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10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656646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新高考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10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新高考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10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新高考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10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10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考向一 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思路: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内含有一个DNA分子。基于病毒的结构和生理特点,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2)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过程(1)模板: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DNA。(2)合成噬菌体DNA的原料: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3)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4)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细胞,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2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用35S标记蛋白质,用32P标记DNA。(1)实验过程(2)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即DNA是遗传物质。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1)含32P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2)含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提示(1)该实验不能标记C、H、O、N这些DNA和蛋白质共有的元素,否则无法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2)35S(标记蛋白质)和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因为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存在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3)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营专性寄生生活,故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1某研究人员模拟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用18O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适宜时间后搅拌和离心以上4个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A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C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D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实验的结果,解答此题需要明确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含有噬菌体DNA的细菌分开,因此上清液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是含子代噬菌体的细菌。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主要是标记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故离心后主要在上清液检测到放射性;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用18O标记噬菌体,可以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后,上清液和沉淀物均可检测到放射性;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故选C。【点睛】标记放射性元素最终放射性出现的位置总结:1、只标记亲代噬菌体中35S,出现在上清液中;2、只标记亲代噬菌体中32P,出现在沉淀物中;3、凡是标记的是细菌,不管是S、P、N、H、O等元素,都是出现在沉淀物中。【归纳总结】噬菌体营活细胞寄生生活,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搅拌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经过离心,噬菌体颗粒到了上清液中,细菌留在沉淀物中;如果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会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保温时间要适当,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时间过长,噬菌体在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2下列对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B离心后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C子代噬菌体都能够检测到放射性D该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中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NA,A正确;噬菌体的DNA注入了大肠杆菌,离心后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NA应都在大肠杆菌体内,沉淀物放射性高,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B正确;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噬菌体合成DNA的原料是大肠杆菌体内不带放射性标记的,故子代噬菌体只有部分能够检测到放射性,C错误;实验结果中,子代噬菌体能够检测到放射性32P标记的DNA,故该组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归纳总结】“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考向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原理:活的S型菌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2)材料:S型(有毒)和R型(无毒)肺炎双球菌、小鼠。(3)过程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离体细菌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2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比较项目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设计思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处理方法直接分离:分离S型菌的DNA、荚膜物质、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同位素35S、32P标记蛋白质和DNA结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说明了遗传物质可发生可遗传的变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说明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说明DNA能自我复制3利用表格比较两个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区别项目活体细菌转化实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培养细菌在小鼠体内体外培养基实验对照R型菌与S型菌的毒性对照S型菌各组成成分的作用进行对照巧妙构思用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来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将物质提纯分离后,直接地、单独地观察某种物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有“转化因子”S型菌的DNA是遗传物质3如图为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下列推测不科学的是AS型菌是由活的R型菌转化而来BS型菌转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基因突变CS型菌中的毒性成分因加热而失效D转化因子存在于S型菌中且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答案】B【解析】由于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肺炎大量死亡,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未死亡,说明S型菌是由活的R型菌转化而来,A项正确;S型菌转化的原因最可能是基因重组,B项错误;S型菌中的毒性成分经加热而失效,所以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未死亡,C项正确;转化因子存在于S型菌中且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所以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导致小鼠患肺炎大量死亡,D项正确。【归纳总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认识误区(1)在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不要认为DNA也变性失活。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被打开,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2)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指S型菌的DNA 片段整合到 R型菌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3)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菌:由于转化受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菌都转化成S型菌,而只是少部分R型菌转化成S型菌。