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音乐学科课程建设的探索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102809805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力于音乐学科课程建设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致力于音乐学科课程建设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致力于音乐学科课程建设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致力于音乐学科课程建设的探索 闵行区中小学唱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闵行区中学音乐教研员 施红莲众所周知,唱歌是人类最本能、最喜闻乐见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唱歌教学历来是学校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良好的唱歌教学对于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纵观中西方唱歌教学发展历程,从十六世纪欧洲最早的唱诗班学校到中国最早的学堂乐歌,再看日本的学校音乐课程改革,都有力的证实唱歌教学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对于唱歌教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唱歌教学的专业特点切入,也可以从唱歌教学的发展历史来阐述,但是,当前的学校唱歌教学作为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我们就应该以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今天的主题发言闵行区中小学唱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就是针对目前唱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并呈现闵行区区域内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的策略。在市教研室大力支持和市教研员王月萍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各区县已在不同层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上海市中小学唱歌教学有效性实践与专题研究”活动。今天在这里的教学研讨和展示,也是我们闵行区全体中小学音乐教师针对一些共同的教学理念需要和大家达成共识,面对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急切的想和全市音乐教师同行探讨。我们今天研究主题就是新时期广大音乐教师如何加强唱歌教学理论的认识与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寻找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需要思考新课程背景下的唱歌教学有效性路在何方?捷径在哪里?我们共同的愿望就是通过研究和实践,能更好的运用唱歌教学手段,让音乐课堂更有活力、让音乐新课程的实施更有效,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创美意识得以真正培养。一、 新时期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战略性阶段划分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音乐学科紧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既有其他所有学科的共同性,同步性,但同时又有音乐学科的特殊性。从上海市音乐新课程的建设与各区县音乐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阶段。把握这四个阶段的进程,其实也是我们区域中所试图构建的音乐新课程改革进程的路线图。这四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音乐新课程理念的确立(具体表现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音乐教师对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的再认识);第二阶段音乐课程教材建设与完善阶段(具体表现为: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初有成效;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的不断推广与总结)第三阶段音乐新课程不断深化阶段(具体表现为:新课程、新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教师教学手段、方法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也就是如何将业已达成的音乐新课程理念与共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第四阶段音乐新课程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具体表现为:音乐教师教学个性化风格的形成与专业化自主发展道路的确立。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入稳定、持久期。)在音乐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前两个阶段中,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内容的规划,具体内容的实施的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我们闵行区的音乐新课程改革进程也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广大音乐教师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已完全确立,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偏差还依然存在,部分音乐教师心目中对新课程的真正认识还依然是疑团重重。