗的本质特征 ;C、 提醒出旧中国必定灭亡、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历史开展趋势。2、茶馆中王利发等的形象:王利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中受尽欺凌,忍气吞声,苦心经营的小生意人的典型代表,其形象既概括了旧中国全体人民的悲剧,也是对那个时代“改进救国的道路的否认。3、以茶馆看老舍话剧创作的艺术特色:A、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a、 一幕戏概括一个时代,全剧是对旧中国的深刻概括。b、 七十多个各类人物是旧中国各阶级、阶层的代表。B、不重视情节,写活剧中人物的独特的话剧艺术构思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像展览式的艺术构造。C、独特的语言特色“a、“话到人到,人物的语言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b、鲜明的地方语言色彩。 c、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第三节 历史剧与田汉的关汉卿一 、历史话剧成果多,以现代文学时期的老作家郭沫假设、田汉、禺、老舍等的创作为代表带来了历史话剧的大开展,代表了十七年话剧的成就。二 、田汉解放后的生平与创作概况。三 、关汉卿的容艺术:1、为民请命、威武不屈的关汉卿的形象;2、“戏中戏的情节构造特色,“话剧加唱,以诗入剧的独特表现方法。思考与练习:1、 十七年的戏剧分类及成就缺陷。2、 茶馆的主要思想意义。3、 以茶馆看老舍话剧创作的艺术特色。4、 十七年历史剧的主要成果。第六章 文革文学概述第一节 文革时期的文艺事件和文艺思想斗争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及“文艺黑线专政论。纪要1966年2月,林彪委托江青在召开了一个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对十七年的文艺工作作了全面否认的认识。会后,并做了一个名为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纪要的核心容就是否认十七年文艺开展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纪要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先声。文艺黑线专政论:“文艺黑线专政论是江青一伙炮制的纪要的核心理论观点。具体说即:“建国以来的文艺界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对十七年底的文艺事业进展全面的否认,成为文化大革命中对文艺事业实行专政的黑纲领。二 、文革初期对文艺事业的大摧残大消灭大破坏:1、破坏文艺组织机构;2、批判各种文艺作品;3、斗争折磨作家艺术家。三、 文革时期极左的文艺理论:“根本任务论、“三突出原则、“主题先行论、“空白论等。根本任务论:文革期间极左集团重要的文艺理论观点。具体是纪要中所说的,“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这种认识以手段代替目的,改变了社会文艺的根本方向,否认了双百方针,取消了文学的丰富性、多样性。三突出原则:文革期间,极左集团的重要理论观点。具体是文元所说的“:在所有的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违背文艺的创作规律,导致文艺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四 、“阴谋文艺的形成与开展:“阴谋文艺形成于七十年代初,文革末期到达高潮,以电影还击.等为代表作品。阴谋文艺:文革期间出现的,直接为极左集团政治目的政治要求效劳的文艺创作。以电影还击为代表作品。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文学开展概况一、 受极左思想影响较大的创作,代表作品金光大道、革命样板戏等。革命样板戏:文革期间,极左集团人物特别是江青以极左的文艺思想参与了一批戏剧作品的改编、创作、排练的过程,其后它们被称之为“无产阶级文艺的优秀样板。有了革命样板戏的说法。革命样板戏的意欲:169171二、 极左思想重压下困难开展的其他文学创作。三 、文革中的地下文学:1、作家诗人的地下创作;2、手抄本作品;3、红卫兵和知青文学作品。红卫兵文学的开展165167知青文学的开展:180185四 、天安门诗歌1、天安门诗歌的主要特点:A、 恢复了文学应有的真情真性;B、鲜明的理性思考和批判色彩;C、百花齐放的艺术形式及表现。2、天安门诗歌对文学开展的意义:预示了新时期新文学的即将诞生,表现出其主要的特点。思考与练习:1、纪要、“文艺黑线专政论、“根本任务论、“三突出原则、“阴谋文艺、革命样板戏等的概念。