4甲图表示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乙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和R型菌B甲图中小鼠体内的S型菌由R型菌转化而来C乙图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培养后不经过搅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强D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但在沉淀物中也有少许放射性【答案】C【解析】R型活菌会被加热杀死的S型菌转化成有毒性的S型活菌,且这些S型活菌可以繁殖后代,因此甲图中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和R型菌,A项、B项正确;从乙图所示可知,该实验用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经过离心后,重量较轻的噬菌体外壳会在上清液中,而较重的细菌则在沉淀物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培养后不经过搅拌,上清液中的噬菌体外壳会减少,因此上清液的放射性会减弱,C项错误;由于搅拌不充分,部分被标记的噬菌体仍然吸附在细菌的表面,因此乙图中的沉淀物(细菌)中也有少量放射性,D项正确。【归纳总结】活体与离体细菌转化实验的比较比较项目活体细菌转化实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培养细菌用小鼠(体内)用培养基(体外)实验对照R型菌与S型菌的毒性比较S型菌的各成分作用的相互对照实验结论S型菌体内有“转化因子”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两实验的联系(1)所用材料都是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2)活体转化实验是基础,离体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3)两实验都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考向三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1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1)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烟草花叶病毒(TMV)由一条RNA链和蛋白质外壳组成,能使烟草患病。(2)实验过程及现象(3)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病毒重建及其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果分析与结论:重组病毒所繁殖的病毒类型取决于提供RNA的株系,而不是提供蛋白质的株系。3生物体内核酸种类及遗传物质生物类型所含核酸遗传物质举例细胞生物真核生物DNA和RNADNA酵母菌、玉米、人原核生物DNA和RNADNA细菌、蓝细菌、放线菌非细胞生物大多数病毒仅有DNADNA乙肝病毒、T2噬菌体、天花病毒极少数病毒仅有RNARNA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等对探索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的5点总结(1)一切生物(朊病毒除外)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或RNA)。(2)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其细胞中的RNA只是遗传信息表达的媒介。(3)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遗传物质是DNA或RNA。(4)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拟核和细胞质中的质粒中。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数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或质粒中。(5)只有针对“所有生物”时,才可称“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否则,针对任何一种生物,其遗传物质均无“主要”之说任何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唯一”的核酸(要么为DNA,无DNA时为RNA)。5已知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侵染烟草叶片,且两者都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如图是探索HRV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RNA的操作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烟草叶上出现的不同病斑B杂交病毒1和杂交病毒2产生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该实验只能说明TMV、HRV的遗传物质是RNAD若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选择15N进行标记【答案】C【解析】1、本实验属于病毒重建实验,病毒的结构简单,含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2、分析实验可知:用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离和聚合方法,合成杂交病毒1和杂交病毒2,只有杂交病毒2含有HRV的衣壳蛋白和TMV的RNA,当将其感染植株后,只产生由TMV-RNA提供的病症,且可从植株病灶中分离出TMV病毒,从而证明在植物病毒中,决定其遗传性的遗传物质是RNA。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烟草叶上出现的不同病斑,自变量是不同病毒,A错误;基因重组主要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B错误;根据相互对照实验只能证明HRV和TMV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RNA均含有N,故无法用15N将蛋白质外壳和RNA区分开,因此不能选择15N标记,D错误。6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菌进行液体悬浮培养后,可观察到光滑型菌落。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少部分带有放射性。C由R型菌转化成S型菌产生的子代均为S型,是因为基因突变产生了稳定的遗传变异。D单独使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侵染烟草细胞,即可引起烟草出现感染症状。【答案】D【解析】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因此在液体培养基中观察不到菌落,A错误;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全部带有放射性,B错误;由R型菌转化成S型菌产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单独使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侵染烟草细胞,即可引起烟草出现感染症状,D正确。1在用肺炎双球菌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历史探究实验中,科学家进行了活体细菌转化实验(实验一)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实验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的DNA和蛋白质均变性失活B光滑型肺炎双球菌DNA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C实验一证明S型菌中的转化因子DNA进入R型菌体内D实验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发生了基因重组2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再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可以从细胞中释放出来B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C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模板、原料均来自大肠杆菌D此实验不能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3为验证DNA是遗传物质,某同学利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接种菌株添加物质菌落生长情况R型S型活菌DNA?S型活菌DNA(经DNA酶处理)?无菌水?A为实验组,实验结果是一定有S型菌落出现B为对照组,实验结果是一定有R型菌落出现C实验进行的全过程一定要采用悬浮培养方法D结果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4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设置乙组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ADNA是转化因子B脱氧核苷酸不是转化因子CDNA酶不是转化因子D经DNA酶处理后的R型菌不能转化5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B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6图1、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两个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处的子代噬菌体不一定含有放射性B乙处的子代噬菌体不一定都含有放射性C两个实验均不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含放射性的噬菌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小7下列探索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中,对“核酸是遗传物质”结论的得出不是必需的是A用DNA酶处理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样品,再做转化实验B用TMV的蛋白质和RNA分别感染烟叶后,再做TMV的重建实验C从活的S型菌中提取蛋白质、荚膜等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D噬菌体32P标记组除了要检测沉淀中的放射性,还要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8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部分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的细菌为子代噬菌体的产生提供了模板和原料B上清液出现放射性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C操作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D放射性32P大量存在于沉淀中,即可说明DNA是遗传物质9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多糖注射到小鼠体内,则小鼠死亡B用RNA酶处理烟草花叶病毒后再去感染烟草叶片,烟草会出现病斑C将S型菌的DNA注入到小鼠体内,可分离出活的S型菌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离心后,放射性集中在沉淀中10某研究人员模拟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D沉淀、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1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活S型细菌和活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R型菌的菌体外有胶状荚膜,S型菌的菌体外没有胶状荚膜B图中活R型菌含量下降的原因是活R型菌转化成活S型菌C图中活R型菌含量上升,与活S型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抵抗力降低有关D活S型菌数量从零开始是由活R型菌基因突变的结果12(2019浙江4月选考20)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13(2019江苏卷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14(2018浙江4月学考)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B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TMV A的RNA和TMV B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A型病毒,说明RNA是TMV A的遗传物质1【答案】D【解析】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的蛋白质变性失活,而DNA仍有活性,A错误;光滑型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B错误;实验一证明S型菌中的转化因子进入R型菌体内,但是并不知道转化因子是DNA,C错误;实验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发生了基因重组,D正确。