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课程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2207046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学课程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学课程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学课程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学课程论文专业年级: 课程名称: 创新学 学号姓名: 2014 年 1 月 什么是创新?!所谓创新,就是制造新的事物。先来听个故事吧。据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内暂避一阵。亭子虽好,总不便多设,而且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夏季雷阵雨,说来就来,以至迅雷不及掩耳。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顿开。这位本领高强、无所不能的中国发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骨架,装上把儿。于是世界上第一把伞就这样问世了。这便算得上是创新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党政永葆生机的源泉。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创新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自然也是生产关系的决定因素,历史上因为创新而改变生产关系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蒸汽机的发明,打破了以往的手工制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此就迈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再比如,伟大领袖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计划经济的模式,而且也把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引进了国内,有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带动国内各行各业的兴旺,创新教育已成为全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创新不仅能带来巨大的财富,还能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现在的生产关系已经不是指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创新是穿梭在生产关系变更中的一根纽带,也是加剧变化的催化剂。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在社会学概念中,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具体来说,创新是指该事物具有前所未有的或实质性的进步,具有可实施性,能产生有益的社会效益,并且有利于人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创新活动具有主体性、新颖性、价值性三大特征。而且创新活动和日常活动一样,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首先,它依赖于创新主体的综合素质;其次,它的动力来源于人类的需要,再者,它受到了环境的制约。在遵循规律的同时,思维活动也是创新活动的一大支撑,若离开了思维活动,创新活动也就寸步难行。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具有新颖的、深刻的、灵活的、独立的思维。具体而言,思维分为很多种,如类比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求异思维等等。进而,为了使人类的创新实践少走弯路,顺利达到创新的目的地,我们必须要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这也就是所谓的创新技法。其最显著的一大特点是多样性,它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代表性的有:小处着手法、智力激励法、信息交合法、机遇发明法、组合创造法、仿生发明法、希望列举法、移植发明法等等。 创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结晶,使人类脱离的动物界,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其次,创新是无穷财富的不竭源泉。一项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当它转换成为具体的产品在市场流通之后,便可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依靠创新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它启示我们,拥有创新思维的人就是无限财富的拥有者。最后,要发展就必须创新。江泽民同志经常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产品更新的速度也随之越来越快。一个企业若想永远充满活力,不断发展以创辉煌,就必须不断创新。那么我们要如何创新呢?好奇是创新意识的萌芽。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所有个人行为的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转变为他的愿望,才能使之付诸行动。如果一个学生仅仅记住了数学的各种定理与公式,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学习老师讲的知识,只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那就是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兴趣是创新思维的营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他特别强调兴趣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感情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事实上,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也就是说强烈的兴趣是“敢于冒险、敢于闯天下、敢于参与竞争的支撑,是创新思维的营养。质疑是创新行为的举措。质疑、发现教学,是以智力多边互动为主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质疑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开启他们的创新思维的闸门。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前辈谓学贵为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20世纪中期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智慧潜能,有利用培养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知识兴趣。有一位物理老师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小支蜡烛,并在蜡烛的底部粘上一个硬币,放在半碗水里,蜡烛刚好露出水面一小段,然后点燃蜡烛,蜡烛燃烧了一会儿,逐渐接近水面。当蜡烛烧到水里时便“熄灭”了,过了一会又突然燃起来了;一会儿又“熄灭”了,再过一会儿又燃起来了,这样连续了三次,他就问同学为什么?最终蜡烛真的熄灭了,他又问学生为什么?他让学生们相互质疑、相互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是与氧气有关。这一实验让学生从悬念中获得了知识,使其深深地记在脑海里。探索是创新学习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式学习法。就是根据创新的需要而选修知识,不搞烦琐的知识准备,与创新有用的就学,没有用的不学,直接进入创新之门。2.模仿学习法。就是指学生按照别人提供的模式样板进行模仿性学习,从而形成一定的品质、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学习方法。换句话说就是从“学会”到“会学”。3.探源索隐学习法。学生为了积极地掌握知识采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对所接受的某项知识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并经过分析、比较和求证,从而掌握知识的整个体系,探源索隐学习法对于激发自己提出问题大有益处。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价值的提升。所以说,创新是一个事物发展的生命力,创新使事物能适应环境的快速改变。21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中创新是其核心,创新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了,同时也是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增强自我价值,从而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