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2635331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后限时集训(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安徽“江南十校”一模)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表明()A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B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C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D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B由于国民党拒绝领导五四运动,因此为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五四运动创造了条件,而且此时这些知识分子开始走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故选B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是反帝反封建,这与国民党的主张有相同的要求,排除A项;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且材料信息没有说明广大民众对五四运动的态度,排除C项;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性质从未改变,排除D项。2五四运动以后,学生和思想界领袖们得到了商人、民族资本家和工人的支持,希望通过思想改革、社会改革来建设一个新中国。中国传统的伦理教条、风俗习惯、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以及社会和政治制度,都遭受到猛烈批判。这主要是由于五四运动()A找到了民族救亡正确道路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C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D弘扬了爱国进步与民主科学的精神D五四运动核心内容为学习西方民主科学,这与当时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和国家,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相契合,故选D项;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找到了民族救亡正确道路,排除A、C两项;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于1924年,排除B项。3董必武在重游某地后写诗:“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毛泽东同志称诗中记述的事件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件()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确定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所表述的事物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与工农武装割据无关,故A项错误,D项正确;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B项错误;确定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主要发生在七届二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故C项错误。4(2019济宁一模)1923年11月,孙中山在演说中强调,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就要向俄国学习。俄国革命,原来只有民权、民生两大内容,但在十月革命后六年间,俄国都在为民族主义奋斗。因此,俄主义与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实在暗相符合。孙中山的上述观点表明他()A巧妙地将中俄两国革命理论联系在一起B找到了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相同之处C密切关注中俄两国革命理论的不同之处D在某种程度上仍排斥苏联的革命思想A由“俄主义与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实在暗相符合”可知,孙中山认为中俄两国的革命理论有较大的相通之处,故选A项;题干提及的是中俄两国的革命理论而不是革命道路问题,排除B项;题干述及的是中国的革命理论与俄国的相通而非不同之处,也没有表明孙中山对俄国革命思想的排斥,排除C、D两项。5中共三大决议指出:“我们须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壮大了反抗北洋军阀的力量C提升了中共在群众中的影响D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B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这次国共合作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中共三大这一精神的贯彻会壮大反抗北洋军阀的力量,故选B项;土地革命发生于19271937年,与中共三大的召开时间不符,排除A项;全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不会壮大中共在群众中的影响,排除C项;民族战争指的是抗击外来侵略,国内战争不是民族战争,排除D项。6(2019鄂尔多斯一模)阅读黄埔军校课程设置表:课目名称 科目名称 合计军事学 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地形学、马学、卫生学、经理学9 军事训练 教练科目制式教练、阵中勤务、典范令、服务提要、马术、技术 9演习科目野外演习、战术实行、野营学习 政治党务 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史、世界革命、帝国主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进化史、社会问题、军队政治工作等13 材料反映了黄埔军校()A注意武力与民众的结合B以严格校规校纪管理学生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D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D根据材料军事学和军事训练两门课程占18,政治党务课程占13,由此可知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民众,排除A项;校规校纪只是一小方面,材料重点强调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的结合,排除B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而不是黄埔军校的建立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排除C项。7(2019深圳一模)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A体现了中共当时的工作重心B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C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D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题干材料说明,毛泽东已认识到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对传统的革命理论进行了丰富,故选B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的重心是工人运动,排除A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与“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时空上不符合,排除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没有“工农武装割据”,排除D项。8(2019桂林、贺州、崇左三市一模)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分析到:小农经济在中国广泛存在和发展,而且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中国的矛盾斗争和连绵不断的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使得红色政权的存在获得了缝隙,革命的发展大有回旋余地。毛泽东意在强调()A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B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D“工农武装割据”的可行性D由题干材料可知,毛泽东对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国情及中国社会状况进行了正确分析,这说明其主张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故选D项;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具体内容,排除A项;材料强调“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产生的背景而非意义,排除B项;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具体内容,排除C项。9(2019济南一模)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而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中又指出“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我们是欢迎的。”这一政策的转变()A主要是为了适应民族战争的需要B说明党积极探索对外开放的道路C主要基于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变化D反映了党的对外经济政策的成熟C在中共六大上提出没收外国资本,那是因为中国革命当时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心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在中共七大时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将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中共主张欢迎外国来投资,故选C项,排除A项;对外资态度的变化说明中共积极探索革命道路,排除B项;当时党正在探索对外经济政策,尚未到成熟阶段,排除D项。