2、天安门诗歌的特点及文学史意义。第七章 新时期文学概论第一节 新时期的重要文艺事件和文艺思想斗争一、 拨乱反正 解放思想。二、本时期的几次文代大会:第四、五、六、七、八次文代大会,重点是第四次文代大会。1979年10月,第四次文代大会在召开,它标志了极左文艺时代的终结,也开启了新时期的全新文学。第四次文代大会:1979年10月11月,第四次文代大会在召开。到会并祝辞周扬作文艺问题的总报告,总结了解放后的文艺开展的经历教训;初步清算了极左文艺的失误。大会的召开,是文革后文艺队伍的重新集结,也标志了极左文艺时代的完毕。三、 1984年的中国作协四次会议,这是个思想解放的会议,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创作自由的口号。创作自由:1984年底的作协四次会议上,党中央提出了“创作自由的口号。具体是:“作家有选择题材主题、和艺术表现方法的充分自由,有抒发自己感情、激情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充分自由。四、 80年代初的几次文艺运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去除“精神污染等。五 、70年代末80年代的文艺思想论争:在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文学艺术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展开了探讨论争,文艺思想的整体论争,带来了80年代以后文艺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和全新的文学开展。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的开展一、 新时期文学的恢复进程 :各种文学体裁从77年到1980年先后恢复起来。具体是:诗歌话剧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挽悼散文、电影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二 、 新时期前期文学开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及相应的文学潮流:1、改换文学76年末78年。所谓改换文学,是指文革完毕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文学创作文学思想观念依然沿用文革时期极左的一套。只是文学作品表现的容发生了改换,因此叫改换文学2、伤痕文学77年末80年。伤痕文学以文革时期及文革后的极左现象为表现容,揭露极左思想对国家、社会、及个人带来的危害,造成的种种伤外伤。伤痕文学由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伤痕文学与思想解放运动同步,在十届三中全会前后到达高潮。3、反思文学79年初80年代初。反思文学是指文学创作以文革前十七年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期的极左现象为表现容,揭开历史上的种种问题,揭露极左思想的危害,反思历史,追根朔源,追朔极左思想的源头。反思文学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80年代初大量作品出现。反思文学的两大主题2354、改革文学79年下半年80年代中期。改革文学是指文学创作以新时期现实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生活、新思想、新矛盾为表现容。表现改革开放带来的新的开展变化和关系的调整。改革文学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社会变化严密相连。改革文学的三个阶段242243三 、80年代中期以后,文学全新的开展进程:1、寻根文学84年末80年代后期。八十年代中期,在文化反思文化探寻的大背景中,一批作家,青年作家为主举起了寻根文学的旗号。他们强调,文学应植根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开掘弘扬民族的文化,才能重铸民族的文学与民族的精神。在艺术表现方面则广泛吸收现代艺术的新观念新手法兼收并蓄。他们既有理论的提倡更以自己的创作去实践理论。形成影响巨大的文学潮流。寻根文学的特点:1、作家命名,提理论并加以创作;2、地域、文化色彩的题材;3、文化思考文化选择的主题;4、艺术表现的多样、探索。寻根小说的三种类型2552562、新潮探索文学85年90年代初。3、新写实小说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小说潮流。它是写实的,但不同于以往的现实主义。注重对普通人小人物庸常生活的表现,注重细节的真实,强调写出生活的“原生状态。他们还采用纯客观的写作态度,要求作家退出作品,“零度写作。