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390393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讲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一、魏晋时期的经济1农业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2手工业(1)冶金业: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2)制瓷业: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3商业:总体上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以后,北方有所恢复,南方相对活跃。4江南经济的开发(1)原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2)表现: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3)影响: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二、隋唐时期的经济1农业(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当时已经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2)灌溉工具:唐朝时创制筒车。2手工业(1)制瓷业: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名贵。(2)纺织业: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唐末以后,伴随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3商业(1)发展表现: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2)“市”的特点: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和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3)商业都会:唐代除长安、洛阳外,还有扬州、成都等。(4)对外贸易: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联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辩翻车和筒车都是灌溉工具,区别在于前者依靠人力和畜力,后者依靠水力。,联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注唐高宗时创设市舶使于广州,总管海路邦交外贸,派专官充任。市舶使的职责主要是: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管理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补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特点明显: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伴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拓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这一时期,北方农业虽屡遭破坏,但总体上还是在恢复和发展。主要表现在:(1)研制了新农具,推广了新技术。曹魏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峪关都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深耕细作、积粪肥田,后来还传播到南方。(2)兴修了水利。曹魏修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3)开发了边疆地区。十六国北朝时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都取得可喜成就。辩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唐代后期,开始打破市坊限制,也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在繁华城市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集市贸易都相当发达。 重难点一魏晋至隋唐的农耕经济历史映射莫高窟第445窟中的曲辕犁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定型和成熟。曲辕犁结构完备,轻巧简便,利于回旋,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1)经济的进退,都与一定的政治环境相关,国内相对安定,经济就前进,反之则不然。(2)发展经济要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奏效。例如曹操把汉代边疆的屯田经验同曹魏统治区内人民流亡、“土业无主,皆为公田”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实行屯田,取得成功。(3)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要靠逐步深入的改革来推动,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等。(4)发展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求有良好的政治环境与政策措施相配合外,就经济内部而言,也需要许多措施的配合。如农业的发展,就与水利的兴修、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与推广密不可分。(5)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和及时引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6)随着江南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注意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究阅读图示,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提示趋势:总人口整体呈不断增加,区域人口呈现“南增北减”(黄河流域大幅减少,长江流域大幅增加,最终超过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有所增加)。原因:经济发展(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等);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系统认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的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重心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使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推动了教育科举的发展,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北方人民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难点二隋唐时期城市和商业的发展解读唐朝长安城是按照中国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系统认知1唐朝坊市制度高度完善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格控制。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市署和平准署管理市场交易渐趋松弛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城市结构逐步由封闭式的坊市结构向开放式的街市转变。中唐以后,市附近的里坊内开设店肆和作坊,至晚唐更出现了夜市,打破了时间限制主要评价从本质上来说,坊市制度束缚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反映出从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而演变成城市的一些共同结构。因此,随着后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由于经济原因而形成的城市的出现,必然将突破古代城市坊市分立的结构2先秦至唐城市发展特征(1)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2)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3)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解读(1)西汉工商业城市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唐朝时期江淮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工商业城市明显增多。说明:汉代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政治重心;唐朝时期南方经济加速发展,开始赶上甚至超过北方(经济重心趋于南移)。(2)唐朝手工业生产部门更多,丝织业和陶瓷业尤其兴盛。说明:唐朝经济兴盛,丝织技术进步,陶瓷工艺臻于成熟。(3)唐朝时期出现较多沿海港口城市。说明:唐朝社会经济发展,造船航海技术提高,国家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4)汉唐时期的长安、洛阳都是著名的工商业都会(汉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工商业城市集中分布的重要地区)。说明:长安、洛阳在汉唐时代都是王朝政治、经济及文化重心(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政治、经济重心)。(5)工商业城市主要沿江、河分布,唐朝时期尤为明显。说明:水陆交通便利促进工商业发展;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6)唐朝时期部分城市如扬州的经济功能较汉代有所增强。说明:唐朝经济兴盛,工商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繁荣。系统认知唐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1特点交通发达不仅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便利,而且从长安、登州、扬州、广州等地出发的对外交通也很发达;唐代在广州等地还设有市舶使,掌管海外贸易、关税等;一些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邸店城市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不仅是唐朝的大商业都市,当时的长安还是世界性的大都市。坊市分离,具有现代大都市的规划特点。唐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夜市市场比较发达特别是到了唐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在偏远的农村小镇也大行商业,草市更盛,有的甚至发展成为新兴城镇商人众多商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外商和胡商云集货币的统一和汇兑的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唐朝出现了新的统一的货币开元通宝;还出现了储蓄与支付钱币的柜坊,与柜坊同时出现的还有飞钱,这是我国最早的银行和汇兑制度2原因(1)唐朝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2)唐政府对外采取较为开放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3)唐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4)人们以追求物质财富为荣的理念得到了提升。(5)唐代柜坊产生、飞钱的出现、货币的统一都加速了商业的发展。(1)社会安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政局、和平的环境,发展经济都是空谈。(2)广开国门,加强国际贸易与国际交流。当前世界缺乏国际贸易与交流,经济的发展就会停滞与落后。(3)重视农业生产与交通道路建设。(4)完善市场制度。诸如:商品产销、流通监管、产权维护、灵活金融制度、保险制度。随堂巩固训练1(2017全国卷)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读懂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做对选2(2017全国卷)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读懂自耕农经济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种经济类型,其主要特点是自己拥有土地并亲自劳作。从表格中数据比较分析,“户数比例”最高的家庭拥有土地亩数不少,说明这一时期土地占有状况较为均匀,未出现大规模的土地集中现象,由此可知自耕农经济盛行。做对选1据资料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数目则有所减少。这表明()点拨:该时期北方处于分裂、动荡状态。解析:选B魏晋时期北方经济水平更发达,故水利技术水平比南方高,故A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动乱,影响社会发展,故北方修建的水利工程数目减少,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南方水利工程数量增加,不能反映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故C项错误;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出现在南宋以后,故D项错误。点拨:农业土地买卖减少,说明了什么?2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朝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解析:选A据材料“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到“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说明政府限制土地买卖和兼并,有利于保护自耕农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土地买卖文书”反映的是农业的土地买卖而不是商业贸易,故B项错误;据材料“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反映农业土地买卖减少而不能说明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据材料“西北的高昌国”和“安西都护府”可知材料涉及的是西北而不是南方经济,故D项错误。点拨: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3隋唐时期,田土所出,粮食而外,兼重桑麻,而桑尤为重要。隋时征调,桑土以绢,麻土以布。唐时亦有蚕乡和非蚕乡之分,其调绢、布,各随乡土所出,绢还可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使用。这说明隋唐时期()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隋唐时期,土地所种之物与国家的赋税政策有关,故B项正确。点拨:政府对进入市场交易的茶叶征税,以增加财政收入。4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说明唐朝时()解析:选B据材料“茶叶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开始征收茶税”可知茶叶作为农产品进入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故B项正确。5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材料主要说明唐朝()点拨:以法律手段管理城市。解析:选D题干中“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推知唐律对商业的地域限制,与商品经济繁荣与否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推知唐律对城市秩序的严管,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提及的是唐律对城市的管理,与刑罚严酷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唐律严格管理城市,故D项正确。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