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词)专题练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2949746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别诗(词)专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送别诗(词)专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送别诗(词)专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别诗(词)专题练习古代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 易会难,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 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唐人好诗,宋人 好词,多是征戌、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而写离情别绪 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是盛唐送别诗的特色。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一、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1、送别地点:长亭、亭、瀟陵亭、客舍、西楼、南浦、歧路旁、津 渡口.或都门外。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十里一长 亭,五里一短亭。长亭于是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亭,乂名公 亭,在北面,是南齐诗人眺任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云,后来亭就成了 的送别之地;漏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灌水,乂因汉文帝葬 在那里,遂称j霸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南浦,南浦多见 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屈原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 南浦,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2、时间: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 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 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 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3、季节:秋,“自古逢秋悲寂寥”(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 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 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 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 感,还有柳永的“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 是送别诗词中惯用的意象。4. 意象:酒、斑马.晚风、古道.芳(春)草.弱柳、柳、花或柳絮. 残笛、寒蝉、烟波.水、浮云。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 (载诗法家数),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酹酹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 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折柳是送别的习俗。/无边的芳草恰可比喻远行人 的满怀愁绪。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 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以水(连绵不断)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二、古代送别诗种类繁多,根据其容及主题倾向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儿种:第一,直接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口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等都是对友情的咏唱。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倘若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逢坎壕, 其送别诗还可以裹挟着个人的身世之感。“寒雨连江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亲 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 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 操。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注意送别背景。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友人。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 言”的倾向,如高适别董大中“千里黃云口日H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 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乂因别离, 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笫四,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 意。这类送别诗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往往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 心的希冀巧妙地融为一体。三、送别诗从情感基调上看,可分为以下儿种:1、写景之昏暗、寒冷、迷茫、凄清,表达凄婉感伤、悲伤痛苦、惆怅 迷惘的感情。此类送别诗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缠绵1#恻,意极为凄悲。2、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限眷恋、 依依惜别的深情。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无限思念,此类送别诗给人情感上的审美 感受。3、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健康高雅的格调。有开 阔的诗境,爽朗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四、古典诗歌的鉴赏是什么?揭示出其中感人的因素:诗人是用何种艺术手 法,抒发了何种人生感慨。送别诗主要艺术手法:一、托物寓情:1、赠汪伦/白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消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托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二、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 有什么情啊谊的。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1、送孟浩然之广陵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tl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三、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1、“海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佳句,别董大二首四、虚实相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 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纵观古代的送别诗,赠别也哭,留别也好,俱是 曲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是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是真情的流露、心志的坦。附晚上练习诗歌鉴赏训练二(送别诗)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送子福归江东王维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1. 第一、二句诗中,哪些意象是暗示送别容的意象?(3分)2. 第三句历来备受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34题。(6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3. 首联用哪些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图景?答:4.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5题。(6分)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5. 这首诗的特点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送别之情?请联系诗歌的具体容,赏析这种手法运用的妙处。(6分)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6-7题。(6分)送万之京硕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色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跄。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 捣制寒衣的声音。6. 第一、二联中,哪两个意象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气氛特征?从中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怀?(3分)7. 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容?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8-9题。(6分)送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8、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9、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10-11题。(6分)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I 1、 本诗运用了哪儿种艺术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1 2、 从艺术效果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青山万里一孤舟” 一句的作用(送别诗专题练习)参考答案1. 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渡头,送客之;罟师,船夫,桨,开桨即起程; 临圻,交代所去之地2. 第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奇特的想象),把相思之情比喻成春色,生动形象 地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江 南江北的春光,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生动形象1分,诗人情感1分, 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无处不在” 1分)3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 “绕”描画岀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4. 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乂巧妙地用“浮云” “落日作比,“浮云”比 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一样对朋友依依惜 别的心情。5. “乐景写哀情”(1分)“乐景”是由红叶青山”构成的艳丽画面,(1 分)“哀情”就是离别的哀伤情感,(1分)。以景色的美,反衬欢聚的难舍和 离别的难堪(或分离的悲伤)。(3分)6. “微霜”“鸿雁”两个意象点岀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1分)从中 表达了诗人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怀。(2分)7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万的劝勉(1 分):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或劝勉对方要珍惜时光。(2分)8、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 离而倍感凄凉的心感受。9、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香气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 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 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在不久 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诗暂时入梦,两岸 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 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 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10、烘托手法以流水、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反衬手法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请。对比手法 友人的牵挂。用作者与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出同病相怜,有流露出答对11、艺术效果营造了一个开阔的意境思想感情 流露了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