新写实小说的特点:1、复原生活的原生状态;2、展示平凡庸常的人生,探索人性的深层涵;3、零度情感-纯客观的叙事方式。四 、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展开,日益边缘化,商业化状态下的文学开展:1、文学进入“个人化写作的时代;2、先锋探索文学无人喝彩;3、主旋律文学振兴乏力;4、通俗文学、纪实文学、另类文学纷纷兴起;5、90年代长篇小说、散文形成新的热潮;6、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及更年轻的作家在各种旗号下开场形成气候。7、世纪之交的文学现象:美女作家-80后写作-底层写作-网络文学五、本时期文学开展的总概括:1、80年代中期以前的特点:1、文学与社会政治要求自然契合;2、文学是时代的宠儿,具有轰动效应;3、主流文学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4、文学创作模式化的倾向明显。2、80年代中期以后文学开展特点:1、多元文学,共存共荣;2、文学的本体性自觉;3、文学失却轰动,成为“层次文学“圈子文学。3、文学开展的流向:1、探索的先锋文学;2、开放的写实文学;3、多样的纪实文学;4、丰富的通俗文学。5、无边的网络文学思考与练习:1、“第四次文代大会“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等的概念。2、80年代中期以后文学思想观念的巨变3、“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开展4“寻根文学的开展及特点5、 新潮探索文学的开展概况6、 新写实小说的开展及特点第八章 新时期小说第一节 新时期小说的概述一、新时期小说的开展概况: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的潮流中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有了大的开展,特别是中篇小说长盛不衰。进入90年代长篇小说逐渐兴起。二 、新时期小说的主要成就:1、中篇小说长盛不衰,成为最重要的小说形式;2、心理小说在文坛上崛起;3、小说的本体性追求在80年代中期以后日趋深入人心,形成潮流。4、长篇小说九十年代以后后来居上三、 新时期小说的艺术转变:1、主题方面由单一到多样:A 、文革及以前小说是单一的政治主题;B 、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小说多方面的反映时代的主题;2、人物塑造的多样化:A 、从英雄到普通人;B 、从不写人性到人性善的抒写,再到人性恶的开掘C 、从人物的外部刻画到心理的描写再到潜意识的探寻。D、从单纯人到多面人。2、 从单一的情节构造转变为多种类型的构造探索:A、 文革及以前小说只有单一的情节构造;B 、 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心理构造、意象构造、散文构造的出现开场了构造方面的探索;C、 85年以后新构造不断出现,异彩纷呈。4、小说的叙事探索从无到有:A、文革及以前小说领域无叙事方面的认识,但小说中只有全知全能的一种叙事方式;B 、 70年代末意识流小说开场了小说叙事的尝试;C 、85年以后小说叙事探索全面展开。5、小说的语言真正被重视起来:A、根据汉语的特点创造新的语言现象;B、语言的粗俗化的探索;C、新的语体不断涌现。第二节 子龙与乔厂长上任记一 、子龙的创作概况。二 、子龙改革小说的主要特色:1、致力于改革小说的写作坚决不移;2、突破旧的“车间文学模式;3、塑造了“开拓者家族的系列改革者的形象;4、粗暴、豪放的艺术表现及风格。三 、乔厂长上任记中乔光朴的形象:乔光朴是一个既有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又有社会主义新型企业家的胆识、才干和科学精神的改革者、开拓者的英雄形象。主要特点:1、 共产党人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为国分忧;2、 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敢说敢干;3、 实事、科学精神、业务专精;4、 任人唯贤、唯才是举;5、 感情丰富、鲜明强烈。第三节 王蒙及春之声一、 王蒙的创作经历。二、 王蒙多样化的小说探索进程:1、 现实主义小说:50年代、70年代后期;2、 意识流小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3、 纪实小说:80年代;4、 荒谬小说:80年代;5、 象征小说:80年代;6、 长篇小说:90年代为主;三、 从春之声看王蒙意识流小说的探索:1、 自由联想的广泛运用;2、 “放射线的艺术构造;3、 以心理流程为主的主观叙事,全力减少客观的成分;4、 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及小说的整体象征性。 