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设计风帆(反思)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02956469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起设计风帆(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扬起设计风帆(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扬起设计风帆(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扬起设计风帆设计并快乐着高中美术设计模块教学有感王艳为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一直在致力于高一年级美术关于“设计与工艺”模块的有效教学研究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直以来是开设设计课最困难的,也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当一种作业变得重复,无创意或者无突破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走神。尤其在高考的学习压力下,当美术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他们总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做无用功。因此,如何建立一种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教学模式,搭建让他们表现的舞台,显得较为重要。一般来说,学生自我评价比较容易操作。教师可以在班级选择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请一些同学进行评价。教师适当引导,必要时把自己观点融合进去,注意点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审美观点强加给学生。其次,校园展览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形式,对学生作业进行筛选,进行适当的包装。由于在校园里展览,观看人数较多,学生容易获得自我满足,实现自我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尝试,把市场机制引进课堂教学计划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比赛、征稿之类的信息,根据相关内容进行备课;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习的有效性,并通过社会机制来实现价值,提升他们的设计自觉。例如:让学生参加2010年6月举办的“我是东道主广州青少年祝福2010广州亚运会”祝福卡设计制作比赛。既可以让学生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参与亚运,掀起迎接亚运会的热潮,体现对广州举办亚运会的喜悦心情和良好祝愿,又使学生进行了贺卡设计知识的学习。以此为主题开展教学,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以环保材料作为工艺设计与制作的对象,让学生发挥其设计能力进行实践制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生的作品异彩纷呈。所谓只有精心才有精彩,每节课前我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例如:校园标志设计欣赏与制作,教学从生活入手、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将设计教学和情感激发相结合,能充分的让学生进入角色,在设计过程中享受着快乐的感觉;展示他们在设计工艺模块学习中的有效设计成果。根椐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实践高中工艺设计模块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注意做到了四个“强化”和三个“注重”:1.强化了课堂目标设置的具体性和有效性;2.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3.强化了课堂视频、现场示范的直观教学;4.强化了学生创意思维与拓展意识的培养。三个“注重”分别是:注重教学评价的环节;注重教学效果的展示;注重课堂教学的反思。让学生们课后带着问题去思考,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欢迎大家共同分享上课的感受,加强学习的氛围。作为视知觉图形设计,首要一点,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创意,除了对设计命题进行有效的解读,产生功能性联想,也即具备发散性思维,是设计教学之根本目标。以往的设计课,大都以视频的形式作为演示设计的过程,更多的是图片的展示与启发,尤其是平面图形设计,教师资料的储备变成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教师大都以本类型成为课堂思维扩展的主要手段。能否以实物演示作为补充设计课教学形式呢?曾在化腐朽为神奇这一课中我见过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她以一根铁丝作为导入,一根铁丝可以做成什么?请学生回答,学生对铁丝感知体验,接着抓住学生的探奇心理,即兴发挥,把它变成回形针、弹簧、衣架等等,学生显得非常兴奋。 应该说,这样类型的设计课是值得推崇的,因为它直接勾起学生强烈的设计意识,能触及学习心理,唤起生活中的某些记忆。由一种被动的接受,直接提升为主动的大脑引擎搜索。其课堂的有效性成倍增长。教师要寻找与学生生活有关联的主题,要有演示过程的视频,拉近设计主体的距离,不要让设计大师高高在上,要让设计平民化,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保证设计课成功开展的关键,适当的现场演示是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的有效手段。好多经验证明,设计语言的表达远比话语的解析清晰得多。这几年的设计工艺模块教学活动使我感到受益匪浅,我与其他的高中美术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研究和探讨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如何进一步深化高中美术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使每个环节过渡自然,有效有序。通过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等多种学习方法,令学生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切实做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并很好的解决了教学过程中评价的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