2【答案】D【解析】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开来,A错误;15N能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离心后上清液中含放射性标记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含注入了DNA的大肠杆菌,故放射性同位素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B错误;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模板来自亲代噬菌体,原料来自大肠杆菌,C错误;由于DNA和蛋白质都含有N元素,所以此实验不能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3【答案】B【解析】为实验组,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转化的效率比较低,实验结果中不一定有S型菌落出现,A错误;为对照组,实验结果是一定有R型菌落出现,B正确;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进行悬浮培养后,应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形成菌落,C错误;该实验中没有涉及蛋白质的实验组,因此该实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4【答案】A【解析】甲组将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后,培养基上出现了S型菌,说明S菌的DNA能使R型菌完成转化。为了进一步证明这种猜测,乙组将DNA用DNA酶水解后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培养基上没有出现S型菌,进一步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分析两组实验可知,S型菌的DNA可使R型完成转化,而将DNA经DNA酶水解后,不能再完成转化过程,从而进一步证明DNA是转化因子,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则上清液中应该没有放射性,A错误;P是DNA的特征元素,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在侵染大肠杆菌时,能够进入到细菌体内。但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原因可能是时间偏长,噬菌体大量繁殖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正确;不论离心时间多长,上清液中也不会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C错误;是DNA的特征元素,32P标记噬菌体的DNA,D错误。6【答案】A【解析】噬菌体的增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分析图1可知,大肠杆菌用放射性32P或35S处理过,所以,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A错误;由于亲代噬菌体用放射性32P处理过,所以乙处只有2个噬菌体中含放射性,所以乙处的子代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B正确;由于图1中的大肠杆菌用放射性32P或35S处理过,而噬菌体没有用放射性处理过;图2只用32P标记噬菌体,缺少对照组,所以都不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正确;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仍只有2个噬菌体中含放射性,所以乙处含放射性的噬菌体并不增多,所以含放射性的噬菌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小,D正确。7【答案】B【解析】核酸有两种:DNA和RNA1、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有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是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用DNA酶处理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样品,再做转化实验,可以与S型菌的DNA进行对照,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DNA水解物不是,故A是必须的;用TMV的蛋白质和RNA分别感染烟叶后,即可证明RNA是遗传,无需再做TMV的重建实验,故B不是必须的;从活的S型菌中提取蛋白质、荚膜等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与S型菌的DNA进行对照,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荚膜不是,故C是必须的;噬菌体32P标记组除了要检测沉淀中的放射性,还要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来证明DNA进入细菌内部,是遗传物质,故D是必须的。8【答案】C【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来源于细菌)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中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是由噬菌体提供的,而原料、能量、酶均由细菌提供,A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上清液出现放射性的原因是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B错误;操作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正确;本实验缺少对照组,不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9【答案】D【解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荚膜多糖无毒,用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多糖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会患病而死亡,A错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用RNA酶处理烟草花叶病毒后再去感染烟草叶片,烟草不会出现病斑,B错误;将S型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不能产生活的S型菌,不会使小鼠死亡,C错误;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DNA分子注入到大肠杆菌体内,经离心后,放射性集中在沉淀中,D正确。10【答案】D【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噬菌体的外壳留在了外面,而DNA侵入到了细菌细胞内,所以经离心后,沉淀中含有的是细菌和进入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的DNA,上清液中含有的是原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被35S标记的细菌分布在沉淀中,故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沉淀;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会被注入到细菌内,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离心后被3H标记的细菌分布在沉淀中,故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沉淀;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3H同时标记了DNA和蛋白质,侵染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3H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故离心后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能检测到放射性;故反射性分布依次是沉淀、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正确。11【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随着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呈现S型曲线的变化;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S型菌数量的增加,小鼠免疫系统抵抗力降低,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S型细菌外面有多糖类的荚膜,有致病性,其菌落是光滑的,R型细菌外面没有荚膜,无致病性,其菌落是粗糙的,A错误;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所以曲线开始段下降,B错误;随着S型菌数量的增加,导致小鼠免疫抵抗力降低,图中活R型菌含量上升,与活S型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抵抗力降低有关,C正确;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12【答案】C【解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荚膜等物质分离开,与R型菌混合培养,观察S型菌各个成分所起的作用。最后再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的培养基中发现了新的S型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甲组中培养一段 时间后可发现有极少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因此甲组培养皿中不仅有S型菌落也有R型菌落,A选项错误;乙组培养皿中加入了蛋白质酶,故在乙组的转化中已经排除了蛋白质的干扰,应当推测转化物质是DNA,B选项错误;丙组培养皿中加入了DNA酶,DNA被水解后R型菌便不发生转化,故可推测是DNA参与了R型菌的转化,C选项正确;该实验只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无法证明还有其他的物质也可做遗传物质,D选项错误。13【答案】C【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N是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若用15N代替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则其蛋白质也会被标记,A错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噬菌体的DNA在大肠杆菌体内编码的,B错误;噬菌体的DNA合成的模板来自于噬菌体自身的DNA,而原料来自于大肠杆菌,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14【答案】D【解析】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新链合成过程中的原料由细菌提供,只有少部分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A错误;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错误;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说明RNA是TMV A的遗传物质,D正确。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