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300556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金属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既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应用,又为后面学习碱的性质提供知识基础和学法帮助,同时实验探究的方式更好的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本节的出现对于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酸的应用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真正作到了“学以致用”,因此本节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能熟练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了解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利用酸的化学性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学习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并获取结论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在探索事物本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常见酸的化学性质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有关方程式的书写。四、学情分析通过学习氧气、二氧化碳、金属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学生已经知道用观察及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认识和探究物质的性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已初步认识到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对盐酸和硫酸的部分用途已有了初步认识,但对酸的化学性质还没有系统了解。另外九年级学生性格活泼,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偏感性,有些想法甚至具有片面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具体指导。五、教法分析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辅之故事法、讨论法。六、学法分析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等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高了能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七、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2、学生分组实验的准备:每张实验桌上摆放白色点滴板、滴管、试管、稀盐酸(未贴标签)、稀硫酸、NaCl溶液(未贴标签)、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镁、锌、铁、铜、生锈严重的铁钉。3、课前指导学生利用矿泉水瓶自制教具(使用自制教具进行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效果很好,而且增强了学生废物利用的意识。)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酸的用途图片,观看后让学生说出有什么感受?直观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学生很快说出酸有很多用途若使用不当还会带来很多危害。这样的设计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我以这张图片作为本节课的出发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与探究。主动参与、探索奥秘(1)环节一:温故知新看完图片后,我接着设计了下面的问题: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受稀盐酸污染的水和没有污染的海水(含NaCl),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后给它们贴上标签,帮鱼找到家。交流,讨论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活动中学生兴趣高涨,在三分钟之内就都完成了任务,而且方法不一,滴加石蕊溶液,放入铁(或镁或锌),滴加酚酞溶液,这样通过探究问题,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引发了新知,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在让学生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归纳小结找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形成共识:方案都可行,更简便。学生从可行的方案总结归纳出酸的化学性质,学生自然归纳出:、酸能与指示剂反应;、酸能与一些金属反应。引导学生进行归纳(2)环节二:加深认识.为了让学生比较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创设了下面的情境:有四个金属王国的“潜水运动员”镁、锌、铁、铜也想亲身体验酸,要比赛潜水时间。让学生利用自制教具设置“游泳池”,实验后按反应快慢顺序写出金属潜水时的变化并进行展示。分组实验,在做好的“游泳池”中四部分分别放入镁、锌、铁、铜,然后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进行展示。活动中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加深了学生对酸与金属反应的认识,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环节三:探索新知为了引出新知,继续创设情境:“运动员铁”得了亚军,心里不服气,他穿上防护衣(铁锈)要求再次比试。让学生通过实验找到答案,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为了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实验前我不强调酸的用量,只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生锈的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的变化。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讨论,让他们把1和2对比,再把1和3对比,找出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归纳出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利用提供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后我让学生汇报实验操作和现象,回答中出现了四种情况:1、加稀盐酸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2、加稀硫酸现象同1;3、加稀盐酸开始时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当铁锈消失以后,铁钉表面冒出气泡,溶液最后由黄色逐渐变成浅绿色。4、加稀硫酸现象同3;争相发言,发表各自的看法很容易想到用酸除铁锈时不能把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从而使学生了解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同时也了解了使用注意事项这样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得出,我都大胆放给学生,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当这些结论得出来之后,学生就会意识到原来自己有能力去发现一些结论,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综合实践,学以致用为了及时巩固学生对酸的性质的掌握,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以下练习:、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长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为亚铁盐,起到补血的作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军向放有带铁锈的钉子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他发现铁锈消失,并有气泡产生,你能用有关反应方程式帮他解释现象吗?、一些不法商贩常常用铝制的假银元坑害消费者,小明在市场上买了一枚银元,请你帮他鉴别一下这枚银元,是真?是假?学生讨论交流,认真思考,积极作答。练习由简到难,1、2是知识的直接应用,目的是熟悉知识点,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提高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3题拓展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后实验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增加了学生利用时间的机会。巧妙总结,拓展延伸课堂小结:说一说你的收获,你的疑问?对同学们大胆提出疑问的表现加以表扬,这也正是今天的作业。学生思考讨论有的学生提出疑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是利用酸的性质吗?还有的学生和本节课开头相呼应想到如何还鱼一个家?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既有知识方面的,又有能力方面的。课堂作业(1)课本P58页1选择题;做完后你能把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继续编进我们的故事吗?(2)预习本课题常见的碱及课题二,完成还鱼一个家的愿望。思考联系实际,激发兴趣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板书设计:酸的化学性质:(是由它的H+体现出来的。) 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九、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建构学生评价机制自我反思。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总是以一定的价值尺度为基础的。自我分析就是把自身的行动及其结果,与一定的价值尺度相比较的过程。自我分析是个体认识自我的有并行手段之一。通过社会尺度与他人尺度的比照,对自己进行理性分析,获得个体言行、社会形象的解释,这是个体良性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一是要培养他们的积极态度,二是要教技术,三是要养成自我分析的习惯,四是要有评价措施。同学评价。同学评价是认识自我的又一条路子。人总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反映中去认识自己。虽然这种认识有危险(也许别人的认识是偏见,也许别人的标准与自己的不尽相同,等等),但人总是有社会角色期待心理的,如果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比较好的,他就会按着这个期待去行动。因此如果老师能够善于利用这个心理特点去引导学生的行为,那么不仅教学质量会更上一层楼,就学生而言,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也会上一个台阶。十、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他们在“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