10(2019安徽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九一八事变后,博古在论民众革命与民众政权的口号中指出:“中国革命目前阶段的特点,是在两个伟大的革命潮流的汇合,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土地革命。因此反对帝国主义的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现阶段的主要内容。”对此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A把反帝与土地革命结合符合中国国情B此观点混淆了土地革命的对象和性质C体现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D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右倾错误B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激化,中国革命这一时期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所以博古“反对帝国主义的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现阶段的主要内容”的结论混淆了土地革命的对象和性质,故选B项;反帝反映了民族矛盾,是反侵略,而土地革命反映了阶级矛盾,是反对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排除A项;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后,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仅是博古的认识,排除D项。111931年,28个布尔什维克来到瑞金,谴责毛泽东没有采取坚定的“阶级和群众路线”,搞游击战术、在土地革命中持“富农”思想。他们号召无产阶级领导土地革命、扩大红军、开展正规战争以替代游击主义。这一事件()A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B有利于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说明毛泽东的军事策略出现错误D不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是在1934年,与题目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信息忽视了中国的国情去谈阶级斗争,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已经解决,故B项错误;毛泽东的军事策略结合了中国国情,并没有错误,故C项错误;28个布尔什维克来到瑞金后的做法实际上是变相照搬苏联的革命斗争经验,不利于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发展,故D项正确。12开国上将李天佑在把敌人挡在湘江岸边中记载:“两个团的团长、政治委员都已牺牲或负伤了,营连指导员也剩的不多了。在脚山铺阻击时战士们喊出了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以上叙述反映了()A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中国共产党正处于生死存亡关键时期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D工农红军主力摆脱了围追堵截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是南昌起义,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开始长征,在湘江战役中红军损失惨重,红军处于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故B项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在红军长征之前,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把敌人挡在湘江岸边”可知,材料场景是长征初期的湘江战役,红军没有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南通二模)在争取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国人的爱国情绪空前的蔓延开来,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情绪尤为激烈。5月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学生手持写有“拒绝和约签字”等内容的小旗,发表演说,沿途向群众散发传单。以游行示威为开端的罢课、罢市、罢工风潮席卷全国,蔚为壮观的五四爱国运动以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而圆满结束。中国近代以来在对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没有屈服的抗争,日本也最终未能获得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合法依据,从而为中国此后收回山东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在6月3日北京学运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并不始于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在清末则有明显的表现,唯有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开始于五四运动,并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中国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哪些新的历史特点?结合新的时代和社会条件,分析这些特点的基本成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五四运动“转折”的最具意义的历史事件,指出这一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7分) (3)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利用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第二小问成因,可从内因(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外因(十月革命影响)两个角度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事件,依据材料二“唯有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开始于五四运动”回答。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自为阶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3)问,结合材料从民族精神、国家地位的提升等方面谈认识。答案:(1)特点:青年学生发挥先锋作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群众基础广泛。成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新的社会力量;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熏陶;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事件: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影响: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3)理解:国际地位缓慢回升、国家利权逐渐收复;民众民主意识高涨;民族凝聚力增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苏区主要货币表(部分)。(1)1931年鄂东银行贰串文铜币券,正面印着马克思像,背面印有“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拥护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农民银行!”等口号(2)1931年江西工农银行银元券壹元券,正面左右印有马克思和列宁头像,右侧印有“增加工农生产”,左侧印有“发展社会经济”口号(3)1934年川陕省工农银行铜元票三串文券,正面印有“土地归农民”,“政权归苏维埃”口号。背面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坚决保卫赤区”口号和列宁像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文化“给力”革命斗争的现象透析根据上述表格,提取三则共通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2分)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正面印着马克思像”可知,这反映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材料中“正面印有土地归农民”反映出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要求;材料中“背面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坚决保卫赤区口号和列宁像”反映出中国革命的性质、斗争方式和受苏俄革命的影响。通过对材料信息的分析,确定三则共通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信息一:货币均印有马克思、列宁头像。说明:表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为民主革命指导思想。信息二:货币均体现农民阶级的要求。说明:说明当时中国革命是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信息三:拥护政权、发展生产、土地归农民、保卫赤区等。说明: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任务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或巩固政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