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第1课时)教案 苏科版 (II)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437522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第1课时)教案 苏科版 (II)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第1课时)教案 苏科版 (II)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第1课时)教案 苏科版 (II)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第1课时)教案 苏科版 (II)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的物理现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逐步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其大小的因素,分析解释有关能量及能量转化的实例。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引出本节的课题。通过三个活动进一步分析探究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运用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及能量转化的观念分析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引人课题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要限制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人脚踩滑板从高处滑下,为什么会越来越快?什么是能量?新课教学一、能量: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物理学中做功的含义?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如何理解能够做功的意义?物体有做功的本领,但不一定就做功。2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具有的能量就越大。那些物体具有能量?二、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观察课本P32图12-1由图可得到哪些信息? 公路上对车辆行驶的速度有限制,且对不同的车辆行驶速度的限制不同。根据图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设计实验:实验应采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选用那些实验器材?通过观察什么现象而知道物体的动能大小?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 木块被推动得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做功越多,即小车具有的动能越大。(活动1)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 动能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条件: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大小是否相同?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是否相同?现象:速度大的小车使木块移动距离远,对木块做功多,补充:该处用到转换法小车具有的动能大。结论: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2 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条件: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一斜面由静止下滑。现象:质量大的小车使木块移动距离远,对木块做功多,小车具有的能量大。结论: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的动能就越大。三、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提出问题: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设计实验:选用实验器材通过观察什么现象知道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大小观察橡皮筋拉伸后弹出去的距离(卡片弹起情况)(活动2)探究弹性势能与弹性形变大小的关系现象:橡皮筋拉伸得越长,弹出去的距离越远。说明:被拉伸的橡皮筋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在一定的范围内,形变越大,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四、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提出问题: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设计实验: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选用器材通过观察什么现象知道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观察木桩在沙中下陷的深度 补充:该处用到转换法木桩下陷的越深,说明重锤对木桩做功越多,重锤举高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活动3)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1 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条件:质量不同的重锤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现象:质量大的重锤下落后将桩打得越深结论: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在举高的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2 重力势能大小与被举高的高度的关系条件:同一重锤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现象:重锤举得越高,下落后将桩打得越深。结论: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有关,质量相同时,举得越高,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质量越大,被举高度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同步练习课后反思:演示时有些学生可能看不清楚,下次尽可能用学生分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