因此对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方法提出有效性是势在必行。二、 音乐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目前,音乐课堂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大量音乐课等同于音乐欣赏,把审美等同于欣赏。强调了审美为核心,强调了多元、综合手段,却忽略了知识技能的习得和情感体验的真正获得。音乐课虽然摆脱了单一的旧俗,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音乐课堂上学生的唱歌能力退化了,喜欢的歌没了 ,歌声少了。这是为什么呢?值得深思。现象一:唱歌教学边缘化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和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音乐教师扭转了“音乐课即唱歌课”的传统观念,于是在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展示课以及评优课中,音乐课花样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互动越来越多,但歌声却越来越少了,唱歌教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慢慢地出现了音乐课等同于欣赏课为主的综合课倾向,于是,以欣赏覆盖技能,以欣赏替代歌声的迹象开始出现,学生只会听歌、评歌,不会唱歌的现象开始蔓延,本来尚能唱歌的学生,因为在欣赏课中没有了唱歌机会,其个性爱好和音乐特长便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渐渐埋没,对唱歌的兴趣也会因为得不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鼓励而逐步失去。校园的歌声少了,教室里的歌声少了,学生会唱的经典歌曲、健康歌曲少了,这种误区直接导致音乐课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唱歌教学趋于边缘化状态。现象二、唱歌教学手段单调、乏味长期以来学校音乐教学的唱歌训练很难摆脱音乐专业学习的传统思路。成人化的范唱、千篇一律的音色要求、专业深奥的发声技巧要求让学生感觉音乐课堂的唱歌如此烦、难、土。这种模式化、单一的唱歌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了深深的厌烦情绪。 因此,学生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爱唱歌,却不爱唱教材上的歌曲现象普遍存在。现象三、对唱歌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缺乏深入认识唱歌教学到底如何教?如何才有效?唱歌教学内容到底包括什么?这里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思考。唱歌=歌唱?唱歌是人人都具备的本能,因为每个人的嗓音就是乐器。歌唱是说话音域的延长,是要经过训练的。这里有本质的区别,也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问题。合唱排练=唱歌教学?多声部合唱是歌唱教学的最高形式,合唱排练的队员可以经过挑选,对队员的嗓音、乐感、音准等都有一定要求。但是在学校的唱歌教学中,我们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唱歌教学是让学生把唱歌当成文化资源,决不仅仅是为了技巧的训练,学生在唱歌中是为了获得崇高无尚的审美满足。这些观念的模糊不清至今还依然存在于很多音乐教师的教学中。三、 闵行区中小学唱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新课程的实施,闵行区中小学音乐学科不断进行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在音乐新课程新教材不断推进的近10年时间里,我们已经敏锐的觉察到了区内外许多基层音乐教师对于唱歌教学的理念认识和操作手段有所偏差。针对新课程中出现的唱歌教学种种问题和现象,我们闵行区借鉴国内外崭新的歌唱教学理念,善于汲取本市其他区县的有效经验,针对本区域的音乐师资结构和学生的特点作了大量探索。我们的原则就是立足课堂实践与研究,重视教师队伍打造,彰显本土特色。可以说,我们起步较早、措施有效,成绩显著。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学唱歌”、“爱唱歌”、“会唱歌”这九个字既是我区中小学唱歌教学的总目标之一,也是主旨。这九个字既是目标也是评价标准,是我区唱歌教学有效性的核心理念。相对应于音乐课程的三维目标,我们提出的这9个字的理念是相互关联,相互协同的关系,其中:学唱歌主要体现歌唱教学中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会唱歌能充分体验歌曲的情感,用有效的方法唱好歌。爱唱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直接体现,也是音乐新课程中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虽然,这几年闵行区学校唱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风风雨雨,个中艰辛在所难免。所幸的是极富特色的歌唱教学文化已经在闵行区中小学校园中和音乐课堂中突兀而出。下面就向大家汇报一下闵行区近几年在区域唱歌教学中逐渐摸索出的几个想法、几个做法和几点思考。