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意见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040486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意见一、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小学毕业班总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系统梳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次复习的内容是小学阶段所学的全部内容,重点是五年级上、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第一、二学段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以及小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各校毕业班现在已基本结束新课,复习工作将从5月中旬开始至6月下旬,大约56周的时间,请各校、各班依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恰当地安排好毕业班总复习工作。小学数学是为学生初中数学学习做好知识储备和数学思想方法、学习习惯的铺垫,为数学学习的延续性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程理念认为数学总复习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复习课应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标准把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2.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归纳过程中一定会发现学生对一些知识还没有掌握好,然后针对性地给他们进行查缺补漏。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查缺补漏。通过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标准的具体要求。3.温故而知新,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在复习课教学时,让学生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的意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是总复习教学的又一基本功能,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任务。通过复习,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自主整理、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各种类型的练习,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知识模块的设置和复习建议青岛版教材将整理与复习分为两大板块部分: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其中知识与技能板块又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可能性三个领域。策略与方法模块包括转化、数形结合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三部分内容。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一)知识体系与复习建议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量的计量(常见的量)、比与比例、式与方程五个板块。1.数的认识本版块主要回顾复习整数、分数、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数的改写,大小比较,小数、分数的性质等概念,整理这些数之间的联系。虽然教材只对数的意义进行了回顾,但在教学时,对于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知识要结合数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当地回顾,从而全面的理解数的意义。以“1”为基础整理数的意义。整数是学生最先接触的数,也是人类最初认识、创造的数,是学习一切数的基础,而“1”又是整数的计数单位,复习时应以“1”为基础整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各种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并运用图等方式构建知识网络,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整理。同时可以利用数轴为数提供直观模型,建立起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构建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复习时注意结合实际情境,唤起学生对这些数的概念的回忆,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发展、扩充过程,加深对数的整体认识。以数位顺序表为依据梳理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 沟通整数与小数本质上的联系,加深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明晰整数、小数读写上的不同。数的改写。重点加强“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对比,知道改写与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的区别,掌握方法,形成技能。理解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会运用概念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对本部分知识没有安排单独的课时进行复习,只在讨论与交流或自主练习中出现,但我们在复习时应系统整理,沟通联系,加强对比,深化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2.数的运算本版块主要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和运算律及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训练学生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增强简算意识,进一步提高四则运算的能力。“数的运算”纵向看: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计算的含义、计算方法;横向看:包括口算、估算、笔算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等。注重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尽管教材中没有明确给出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但是我们在复习中应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的意义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但要让学术理解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些运算,复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寻找各种运算的原型,系统构建运算的现实意义,总结提炼提炼四则运算意义的内涵,丰富认识,深化意义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互逆关系,沟通其内在的联系,这是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依据标准要求提高学生计算的技能,进一步培养其简算意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值计算都集中在本节中,复习时要注意在理解算理,搞清算法之间内在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练习,逐步达到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课标关于计算的要求为:混合运算一般不超过三步,参加运算的数不宜过大,但要加强计算的准确度、计算方法的灵活度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注意培养学生简算的自觉性,发展学生的数感,养成简算的意识和习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教学时着重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估算、口算、笔算、简算、计算器算等,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选择合理策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青岛版第118页红点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子,一定要用好。去年普育小学张婷老师执教了本节课,老师们可以到教研中心数学网页上查找。)加强解决问题的复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课标教材在编排上并没有把解决问题单独做一个章节来复习,对每一个知识点中应用题的复习就十分重要。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加强数量关系,突出解题思路,充分利用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可以补充一些相关联的题组让学生体会不同问题的内在联系。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时,要结合解题活动,既利用策略解决问题,又通过解决问题体验策略。在复习解决问题时应注意:充分利用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和分析方法,能运用基本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归类。