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与演潜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1074466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落的结构与演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群落的结构与演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群落的结构与演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群的结构和演替导学案 编写人:叶龙一、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4.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二、学习重点: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习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三、自主学习(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 的集合。2、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特征)(1)群落的 组成、优势种群。 (2) 关系 。(3)群落的演替。 (4)群落的 结构(5)各种群的占据位置 (6)群落的 和边界。3丰富度:群落中 的多少。群落的物种组成衡量指标是丰富度,组成群落的_越多,其_越高;反之,丰富度越低。思考:1. 种群与生物群落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分别是什么?又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2. 群落研究的内容有哪些?4种间关系:包括_、_、_、_。思考:1. 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是捕食还是竞争关系?为什么? 2.完成下列图表关系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如图b。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5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动物的主要因素是 。(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 分布。(二)、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 代替的过程。2类型(1)初生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 苔藓阶段 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或其他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弃耕农田、火灾后草原、过量砍伐森林。3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思考:群落演替的过程是否是群落中的生物发生完全变化的过程?(三)、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材料:土壤中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_起重要的辅助作用。探究问题:可以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还可以考虑在不同时间(如白天与晚上)或不同空间(如不同深度土层)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探究过程:(1)准备:制作_。因为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轻盈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用于_法或_法进行调查,常采用_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记录。记录调查地点的_和_的主要情况。(2)取样: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制罐底与地表几乎齐平,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罐子一起托出,将罐子中的土倒入_中,袋上应标明取样的_和_等。(3)采集小动物:采集体形较大的动物;用 ; 法;放在瓷盆内,挑拣动物。采集体形较小的动物:可以用_采集。(4)观察和分类可借助有关的 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分类。观察:体型大,直接识别;体型小, 。(5)统计和分析。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 ;二是 。四、巩固练习1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2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畴的是A池塘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数量上占优势 B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C池塘中鲫鱼种群的种群 D池塘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3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群落所在的地理位置 B群落的气候条件C群落的物种组成 D群落的生物数量4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远大于草原,主要原因是因为森林中的植物群体A数量多 B植株高大 C具有水平结构 D分层现象明显5下列各组生物之间,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菟丝子和大豆 B细菌和噬菌体 C山羊和青草 D水稻和稗草6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重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7下面的图中A、B代表两种单独生存的不同生物,C代表共同的生活条件。下列3图中依次代表的生物之间的关系为 A寄生捕食互利共生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C互利共生竞争寄生 D互利共生竞争捕食8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它们分别呈互利共生(甲)、捕食(乙)、竞争(丙)关系B.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种群数量的消长关系如甲图所示C.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如乙图D. 丙实验过程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到弱9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远大于草原,主要原因是因为森林中的植物群体A数量多 B植株高大 C具有水平结构 D分层现象明显10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_. (2)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 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_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前者一般适用于_ 的群落。(4)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 W的电灯,这样做是利用了土壤动物具有_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达到采集目的。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试管中。(5)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你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