(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打造特色团队,为唱歌教学有效实施提供保障课改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全面有效的构建音乐教师的多方位能力,培养既有崭新的教育观念、艺术修养、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又能将教学实践、理论研究集于一身,并能尽快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新型音乐教师,已成为当前音乐教师职后培训的中心工作。为了更好的落实本区唱歌教学有效性问题,我区首先探索新形势下音乐教师多维能力的拓展之路,构建成长平台,努力打造“三台合一”全方位综合的音乐教师。所谓“三台”即舞台、讲台、写字台。首先,我们在教育局领导关心下于1997年6月成立了闵行区教工合唱团,常任指挥为刘庆江。合唱团常年邀请我国著名合唱指挥家萧白、曹丁、钱大维担任艺术顾问。另外经常来辅导我们团的我国著名指挥家有马革顺、杨鸿年、吴灵芬等。合唱团成立之初的几年中,我们连续参加三届阳光大地合唱比赛以及全国合唱比赛均获得金奖的好成绩。面对成绩和荣誉,我们并不为着一时的亮点而欣喜,而是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为了合唱团的后续发展和从本质上真正提高我区合唱团骨干的业务指导和辐射作用,教育局领导和进修学院徐国梁院长高瞻远瞩,果断派出了刘庆江、施红莲和四个声部长先后前往中国音乐学院进行中短期的学习和进修。特别是近年来,闵行教师合唱团在闵行区区政府张辰副区长、闵行教育局竺建伟局长等有关领导的长期关心下,在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徐国梁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合唱团常年坚持合唱训练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在音乐研训员刘庆江、施红莲等老师的指导下,合唱团不仅为基层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合唱指挥的骨干,还在参加市、区乃至全国的合唱活动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特别是2005年10月合唱团走出国门,在参加意大利GARDA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合唱比赛中荣获了金奖,中国古曲阳关三叠还获得了整个比赛中唯一的“最优美歌曲演唱特别奖”,在国际上展示了中国教师的风采。事实证明,闵行区教师合唱团的教师骨干力量的引领和近十年的舞台锤炼,为本区域音乐师资队伍中唱歌特色教师团队的形成以及唱歌教学的有效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我们在音乐课堂上要求音乐教师在“讲台”上既要具备“演员”般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又要具有“导演”般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预设、教学内容开发、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更要具有“导游”般引领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体验情感、思索人文的才能。我们提出的“新时期音乐教师三位一体的角色观”,是新时期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更是闵行区新课程背景下唱歌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当然,我们在唱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活动中,还逐步培养本区音乐教师从丰富多样的讲座、教研、评课、说课等一系列活动中锻炼慧眼、启发思维。通过活动,本区越来越多的音乐老师认识到了“写字台”的重要性,并已形成“勤交流、善思考、好辩论、多总结、乐动笔、磨课题”的良好教育科研习惯。,(二)、以课程实施为抓手,聚焦课堂,把握“学唱歌”正确方向为打破唱歌教学之瓶颈状况,我们分步骤、有条不紊开展实践性工作,以课程实施为抓手,聚焦课堂,切实提升我区学生歌唱水平。第一,通过调查、分析,总结,我们发现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主要突出的歌唱教学疑难问题主要聚焦以下几点:1、现今学生对教材中的部分歌曲不喜欢2、音乐教师对教材歌曲把握不够3、音乐教师的伴奏和范唱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4、对歌曲题材、内涵和唱歌的教学目标领会不够深刻。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通过学习和反思,要求全区音乐教师能在常态教学中真正落实唱歌教学课,每堂唱歌教学课必须备详案。我们还要求音乐教师上音乐课时不能简单的张嘴教唱歌,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动口、动手、动情,只有感动学生的声音才能感动学生的心灵。第二,在具体的教法上,我区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1、教师要学会用简洁的课堂语言明确表达唱歌教学的基本要领 2、以形象直观的形式有效讲解歌唱知识3、用生动的面部表情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动作辅助音高训练4、以形式多样的范唱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5、以教材歌曲为源头,引导学生用歌声表达生活6、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唱歌学习评价方式。通过大量的唱歌教学实践与不断反思,我区全体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转变观念,扭转偏差,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的行动中,区域内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在不断进步。我们中小学音乐学科还通过联合行动,于2004年开始分层、分片成立了多个区域唱歌教学研究小组,经过大家努力,课堂教学都有了可喜的成果。