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已经积累了解决问题的丰富经验,对各种类型的题目非常熟悉,复习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分类,总结解题方法、策略。比如我们常说的相遇问题、比谁的几倍、几分之几多几、少几、比多比少的分数问题等,学生完全可以提炼解题技巧,但应注意这里的分类是学生自主提炼归纳的,老师们不要硬性灌输,应避免模式化,避免生搬硬套,套题型现象的发生。增加问题的开放性(条件开放、问题开放、解决策略开放),开发学生的智慧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增加思考的深刻性。在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图形与几何等领域中都要结合知识点加强解决问题的复习、整理。3.量的计量(常见的量)小学数学中学过的计量单位有质量、时间、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等单位。该板块是将小学阶段学过的计量单位汇总在一起,通过整理和对比进行复习。注重在生活情景中感受并建立部分“标准计量单位”的正确表象。记住计量单位比较简单,但要建立计量单位的概念却是一个难点,复习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独立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尽可能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实物、生活中熟悉的情景或教具等实际参照物,比一比、说一说、悟一悟计量单位的大小,帮助学生建立计量单位的具体表象,进而达到灵活运用。教学时可以把教材中的表格设计成报告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加深理解这些计量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强化学生们已建立起来的这些单位的空间表象,达到能准确应用这些单位的目的。沟通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长度、面积、体积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维、二维、三维认知的体现,老师们应结合概念,从计量单位的实质上帮助学生理解,建立单位的空间表象,沟通三种量之间的联系,明晰区别,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明晰计量单位互化的方法。可通过学生的交流,总结名数改写的方法,再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改写,形成技能。4.比与比例该板块主要复习比与比例的意义、性质和应用,沟通比和比例间的关系、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以及比例尺、正(反)比例、正比例图像等内容。这部分知识可以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通过具体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解答,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理解基本概念。本版块的概念较多,复习中应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对比的方法展开复习,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来体验、感悟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尽量减少纯理性概念上的对比。其中正(反)比例知识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正(反)比例函数做准备,应使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两个重要模型,通过举例,复习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体会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多种形式,并由正比例、反比例进一步拓展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注重沟通比和比例间的关系及与分数、除法的联系。在复习本块内容时应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说一说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体会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内在的一致性,加深对比与分数、除法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ab=a :b= (b0)联系区别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运算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关系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数5.式与方程本版块是对小学阶段学习的代数初步知识进行整理,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及用方程解决问题。这部分的知识是初中学习一元一次分式方程的基础,应使学生切实掌握。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培养代数意识。要使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很简洁、概括、准确,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实现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转变,体会数学研究方式、范围的质变。用字母表示数时容易出错的问题,教师要加以强调。如:字母和数相乘、字母和字母相乘时的写法等。加强用方程解决问题和用算术法解决问题的对比。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分别用方程与算术方法解答,通过对比,分析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及特点,体会两种思路的区别,进一步体会到方程是描述数量关系的常用、有效地数学模型,让学生体会要领与方法,提高学生灵活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在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关键是抓住题目中主要的等量关系。(二)注意事项1.重视数感、符号感、运算能力、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完善。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运算能力,初步建立数学模型,复习教学时就需要予以完善与强化。2.重视思维训练的提升。在复习时教师要设计一些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考成分的活动,多角度灵活解决问题。3.重视策略意识的培养。能否多角度、多策略、简捷而巧妙地解决问题,标志着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复习时应引导学生充分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多体验策略的优越性,进而提炼、掌握、灵活运用,提升能力。当然,策略意识的养成并不是复习阶段才需要关注的,而应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 知识与技能空间与图形(一)知识体系与复习建议本版块内容知识容量比较大,复习时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老师们要设计一些具有思考性,挑战性、综合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掌握学习的方法。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本版块是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平面、立体图形集中整理复习。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合作交流,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渗透“转化”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整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重点应让学生建立较清晰的概念,形成直观表象,理解掌握特征、性质、形体变换、物体位置、方位,各种公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回顾公式的推导过程,较熟练掌握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例如“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包括“五线”直线、射线、线段、垂线、平行线,“五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六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四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复习时应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绘制网络图,这样学生就可以弄清相关知识的生长点、发展点和重难点,有利于形成清晰地知识脉络。注重对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回顾与整理,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思想与方法,并能自觉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与提升。让学生独立地经历从“问题想像选择计算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解决立体图形问题的一般方法,即从“立体平面立体”的知识运用过程。