四、王蒙意识流的特点252253第四节、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创作一、 汪曾祺的生平及创作概况。二、 汪曾祺短篇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1、 真善美的弘扬与抒写;2、 淡泊高雅,意蕴无穷的江南水乡的风景画、风俗画;3、 自由松散、信马由缰的散文式小说构造;4、 清新明快、朴实自然的小说语言。第五节 谌容及其人到中年一、 谌容的生平创作概况。二、 谌容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1、 善于把握和反映社会问题与热点问题;2、 柔美细腻与开阔恢弘的相融相合;3、 以现实主义为根底,注重借鉴运用外域艺术。三、人到中年:小说通过工作繁重、无私奉献却生活艰辛的女医生陆文婷的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发出“救救中年知识分子的呼声。1、 陆文婷的形象:1、平凡的普通人;2、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与精神境界;3、不公正的待遇与困窘的生活;4、不懈的追求事业与献身的精神;5、外柔刚的形象特点;典型意义:陆文婷即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的代表,又是中华母亲形象的写照。2、人到中年的艺术特色:1、对意识流手法的改造运用;2、现实与心理双线穿插又以心理为主线的复合构造;3、多样化的手法刻画人物心理。第六节、及其棋王一、 的创作经历。二、 棋王:1、棋王的在意蕴:1、不写知青写人生;2、棋是中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象征;3、道家思想文化贯穿小说始终。2、棋王的艺术追求:1、超然的自我体验;2、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3)、简洁的、古典化的表达语言。第七节 莫言及其红高粱系列小说一、 莫言的创作经历。二 、莫言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1、抒写神秘矛盾的故土;2、体味感觉、传达感觉;3、大量运用象征意象;4、努力探索小说的叙事方式;5、借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方法。三、 红高粱系列小说1、用全新的角度以人为本的展示战争和历史。2、塑造了活要潇洒生要痛快的我爷爷余占鳌,我奶奶戴凤莲等全新的艺术形象,表达出鲜明强烈的生命意识与力量。3、以感觉沟通今天与过去、“后代与先辈的经历世界,并巧妙的融为一体。思考与练习:1、 新时期小说艺术形态的本体性转变。2、 改革家乔光朴的艺术形象。3、 春之声的意识流小说创作特色。4、 汪曾祺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5、 陆文婷的形象。6、 人到中年的艺术特色。7、 棋王的思想意蕴及艺术追求。8、 莫言小说的创作特色。9、 红高粱系列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第九章 新时期诗歌第一节 新时期诗歌的概述一、 新时期诗歌的开展历程。在粉碎极左集团不久诗歌复兴;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老诗人不断复出,新诗人大量涌现。诗歌成为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同时,新旧诗歌观念思想剧烈交锋;青年诗人为主体的“朦胧诗崛起,引起轩然大波,以致政治的干预。诗歌艺术的追求探索蔚然成风。八十年代前中期,以新一代大学生为主的“第三代诗人高举着“打到朦胧诗的旗号登上诗坛,以全新的诗歌呈现他们。的自我。九十年代以后,诗歌日趋边缘化,诗坛上却论争不断,摩擦不断二、 朦胧诗现象:1、什么是朦胧诗: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前期的重要诗歌潮流。从文革废墟中站起的青年诗人们高举人道主义大旗,冲决旧时代的一切,包括旧的诗歌观念认识扬诗人的个性,诗人的自我,强调诗的在意蕴,追求诗歌艺术的创新。对新时期诗坛乃至新时期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诗人有北岛、舒婷、江河、炼等。2、朦胧诗开展的困难历程。3、朦胧诗的主要思想意蕴:A 对以往的疑心与对抗;B 对人的呼唤与思考;C对理想的歌赞与坚守;D 悲剧色彩的英雄主义情结。4、朦胧诗的主要艺术构成:A诗的根本构成单位意象;B 用蒙太奇的手法进展诗的连接;C诗的整体意蕴的追求象征。三 第三代诗歌:1、第三代诗歌的兴起与开展。2、第三代诗歌的思想与艺术:A、 构建全新的人有血有肉的“这一个;B 、平民化反崇高的倾向与追求;C、对文化的重视与思考;D、反对意象、口语入诗、语言狂欢。