例如:日新实验小学居明华等音乐老师近几年来多次上开设市、区歌唱教学公开课,得到专家好评。他们带领的班队合唱团有歌声一等奖,校合唱团获得上海市学生艺术节展演小学组一等奖。类似这样的小学音乐唱歌教学特色教师还在不断的涌现着。又如:莘庄中学杨光老师早在2004年就率先执歌唱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理念,代表闵行区参加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评比荣获上海市二等奖。其精彩的歌唱教学课游击队之歌至今还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如:2006年曹行中学杨路老师执教的点击数字化音乐一课获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中学音乐一等奖。其教学手段丰富,在欣赏的过程中,多角度渗透歌唱教学理念,注重听唱结合,师生激情投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2007年曹行中学杨路老师歌唱教学课少年抒怀作为上海市二期课改音乐学科优质课进行教学光盘的录制并全国发行。2007年,褚翟中学纪艺老师以器乐教学辅助歌唱的理念设计教学,通过在歌唱中找寻演奏状态,在演奏器乐中体现歌唱情绪的相互交融,展现了教师出色的指导能力,本节课在2007年上海市中小学器乐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 2008年和2009年,新基础学校的高杰老师、闵行区友爱中学的王辉老师和平南小学的程瑶老师抓住器乐教学与歌唱教学的平衡点,参加上海市器乐教学评比大赛,获得名列前茅的成绩。整个课堂沉浸在“琴与歌”的海洋中,其新颖的教学思路、活泼的授课形式集中反映了我区多年来唱歌教学的研究成果和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三)、以音乐课程资源建设为载体,拓展教材,营造“爱唱歌”的氛围 闵行区中学音乐学科在音乐课程资源的建设上长期进行探索与实践。从2005年开始,由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牵头负责编制了一套上海市中学音乐教材(少儿版)配套教学资源素材库(以下简称“资源库”)全市发行,得到大家好评。这套资源库以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少儿版教材内容为依据,由中学音乐教研员亲自组织、策划、设计,邀请市、区教材编写专家和一线音乐教师倾心编制。本套资源库光盘不同于以往其它类似的素材库,改变了市面上一般资源库光盘仅仅是多媒体文件的堆积的问题,它的主要结构就是搭建了一个开放共享的信息平台,除了库内的大量音乐信息资源,还允许通过互联网不断地加入新鲜原料,并且提供了一套强大的课件制作工具,音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随时设计出个性化的多媒体课件。本区很多教学一线的音乐教师,全程参与了资源库的酝酿、策划、制作和推广工作。在唱歌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区针对课堂问题和教学实际又萌发了以资源库为基础,通过培育多媒体课件的“成长性”为命题,解决了目前课件制作的诸多问题,也为唱歌教学的有效性实施提供了有利保证。所谓“成长性”,既包括了课件素材的不断丰富,课件作品的持续累积,也包括课件交流平台的提供,以及创造性的将学生引入到整个课件制作的过程中,使得学生体验到自己给自己上课的乐趣,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其特点有:1、多样化师生互动,创造唱歌教学氛围唱歌课应努力创设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歌唱的主动性。通过成长式课件的理念,将歌唱的教学环境从课堂扩展到了学生的课外,将歌唱的教学时间从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延伸到了一周,其核心思想在于发动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收集与教材单元主题有关的歌曲素材,充实多媒体资源库,最终可以出现在上课的过程中,而这样的自发过程将极大的促进学生对教材歌唱内容的兴趣!2、成长式素材积累,拓展教材歌曲成长式的多媒体课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在原有课件基础上不断发展,去芜存菁,沉淀下来最为经典和最受欢迎的部分。在音乐歌唱的过程中,重点在于把聆听与观察密切联系,融声汇色,再辅之简洁精辟的语言引导,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感感染,会诱使学生在歌唱中、体验中感受情感,领悟哲理,在探索、总结中逐步拓宽审美品位。(四)、以科研为突破,强化课题研究,建立“会唱歌”伙伴研究小组闵行区在歌唱教学的探索中不是仅仅停留在教学实践的不断重复上,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实践的探索中不忘思考与分析、总结与提高;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将歌唱教学活动推向理论研究的高度。首先,我们中小学音乐学科在日常研训活动中先后成立关于唱歌教学的教师行动研究小组:例1、小学音乐研训员刘庆江针对小学唱游教学中的问题与现象于2007年申请了“让我们愉快的歌唱”的暑期系列培训课程,进行专题研究,同时开设多堂区公开教学研究展示课,带领全区小学音乐教师共同研究和探讨。例2:中学音乐研训员施红莲老师针对中学校园歌声越来越少的严峻现状,于2007年成立了“每周一歌”进中学校园的(初、高中)两个行动研究小组。课题组先后完成了中学生最喜欢的歌曲调研报告,还组织撰写了区本教材中学生最爱唱的100首校园歌曲,日前已在部分学校试用。我们中学音乐学科还根据区进修学院小课题研究的重点课题要求,成立了中学音乐唱歌教学“小课题”行动研究小组,由教研员设计总课题带领全区中学音乐教师分成9个小课题分层分片共同研究和探讨,并编撰了研究成果汇集一本和开发校本唱歌教学3本。