本版块的复习应使学生不仅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这些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几何知识的数学原理,增强学生二维平面图形和三维立体图形转化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为今后的中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北门小学赵云秋老师执教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整理复习就是一节经典课例,老师们可以到教研中心数学网页上欣赏。)注重实践操作课标中明确规定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小学阶段的操作题主要有:“画”(用直尺和圆规画学过的图形,包括对称轴;绘制旋转、平移、放大(缩小)后的图形、正比例图像)“量”(就是测量,关于准确性和零刻度的问题)“算”(一个是用量出来的数据直接算,第二个是关于用比例尺画的图形,要计算它的实际面积)2.图形的位置与变换(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本版块是对图形的位置与变化进行系统的整理,包括对称、平移、旋转,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设计图案等。本版块的复习应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关于对称、平移、旋转的复习建议整理三种变换的要素。交流确定这些要素的方法。对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对称性进行整理(2)把握好具体教学内容的“度”借助方格纸。旋转的角度是90平移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前年霍家街小学田勇老师执教了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一课,老师们可以到教研中心数学网页上查找。)(二)注意事项1.夯实“点”:在理清知识点中寻找薄弱环节。该领域中的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新知往往能在旧知基础上找到生长点,同时又构成后续新知的生长点,各个知识点又会聚成一个知识链。因此,复习时要让学生在理清知识点中寻找薄弱环节。自主整理,回忆知识点。复习时让学生对照“链”上的各个知识点去回忆,在合作交流中辨析概念,夯实知识点。辨析概念,弄清易错点。在校正与辨析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操作、演示、举反例等来表述概念的含义,引导学生“咬文嚼字”“逆向推敲”,深入理解每一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以此达到理解每一个数学术语含义的目的。自我查漏,强化知识点。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错题或存在的问题就是薄弱环节,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我纠错能力,所以要引导学生自己“查漏”,寻找与搜集自己的错题,做好记录。这样可以防止类似错误的发生,强化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2.织成“网”:在梳理知识脉络中沟通相互联系。在组织复习时,既要强调在梳理知识脉络中沟通知识内在的纵向联系,又要关注数与形的横向联系,做到相辅相成,尤其是充分考虑小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认知规律。沟通纵向联系。例如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体积等应引导学生弄清相关知识的生长点、发展点和重难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关注横向联系。复习时,就某一条线索组织学生自主联想和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验一维、二维、三维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拓宽“面”:在比较辨析中形成认知结构。复习时教师要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在分析比较和辨析的基础上串成线、连成面,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懂一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良好的网络认知结构,使每个学生在原在基础上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在比较中拓展知识面。在思维碰撞中开阔视野。复习中教师要善于精选例题,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指导学生操作实践、讨论辩论、合作交流等,发挥生生对话的互补互学作用,促进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开阔视野,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此题给学生比较大的探索空间,学生可以运用平移、旋转、变换、组合等方法,通过讨论比较,得出这些图形涂色部分的面积都相等,同时感受“形变质不变”的奇妙变化。4.提升“体”:在综合运用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综合运用中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复习时要注重三种类型的练习设计:操作性练习。要把握实物与相应的平面图形、几何体与其展开图和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开放性练习。这种练习有利于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建立数学模型,同时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综合性练习。把所复习的知识与其他知识整合成综合练习题,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是图形面积、体积计算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综合,也可以是图形周长、面积知识与体积知识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概率)(一)知识体系与复习建议本领域将小学阶段学习的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整理。主要内容有:统计表、统计图(条形、折线、扇形)和可能性的有关知识。主要是使学生能用随机的观点了解客观世界,初步掌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形成统计观念,增强用数学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感受平均数在描述数据时的作用。让学生经历“确定主题、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表或统计图)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统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 重视培养统计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整理和回顾有关可能性的知识。(1)关于收集数据的复习建议现成的数据;需要自己调查的数据。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调查、实验、查阅资料等。学生应对收集数据的多种方法都有比较丰富的体验,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获取数据。(2)关于分析数据的复习建议数据的比较:多多少,多少倍,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数据的整体(极值?极端数据?平均数?偏差?)变化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和预测(3)关于可能性的复习建议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情境中每种情况下所有可能的结果。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一些可能性的问题。帮助整理关于可能性的有关知识,会用数据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帮助学生消除错误的认识,逐步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二)注意事项1.比较中梳理。引导学生针对三张统计表的数据特点,选择不同的统计图,并在比较、辨析中深化各类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表一:育英小学图书室2009年各类图书数量统计表种类文艺故事书科技读物课外学习辅导册数(本)24001600800表二:育英小学图书室2009年各类图书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种类文艺故事书科技读物课外学习辅导百分比(%)503317表三:育英小学图书室2007-2009年图书总数情况统计表年份200720082009册数(本)2100250048002.练习中拓展设计统计图表的练习,除了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简单统计图表和解读统计图表外,还需要把它融合在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整体训练中,也就是多让学生针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与推断,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提高复习效率。策略与方法1.转化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思想方法,通过回顾计算和一些公式推导,使学生系统地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感受与体会转化思想在学习中的价值。2.数形结合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结合直观事例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体会用“形”表达数量关系的优越性及其使用价值。