第二节 艾青及其光的赞歌一 、艾青解放后的生平与创作概况。二、 艾青新时期诗歌的主要特色:1、光明的使者。2、捕捉创造象征意象,表达感情。3、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4、提倡诗歌的散文美,注重口语入诗。三、光的赞歌的容思想:208光是历史,光明一定战胜黑暗;光是理想,生命要为理想之光而燃烧。第三节 雷抒雁及其小草在歌唱一、雷抒雁的诗歌创作经历。二 、小草在歌唱的主要艺术特色:1、直抒胸臆与托物言志相融合的艺术构思。2、比照衬托等手法的运用,呈现烈士的精神。3、情感真挚,鲜明强烈。第四节 舒婷一 、舒婷的诗歌创作经历。二 、舒婷诗歌的主要创作特色:1、单纯外观中的丰富蕴涵。2、具有两重性特征的抒情个性。3、意象、象征、通感等现代主义诗歌艺术手法的大量运用。舒婷诗歌的自我形象及特点:214216三、 致橡树的在意蕴:1、 纯真热烈坚决的爱情宣言。2、 独立平等的女性人格宣言。第四节 顾城一、 顾城的生平与创作概况。二 、顾城诗歌的主要创作特色:1、童话梦幻般的梦想殿堂;2、理想对现实的抗争;3、简单淳朴的诗歌语汇。顾城的诗歌艺术217218三、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容艺术。思考与练习:1、 朦胧诗的思想蕴涵、艺术构成。2、 第三代诗歌的创作特色。3、 艾青新时期诗歌的创作特色4、 小草在歌唱的艺术特色。5、 舒婷诗歌的主要特色。6、 顾城诗歌的创作特色。第十章 新时期散文第一节 新时期散文概述一 、新时期散文的开展概况 :本时期报告文学长盛不衰,九十年代前期散文创作形成潮流。二 、本时期报告文学的两个阶段及各自特征:1、写人为主的报告文学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2、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阶段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开展的两个阶段:290293三、 90年代散文的繁荣 :90年代散文的三大写作群体作家散文、学者散文、女性散文以及各自的创作特征。第二节、徐迟及哥德巴赫猜测一、 徐迟的生平与创作概况。二、 徐迟报告文学的主要创作特色:1、 根据所写人物的特点寻找切入角度布局谋篇;2、 注重用细节塑造人物形象;3、 多用衬托陪衬的艺术手法;4、 诗的抒情色彩。 徐迟报告文学的特点293295三、哥德巴赫猜测的思想艺术。第三节、巴金及其随想录一、 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二、 随想录的主要思想成就:1、 对以往年代特别是文革的深刻反思;2、 揭露极左集团的倒行逆施,罪恶阴谋;3、 鲜明深刻的自省意识,无情的剖析展示自己的灵魂;4、 朴实真挚的情感。 随想录中的人性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275276思考与练习:1、 反响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2、 徐迟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3、 随想录的思想艺术成就。第十一章 新时期戏剧第一节、 新时期戏剧概述一、 新时期戏剧的开展概况: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前期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潮流中社会问题剧大行其道。八十年代前中期开场,实验探索话剧大力开展。九十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兴起,戏剧多样化开展,但观众流失也多。二、 新时期的社会问题剧。 本时期社会问题剧的特点298299三、 新时期实验探索剧的开展及其主要特征:1、 注重展示挖掘人物的心世界;2、 强调与观众的沟通交流;3、 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4、 打破传统情节剧的构造方式,进展多种不同构造的尝试。第二节、 沙叶新及毅市长一、 沙叶新的创作经历。二、 毅市长的容艺术:1、 成功塑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毅的形象;2、 “冰糖葫芦式的话剧艺术构造。第三节、 高行健及其野人一、 高行健的创作经历。二、 野人的话剧艺术探索:1、 多重象征意味的思想蕴涵;2、 多声部的戏剧艺术构思及构造;3、 多种其他门类文艺手法的综合运用。思考与练习:1、 探索性话剧的主要特征。2、 毅市长中毅的形象。3、 野人的象征意蕴和探索性的艺术追求。.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