其次,我区音乐学科在研究过程中,还申报了区级课题名称为多元文化背景下歌唱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针对中小学唱歌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研究内容为:1、教学现状,分析当前中小学课堂歌唱教学的现状,指出不足与症结所在;2、学生现状,分析当前学生学习歌唱的状况,指出成因;3、课程研究现状,指出教学科研的重要性,本区及教师的课程研究和开发的状况;4、怎样达到“学唱歌、爱唱歌、唱好歌”这一目标。值得一体的是,为体现民族精神教育,突出本区域唱歌教学特色,中学音乐研训员施红莲老师申报的2009年上海市名师名校长市级重点专项课题区域特色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研究被正式批准立项。(五)、搭建区域特色平台,完善学校歌唱文化持续发展机制在我区的唱歌教学已取得可喜的成绩的同时,我们在教育局和进修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有机的整合教育行政、教研和科研等力量,分阶段、多层面共建多个既富有区域特色,又具有区域间交流与推广价值的优质研训平台,共同推动歌唱教学的提高与学校艺术文化的建设。我们精心搭建平台,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本区音乐教师的歌唱教学的能力和学生歌唱活动的风采,逐渐形成学校歌唱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可以说,富有活力的歌唱文化业已成为闵行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区、校联动,搭建的特色平台很多,如:1、区中小学音乐教师合唱指挥暑期培训班利用每年暑期开学前一周时间,由刘庆江等老师负责全区合唱指挥培训课程的上课任务。作为240培训课程,参加对象为全区音乐专业教师和本区热爱合唱指挥的非音乐专业老师。同时还邀请我国著名合唱指挥家萧白、曹丁、钱大维、曹通一等专家为教师合唱团指导排练。通过这一暑期特训平台,开阔音乐教师的视野,也培养了一批非音乐专业的合唱指挥人才。2、区中学生教材歌曲演唱会由区教育局普教科牵头,由中学音乐研训员施红莲老师负责设计节目单,连续5年定期组织全区中学生现场观摩专业乐团的演唱和演奏。内容包括教材歌曲和部分教材拓展内容。其中部分节目并由本区师生亲自上台演奏和演唱。3、 区中学音乐学科唱歌教学展示周针对中学生变声期特点,以及不爱唱教材歌曲,校园里歌声少了的现象,我们搭设平台,采取定期集中整治的办法。除了邀请全国合唱教育专家前来开设讲座之外,本区中学音乐老师们就歌唱教学中常碰到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教学设计与展示,听课教师不仅从中收获了许多的宝贵经验,更启发了大家在歌唱教学诸多环节上的设计与思考,通过音乐教学歌唱教学有效性活动的开展,给老师们搭建了多角度研究实践歌唱教学教法的平台,提高了音乐教师唱歌教学设计的水平,重视歌曲演唱的教学,培养音乐教师在歌唱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个人音乐综合修养的提升,从而达到“学唱歌”、“唱好歌”到“爱唱歌”的目的。还比如:闵行区教育局组织的2009闵行区“庆祝建国60周年”大型教师合唱比赛参赛人数达到全区教师总数的80%,校园成了歌的海洋、美妙的和声在城市剧院里久久回荡余。中学音乐学科组织的2009年“乡音乡情”各地民歌师生演唱会也得到了前来观摩的上海市音乐名师基地全体学员的一致好评。四、 唱歌教学有效性探索与实践后的思考闵行区唱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可圈可点之处很多,确实有很多成熟的经验与成果。但是面对闵行区域学校目前现状和音乐新课程实施中产生的诸多问题,我们还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一方面,有效的研训活动推进了本学科的课改进程;另一方面,二期课改中不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又给本区教师研训工作提出新课题。总结本学科新课改形势下的研训经验,思考以往研训的得失,无疑会对本区音乐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产生积极影响。我们正在积极思考的下一步问题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进一步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创新思维,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全方位的为学生搭建“学唱歌”、“会唱歌”到“爱唱歌”的平台?在教师培训中,面对闵行区地域相对较广、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师资力量分布还不均的现状,如何有效发挥优质师资源辐射到薄弱地区?怎样进一步发挥歌唱特色骨干教师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区域特色歌唱文化的整体内涵与品味?等等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穆赛尔曾经指出:“仅仅作为一种实际的需要,唱歌课必须永远是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核心。在逻辑和心理上,这也是合乎需要的。唱歌是最基本的音乐活动。那些不曾培养这种能力的人必然在音乐上有所欠缺。”如果把音乐课堂中的唱歌教学比作源,那么就会产生两个“流”,一个是主流,即每个学生都能唱歌,会唱歌,歌声将伴随着学生终身,学生在歌声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和幸福;另一个“流”,即大力推动了学校合唱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发展的内涵。只有源远,才会流长,因此抓好唱歌教学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相信通过全体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共同努力,闵行区的音乐教育特色必将成为上海学校教育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2009年12月2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