(去年赵芬芬老师指教的课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不再阐述。)3.体会与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材从回顾研究长方体体积、圆面积和圆柱体积的步骤和方法入手,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归纳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知识经验寻找方法归纳结论解决问题、解释应用产生新问题。这个方法也可以适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注意事项1.为学生提供使用这些策略的情境,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2.鼓励学生对教材中使用的策略的例子进行总结,进一步理解各种策略的作用。3.要求不宜过高,只要求学生感受与体会。注重复习的层次性首先根据教材的六部分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三大块进行复习;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四、复习建议与策略希望老师们在复习课中抓住“三条线”,即:知识是教学的明线,思想方法是教学的暗线,思维发展是教学的主线,我们复习课堂要围绕“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条主线做到“七个要”。1.目标要明。课标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与教材,明确课标要求,正确地把握与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弄清知识间的紧密联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设计科学的复习方法,使总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说来,一是复习的内容要明确,诸如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技能等要求向学生表达清楚。二是目标的层次要明确。对复习的知识给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会、比较熟练、熟练等不同层次的要求。三是复习要求要明确。对重点、难点、关键、疑点及易混淆处让学生高度重视,学有重点,思有目标。避免复习的随意性,提高总复习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2.择例要精。复习中选择一些恰当、新视觉、最能体现复习内容本质特征、唤起学生思维灵感而引起思维共鸣的例题而施教,达到温故知新。择例时要做到“三性”。一是准确性;符合教材标高,谨防过深或过偏而加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典范性:体现重要知识点,其有“范例”作用;三是综合性:体现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一般而言,复习时应精选学生平时漏缺的知识,精选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精选带有关键性、规律性的知识。3.方法要巧。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掌握得牢。教师指导复习时要做到四点:第一是定调。给出复习“导引单”,学生依“纲”复习。第二是给法。对复习方法与策略给予具体指导,使学生形成复习的技能。第三是树靶。对复习中的疑难问题展开辨论,审视真伪。第四是立样。对辨论的结果给出是与否的肯定回答,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观点。4.途径要广。把小学所学的全部内容进行一次回顾与整理,内容很多,但是时间比较少,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大课堂观,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立足课堂注重延伸。课前唤醒旧知,明晰知识点,为沟通的联系,建构网络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课中串点成线,编制知识网,先由学生独立梳理知识,在小组归纳补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后实践应用,完善知识链,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在应用中得到深化与提升。5.练习要活。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必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复习课功能的进一步深化。复习时应在对基本的核心知识进行梳理后,引导学生从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和层次结构中领略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思想方法的一致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悟数学思想的真谛。要设计有层次、有梯度、能体现解题路径和解题策略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灵活的解决问题,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某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更要关注他们是如何想到解决办法的,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6.评价要准。适时、准确进行复习评价,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窥视解题思维心理、准确把握复习节奏。评价要做到;一是评价试题的拟定要准确。试题要以课标、教材为本,切忌任意放宽和加深。测试的次数要控制,防止加重学业负担;二是评价手法的应用要恰当。评价手段一般有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借助自评,尽可能把游离的知识点归位、整理、形成解题技巧。同时,对照规律,逐一审视,增强辨析能力;借助互评,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校正思维歧途,增强运用能力;借助师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辨清疑、混点,增强解题能力。三是评价结果的展示要充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尽可能多地暴露掌握知识的残缺点,捕捉、收集、整理其错误,并研究其错因,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7.情感要足。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进行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以期待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但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不可能都在优秀或某一平台。这就要求对成绩尚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弥补。因材施教,适当补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复习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复习课教学的一般模式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复习教学模式研究是对传统复习方式的扬弃。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知识点的复习,主要是查漏补缺;二是知识整理的复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三是问题解决,强调在复习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路径。我们区提炼的复习课教学程序如图。五、关于命题的几点设想与思考(一)命题设想1.指导思想:本次命题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全面,能力立意。2.命题原则:全面性、科学性、导向性、综合性、趣味性。3.命题思路:在命题的设计思路上做到突出学科本质,放眼生活,激活经验,捕捉热点,具有童趣。4.题型与分值:题型与综合练习试卷、去年同期期末试卷相对保持一致。分值:100+20(二)命题思考1.合理把握基础与能力的考察比例。所谓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命题时保证考查基础内容的题目占试卷的70%以上,使考查能尽可能的反映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对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对于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能针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从而提出问题并解决。2.适当增加现实生活素材的题型。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一方面从生活实际中选择素材,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3.适当体现灵活性、开放性.有意识的提供一些开放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的空间,培养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与思路。条件开放(多余信息);思路开放(一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解决)。4.适当加强实践操作。适当安排一些具有探索性、操作性的题目,让学生能够去测量、估计、绘图等,通过操作实验、自主探索,突出数学活动的实践性,考查和发展实践操作能力。5.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注重知识间的整合,着眼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